【听天由命】 同“听天任命”。谓听任事态自然发展变化,不作主观努力。
【听天任命】 谓听凭命运摆布,不作主观努力。
【听天安命】 见“听天由命”。
【听天委命】 见“听天任命”。
【听其自便】 听凭其任意行动。
【听其自然】 任凭人或事物自然发展变化,不加干涉。
【臣心如水】 ①谓为臣者廉洁奉公,心清如水。②用为清静自如之喻。
【臣门如市】 语出《汉书·郑崇传》。喻车马盈门,谒见奔走者甚多。
【卧不安枕】 见“卧不安席”。
【卧不安席】 睡不安宁。形容心事重重。
【卧冰求鲤】 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一:“扞王祥呴母常欲生鱼,时天寒冰 冻,祥解衣,将剖冰求之,冰忽自解,双鲤跃出。”事亦见《晋书·王祥传》。又记王延为继母叩凌求鱼,楚僚为继母卧冰求鱼,故事略同。后遂以“卧冰求鲤”为孝亲的典实。亦省作“卧冰”。
【卧榻之下,岂容他人酣睡】 同“卧榻之侧,岂容鼾睡”。
【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 同“卧榻之侧,岂容鼾睡” 。
【卧榻之侧】 床铺旁边。比喻距离很近或在自己的管辖范围之内。
【卧榻之侧,岂容酣睡】 见“卧榻之侧,岂容鼾睡”。
【卧榻之侧,岂容鼾睡】 《类说》卷五三引宋杨亿《谈苑》:“开宝中王师 围金陵,李後主遣徐铉入朝,对於便殿,■述江南事大之礼甚恭,徒以被病,未任朝谒,非敢拒诏。太祖曰:‘不须多言,江南有何罪,但天下一家,卧榻之侧,岂可许他人鼾睡。’”后因用以为典,常喻自己的势力范围或利益不容别人侵占。鼾,也写作“酣”。
【卧榻岂容酣睡】 见“卧榻之侧,岂容鼾睡”。
【卧薪尝胆】 春秋时,越王勾践战败,为吴所执,既放还,欲报吴仇,苦身 焦思,置胆于坐,饮食尝之,欲以不忘会稽败辱之耻。见《史记·越王勾践世家》、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归国外传》。卧薪事不知所出。后用为刻苦自励,发愤图强,不敢安逸之典。
【临川羡鱼】 见“临河羡鱼”。
【临水登山】 游览山水名胜。亦指长途跋涉。
【临水楼台】 犹言近水楼台。
【临文不讳】 谓作文时,不须避讳。
【临危下石】 比喻乘人之危,加以打击。
【临危不苟】 见“临难不苟”。
【临危不挠】 临危不屈。形容英勇坚贞。
【临危不惮】 见“临危不惧”。
【临危不惧】 面对危难毫不惧怕。
【临危不顾】 谓遇到危难毫不顾惜生命。
【临危制变】 面临危难时紧急应变。
【临危受命】 谓在危难之际接受任命。语本三国蜀诸葛亮《前出师表》:“ 受任於败军之际,奉命於危难之间。”
【临危致命】 谓遇到危难肯豁出生命。语本《论语·子张》:“士见危致命, 见得思义。”
【临危授命】 面对危难时勇于献身。语出《论语·宪问》:“见利思义,见 危授命。”
【临别赠言】 分别时赠送勉励的话或进忠告。
【临别赠语】 见“临别赠言”。
【临事而惧】 谓遇事谨慎戒惧。语出《论语·述而》:“暴虎冯河,死而无 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临事制变】 见“临机制变”。
【临河欲鱼】 同“临河羡鱼”。
【临河羡鱼】 比喻空有愿望,而无实际行动。
【临河羡鱼】 见“临河羡鱼”。
【临军对阵】 指战场上对峙交锋。
【临军对垒】 见“临军对阵”。
【临阵脱逃】 临作战时逃跑。亦喻事到临头畏缩逃避。
【临阵磨枪】 到了阵前才磨枪。喻事到临头,方作准备。
【临时抱佛脚】 唐孟郊《读经》诗:“垂老抱佛脚,教妻读黄经。”谓年老 信佛,以求保佑,有临渴掘井之意。后因称平时无准备而事急时仓猝张罗为“临时抱佛脚”。
【临财不苟】 谓面对钱财不随便求取,廉洁自好。语出《礼记·曲礼上》: “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
【临崖失马】 喻临到危险不能及时回头。
【临崖勒马】 喻临危时能及时悔悟回头。
【临深履冰】 见“临深履薄”。
【临深履尾】 语出《诗·小雅·小旻》:“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又《易 ·履》:“履虎尾,咥人,凶。”后以“临深履尾”喻危险恐惧。
【临深履薄】 《诗·小雅·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谓面临深渊,脚踏薄冰。后因以“临深履薄”喻谨慎戒惧。
【临渴穿井】 临到渴时方才凿井。比喻平时无备,事到临头才想办法。语出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夫病已成而後药之,乱已成而後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临渴掘井】 见“临渴穿井”。
【临渊结网】 比喻平时不作准备,事到临头才采取措施。
【临渊羡鱼】 见“临河羡鱼”。
【临锋决敌】 谓面对兵锋与敌决胜。
【临敌卖阵】 临阵杀敌时,逃离战场。
【临潼斗宝】 古代故事。其事不见史载,元杂剧中所及,以《临潼斗宝》较 为完整。内容为春秋时秦穆公设谋邀请十七国诸侯至临潼赴会,各出传国之宝比斗,楚伍子胥在会上举鼎示威,制服秦穆公。后因用以借指夸富斗奢、争强赌胜的行为。
【临机立断】 犹言当机立断。抓住时机,立刻决断。
【临机制胜】 抓住机会,以谋略取胜。
【临机制变】 犹言临机应变。
【临机能断】 见“临机立断”。
【临机设变】 见“临机制变”。
【临机辄断】 见“临机立断”。
【临机应变】 谓掌握时机灵活地应付变化的情势。
【临难不苟】 谓遇到危难不苟且偷生。语本《礼记·曲礼上》:“临难毋苟 免。”
【临难不屈】 犹言临危不惧。
【临难不恐】 见“临难不惧”。
【临难不避】 危难之时不躲避。形容忠直勇敢。
【临难如归】 犹言视死如归。
【临难不慑】 见“临难不惧”。
【临难不惧】 面对危难,毫不恐惧。
【临难不顾】 见“临危不顾”。
【临难苟免】 语出《礼记·曲礼上》:“临难毋苟免。”后因以“临难苟免” 谓遇到危难时苟且偷生。
【临难铸兵】 临到危难时,方才铸造兵器。比喻平时不作准备,临时才想办 法。语出《晏子春秋·杂上二十》:“溺者不问队,迷者不问路。溺而後问队,迷而後问路,譬之犹临难而遽铸兵,临噎而遽掘井,虽速,亦无及已。”
【西子捧心】 《庄子·天运》:“故西施病心而矉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 美之,归亦捧心而矉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彼知矉美,而不知矉之所以美。”后因以“西子捧心”谓美女之病态,愈增其妍。
【西方净土】 佛教语。西方之极乐世界,即佛国。唐李白有《金银泥画西方 净土变相赞》诗。
【西方净国】 即西方净土。
【西台痛哭】 见“西台痛哭”。
【西台痛哭】 宋末文天祥抗元失败被害。八年后,谢翱与友人登西台痛哭致 祭,并作《登西台恸哭记》以记其事。后用以称亡国之痛。
【西施捧心】 同“西子捧心”。
【西眉南脸】 西施、南威,都是春秋时的美人。后以“西眉南脸”比喻女子 容貌美丽。
【西除东荡】 到处征剿。形容身经百战。
【西窗翦烛】 犹言剪烛西窗。指亲友聚谈。语出唐李商隐《夜雨寄北》诗: “何当共剪西窗烛,卻话巴山夜雨时。”
【西台痛哭】 宋末文天祥抗元失败被害。八年后,谢翱与友人登西台痛哭致 祭,并作《登西台恸哭记》以记其事。后用以称亡国之痛。
【西赆南琛】 北周庾信《哀江南赋》:“西赆浮玉,南琛没羽。吴歈越吟, 荆艳楚舞。”后谓四方皆来朝贡为“西赆南琛”。赆,贡物。琛,珍宝。
【西鹣东鰈】 《史记·封禅书》:“东海致比目之鱼,西海致比翼之鸟。” 比翼鸟即鹣;比目鱼即鲽。后以“西鹣东鰈”代称四海珍异之物。
【西颦东效】 西施捧心、东施效颦。比喻以丑陋学美好而愈显其丑。
【要而言之】 总而言之;简要说来。
【要而论之】 犹言要而言之。
【要好成歉】 谓好意反而招怨。
【要利盗名】 以不正当手段逐取名利。
【要言不烦】 言论切要简明。
【要言妙道】 切要而精微的言谈理论。
【覆水不收】 见“覆水难收”。
【覆水难收】 《後汉书·何进传》:“国家之事,亦何容易!覆水不可收。 宜深思之。”后以“覆水难收”喻事成定局,难以挽回。
【覆公折足】 《易·鼎》:“鼎折足,覆公餗。”后以“覆公折足”比喻 不胜重任,败坏公事。
【覆地翻天】 天地转换了位置。常比喻巨大的变化。
【覆车继轨】 前面的车翻倒了,后面的车继续按旧车辙行进。犹言重蹈覆辙。
【覆雨翻云】 ①比喻玩弄手段,反复无常。②比喻世事变幻莫测。
【覆是为非】 犹言颠倒是非。
【覆前戒後】 前事败坏,足为后事鉴戒。
【覆鹿寻蕉】 《列子·周穆王》:“郑人有薪於野者,遇骇鹿,御而击之, 毙之。恐人见之也,遽而藏诸隍中,覆之以蕉,不胜其喜。俄而遗其所藏之处,遂以为梦焉。顺途而咏其事,傍人有闻者,用其言而取之。既归,告其室人曰:‘向薪者梦得鹿而不知其处,吾今得之,彼直真梦者矣。’”后以“覆鹿寻蕉”比喻恍忽迷离,糊里糊涂或得失无常,一再失利。
【覆鹿遗蕉】 同“覆鹿寻蕉”。
【覆巢破卵】 同“覆巢毁卵”。
【覆巢毁卵】 倾覆其巢,破碎其卵。喻彻底毁灭。
【覆巢萹卵】 见“覆巢毁卵”。
【覆窟倾巢】 喻家室倾毁。
【覆蕉寻鹿】 同“覆鹿寻蕉”。
【覆酱烧薪】 极言著作无价值或不受重视。
【耐人咀嚼】 犹言耐人寻味。
【耐人寻味】 经得起反复体味。形容意味深长。
【至大至刚】 形容人的“浩然之气”极其广大坚强。语出《孟子·公孙丑上》 :“敢问何谓浩然之气?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閒。”硃熹集注:“至大初无限量;至刚不可屈挠。”
【至公无我】 见“至公无私”。
【至心朝礼】 谓诚心诚意地朝拜礼敬。
【至再至三】 谓反复多次。
【至死不二】 到死也不改变。
【至高无上】 最高;无可再高。
【至理名言】 包含着真理的极精辟的话。
【至圣先师】 孔子的谥号。明世宗嘉靖九年所定。
【至德要道】 最美好的道德和最精要的道理。
【至亲骨肉】 指血缘关系最近的亲属。如父母之与子女,以及兄弟姊妹之间, 均可称为“至亲骨肉”。
【至纤至悉】 极其细致周密。
【致之度外】 同“置之度外”。
【致远任重】 本作“任重致远”。谓担负重任而行于远方。常比喻人的才干 卓越,可任大事。
【虎口扳须】 比喻冒极大的危险。
【虎口拔须】 见“虎口扳须”。
【虎口馀生】 比喻经历极大的危险,侥幸得生。
【虎子狼孙】 比喻凶暴贪残的人。
【虎目豕喙】 古人谓贪婪无厌之相。
【虎穴得子】 比喻诗文贴切中肯,且深得其要旨。
【虎穴龙潭】 见“虎窟龙潭”。
【虎皮羊质】 语本汉扬雄《法言·吾子》:“羊质而虎皮。”比喻外强中干。
【虎步龙行】 形容帝王的仪态不凡,如龙虎之姿。
【虎尾春冰】 比喻极其危险的境地。
【虎卧龙跳】 形容字势雄强超逸。语出南朝梁袁昂《评书》:“王右军书, 字势雄强,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阁,故历代宝之,永以为训。”
【虎背熊腰】 形容人身体魁梧健壮。
【虎咽狼餐】 见“虎燕狼飡”。
【虎略龙韬】 兵书的代称。亦指用兵的谋略。
【虎视眈眈】 形容像猛虎一样凶狠地注视着。
【虎视鹰扬】 谓雄视高翔,甚有威仪。
【虎视鹰瞵】 形容凶狠地注视着,将欲有所攫取。
【虎超龙骧】 比喻群雄奋起,互相角逐。
【虎窟龙潭】 比喻极艰险的境地。
【虎踞龙盘】 亦作“虎据龙蟠”。亦作“虎踞龙蟠”。形容地势极峻峭险要。
【虎踞龙蟠】 见“虎踞龙盘”。
【虎踞鲸吞】 比喻豪强割据和相互兼并。
【虎据龙蟠】 见“虎踞龙盘”。
【虎头蛇尾】 比喻做事起初声势浩大,后来劲头很小,有始无终。
【虎头燕颔】 形容相貌威武。古之相者说是万里封侯之相。
【虎头燕额】 见“虎头燕颔”。
【虎啸风生】 比喻英雄乘时奋起。
【虎啸风驰】 谓事物之相互感应。
【虎啸狼号】 比喻强暴者欲有所掠夺时的叫嚣。
【虎啸龙吟】 形容歌声雄壮而嘹亮。
【虎掷龙挐】 比喻群雄相争。
【虎咽狼飡】 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的样子。
【虎党狐侪】 比喻凶恶狡黠之辈。
【虎跃龙骧】 形容威武雄壮。
【虎体元斑】 见“虎体原斑”。
【虎体原斑】 比喻出身高门贵族,富贵本自有,不待外求。
【虎体鹓班】 见“虎体原斑”。
【虎变龙蒸】 谓乘时变化而飞黄腾达。
【虎斗龙争】 比喻群雄互相争斗。
【虚无恬惔】 见“虚无恬淡”。
【虚文缛节】 虚伪的礼数,繁琐的仪节。
【虚文缛礼】 同“虚文缛节”。
【虚心平意】 犹言心平气和。
【虚心冷气】 ①情虚胆怯,低声下气的样子。②犹言虚情假意。
【虚生浪死】 谓虚度一生,终老无成。
【虚有其表】 唐中书舍人萧嵩长大多髯。玄宗欲以苏颋为相,命嵩起草诏书。 既成,不中玄宗之意,掷其稿于地,曰:“虚有其表耳。”事见唐郑处诲《明皇杂录》。后因称徒有外表没有实学为“虚有其表”。
【虚位以待】 空着职位恭候。
【虚往实归】 无所知而往,有所得而归。语出《庄子·德充符》:“鲁有兀 者王骀,从之游者,与仲尼相若。常季问於仲尼曰:‘王骀,兀者也,从之游者,与夫子中分鲁。立不教,坐不议。虚而往,实而归。固有不言之教,无形而心成者邪?’”
【虚美隐恶】 凭空加以赞美而掩蔽其过错。
【虚室生白】 谓人能清虚无欲,则道心自生。
【虚晃一枪】 比喻用假象迷惑对方。
【虚堂悬镜】 明镜悬于高堂之上,纤微必照。比喻人之心地纯正,明察事理。
【虚情假意】 用虚假的情意待人;虚假的情意。
【虚张声势】 假装出盛大的气势。
【虚无恬淡】 亦作“虚无恬惔”。清虚淡泊,无所企求。
【虚无缥缈】 形容非常空虚渺茫,不可捉摸。
【虚与委蛇】 语出《庄子·应帝王》:“壶子曰:‘乡吾示之以未始出吾宗, 吾与之虚而委蛇。’”成玄英疏:“委蛇,随顺之貌也。至人应物,虚己忘怀,随顺逗机,不执宗本。”后因谓假意殷勤、敷衍应酬为“虚与委蛇”。
【虚应故事】 照例应付,敷衍了事。
【虚怀若谷】 《老子》:“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敦兮其 若朴,旷兮其若谷。”又:“上德若谷。”王弼注:“不德其德,无所怀也。”后因以“虚怀若谷”形容非常虚心,心胸开阔。
【处之夷然】 同“处之泰然”。
【处之怡然】 同“处之泰然”。
【处之泰然】 ①形容对待困难或紧急情况沉着镇定的样子。②指对某件事情 毫不关心。
【处之晏然】 同“处之泰然”。
【处之绰然】 谓处于险促的境地而显得宽绰坦然。
【处心积虑】 谓蓄意已久。
【处安思危】 犹言居安思危。处在安乐的环境中,要想到可能会出现困难及 危险。
【处堂燕雀】 见“处堂燕鹊”。
【处堂燕鹊】 《艺文类聚》卷九二引《吕氏春秋》:“燕雀处一屋之下,子 母相哺,喣喣然其相乐也,自以为安矣。灶突决,火上,栋宇将焚,燕雀颜色不变,不知祸将及也。”因以“处堂燕鹊”比喻居安忘危的人。
【号令如山】 谓军令严肃,不容更动。
【号寒啼饥】 因冻馁而号哭。形容极为贫困。语出唐韩愈《进学解》:“冬 暖而兒号寒,年丰而妻啼饥。”
【蚤入晏出】 犹言蚤朝晏退。蚤,通“早”。
【蚤出夜入】 早晨出门,晚上归来。谓早夜作息有定时。蚤,通“早”。
【蚤出莫入】 同“蚤出夜入”。
【蚤朝晏退】 谓早出视事,及晚才退。谓勤于政事。蚤,通“早”。
【蚤朝晏罢】 见“蚤朝晏退”。
【蚤兴夜寐】 谓提早起身,很晚才睡。形容勤劳。蚤,通“早”。语本《诗 ·卫风·氓》:“夙兴夜寐。”
【蚤谋先定】 谓遇事预先谋划决定。蚤,通“早”。
【蚌病生珠】 见“蚌病成珠”。
【蚌病成珠】 《淮南子·说林训》:“明月之珠,蛖之病而我之利。” 尨,同“蚌”。后遂以“蚌病成珠”比喻因不得志而写出好文章来。尨,同“蚌”。后遂以“蚌病成珠”比喻因不得志而写出好文章来。
【蚍蜉撼大木】 见“蚍蜉撼大树”。
【蚍蜉撼大树】 蚂蚁摇撼大树。比喻自不量力。
【蚍蜉撼树】 见“蚍蜉撼大树”。
【蚍蜉戴盆】 比喻力不能胜。
【蚊虻负山】 比喻力弱者担重任,难以信任。语本《庄子·应帝王》:“其 於治天下也,犹涉海凿河,而使蚉负山也。”
【蚊思负山】 比喻力量虽微却愿担起重任。
【蚊过耳】 比喻倏然已过,不足挂怀。
【蛇入鼠出】 比喻行动隐秘。
【蛇毛马角】 蛇生毛,马出角,世界上不可能存在的事物。因以指有名无实 者。
【蛇心佛口】 蛇蝎心,菩萨嘴。形容内心恶毒,口头仁慈,心口不一。
【蛇灰蚓线】 比喻有相应的线索可循。
【蛇行鼠步】 形容胆小谨慎。
【蛇行鳞潜】 比喻行动极为谨慎隐蔽。
【蛇杯弓影】 见“蛇影杯弓”。
【蛇食鲸吞】 比喻强者并吞弱者。
【蛇神牛鬼】 比喻各色邪恶或各种歪人。
【蛇珠雀环】 同“蛇雀之报”。
【蛇雀之报】 指大蛇衔明珠、黄雀衔白环报恩的故事。隋侯出行见大蛇被伤 中断,以药封之,蛇乃能行,岁余,蛇衔明珠以报之,谓之隋侯珠、明月珠。见《淮南子·览冥训》汉高诱注、晋干宝《搜神记》卷二十。杨宝幼时见一黄雀为鸱枭所搏,坠于树下,为蝼蚁所困,宝救之养百余日飞去,其夜有黄衣童子以白环四枚相报,并云当使其子孙洁白,位登三事,有如此环。见《後汉书·杨震传》李贤注引《续齐谐记》。后以“蛇雀之报”为报恩的典故。
【蛇影杯弓】 把酒杯中的弓影当成了蛇。汉应劭《风俗通·怪神》记杜宣饮 酒,见杯中似有蛇,酒后胸腹作痛,多方医治不愈;后知为壁上所悬赤弩照于杯,形如蛇,病即愈。《晋书·乐广传》也有类似的记述。后用“蛇影杯弓”形容因疑虑而引起恐惧。
【蛇盘鬼附】 比喻相互勾结。
【蛇头蝎尾】 指蛇蝎之毒。蛇之毒在牙咬,蝎螫毒在尾刺,故称。亦泛指毒 害人的东西。
【蛇螫断腕】 喻小害能坏大事。
【蛇蟠蚓结】 比喻互相勾结。
【蛙鸣狗吠】 青蛙与狗的鸣叫。比喻拙劣的诗文。
【蛙鸣蚓叫】 青蛙与蚯蚓的鸣叫。比喻浅陋的识见或议论。
【蛙鸣鸱叫】 青蛙鸣,鸱鸟叫。比喻浅陋拙劣的文词。
【蛙鸣蝉噪】 青蛙鸣,知了叫。比喻众口喧闹。
【蛙蟆胜负】 青蛙与虾蟆斗争的胜败。比喻不足介意的荣哀得失。
【蛛游蜩化】 蛛的游网,蝉的蜕变。比喻技艺熟练。
【蛛丝马迹】 见“蛛丝马迹”。
【蛛丝马迹】 蜘蛛的细丝,马蹄的痕迹。比喻隐约可寻的线索和依稀可辨的 痕迹。痕迹。
【蛟龙失水】 比喻英雄失去凭借。
【蛟龙得水】 ①蛟龙得到了水,就能兴云作雾,腾跃太空。《管子·形势》: “人主待得民,而後成其威,故曰:蛟龙得水,而神可立也,虎豹得幽,而威可载也。”原比喻人主得民心,即能成其威望,有所作为。后用以比喻有才能的人获得施展的机会。②比喻解除困厄。
【蛟龙戏水】 比喻刀枪棍棒等武器使得轻松自如,灵活多变。形容武艺精湛 纯熟。
【蛟龙擘水】 蛟龙破浪前进。比喻船驶得快。
【蜃楼山市】 即海市蜃楼。
【蜃楼海市】 即海市蜃楼。多借指虚幻夸诞的事物。
【蛾眉曼睩】 形容女子容貌之美。蛾眉,比喻美女的眉毛像蚕蛾眉那样又 细又弯;曼睩,眼珠转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