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上)之17 —— 计 11,522

 

 

 

 


相关网站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楚尾吴头】 古豫章一带位于楚地下游,吴地上游,如首尾相衔接,故称 “楚尾吴头”。亦泛指长江中下游一带地方。

【楚雨巫云】 楚地巫峡的云和雨。多比喻男女幽情。

【楚得楚弓】 见“楚弓楚得”。

【楚越之急】 春秋时楚越两国先后遭吴入侵,后因以“楚越之急”泛指面临 外敌入侵,国事危急。

【楚云湘雨】 比喻男女幽情。

【楚楚不凡】 形容人才出众,不同寻常。

【楚楚可人】 形容姿容清秀,使人惬意。

【楚楚可爱】 形容陈设整齐,令人喜爱。

【楚楚可怜】 ①形容形态或体态娇美可爱。②形容神情凄楚或处境不佳,令 人怜悯。

【楚楚有致】 形容陈列整齐,富有情趣。

【楚楚作态】 犹言矫揉造作。

【楚楚动人】 形容姿容美好,动人心神。

【楚楚谡谡】 形容风度清雅高迈。

【楚腰卫鬓】 谓细腰秀发。借指美女。

【楚腰蛴领】 谓腰肢纤细,颈项洁白如蝤蛴。形容女子体态之美。

【楚歌之计】 《汉书·高帝纪下》:“扞刘邦呴围羽垓下。羽夜闻汉军四面 皆楚歌,知尽得楚地,羽与数百骑走,是以兵大败。”后因用“楚歌之计”谓攻心之术。

【楚歌四合】 比喻四面被围,陷入孤立危急的困境。

【楚歌四面】 见“楚歌四合”。

【楚歌四起】 见“楚歌四合”。

【楚舞吴歌】 泛指江南的轻歌曼舞。

【楚管蛮弦】 泛指南方的管弦乐器。

【楚馆秦楼】 楚灵王筑章华宫,选美人细腰者居之,人称楚馆;秦穆公女弄 玉善吹箫,穆公为筑重楼以居之,名曰凤楼,后世称秦楼。后因以“楚馆秦楼”称歌榭妓院。

【楚璧隋珍】 指和氏璧与隋侯珠。喻杰出的人才。

【楚囊之情】 《左传·襄公十四年》:“楚子囊还自伐吴,卒。将死,遗言 谓子庚:‘必城郢!’君子谓子囊忠……将死,不忘卫社稷,可不谓忠乎!”后因以“楚囊之情”谓爱国之情。

【业峻鸿绩】 功业高,成绩大。

【业业矜矜】 小心谨慎貌。

【业业兢兢】 犹兢兢业业。小心谨慎、认真负责貌。

【业精於勤】 谓学业的精进在于勤奋。

【杨生黄雀】 见“杨雀衔环”。

【杨硃泣岐】 《荀子·王霸》:“杨硃哭衢途曰:‘此夫过举蹞步而觉跌 千里者夫!’哀哭之。”谓在十字路口错走半步,到觉悟后就已经差之千里了,杨硃为此而哭泣。后常引作典故,用来表达对世道崎岖,担心误入歧途的感伤忧虑,或在歧路的离情别绪。

【杨花水性】 柳絮飘扬,水性流动,因以“杨花水性”比喻轻薄女子等用情 不专。

【杨花心性】 比喻轻薄浪漫,用情不专。

【杨虎围匡】 《史记·孔子世家》:“扞孔子呴将適陈,过匡……匡人闻之, 以为鲁之阳虎。阳虎尝暴匡人,匡人於是遂止孔子。孔子状类阳虎,拘焉五日。”杨,通“阳”。后因以“杨虎围匡”指因貌似而产生误会。

【杨柳宫眉】 细长秀美如柳叶的宫妆画眉。借指美女。

【杨穿三叶】 《战国策·西周策》:“楚有养由基者,善射,去柳叶者百步 而射之,百发百中。”原谓射技高超。后亦喻兄弟三人相继科举及第。

【杨雀衔环】 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载,东汉弘农人杨宝少时救了一只黄 雀,后有一黄衣童子送白环四枚相报,谓当使其子孙显贵,位登三公。后因以“杨雀衔环”为报恩典实。

【楞手楞脚】 形容动作鲁莽。

【楞眉横眼】 形容蛮横凶恶的样子。

【楞头呆脑】 见“楞头楞脑”。

【楞头楞脑】 ①形容鲁莽冒失或傻呵呵的样子。②形容发楞发呆的样子。

【楞头磕脑】 见“楞头楞脑”

【槐南一梦】 同“槐安梦”。

【槌牛酾酒】 杀牛滤酒。谓备肴酒以燕享。

【槌胸蹋地】 捶胸顿足。表示极度悲痛或悔恨。

【槌仁提义】 抛弃仁义。

【榆木圪垯】 坚硬的榆树根。喻思想顽固。

【榆木疙瘩】 见“榆木圪垯”。

【榆木脑袋】 比喻思想顽固。

【榆次之辱】 《史记·刺客列传》:“荆轲尝游过榆次,与盖聂论剑,盖聂 怒而目之。”后因以“榆次之辱”为无故受辱之典。

【榆枋之见】 《庄子·逍遥游》:“鹏之徙於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 而上者九万里……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时则不至而控於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后因以“榆枋之见”喻浅薄的见解。

【榆瞑豆重】 语出《文选·嵇康〈养生论〉》:“且豆令人重,榆令人瞑; 合欢蠲忿,萱草忘忧,愚智所共知也。”李善注:“《博物志》云:‘食豆三年,则身重,行止难。’又曰:‘啖榆,则瞑不欲觉也。’”后以“榆瞑豆重”谓身懒神昏。

【概日凌云】 蔽日穿云。极言其高。

【概莫能外】 一概不能例外。

【模山范水】 用文字或图画描绘山水景物。

【模棱两可】 形容对事情的双方不置可否,是非不分。

【模棱两端】 见“模棱两可”。

【槃木朽株】 不成材的曲木朽木。喻劣材。

【槃根错节】 树根盘曲,枝节交错。比喻繁难复杂不易解决的事情。

【枪林刀树】 犹言刀枪林立。形容激烈战斗的场面。

【枪林弹雨】 枪杆如林,子弹如雨。形容弹火密集。

【枪烟砲雨】 形容激烈的争战。

【枪声刀影】 指激烈厮杀的场面。

【榱崩栋折】 喻大局崩溃。

【槁木死灰】 干枯的树木和火灭后的冷灰。《庄子·齐物论》:“形固可使 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郭象注:“死灰槁木,取其寂寞无情耳。”喻“丧我”的“坐忘”境界。后亦引申为对世事无动于衷。

【槁形灰心】 形容身体衰弱,意志消沉。

【槁项没齿】 颈枯齿落。年老貌。

【槁项黄馘】 谓面黄肌瘦。

【槁项黧馘】 见“槁项黄馘”。

【槁苏暍醒】 使枯槁者复苏,使中暑者苏醒。形容苦难者得救,重获生机。

【榜上无名】 旧指科举考试落第未被录取。

【槊血满袖】 谓奋槊进击,血染征袍。形容英勇战斗。

【荣古陋今】 见“荣古虐今”。

【荣古虐今】 推崇古代,苛责现今。

【荣宗耀祖】 谓建功立业使家族、祖先显荣生辉。

【荣华富贵】 指人兴盛显达,财多位尊。

【荣谐伉俪】 祝人夫妇和谐美好之词。

【榷酒征茶】 征收酒茶税。亦泛指苛捐杂税。

【横七竖八】 见“横七竖八”。

【横七竖八】 纵横杂乱貌。

【横刀揭斧】 持刀执斧。

【横刀跃马】 犹言横戈跃马。

【横三顺四】 见“横三竖四”。

【横三竖四】 见“横三竖四”。

【横三竖四】 犹言横七竖八。

【横戈盘马】 犹横戈跃马。

【横戈跃马】 谓手持武器,纵马驰骋。指在沙场作战。

【横生枝节】 本指树木从旁生了枝节。比喻意外生出一些事端而阻碍了主要 问题的解决。

【横行不法】 谓不守法纪,放肆妄为。

【横行直走】 见“横行直撞”。

【横行直撞】 任意奔走,毫无顾忌。

【横行逆施】 谓做事违反常道,行为不轨。

【横行无忌】 谓胡作非为,无所顾忌。

【横行霸道】 谓仗势胡作非为,蛮不讲理。

【横见侧出】 谓不自正面而从侧面表露出来。

【横拖倒扯】 犹横拖倒拽。

【横拖倒拽】 谓用暴力强拖硬拉。

【横拖竖拉】 犹横拖倒拽。

【横金拖玉】 谓官服盛装。

【横挑鼻子竖挑眼】 比喻千方百计挑剔毛病。

【横眉立目】 犹言横眉努目。

【横眉立眼】 犹言横眉努目。

【横眉吐气】 犹言扬眉吐气。

【横眉冷目】 见“横眉冷眼”。

【横眉冷眼】 愤怒、轻蔑貌。

【横眉努目】 耸眉瞪眼。形容怒目相视,态度凶狠的样子。

【横眉怒目】 犹言横眉努目。

【横眉怒视】 犹言横眉努目。

【横眉竖眼】 犹言横眉努目。

【横眉瞪目】 同“横眉努目”。

【横眉瞪眼】 犹言横眉努目。

【横倒竖卧】 见“横躺竖卧”。

【横针竖线】 指缝纫之事。

【横从穿贯】 谓融会贯通。

【横翔捷出】 谓超逸特出。

【横枪跃马】 犹言横戈跃马。

【横说竖说】 亦作“横说竖说”。多方论说,反复喻解。

【横说竖说】 见“横说竖说”。

【横遮竖挡】 见“横拦竖挡”。

【横槊赋诗】 军旅征途中,在马上横着长矛吟诗。多形容能文能武的豪迈潇 洒风度。

【横僿不文】 粗鄙没有文化。

【横躺竖卧】 竖,亦作“竖”。躺卧凌乱貌。

【横冲直撞】 谓任意冲闯,毫无顾忌。

【横冲直闯】 见“横冲直撞”。

【横拦竖挡】 多方阻挡。

【横驱别骛】 纵横奔驰。

【横灾飞祸】 见“横祸飞灾”。

【横征暴敛】 同“横徵暴赋”。

【横殃飞祸】 意外降临的灾祸。

【横科暴敛】 同“横徵暴赋”。

【横恩滥赏】 不符合规定的赏赐。

【横无忌惮】 任意妄为,无所顾忌。

【横祸非灾】 犹言横殃飞祸。

【横祸飞灾】 同“横殃飞祸”。

【横抢武夺】 见“横抢硬夺”。

【横抢硬夺】 谓用强力夺取。

【横赋暴敛】 同“横徵暴赋”。

【横徵苛役】 (横今读héng)谓滥收捐税,徭役严酷。

【横徵暴赋】 (横今读héng)滥征捐税,强行搜刮民财。

【横徵暴敛】 同“横徵暴赋”。

【标同伐异】 谓助同道伐异己。

【标枝野鹿】 《庄子·天地》:“至治之世,不尚贤,不使能,上如标枝, 民如野鹿。”标枝,树梢之枝,比喻上古之世在上之君恬淡无为;野鹿,比喻在下之民放而自得。后因以“标枝野鹿”指太古时代。

【标情夺趣】 谓传情逗趣。

【标新立异】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支道林在白马寺中,将 冯太常共语,因及《逍遥》,支卓然标新理於二家之表,立异义於众贤之外。”谓支解释《庄子·逍遥游》篇,有新的独到见解,与郭象、向秀诸家不同。后因以“标新立异”谓提出新的见解,表示与众不同。

【标新创异】 同“标新立异”。

【标新竖异】 同“标新立异”。

【标新领异】 同“标新立异”。

【标新竞异】 同“标新立异”。

【楼阁亭台】 泛指高大富丽的建筑群。亭,有顶无墙的建筑物。

【楼阁台榭】 楼,重屋;阁,架空的楼;台,土筑的高坛;榭,台上的房屋。 泛指高大富丽的建筑群。

【橡皮钉子】 犹软钉子。比喻以婉转隐晦的方式进行斥责或拒绝。

【橡茹藿歠】 以橡实为饭,豆叶为羹。泛指饮食粗劣。

【橡饭菁羹】 以橡实作饭,芜菁为羹。泛指饮食粗劣。

【乐天任命】 犹言听天由命。

【乐天安命】 见“乐天知命”

【乐天知命】 ①旧谓乐从天道的安排,安守命运的分限。②现引申为安于现 状,乐守本分。

【乐不可支】 形容快乐到极点。

【乐不可言】 快乐得无法用言语形容。

【乐不可极】 享乐不可过分。《礼记·曲礼上》:“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郑玄注:“乐,音洛。”一说指音乐。孔颖达疏:“乐者,天子宫县以下皆得有乐,但主欢心,人情所不能已,当自抑止,不可极为……靡靡之乐,是极乐也。”

【乐不思蜀】 《三国志·蜀志·後主传》:“後主举家东迁,既至洛阳”裴 松之注引晋习凿齿《汉晋春秋》:“司马文王与禅(刘禅)宴,为之作故蜀技,旁人皆为之感怆,而禅喜笑自若……他日,王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后因以“乐不思蜀”谓乐而忘返或乐而忘本。

【乐不极盘】 谓享乐不能过分。盘,乐。

【乐以忘忧】 ①谓因乐于道而忘记忧愁。②指因眼前的快乐而忘记了忧愁。

【乐在其中】 谓其中自有乐趣。语本《论语·述而》:“饭疏食饮水,曲肱 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乐而不荒】 同“乐而不淫”。

【乐而不淫】 快乐而不放荡。指有节制,不过分。

【乐而不厌】 喜爱而不厌倦。

【乐而忘死】 形容胸襟旷达,忘怀一切。

【乐而忘返】 快乐得忘记返回。极言留恋之意。

【乐成人美】 乐于成全人家的好事。

【乐此不倦】 见“乐此不疲”。

【乐此不疲】 《後汉书·光武帝纪下》:“扞光武呴每旦视朝,日仄乃罢。 数引公卿、郎、将讲论经理,夜分乃寐。皇太子见帝勤劳不怠,承閒谏曰:‘陛下有禹汤之明,而失黄老养性之福,原颐爱精神,优游自宁。’帝曰:‘我自乐此,不为疲也。’”后以“乐此不疲”谓耽乐某事,不觉疲倦。

【乐行忧违】 谓所乐的事就去做,所忧的事则避开。语本《易·乾》:“乐 则行之,忧则违之。”

【乐事劝功】 谓乐于从事所业,努力获得成效。

【乐昌之镜】 见“乐昌分镜”。

【乐昌分镜】 南朝陈将亡时,驸马徐德言与妻乐昌公主估计不能相保,因破 铜镜各执其半,约于正月十五日售其破镜,俾取联系。陈亡,妻没入杨素家。及期,徐辗转依约至京,果访得售半镜者,夫妻卒得重聚。事见唐孟棨《本事诗·情感》。后因以“乐昌分镜”比喻夫妻分离。

【乐昌破镜】 见“乐昌分镜”

【乐往哀来】 欢乐逝去,悲哀到来。

【乐退安贫】 谓乐于逊退,安于贫穷。

【乐极生哀】 同“乐极则悲”。

【乐极生悲】 同“乐极则悲”。

【乐极则悲】 欢乐到了极点,将转而发生悲伤的事。

【乐极则忧】 好乐过度而不止,必生忧伤。

【乐极哀来】 同“乐极则悲”。

【乐极悲生】 同“乐极则悲”。

【乐极悲来】 同“乐极则悲”。

【乐嗟苦咄】 高兴时招唤,不高兴时责骂。形容对人态度恶劣。

【乐善不倦】 乐于坚持做好事。

【乐善好施】 谓乐于行善,喜好施舍。

【乐善好义】 谓乐于行善,喜好正义。

【乐道安命】 乐守正道而安于天命。

【乐道安贫】 ①乐守正道,安于贫贱。②唐代取士科目之一。参阅宋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六。

【乐道好古】 以守道为乐,喜爱古制。

【乐道忘饥】 谓醉心于圣道。

【乐道遗荣】 乐守圣贤之道而抛弃荣华富贵。

【乐祸幸灾】 犹言幸灾乐祸。谓以别人的灾祸为乐。

【乐业安居】 乐于所业,安于所居。谓生活愉快安定。

【乐新厌旧】 喜新厌旧。谓感情不专一。

【乐尽哀生】 犹言乐极生悲。

【乐尽悲来】 犹言乐极生悲。

【乐山爱水】 爱好山水风光。

【乐山乐水】 比喻各自爱好不同。语本《论语·雍也》“知者乐水,仁者乐 山。”

【树大招风】 亦作“树高招风”。树木高大了,容易招致风的打击。比喻名 声大了,容易招致事端。

【树大根深】 比喻势力强大,根基牢固。

【树上开花】 “三十六计”之一。亦比喻将本求利,别有收获。

【树元立嫡】 谓立嫡长子为储君。

【树同拔异】 谓提倡相同的,排斥不同的。

【树俗立化】 树立风俗教化。

【树倒根摧】 树干倾倒,树根毁坏。比喻人年迈体衰。

【树倒猢猻散】 宋庞元英《谈薮·曹咏妻》:“宋曹咏依附秦桧,官至侍 郎,显赫一时。依附者甚众,独其妻兄厉德斯不以为然。咏百端威胁,德斯卒不屈。及秦桧死,德斯遣人致书於曹咏,启封,乃《树倒猢猻散赋》一篇。”后因以“树倒猢猻散”比喻以势利相结合的人,为首者一倒台,依附的徒众即四散。

【树高千丈,叶落归根】 树长得再高,落叶还是要回到树根。比喻离开故土 时间再长,最后还是要回归故土。

【树高招风】 见“树大招风”。

【树欲息而风不停】 同“树欲静而风不止”。

【树欲静而风不止】 树要静止,风却不停息地刮得它摇动。比喻事物的客观 存在和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树欲静而风不停】 同“树欲静而风不止”。

【树欲静而风不宁】 同“树欲静而风不止”。

【树碑立传】 把某人生平事迹刻在碑上或写成传记加以颂扬。今多比喻通过 某种途径树立个人威信,抬高个人声望。

【树德务滋】 谓施行德政,务使其不断增长。

【橐甲束兵】 同“櫜甲束兵”。

【橐驼之技】 指高明的栽培技艺。典出唐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

【橛守成规】 拘守于已有的规章制度。

【朴实无华】 质朴实在而不浮华。

【樵村渔浦】 山村水乡。泛指乡村。

【樵苏不爨】 谓虽有柴草,却无米为炊。指贫困。

【樵苏失爨】 见“樵苏不爨”。

【樽俎折冲】 语出汉刘向《新序·杂事一》。谓不以武力而在宴席交谈中制 胜敌人。后泛指外交谈判活动。折冲,使敌人战车后撤,谓击退敌军。

【樽前月下】 酒樽之前,月亮之下。 谓对酒赏月的悠闲情境。

【樽酒论文】 唐杜甫《春日忆李白》诗:“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后 遂以“樽酒论文”谓一边喝酒,一边议论文章。

【橘化为枳】 《周礼·考工记序》:“橘逾淮而北为枳……此地气然也。” 常以比喻人由于环境的影响而由好变坏。

【机不可失】 谓时机不可错过。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谓良好的时机难得,不可错过。

【机不容发】 比喻时机紧迫。

【机不旋踵】 形容时机短暂。旋踵,转过脚后跟。

【机心械肠】 机巧诈变的心计。

【机杼一家】 《魏书·祖莹传》:“莹以文学见重,常语人云:‘文章须自 出机杼,成一家风骨,何能共人同生活也。’”后以“机杼一家”谓文章自成一派。参见“机杼”。

【机事不密】 谓泄漏机密。

【机难轻失】 谓机会难得,稍纵即失。

【机关用尽】 犹言费尽心机。

【机关算尽】 见“机关用尽”。

【机变如神】 机智权变,神妙莫测。

【栉比鳞次】 亦作“栉比鳞差”。亦作“栉比鳞臻”。像梳子的齿和鱼的鳞, 密密地排列着。

【栉比鳞差】 见“栉比鳞次”。

【栉比鳞臻】 见“栉比鳞次”。

【栉沐风雨】 同“栉风沐雨”。

【栉垢爬痒】 去脏抓痒。喻清除邪恶。

【栉风沐雨】 风梳发,雨洗头。形容奔波劳苦。语出《庄子·天下》:“沐 甚雨,栉急风。”

【栉风酾雨】 见“栉风沐雨”。

【栉霜沐露】 迎着霜,顶着露。形容奔波劳苦。

【檀郎谢女】 喻指多才而钟情的青年男女。檀,潘岳;谢,谢道韫。

【槛花笼鹤】 栅栏中的花、笼中的鹤。比喻受约束者。

【櫜弓卧鼓】 藏弓息鼓。谓战事停息,天下太平。

【櫜弓戢戈】 亦作“櫜弓戢矢”。《诗·周颂·时迈》:“载戢干戈,载櫜 弓矢。”谓收藏干戈弓矢。后因以“櫜弓戢戈”谓停息战事。

【櫜弓戢矢】 见“櫜弓戢戈”。

【櫜甲束兵】 谓脱去铠甲,收起兵器。

【栎阳雨金】 《史记·秦本纪》:“扞献公呴十八年,雨金栎阳。”张守节 正义:“言雨金于秦国都,明金瑞见也。”后因以“栎阳雨金”喻意外的恩赐。

【权均力齐】 双方权势相当,不相上下。

【权均力敌】 见“权均力齐”。

【权宜之计】 亦作“权宜之策”。为应付某种情况而采取的临时措施。

【权宜之策】 见“权宜之计”。

【权重秩卑】 权力大官品低。

【权重望崇】 权力大而威望高。

【权时制宜】 斟酌形势随机应变。

【权移马鹿】 语本秦赵高指鹿为马事。谓恃权专横跋扈,任意颠倒是非。

【权倾天下】 权势压倒天下。形容权势极大。

【权倾中外】 权势压倒朝廷内外。形容权势极大。

【权豪势要】 有权力的豪门;有势力的要人。

【权衡轻重】 称量物体的轻与重。比喻比较事物主次,考虑得失等。

【权变锋出】 随机应变,锋芒毕露。形容言辞辩捷锐利。

【支支吾吾】 亦作“支支梧梧”。谓说话吞吞吐吐,含混躲闪。

【支支梧梧】 见“支支吾吾”。

【支手舞脚】 犹言指手画脚。

【支分族解】 见“支分节解”。

【支分节解】 亦作“支分族解”。把肢体与关节一一分开。节,关节。族, 骨节交错盘结之处。比喻剖析义理,详尽中肯。

【支床叠屋】 犹叠床架屋。喻重复。

【支纷节解】 分解肢体;剁成碎塊。犹言碎尸万段。

【支策据梧】 语本《庄子·齐物论》:“昭文之鼓琴也,师旷之枝策也,惠 子之据梧也,三子之知,几乎皆其盛者也,故载之末年。”此谓昭文弹琴、师旷持杖击节、惠子倚在梧桐树下辩论,三人的技艺几乎都算得上登峰造极,所以载誉于晚年。后以“支策据梧”形容用心劳神。

【支离破碎】 谓零碎散乱,不成整体。

【犬牙交错】 ①谓地界交错,如同狗牙。②谓物状如犬牙之参差。③喻多种 因素相错杂。

【犬牙相制】 ①谓地界接连如犬牙交错,借以互相牵制。②泛指互相制约、 牵制。

【犬牙相错】 ①谓地界相接如犬牙交错。②犹犬牙相制。

【犬牙盘石】 《史记·孝文本纪》:“高帝封王子弟,地犬牙相制,此所谓 盘石之宗也,天下服其彊。”后因称封建王朝分封宗室子弟以巩固统治为“犬牙盘石”。

【犬牙鹰爪】 喻善攫取的手段。

【犬吠之盗】 指穿窬之盗;小偷。

【犬吠之警】 喻小惊扰。

【犬兔俱毙】 《战国策·齐策三》:“齐欲伐魏,淳于髡谓齐王曰:‘韩子 卢者,天下之疾犬也;东郭逡者,海内之狡兔也。韩子卢逐东郭逡,环山者三,腾山者五,兔极於前,犬废於後,犬兔俱罢,各死其处。田父见之,无劳倦之苦而擅其功。’”后因以“犬兔俱毙”喻双方同归于尽。

【犬马之力】 犹犬马之劳。

【犬马之年】 犹犬马齿。

【犬马之决】 谓臣僚的果敢决断。

【犬马之疾】 谦称自己的疾病。

【犬马之报】 真诚报答他人的谦辞。

【犬马之劳】 为主子或他人尽力的谦辞。

【犬马之养】 《论语·为政》:“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於犬马,皆能有 养;不敬,何以别乎?”后因以“犬马之养”为供养父母的谦辞。

【犬马恋主】 喻臣下眷怀君上。

【犬迹狐踪】 喻低弱的身手。

【犯上作乱】 违抗尊长君上,为悖逆或叛乱之行。语出《论语·学而》:“ 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犯而不校】 别人触犯自己也不计较。

【犯而勿校】 见“犯而不校”。

【狂三诈四】 多方欺诈。

【狂奴故态】 狂放不羁者的老脾气。典出《後汉书·逸民传·严光》:“司 徒侯霸与光素旧,遣使奉书。使人因谓光曰:‘公闻先生至,区区欲即诣造,迫於典司,是以不获。原因日暮,自屈语言。’光不答,乃投札与之,口授曰:‘君房足下,位至鼎足,甚善。怀仁辅义天下悦,阿谀顺旨要领绝。’霸得书,封奏之,帝笑曰:‘狂奴故态也。’”

【狂朋怪侣】 行为狂放不循常轨的朋友。

【狂朋恠友】 见“狂朋怪侣”。

【狂风暴雨】 ①猛烈的风雨。②喻剧烈的动荡。

【狂风骤雨】 见“狂风暴雨”。

【狂蜂浪蝶】 喻轻薄放荡的男子。

【狂嫖滥赌】 谓沉溺于嫖妓赌博。

【狂涛骇浪】 喻剧烈的社会运动。

【狂轰滥炸】 疯狂地轰炸。

【狎雉驯童】 汉鲁恭宰中牟,以德化民。时郡国螟蝗伤稼,独不入其境;有 母雉将雏过童子旁,童子仁而不捕。事见《後汉书·鲁恭传》。后因以“狎雉驯童”誉人政绩。

【狐不二雄】 喻两雄不可并存。

【狐死兔泣】 喻物伤其类。

【狐死首丘】 《礼记·檀弓上》:“太公封於营丘比及五世,皆反葬於周。 君子日:‘乐,乐其所自生;礼,不忘其本。古之人有言曰:狐死正丘首,仁也。’”陈澔集说:“狐虽微兽,丘其所窟藏之地,是亦生而乐於此矣。故及死而犹正其首以向丘,不忘其本也。”后因以“狐死首丘”喻不忘本或对乡土的思念。

【狐奔鼠窜】 形容狼狈逃窜之状。

【狐虎之威】 比喻权势者及其爪牙的淫威。

【狐朋狗友】 犹狐群狗党。

【狐朋狗党】 同“狐群狗党”。

【狐兔之悲】 犹狐死兔泣。

【狐埋狐扬】 见“狐埋狐搰”。

【狐埋狐搰】 《国语·吴语》:“狐埋之而狐搰之,是以无成功。”韦 昭注:“埋,藏也;搰,发也。”谓狐性多疑,才埋藏一物,就掘出查看。喻疑虑过甚。

【狐狸尾巴】 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法云寺》:“孙岩娶妻三年,不脱 衣而卧。岩私怪之,伺其睡,阴解其衣,有毛长三尺,似野狐尾,岩惧而出之。”后以“狐狸尾巴”喻坏人的本来面目或迷惑、欺骗人的罪证。

【狐唱枭和】 喻坏人互相呼应。

【狐假虎威】 《战国策·楚策一》:“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 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後,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后因以“狐假虎威”喻仰仗别人的威势或倚仗别人威势来欺压人。

【狐假鸱张】 比喻倚仗别人,虚张声势。

【狐媚魇道】 谓行为妖邪。

【狐裘尨茸】 见“狐裘蒙戎”。

【狐裘羔袖】 以狐皮为衣身而以羔皮为衣袖。狐贵羔贱,犹大醇小疵。

【狐裘蒙戎】 狐裘的皮毛凌乱。亦以喻国政混乱。

【狐裘蒙茸】 见“狐裘蒙戎”。

【狐群狗党】 喻勾结在一起的坏人。

【狐鸣狗盗】 旧时对造反者的贬称。

【狐鸣鱼书】 《史记·陈涉世家》:“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 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閒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后因以“狐鸣鱼书”指起事者动员群众的措施。

【狐鸣枭噪】 喻小人嚣张。

【狐鸣篝中】 见“狐鸣鱼书”。

【狐鸣篝火】 见“狐鸣鱼书”。

【狐凭鼠伏】 像狐鼠一样凭借掩体潜伏。形容坏人失势,胆怯藏匿之状。

【狐听之声】 《水经注·河水一》引《述征记》:“盟津、河津忄互浊,方 江为狭,比淮济为阔,寒则冰厚数丈。冰始合,车马不敢过,要须狐行,云此物善听,冰下无水乃过,人见狐行方渡。”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书证》:“狐之为兽,又多猜疑,故听河冰无流水声,然後敢渡。”后因以“狐听之声”指冰下流水之声。

【狗口里生不出象牙】 见“狗口里吐不出象牙”。

【狗口里吐不出象牙】 比喻坏人说不出好话。

【狗心狗行】 比喻歹毒的心肠、行为。

【狗仗人势】 比喻奴才、走狗倚仗主子的势力。

【狗仗官势】 比喻坏人倚仗官府势力欺压他人。

【狗皮膏药】 ①中医外用膏药。将药膏涂在小塊狗皮上制成,能消痞止痛。 ②旧时走江湖的人常假造狗皮膏药来骗取钱财,因用以比喻骗人的货色。

【狗血淋头】 见“狗血喷头”。

【狗血喷头】 形容骂得很厉害。

【狗行狼心】 比喻行为凶狠,心肠毒辣。

【狗走狐淫】 比喻卑劣淫乱。

【狗吠之警】 见“狗吠之惊”。

【狗吠之惊】 谓小惊忧。

【狗吠非主】 狗见到不是自己主人的人便吠叫。亦以喻臣奴事奉其主而拒事 非其主者。语出《战国策·齐策六》:“跖之狗吠尧,非贵跖而贱尧也,狗固吠非其主也。”

【狗屁不通】 形容话或文章极不通顺。

【狗尾貂续】 见“狗尾续貂”。

【狗尾续貂】 亦作“狗续貂尾”。亦作“狗尾貂续”。①古代近侍官员以貂 尾为冠饰,任官太滥,貂尾不足,用狗尾代之。后以“狗尾续貂”讽刺封爵太滥。《晋书·赵王伦传》:“奴卒厮役亦加以爵位。每朝会,貂蝉盈坐,时人为之谚曰:‘貂不足,狗尾续。’”②比喻以坏续好,前后不相称。多指文学艺术作品。宋周必大《杨廷秀送牛尾狸侑以长句次韵》:“公诗如貂不烦削,我续狗尾句空著。”

【狗苟蝇营】 像狗那样苟且求活,像苍蝇那样营营往来。比喻不顾廉耻,到 处钻营。

【狗咬吕洞宾】 喻不识好歹。吕洞宾,传说中八仙之一。

【狗追耗子】 见“狗拿耗子”。

【狗肺狼心】 同“狼心狗肺”。

【狗急跳墙】 比喻走投无路时不顾后果地行动。语出《敦煌变文集·燕子赋》: “人急烧香,狗急蓦墙。”

【狗马声色】 良犬、骏马、音乐、女色。借指穷奢极侈的享乐。

【狗拿耗子】 比喻做外行事或多管闲事。

【狗偷鼠窃】 同“狗盗鼠窃”。

【狗逮老鼠】 见“狗拿耗子”。

【狗傍人势】 见“狗仗人势”。

【狗盗鼠窃】 像鼠狗那样的盗贼。比喻成不了气候的反叛者。

【狗盗鸡啼】 见“狗盗鸡鸣”。

【狗盗鸡鸣】 ①比喻具有微末技能。②比喻偷偷摸摸。

【狗彘不如】 见“狗彘不若”。

【狗彘不若】 犹言猪狗不如。形容品行极端卑劣。语出《荀子·荣辱》: “乳彘不触虎,乳狗不远游,不忘其亲也。人也,下忘其身,内忘其亲,上忘其君,则是人也,而曾狗彘之不若也。”

【狗头军师】 对专在背后出谋划策的人的蔑称。

【狗头鼠脑】 喻奴才相。

【狗嘴里吐不出象牙】 见“狗口里吐不出象牙”。

【狗党狐朋】 见“狐朋狗党”。

【狗党狐群】 见“狐群狗党”。

【狗续金貂】 比喻滥封的官吏。

【狗续侯冠】 犹狗续金貂。

【狗续貂尾】 见“狗尾续貂”。

【狖轭鼯轩】 形容极其灵巧的车马。

【狧穅及米】 比喻逐步侵蚀渐及全体。

【狡兔三穴】 见“狡兔三窟”。

【狡兔三窟】 《战国策·齐策四》:“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 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请为君复凿二窟。”后以“狡兔三窟”喻藏身处多,便于避祸。

【狡焉思逞】 见“狡焉思启”。

【狡焉思启】 《左传·成公八年》:“夫狡焉思启封疆以利社稷者,何国蔑 有?”谓怀贪诈之心图谋侵人之国。后亦以“狡焉思肆”、“狡焉思逞”指怀贪诈之心妄图逞其阴谋。

【狡焉思肆】 见“狡焉思启”。

【狩岳巡方】 谓帝王巡狩方岳。

【狭路相逢】 ①语出古乐府《相逢行》:“相逢狭路间,道隘不容车。”谓 窄路相遇,无可退让。②犹巧遇。③喻仇人相见,难以相容。

【狼子野心】 狼崽子虽幼,却有凶残的本性。比喻凶暴的人用心狠毒。后亦 谓凶暴的人怀有野心。

【狼子兽心】 喻凶暴的人用心残忍,有如野兽。

【狼心狗行】 比喻心肠狠毒贪婪,行为卑鄙无耻。

【狼心狗肺】 比喻心肠狠毒、贪婪。

【狼吃幞头】 狼衔去人的幞头,吞不下又吐不出。比喻有苦难言,强自忍耐。

【狼羊同饲】 比喻把坏人同好人一样对待。

【狼吞虎咽】 见“狼吞虎燕”。

【狼吞虎燕】 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

【狼吞虎噬】 像狼虎那样吞食咬嚼。比喻极为贪婪残忍。

【狼吞虎餐】 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

【狼吞虎燕】 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

【狼奔豕突】 形容坏人成群乱闯。

【狼奔兔脱】 形容仓皇逃窜。

【狼奔鼠偷】 形容坏人到处扰乱。

【狼奔鼠窜】 形容仓皇乱跑。

【狼前虎後】 前门趕走狼,后门来了虎。比喻坏人接踵而来。

【狼突豕窜】 见“狼奔豕突”。

【狼突鸱张】 像狼一样奔突,像鹞鹰一样张开翅膀。形容坏人猖狂嚣张到了 极点。

【狼狈不堪】 ①形容处境非常困难、窘迫。②形容非常破败。

【狼狈周章】 仓皇惊恐。

【狼狈为奸】 亦作“狼狈为奸”。互相勾结干坏事。

【狼狈为奸】 见“狼狈为奸”。

【狼烟大话】 漫无边际的吹牛话。

【狼烟四起】 指四处报警,社会动荡不安。

【狼猛蜂毒】 形容人凶狠毒辣。

【狼飡虎食】 同“狼餐虎咽”。

【狼飡虎咽】 见“狼餐虎咽”。

【狼飧虎咽】 亦作“狼餐虎咽”。

【狼号鬼哭】 形容哭叫的声音凄厉。

【狼嗥狗叫】 形容恶人狂呼乱叫。

【狼嗥鬼叫】 形容声音凄厉。

【狼餐虎咽】 见“狼餐虎咽”。

【狼餐虎咽】 亦作“狼餐虎咽”。亦作“狼飡虎咽”。形容吃东西又猛又 急。

【狼餐虎咽】 见“狼餐虎咽”。

【狼餐虎噬】 ①同“狼餐虎咽”。②比喻残酷剥削搜括。

【狼餐虎咽】 亦作“狼餐虎咽”。亦作“狼飡虎咽”。形容吃东西又猛又 急。

【狼艰狈蹶】 比喻处境困苦窘迫。

【狼嚎鬼叫】 见“狼嗥鬼叫”。

【狼蟲虎豹】 ①泛指凶猛的动物。②比喻恶人歹徒。

【狼顾虎视】 如狼虎视物。形容威严而凶狠。

【狼顾鸢视】 如狼鹰视物。形容凶狠而贪婪。

【狼顾鸱张】 如狼凶视,如鸱张翼。形容凶暴,嚣张。

【狼顾鸱跱】 如狼凶视,如鸱峙立。比喻凶暴者伺机欲动。

【狼顾麕惊】 比喻惊恐万状。

【猪朋狗友】 比喻好吃懒做、不务正业的坏朋友。

【猫哭老鼠】 喻假慈悲。

【猫鼠同乳】 猫和老鼠一起喂养。亦以喻上下沆瀣一气,臭味相投。

【猫鼠同乳】 见“猫鼠同眠”。

【猫鼠同眠】 亦作“猫鼠同处”。猫和老鼠睡在一起或生活在一起。比喻上 下串通一气,朋比为奸。

【猫鼠同眠】 亦作“猫鼠同乳”。亦作“猫鼠同处”。《旧唐书·五行志》: “扞大历呴十三年六月戊戌,陇右汧源县军士赵贵家猫鼠同乳不相害,节度使硃泚笼之以献。宰相常衮率百僚拜表贺,中书舍人崔祐甫曰:‘此物之失性也……猫之食鼠,载在祀典,以其能除害利人,虽微必录。今此猫对鼠,何异法吏不勤触邪,疆吏不勤扞敌?’”《新唐书·五行志一》:“龙朔元年十一月,洛州猫鼠同处。鼠隐伏象盗窃,猫职捕啮,而反与鼠同,象司盗者废职容奸。”又:“天宝元年十月,魏郡猫鼠同乳。同乳者,甚于同处。”古人认为猫捕鼠与官司捕盗性质相同,猫与鼠同处或同乳,即为官司废职容奸之兆。后以比喻上下沆瀣一气,臭味相投。

【猫鼠同处】 见“猫鼠同眠”。

【猫噬鹦鹉】 比喻排挤、压抑善良的人。

【猫噬鹦鹉】 比喻排挤好人。

【猝不及防】 事情突然发生,来不及防备。

【猛虎插翅】 比喻强有力者又增添了某种有利条件。

【猛虎深山】 喻勇武而势盛。语出汉司马迁《报任安书》:“猛虎在深山, 百兽震恐。”

【猛虎添翼】 见“猛虎插翅”。

【猿啼鹤怨】 见“猿啼鹤唳”。

【猿啼鹤唳】 猿和鹤凄厉地啼叫。

【猿鹤沙虫】 《艺文类聚》卷九十引晋葛洪《抱朴子》:“周穆王南征,一 军尽化,君子为猿为鹤,小人为虫为沙。”按,今本《抱朴子·释滞》作:“山徙社移,三军之众,一朝尽化,君子为鹤,小人成沙。”后因以“猿鹤沙蟲”指阵亡的将士或死于战乱的人民。

【狮子大开口】 比喻要大价钱。

【狮子搏兔,亦用全力】 见“狮象搏兔,皆用全力”。

【狮象搏兔,皆用全力】 比喻对小事情也拿出全部力量认真对付。

【麞头鼠目】 麞头小而尖,鼠目小而圆,本形容人的寒贱相,后多用以形容 人的面目猥琐、心术不正。

【获兔烹狗】 犹言狡兔死,走狗烹。比喻事成后排斥以至杀害有功者。

【获隽公车】 汉代曾以公家车马送应举的人。后以公车指入京应试举人。 “获隽公车”为会试得中的意思。

【获陇望蜀】 同“得陇望蜀”。语本《东观汉记·隗嚣传》、《後汉书·岑 彭传》。谓已取得陇右(甘肃一带),又想攻取西蜀(四川一带)。比喻贪得无厌。

【独一无二】 没有相同的;没有可与相比的;唯一的。

【独夫民贼】 谓祸国殃民、众叛亲离的统治者。

【独木不成林】 比喻个人力量有限,做不成大事。

【独木难支】 谓一根木头支持不住高大的房屋。比喻个人力量不能维持全局。

【独占鰲头】 科举时代称中状元。据说皇宫石阶前刻有鰲(大鳖)的头,状 元及第时站此迎榜。后来比喻占首位或居第一名。

【独占鼇头】 见“独占鰲头”。

【独立王国】 原指主权完整的君主制国家。现用以比喻一个地区、单位或组 织,不受上级或其他任何约束,自行其是者。

【独立自主】 不依赖别人,也不受别人的支配或控制,按自己的主张和权利 行事。

【独出心裁】 原指诗文构思独到,别创一格。后亦泛指想出的办法与众不同。

【独出新裁】 犹独出心裁。

【独行其是】 只顾按自己的主张去做。

【独行踽踽】 孤零零地一个人走路。

【独行独断】 同“独断独行”。

【独来独往】 独身来往,不与人为伍。亦比喻事事不与人同。

【独具匠心】 具有独到的灵巧心思或创造性。

【独具只眼】 “只眼”原指大自在天神(Mahevara)的顶门眼,竖起双眉 之上,功能卓异。见《大智度论》卷二。禅宗用其典,指别具能够“见性”之“眼”。语本《景德传灯录·普愿禅师》:“师拈起球子,问僧云:‘那个何似遮个?’对云:‘不似。’……师云:‘许你具一只眼。’”亦泛指具有别人没有的眼光和见解。

【独往独来】 ①指特立独行的人,摆脱万物的挂碍,自由往来于天地间。② 指人之思想、行为、活动自由,无所阻碍。③一人自去自来。④指文章能推陈出新,独树一帜。

【独是独非】 谓不采众议,凡事独断。

【独善一身】 同“独善其身”。

【独善吾身】 同“独善其身”。

【独善其身】 本指注重自身修养,保持节操。后亦指怕招惹是非,只顾自己 好,不关心身外事。

【独竖一帜】 同“独树一帜”。

【独当一面】 ①单独担当一个部门或一个方面的重任。语出《史记·留侯世 家》:“良进曰:‘……汉王之将独韩信可属大事,当一面。’”②特指单独迎战一面之敌。

【独树一帜】 单独树立一面旗帜。比喻与众不同,自成一家。

【独胆英雄】 指不畏强敌,英勇奋战,以少胜多的杰出人物。

【独茧抽丝】 ①喻诗文条理分明,脉络清晰。②喻单方思慕。

【独断专行】 同“独断独行”。

【独断独行】 只凭自己意志行事,不考虑他人的意见。

【独鹤鸡群】 犹鹤立鸡群。比喻一个人才能或仪表出众。

【独辟蹊径】 独自开辟一条新路。比喻独创一种新方法。

【狞髯张目】 犹言吹胡瞪眼。形容暴怒。

【兽心人面】 面貌虽是人,心却如野兽。形容人凶恶残暴。

【兽困则噬】 兽陷困境要咬人。比喻人陷于绝境要竭力反抗。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版权所有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研究中心 Copyright© 2000
web@guoxu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