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上)之 6 —— 计 11,522

 

 

 

 


相关网站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使性摜气】 见“使性谤气”。

【使性谤气】 亦作“使性傍气”。亦作“使性摜气”。发脾气;撒气。

【使酒骂坐】 见“使酒骂座”。

【使酒骂座】 亦作“使酒骂坐”。汉灌夫为人刚直不阿,好使酒。一日,与 魏其侯窦婴共赴丞相田蚡宴。夫怒蚡傲慢无礼,遂借行酒之机指临汝侯灌贤而骂之,其意实在蚡。蚡乃劾夫骂坐不敬。事见《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后因称在酒宴上借酒使性、辱骂同席之人为“使酒骂座”。

【使贤任能】 任用有品德有才能的人。

【使嘴使舌】 搬弄口舌。

【例行公事】 按照规定或惯例处理的公事,多指形式主义的工作。

【例行差事】 同“例行公事”。

【侃侃而谈】 从容不迫、理直气壮地谈话。

【侃侃訚訚】 形容和悦而从容不迫地谈话。语出《论语·乡党》:“朝,与 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訚訚如也。”

【侃侃谔谔】 直言无忌的样子。

【侏儒一节】 喻指能体现事物全貌的局部。语出桓谭《新论·道赋》引谚语: “侏儒见一节,而长短可知。”

【侏儒观戏】 比喻自己缺乏能力,只好随人行事。

【侜张为幻】 欺诳作伪。

【佻身飞镞】 只身射箭杀敌。形容杀敌英勇,视死如归。

【佩紫怀黄】 腰间佩挂紫色印绶,怀里揣着黄金官印。汉代丞相、太尉等皆 金印紫绶。因以“佩紫怀黄”指身居高官。语出《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吾持粱刺齿肥,跃马疾驱,怀黄金之印,结紫绶於要,揖让人主之前,食肉富贵,四十三年足矣!”

【佹形僪状】 奇形怪状。

【佹得佹失】 ①谓得与失皆出于偶然。②时而得,时而失。犹言有得有 失。

【侈人观听】 谓加强人们在观感听觉上的印象。

【侈衣美食】 侈衣,华美的衣服;美食,鲜美的食物。言衣食俱精。

【侈侈不休】 说话没完没了;唠叨。

【侈恩席宠】 张扬恩遇凭恃宠幸。

【侈纵偷苟】 奢侈放纵,苟且偷生。

【侈丽闳衍】 华丽繁富。多用以指文辞。

【依人篱下】 犹言寄人篱下。比喻依附别人,不能自立。

【依山傍水】 指地理位置靠近山岭和水流。

【依心像意】 犹言称心如意。

【依本画葫芦】 见“依样画葫芦”。

【依依不舍】 留恋而不忍分离。

【依丱附木】 见“依草附木”。

【依阿取容】 谓依附随顺以取悦于人。

【依法砲制】 依照老办法制中药。后比喻按照已有的模式去做。

【依门傍户】 谓依附于人而不能自立。

【依门卖笑】 以色媚人。旧指娼妓生涯。

【依草附木】 亦作“依丱附木”。①迷信谓妖魔鬼怪附于物上,为非作歹。 ②比喻托名或攀附于人。

【依葫芦画瓢】 比喻刻板地照着做。

【依然如故】 仍旧和过去一样。

【依然故我】 仍然是从前的老样子。形容没有变化。

【依违两可】 犹言模棱两可。

【依经傍註】 依照经典及其注释。谓说话有根有据。

【依翠偎红】 指同年轻女子厮混的风流韵事。翠,翡翠一类饰物;红,脂粉 脣膏一类化妆品。“翠”与“红”均借指女人。

【依样葫芦】 见“依样画葫芦”。

【依样画葫芦】 亦作“依本画葫芦”。比喻单纯模仿原样照搬或没有改变、 创新。

【依头顺尾】 谓对上下各方都听从、依顺。

【依头缕当】 谓依次将事情理清。

【佯风诈冒】 犹言装疯卖傻。

【佯轮诈败】 谓故意败阵。

【侔色揣称】 形容描摹得恰到好处,惟妙惟肖。

【俎樽折冲】 指在会盟的席上或外交谈判中制胜对方。

【便宜行事】 见“便宜从事”。

【便宜施行】 见“便宜从事”。

【便宜从事】 谓可斟酌情势,不拘规制条文,不须请示,自行处理。

【修文偃武】 提倡文教,停息武备。

【修真养性】 学道修行,涵养性情。

【修饰边幅】 形容注意仪容、衣着的整洁。边幅,布帛的边缘,比喻仪容、 衣着。

【修齐治平】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省称。语本《礼记·大学》:“ 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后泛指伦理哲学和政治理论。

【修桥补路】 谓做有益于众人的善事。

【修旧利废】 把旧的修理好,使废物成为有用的东西。

【修辞立诚】 谓撰文要表现作者的真实意图,不可作虚饰浮文。语出《易· 乾》:“脩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

【脩辞立诚】 语本《易·乾》:“脩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孔颖达疏: “辞谓文教,诚谓诚实也。外则修理文教,内则立其诚实,内外相成,则有功业可居。”本谓整顿文教,树立诚信,后多用以指撰文要表达作者的真实意图,不可作虚饰浮文。

【修鳞养爪】 喻保养、积蓄战斗力。

【俏成俏败】 近似于成或败,谓非真成真败。

【保盈持泰】 见“保泰持盈”。

【保泰持盈】 指保持安定兴盛的局面。

【保家卫国】 保卫家乡和祖国。

【保残守缺】 ①指汉代今文经学派儒生墨守残缺不全的今文经典而拘执一家 之言。《汉书·刘歆传》:“信口说而背传记,是末师而非往古……犹欲保残守缺,挟恐见破之私意,而无从善服义之公心,或怀妒嫉,不考情实,雷同相从,随声是非,抑此三学。”清顾炎武《华阴县硃子祠堂上梁文》:“两汉而下,维多保残守缺之人,六经所传,未有继往开来之哲。”清魏源《礼记别考》:“汉初齐鲁诸儒,承秦灭学之後,保残守缺,未遑条贯。”后常用以比喻泥古守旧,不知改进。②指保藏残缺的古籍文献。

【俐齿伶牙】 能说会道。

【俗下文字】 指为应付世事而写的平庸的应酬文章。

【俗不可耐】 庸俗得使人难以忍受。

【俗不可医】 人若庸俗,则不可救药。语出宋苏轼《于潜僧绿筠轩》诗:“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俛拾地芥】 比喻极易获得。

【俛拾仰取】 谓低头则必拾地上之物,仰首则必取树上之物。形容极其勤 劳节俭。语出《史记·货殖列传》:“然家自父兄子孙约,俛有拾,仰有取,贳贷行贾徧郡国。”

【俛首帖耳】 驯服恭顺貌。

【系风捕景】 亦作“系风捕影”。①比喻不可能做到的事。②比喻不露形迹。

【系风捕影】 见“系风捕景”。

【信口开合】 亦作“信口开喝”。亦作“信口开呵”。亦作“信口开河”。 不假深思、不负责任地随口乱说。

【信口开呵】 见“信口开合”。

【信口开河】 见“信口开合”。

【信口开喝】 见“信口开合”。

【信口雌黄】 《文选·刘峻〈广绝交论〉》“雌黄出其脣吻,硃紫由其月旦” 李善注引晋孙盛《晋阳秋》:“王衍,字夷甫,能言,於意有不安者,辄更易之,时号口中雌黄。”雌黄是一种橙黄色的矿物,即鸡冠石,可作颜料。古时用黄纸书写,错了即用雌黄涂抹重写。后因称不顾事实的随意批评或乱说为“信口雌黄”。

【信及豚鱼】 信义及于豚和鱼,形容信义昭著,无微不及。

【信手拈来】 不加思索地随手拿来。常用于形容写作诗文时运用材料、驾驭 语言的随意或从容。

【信而有徵】 真实而有依据。

【信而有证】 真实而有根据。

【信马由缰】 ①不勒缰绳,任马行走。②比喻人没有目标地随便走。

【信笔涂鸦】 随便书写,字迹如同鸦群一样凌乱,比喻字写得很稚拙或胡乱 写作。常用为自谦之词。语出唐卢仝《示添丁》诗:“不知四体正困惫,泥人啼哭声呀呀。忽来案上翻墨汁,涂抹诗书如老鸦。”

【信誓旦旦】 谓誓言诚恳可信。旦旦,诚恳的样子。

【信赏必罚】 有功必赏,有罪必罚,赏罚严明。

【侯门似海】 见“侯门如海”。

【侯门如海】 相传唐崔郊之姑有侍婢,与郊相恋。姑贫,将婢卖与连帅。郊 思慕无已。其婢因寒食出,与郊相遇,郊赠之以诗曰:“公子王孙逐後尘,绿珠垂泪滴罗巾。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见唐范摅《云溪友议》卷一。后以“侯门如海”谓显贵之家门禁森严,外人不能随便出入。

【俟河之清】 等待黄河由浊变清,比喻期望之事不可能实现或难以实现。

【倖灾乐祸】 同“幸灾乐祸”。对别人遭受灾祸感到高兴。

【借刀杀人】 亦作“借剑杀人”。比喻自己不出面,利用别人的手去害人。

【借水行舟】 见“借水推船”。

【借水推船】 亦作“借水行舟”。谓趁势行事。

【借公行私】 借公事的名义谋取私利。

【借古讽今】 借评论古代某人某事的是非,讽喻现实。

【借交报仇】 亦作“借客报仇”。亦作“借身报仇”。指舍身助人报仇。

【借花献佛】 《过去现在因果经》一:“今我女弱不能得前,请寄二花以献 於佛。”后以“借花献佛”比喻拿别人的东西做人情。

【借身报仇】 见“借交报仇”。

【借面吊丧】 谓人虚有其表。

【借风使船】 借风力行船,比喻顺势行事。

【借客报仇】 见“借交报仇”。

【借尸还阳】 犹言借尸还魂。

【借尸还魂】 迷信者谓人死后灵魂附着于他人的尸体而复活。元岳伯川《铁 拐李·楔子》:“岳寿,谁想你浑家将你尸骸烧化了,我如今着你借尸还魂,尸骸是小李屠,魂灵是岳寿。”《西游记》第十一回:“魏徵奏道:‘御妹偶尔寿促,少苏醒便说此话,此是刘全妻借尸还魂之事。’”清袁枚《新齐谐·借尸延嗣》:“阎君指长鬼告予曰:‘此尔翁也。着他领尔借尸还魂,生子延祀。’”后比喻已经没落或死亡的事物、势力、思想等假托别的名义重新出现。

【借酒浇愁】 ①用喝酒来排遣愁怀。②比喻用诗文来抒发愁苦的感情。

【借景生情】 借眼前的事物激发思想感情。

【借剑杀人】 见“借刀杀人”。

【借篷使风】 比喻借他人之力办事。

【借题发挥】 ①假借某事为题,表达自己真正的意思,或发表与此事无关的 议论。②假借某事为由,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倚人卢下】 谓依靠别人生活。

【倚天拔地】 倚天而立,拔地而起。极言魁伟雄奇。

【倚玉偎香】 形容同女性亲热昵爱。

【倚老卖老】 仗着年纪大,卖弄老资格。

【倚官仗势】 见“倚官挟势”。

【倚官挟势】 倚仗官府的权势。

【倚门傍户】 谓依傍或因袭他人。

【倚门卖俏】 见“倚门卖笑”。

【倚门卖笑】 旧指妓女卖淫。

【倚门窥户】 谓攀附企望于他人。

【倚门献笑】 见“倚门卖笑”。

【倚草附木】 ①比喻依附有能力或权势的人。②谓精灵倚托草木等物而成妖 作怪。

【倚马可待】 形容才思敏捷,为文顷刻而成。

【倚傍门户】 谓依附、投靠某一门派或集团。

【倚强凌弱】 仗恃强力,欺凌弱小。

【倚翠偎红】 形容同女性亲热昵爱。

【倒三颠四】 犹颠三倒四。谓说话、做事颠倒错乱。

【倒山倾海】 形容摧毁破坏极大。

【倒冠落珮】 亦作“倒冠落佩”。①指弃官归隐。冠、珮是官员正服的打扮。 ②指隐者装束。

【倒冠落佩】 见“倒冠落珮”。

【倒海翻江】 ①原谓波涛汹涌,水势浩大。亦用以形容雨暴风狂。②形容山 势绵延起伏。③形容心情无比激动。

【倒街卧巷】 谓露宿街头。

【倒箧倾筐】 形容倾其所有。

【倒箧倾囊】 倾囊倒箧。形容倾尽其所有。

【倒打一瓦】 犹言倒打一耙。

【倒打一耙】 《西游记》中猪八戒以钉耙作武器,后来俗语有“猪八戒倒打 一耙”的说法,多指不仅不接受对方的意见,反而指摘对方。

【倒因为果】 颠倒因果关系,把原因说成结果。

【倒行逆施】 做事违反常规或违背情理。语本《史记·伍子胥列传》:“吾 日莫途远,吾故倒行而逆施之。”司马贞索隐:“譬如人行,前途尚远,而日势已莫,其在颠倒疾行,逆理施事,何得责吾顺理乎!”

【倒果为因】 颠倒因果关系,把结果当作原因。

【倒持干戈】 犹言倒持泰阿。干、戈,皆兵器。

【倒持太阿】 见“倒2持泰阿”。

【倒持戈矛】 犹言倒持泰阿。戈、矛,皆兵器。

【倒持手板】 见“倒执手版”。

【倒持泰阿】 倒持宝剑,将剑把交给别人。比喻轻率地授人权柄,自己反受 其害。

【倒背如流】 把文章倒过来背诵,能象流水一样顺暢。形容书读得极熟。

【倒峡泻河】 比喻文笔酣暢,气势磅礴。

【倒执手版】 古代官员持手版以朝。倒执手版,谓惊惶失态。

【倒戢干戈】 见“倒载干戈”。

【倒载干戈】 倒着藏放兵器,表示不再打仗。

【倒置干戈】 见“倒载干戈”。

【倒魨孩】 接生婆把婴孩包扎倒了,比喻多年老手,对平素熟习之事一时 失误。

【倒凤颠鸾】 ①喻男女间的性行为。②指织品上的花纹图案。

【倒绷孩】 见“倒魨孩”。

【倒廪倾囷】 倾倒出粮仓中全部储藏。比喻罄其所有、尽其所知。

【条入叶贯】 比喻深入精微,融会贯通。

【条分节解】 谓逐条逐节进行分析。

【条分缕析】 ①形容分析得细密而有条理。②谓进行细密而有条理的分析。

【条条框框】 谓被视为固定的、不能变通的条例规定。

【条脩叶贯】 枝长叶连。比喻有条理、有系统。

【条贯部分】 谓条理贯穿,部位分明。

【条解支劈】 谓细致部析。

【脩身洁行】 谓自我修养以保持操行高洁。洁,也写作“絜”。

【俱收并蓄】 不加区别,统统收纳包容。

【倡条冶叶】 ①指杨柳婀娜多姿的枝叶。后亦泛称美丽多姿的花草树木。② 借喻歌伎、妓女。

【倡情冶思】 冶荡轻佻的情思。

【俾夜作昼】 把夜晚当作白昼一般利用,夜以继日。

【俾昼作夜】 把白昼当作夜晚。指不分昼夜地寻欢作乐。

【倜傥不群】 卓异不凡;出众。

【倜傥不羁】 豪爽洒脱而不受约束。

【俯仰由人】 见“俯仰随人”。

【俯仰无愧】 立身端正,上对天、下对人,都问心无愧。语出《孟子·尽心 上》:“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

【俯仰随人】 一举一动都随人摆布。

【俯拾即是】 亦作“俯拾皆是”。俯身拾取,即得此物。言其多且易得。

【俯拾皆是】 见“俯拾即是”。

【俯首帖耳】 亦作“俯首弭耳”。亦作“俯首戢耳”。形容走兽驯服的样子。 后亦以喻驯服。

【俯首弭耳】 见“俯首帖耳”。

【俯首戢耳】 见“俯首帖耳”。

【倦尾赤色】 喻困苦之极。语本《诗·周南·汝坟》:“鲂鱼赪尾。”硃熹 集传:“赪,赤也。鱼劳则尾赤。鲂尾本白,而今赤,则劳甚矣。”

【倔头强脑】 形容言语动作生硬执拗的样子。

【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比喻得过且过地混日子。

【做人做世】 指在社会上立身行事。

【做小伏低】 ①低声下气。②指甘居人下。

【做好做歹】 犹言好说歹说。指用各种方法进行劝说。

【做好做恶】 假装做好人或恶人,以事应付。

【做鬼做神】 见“做神做鬼”。

【做神做鬼】 亦作“做鬼做神”。鬼鬼祟祟;使用欺骗的手段。

【做刚做柔】 犹言做好做歹。

【做贼心虚】 宋悟明《联灯会要·重显禅师》:“却顾侍者云:‘適来有人 看方丈麽?’侍者云:‘有。’师云:‘作贼人心虚。’”后以“做贼心虚”比喻做了坏事怕人觉察出来而心里不安。

【偃兵脩文】 同“偃武修文”。

【偃武休兵】 见“偃武息戈”。

【偃武行文】 同“偃武修文”。

【偃武修文】 停息武备,修明文教。

【偃武息戈】 停息武备,不事战争。

【偃武崇文】 停息武备,崇尚文教。

【偃武兴文】 同“偃武修文”。

【偃武櫜兵】 见“偃武息戈”。

【偃武觌文】 同“偃武修文”。

【偃革尚文】 停息武备,注重文教。

【偃革倒戈】 指停息武备,不事战争。

【偃革为轩】 指停息武备,修治文教。

【偃旗仆鼓】 见“偃旗息鼓”。

【偃旗卧鼓】 见“偃旗息鼓”。

【偃旗息鼓】 ①放倒军旗,停敲军鼓,指军队隐蔽行动,不暴露目标。②休 军罢战。③喻指无声无息地停止行动。

【偭规错矩】 谓违背改变正常的法则。语本《楚辞·离骚》:“固时俗之 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王逸注:“偭,背也。圆曰规,方曰矩。改,更也。错,置也。言今世之工,才知强巧,皆去规矩,更造方圆,必失坚固,败材木也。”

【偶变投隙】 犹言投机取巧。

【偎红倚翠】 谓亲狎女色;狎妓。

【偎乾就湿】 形容母亲抚育幼兒之辛苦。谓幼兒溺床,母亲宁可以身就湿, 使小兒卧处常干。

【偎慵堕懒】 犹言懒惰,偷懒。

【偷工减料】 ①不按质量要求,偷省工序,暗减用料。②以喻做事贪图省事, 马虎敷衍。

【偷天换日】 比喻用欺骗的手法暗中改变事物的内容或事情的性质。

【偷合取容】 见“偷合苟容”。

【偷合苟容】 亦作“偷合取容”。谓苟且迎合以取悦于人。

【媮合苟容】 谓苟且迎合以求容身。

【偷香窃玉】 谓与女人偷情私通。

【偷梁换柱】 比喻用欺骗的手法暗中改变事物的内容或事情的性质。

【偷寒送暖】 ①奉承拍马。②指对人关切。元曲中多指暗中撮合男女私情。 ③喻偷情。

【偷闲躲静】 摆脱杂务,得个清静。

【偷媚取容】 巧黠谄媚以取悦于人。

【偷声细气】 轻声轻气。

【偷鸡盗狗】 见“偷鸡摸狗”。

【偷鸡摸狗】 亦作“偷鸡盗狗”。①指偷窃。②指背着自己的配偶和他人搞 男女关系。

【停辛伫苦】 谓历尽艰辛。

【停辛贮苦】 见“停辛伫苦”。

【停留长智】 谓耽搁得久了,会想出主意来。

【停云落月】 晋陶潜《停云诗序》:“停云,思亲友也。”唐杜甫《梦李白》 诗之一:“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后人因常在书札中用“停云落月”表示对友人的思慕。

【偏三向四】 谓偏向、袒护某方。

【偏乡僻壤】 荒凉偏僻的地方。

【偏听偏信】 只听信一方面的话。

【假人辞色】 指好言好语、和颜悦色地待人。

【假力於人】 凭借他人的力量。

【假仁假义】 ①虚假的仁义道德。②伪装仁慈善良。

【假公济私】 借公家的名义或力量谋取私人的利益。

【假公营私】 见“假公济私”。

【假名托姓】 冒充别人姓名。

【假虎张威】 犹言狐假虎威。

【假门假氏】 见“假门假事”。

【假门假事】 亦作“假门假氏”。犹言假心假意。

【假眉三道】 方言。装模作样。

【假途灭虢】 《左传·僖公五年》记载:晋国向虞国借路去攻打虢国,在灭 虢后的回师途中,把虞国也灭了。后以“假途灭虢”泛指以向对方借路为名行灭亡对方之实的计谋。

【假戏真做】 ①谓戏演得逼真。②泛指把假的事情当作真事来做。

【假誉驰声】 传播虚假的名声。

【伟绩丰功】 同“丰功伟绩”。伟大的功绩。

【禽困覆车】 谓困急之兽犹能触覆猎者之车。犹言困兽犹斗。

【禽息鸟视】 比喻空受爵禄而无益于世。

【傲头傲脑】 形容倔强的样子。

【傅粉何郎】 ①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何平叔(何晏)美姿 仪,面至白。魏明帝疑其傅粉,正夏月,与热汤饼。既敢,大汗出,以硃衣自拭,色转皎然。”后以“傅粉何郎”称美男子。②蝶的别名。

【傅粉施硃】 搽粉抹红。谓打扮得很妖艳。语出战国楚宋玉《登徒子好色赋》: “著粉则太白,施硃则太赤。”

【傍若无人】 好象旁边没有人在。形容神情态度高傲自如。

【傍观者审,当局者迷】 谓局外人对事物观察得周详慎密,当事人则往往会 迷惑糊涂。

【傍人门户】 宋苏轼《东坡志林》卷十二:“桃符仰视艾人而骂曰:‘汝何 等草芥,辄居我上!’艾人俯而应曰:‘汝已半截入土,犹争高下乎?’桃符怒,往复纷然不已。门神解之曰:‘吾辈不肖,方傍人门户,何暇争闲气耶!’”后因以“傍人门户”谓依赖他人,不能自立。

【傍人篱落】 见“傍2人篱壁”。

【傍人篱壁】 比喻依赖他人。

【债台高筑】 形容欠债很多。

【传圭袭组】 谓取得功名。圭,古代帝王、诸侯举行隆重仪式时所用的玉制 礼器;组,古代官员系印的丝带,转指官印。

【传杯弄盏】 谓酒宴中互相斟酒。

【传杯换盏】 同“传杯弄盏”。

【传宗接代】 继承祖业,延续後代。

【传柄移藉】 谓权势转移。

【传风搧火】 犹煽风点火。比喻鼓动别人做某种事。多用于贬义。

【传袭紫】 谓继承高爵显位。汉制,公侯皆佩紫绶龟纽金印。

【傫如丧狗】 形容人失意而精神颓丧。语本《史记·孔子世家》:“孔子 適郑,与弟子相失,孔子独立郭东门……累累若丧家之狗。”裴骃集解引王肃曰:“丧家之狗,主人哀荒,不见饮食,故累然而不得意。孔子生於乱世,道不得行,故累累然不得志之貌也。”

【伤弓之鸟】 受过箭伤的鸟。比喻经过祸患、心有余悸的人。典出《战国策 ·楚策四》:“雁从东方来,更羸以虚发而下之。魏王曰:‘然则射可至此乎?’更羸曰:‘此孽也。’王曰:‘先生何以知之?’对曰:‘其飞徐而鸣悲。飞徐者,故疮痛也;鸣悲者,久失群也,故疮未息而惊心未去也。’”

【伤天害理】 谓做事丧尽天良,违反最基本的道德准则。

【伤化败俗】 败坏教化和风俗。

【伤心疾首】 痛心疾首,形容痛心之至。

【伤心蒿目】 旧时谓志士仁人对艰危时世的关切忧虑。

【伤心惨目】 形容景象十分凄惨,令人不忍心看。

【伤言扎语】 方言。谓说讽刺话。

【伤风败化】 见“伤风败俗”。

【伤风败俗】 亦作“伤风败化”。败坏良好的风俗。

【伤教败俗】 见“伤化败俗”。

【伤筋动骨】 ①谓身受重伤。②比喻对事物整体作大改大动。

【倾心吐胆】 形容待人竭尽诚心。

【倾肝沥胆】 形容对人极其忠诚。

【倾抱写诚】 谓推诚相待。

【倾城倾国】 见“倾国倾城”。

【倾柯卫足】 《左传·成公十七年》:“仲尼曰:‘鲍庄子之知不如葵,葵 犹能卫其足。’”杜预注:“葵倾叶向日,以蔽其根。”后因以“倾柯卫足”指善于保护自己。

【倾家破产】 拿出或丧失掉全部家产。

【倾家败产】 见“倾家荡产”。

【倾家竭产】 用尽全部家产。

【倾家荡产】 亦作“倾家败产”。谓丧失全部家产。

【倾国倾城】 亦作“倾城倾国”。《汉书·外戚传上·李夫人》:“延年侍 上起舞,歌曰:‘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后因以“倾国倾城”或“倾城倾国”形容女子极其美丽。

【倾筐倒庋】 谓全部倾倒出来。庋,放东西的架子。

【倾筐倒箧】 谓全部倾倒出来。

【倾肠倒肚】 把话全部说出来。

【像心如意】 顺心如意。

【像心像意】 谓顺遂心愿,合乎心意。

【像心称意】 称心满意。

【像心適意】 随心所欲。

【像形夺名】 比拟其形状,而讹易本名。

【像煞有介事】 谓似乎真有其事。多用以形容小题大作或装腔作势的样子。

【像模像样】 ①郑重;隆重。②合格。③体面好看。

【佣中佼佼】 谓在平凡之人中才能较为特出。

【仆仆亟拜】 一再作揖行礼。语出《孟子·万章下》:“子思以为鼎肉使己 仆仆尔亟拜也,非养君子之道也。”

【仆仆风尘】 在风尘中奔走。形容旅途劳累。

【仆仆道途】 奔走于道路。形容途中劳顿。

【僵李代桃】 亦作“僵桃代李”。比喻代人受罪责或以此代彼。

【僵桃代李】 见“僵李代桃”。

【价值连城】 谓价值如连成一片的许多城池。形容物品极珍贵,所值极高。 语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原以十五城请易璧。”

【价等连城】 谓价值等于连成一片的许多城池。

【价廉物美】 谓商品质优而价格便宜。

【俭不中礼】 谓节省太过而不合于礼。

【儋石之储】 犹言少量的财富。

【亿辛万苦】 极言辛苦之甚。

【亿万斯年】 极言年代的久长。语出《诗·大雅·下武》:“於万斯年,受 天之祜。”

【仪态万千】 见“仪态万方”。

【仪态万方】 亦作“仪态万千”。①极言仪态美丽多姿。语本汉张衡《同声 歌》:“素女为我师,仪态盈万方。”②形容文章的丰富多采。

【僻字涩句】 冷僻的字、词和晦涩的文句。

【儒雅风流】 ①文雅而飘逸。②谓风雅淳正。

【儗不於伦】 见“儗非其伦”。

【儗非其伦】 谓拿不能相比的人或事物来比方。语本《礼记·曲礼下》: “儗人必於其伦。”

【侭多侭少】 方言。犹言尽其所有。

【优孟衣冠】 ①楚相孙叔敖死,优孟着孙叔敖衣冠,摹仿其神态动作,楚庄 王及左右不能辨,以为孙叔敖复生。事见《史记·滑稽列传》。后因称登场演戏为“优孟衣冠”。②指艺术上单纯地模仿,只在外表、形式上相似。③谓仿古而酷似原物。

【优哉游哉】 见“优哉游哉”。

【优哉游哉】 亦作“优哉游哉”。形容从容自得,悠闲无事。

【优柔厌饫】 见“优柔餍饫”。

【优柔寡断】 做事犹豫,缺乏决断。

【优柔餍饫】 亦作“优柔厌饫”。喻为学之从容求索,深入体味。语本晋杜 预《〈春秋左传集解〉序》:“优而柔之,使自求之;餍而饫之,使自趋之。”

【优胜劣败】 指生物在生存竞争中,竞争力强者取胜,得以生存;竞争力弱 者失败,被淘汰。这是达尔文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后被错误地应用到人类社会上来。

【优游卒岁】 见“优游卒岁”。

【优游不断】 临事犹豫,不能决断。

【优游自在】 悠闲舒适。

【优游自如】 ①悠闲适意,无拘无束。②犹言从容不迫。

【优游自若】 从容不迫,不变常态。

【优游自得】 悠闲如意。

【优游自適】 悠闲适意。

【优游卒岁】 亦作“优游卒岁”。悠闲度日。语出《左传·襄公二十一年》: “《诗》曰:‘优哉游哉,聊以卒岁。’”

【优游涵泳】 谓从容求索,深入体会。

【优游岁月】 悠闲舒适地过日子。

【优贤扬历】 亦作“优贤飏历”。谓敬重贤才,表扬其事迹。

【优贤飏历】 见“优贤扬历”。

【优昙一现】 优昙钵花如莲花十二瓣,一开即敛。比喻事物或景象稍现即逝, 难得见到。语出《法华经·方便品》:“佛告舍利弗,如是妙法,诸佛如来时乃说之,如优昙钵花时一现耳。”

【俨乎其然】 十分严肃正经的样子。带有讽刺意味。

【八方呼应】 各方面声气相通,相互配合。

【八仙过海】 相传八仙过海时不用舟船,各有一套法术。民间因有“八仙过 海,各显神通”的谚语。明无名氏《八仙过海》第二折:“则俺这八仙过海神通大,方显这众圣归山道法强,端的万古名扬。”《西游记》第八一回:“正是八仙过海,独自显神通。”后以比喻各自拿出本领或办法,互相竞赛。

【八字打开】 意谓明白无隐,开门见山。

【八字没见一撇】 比喻事情毫无眉目,未见端绪。《通俗常言疏证》卷三: “《通俗编》:‘硃子《与刘子澄书》:圣贤已是八字打开了,人不自领会。’按今有‘八字不见两撇’之谚,似又因於此。凡事无端绪者,谓之八字不曾见两撇。”今通常作“八字没见一撇”。

【八府巡按】 巡按之名,起于明代,非固定职官,临时由朝廷委派监察御史 担任,分别巡视各省,考核吏治。“八府巡按”常见于戏曲、小说,民间多视为清廉而有权势的大官。

【八珍玉食】 泛指精美的肴馔。

【八面见光】 形容说话、做事圆转,面面俱到。亦以讥讽人圆滑世故,各方 讨好。

【八面受敌】 ①谓功力深厚,能应付各种情况。②砚名。

【八面玲珑】 ①谓四壁窗户轩敞,室内通彻明亮。②形容物体外观挺秀。③ 形容圆活、灵秀。④形容人世故圆滑,面面俱到,或善于应酬,各方面的关系都能应付。

【八面威风】 ①形容威风十足,声势慑人。②宋徽宗内库所藏玉杯名。见《 通俗常言疏证·武备》引李绍闻《云间杂志》。

【八面张罗】 形容各方面都应酬得好。

【八面驶风】 形容善于见风使舵,各方面都兜得传。

【八面莹澈】 比喻精明练达,洞察一切。

【八面⒙珑】 见“八面玲珑”。

【八拜之交】 指结拜兄弟或姐妹的关系。

【八音遏密】 《书·舜典》:“帝乃殂落,百姓如丧考妣。三载,四海遏密 八音。”谓尧死,天下为之举哀,停止作乐。后以“八音遏密”指国君(或国家元首)去世。

【八纮同轨】 谓天下一统。

【八万四千】 本为佛教表示事物众多的数字,后用以形容极多。

【八窗玲珑】 ①唐卢纶《赋得彭祖楼送杨德宗归徐州幕》诗:“四户八窗明, 玲珑逼上清。”后称四壁窗户轩敞,室内通彻明亮为“八窗玲珑”。亦作“八窗玲珑”。②比喻通达明澈的修养境界。

【八窗玲珑】 见“八窗玲珑”。

【六月飞霜】 喻冤狱、冤情。《文选·江淹〈诣建平王上书〉》“昔者贱臣 叩心,飞霜击於燕地”李善注引《淮南子》:“邹衍尽忠於燕惠王,惠王信谮而系之。邹子仰天而哭,正夏而天为之降霜。”按,今本《淮南子》无此文。《初学记》卷二引作“夏五月,天为之下霜”。汉王充《论衡·感虚》:“邹衍无罪,见拘於燕,当夏五月,仰天而叹,天为陨霜。”通作“六月飞霜”。唐张说《狱箴》:“匹夫结愤,六月飞霜。”亦省作“六月霜”。

【六尺之孤】 指未成年的孤兒。

【六尺之讬】 谓受嘱托抚育遗孤。

【六出奇计】 ①谓西汉陈平曾为高祖刘邦六次出奇谋。②泛指多方设法。

【六神不安】 形容被干扰得不得安宁。

【六神无主】 形容心慌意乱,拿不定主意。

【六马仰秣】 形容乐声美妙,马亦停食倾听。

【六根清净】 佛教谓修行者的六根不染着六尘为“六根清净”。

【六畜不安】 犹言鸡犬不宁。

【六畜兴旺】 谓各种牲畜、家禽繁衍兴盛。

【六通四达】 犹四通八达。

【六通四辟】 谓上下四方和春秋四时。

【六问三推】 谓反复审讯。

【六朝金粉】 ①吴、东晋、宋、齐、梁、陈崇尚华靡,仕女以艳丽见称,因 以指美女、粉黛。②指六朝国都金陵的奢侈豪华景象。

【六街三市】 亦称“六街三陌”。唐时长安左右有六街,后代都城多保存此 制,遂以“六街三市”指都市中热闹繁华区。

【六街三陌】 见“六街三市”。

【六道轮回】 亦作“六趣轮回”。佛教语。谓众生各因其善恶业力,而在六 道中轮回生死。

【六尘不染】 佛教语。意谓排除物欲,保持洁净。

【六趣轮回】 见“六道轮回”。

【六亲不认】 ①形容不留情面,按章办事。②谓不讲情义,翻脸不认人。

【六亲无靠】 形容没有任何亲属可以依赖。

【六臂三头】 神话人物中神通广大的,多能现三头六臂法身。常以喻人的本 事非凡。

【六韬三略】 兵书名。即托名姜太公撰的《六韬》与旧题秦黄石公撰的《三 略》。后借指兵书,兵法。

【公才公望】 谓相当于三公辅相的才识和名望。

【公子王孙】 指王公贵族子弟。

【公正不阿】 公平正直而不曲意迎合。

【公正无私】 公平正直而无偏私。

【公正廉洁】 谓廉洁奉公,不徇私情。

【公平合理】 谓处理事情公正而符合情理。

【公平交易】 公平合理的买卖。

【公平无私】 见“公正无私”。

【公耳忘私】 见“公尔忘私”。

【公而忘私】 见“公尔忘私”。

【公私交困】 公家私人均陷困境。

【公私两利】 见“公私两济”。

【公私两济】 谓公家与私人都有好处。

【公私兼顾】 公家和个人双方的利益都照顾到。

【公事公办】 按规定办事,不讲私情。

【公明正大】 公正无私,光明磊落。

【公忠体国】 谓尽忠为国。

【公是公非】 公认的是非。

【公修公德,婆修婆德】 谓修德属个人,不得兼代。

【公规密谏】 谓多方劝谏。公,公开;密,私下。

【公报私仇】 假借公事来报复私人仇恨。

【公报私雠】 见“公报私仇”。

【公买公卖】 公平合理地买卖。

【公道合理】 见“公平合理”。

【公尔忘私】 一心为公而忘却私事。

【公诸同好】 将自己喜爱的东西向有共同爱好的人公开。

【公听并观】 谓公正地听取不同意见和一视同仁地看待人与事。

【并日而食】 两天用一天的食粮。形容生活艰苦。

【并世无两】 犹举世无双。

【并存不悖】  同时存在而不冲突。

【并行不悖】 《礼记·中庸》:“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后以“并行不悖”指同时进行或同时存在而不相冲突。

【并威偶势】 谓聚集声威势力。

【并容徧覆】 广为包容覆庇。喻德化之广。

【并驾齐驱】 齐头并进。比喻彼此力量、地位、才能等不相上下。

【并疆兼巷】 形容屋宅广大。

【共贯同条】 串在同一钱串上,长在同一枝条上。比喻脉络连贯,事理相通。

【共为脣齿】 比喻互相依存,有共同的利害关系。

【兵不血刃】 兵器上没有沾血,谓战事顺利,末经交锋或激战而取得胜利。

【兵不汙刃】 犹兵不血刃。

【兵不接刃】 作战时兵器没接触,谓战事顺利,未经交锋或激战而取得胜利。

【兵不厌诈】 语本《韩非子·难一》:“战阵之閒,不厌诈伪。”《後汉书 ·虞诩传》亦有“兵不厌权”之语,后以“兵不厌诈”谓用兵作战时当尽量使用欺诈等计谋来迷惑敌人。

【兵凶战危】 语出汉晁错《言兵事疏》:“虽然,兵,凶器;战,危事也。 故以大为小,以彊为弱,在俛卬之间耳。”后以“兵凶战危”谓战事凶险可怕。

【兵未血刃】 犹兵不血刃。

【兵戎相见】 指发生武装冲突。

【兵行诡道】 用兵可以实行诡异和诈伪的战法。语本《孙子·计》:“兵者, 诡道也。”曹操注:“兵无常形,以诡诈为道。”

【兵来将迎,水来土堰】 见“兵来将敌,水来土堰”。

【兵来将敌,水来土堰】 谓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灵活的对付办法。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见“兵来将敌,水来土堰”。

【兵荒马乱】 形容战时动荡不安的景象。

【兵拏祸结】 见“兵连祸结”。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作战时兵马还没出动,军用粮草的运输要先行一步。 后泛指行动前须作好准备工作。

【兵连祸接】 见“兵连祸结”。

【兵连祸结】 战争、灾祸连续不断。

【兵贵先声】 语本《史记·淮阴侯列传》:“兵固有先声而後实者,此之谓 也。”后因以“兵贵先声”谓用兵贵在先以自己的声威慑服敌人。

【兵贵神速】 ①用兵以行动特别迅速为贵。语本《孙子·九地》:“兵之情 主速。”②比喻处事以特别迅速为贵。

【兵无血刃】 同“兵不血刃”。

【兵无常形】 见“兵无常势”。

【兵无常势】 用兵作战没有固定不变的方式。谓当根据敌情,采取灵活对策 而取胜。

【兵慌马乱】 见“兵荒马乱”。

【兵强则灭】 谓依恃军队强盛则毁灭。

【兵强马壮】 ①士兵、军马强壮。指军队强大,有战斗力。②泛指强壮有力。

【兵闻拙速】 谓用兵打仗当求速胜而不计战法的巧拙。

【兵销革偃】 销毁兵器,放下甲盾。谓太平无战事。

【兵藏武库,马入华山】 兵器藏进武库,军马放入华山。谓天下太平。

【兵临城下】 敌兵已到城墙之下。指大军压境,已遭围困,形势十分危急。

【弟男子侄】 泛指晚辈男子。

【其道亡繇】 亦作“其道无由”。找不到门径;无法办到。

【其道无由】 见“其道亡繇”。

【其势汹汹】 来势凶猛;样子凶猛。含贬义。

【其貌不扬】 《左传·昭公二十八年》:“今子少不飏。”杜预注:“颜貌 不扬显。”唐裴度《自题写真赞》:“尔才不长,尔貌不扬。”后以“其貌不扬”形容人容貌平常或丑陋。

【其应如响】 谓反应迅捷,如回声之相应和。语本《庄子·天下》:“其动 若水,其静若镜,其应若响。”

【其应若响】 见“其应如响”。

【并行不悖】 《礼记·中庸》:“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后以“并行不悖”指同时进行或同时存在而不相冲突。

【并驾齐驱】 齐头并进。比喻彼此力量、地位、才能等不相上下。

【并驱争先】 谓竞争高下。

【具体而微】 总体的各部分都具备而形状或规模较小。

【典身卖命】 典当身体,出卖性命。极言奉献出自己的一切。

【典妻鬻子】 典卖妻子兒女。形容生活极其困苦。

【典则俊雅】 端庄高雅而标致。

【典谟训诰】 ①《尚书》中《尧典》、《大禹谟》、《汤诰》、《伊训》等 篇的并称。②泛指经典之文。

【前人失脚,後人把滑】 比喻前人的失误,后人可以引为教训。

【前人栽树,後人乘凉】 见“前人种树,後人乘凉”。

【前人种树,後人乘凉】 亦作“前人栽树,後人乘凉”。比喻前人为后人造 福。

【前不见古人,後不见来者】 谓空前绝后。亦用作讽刺。

【前仆後踣】 见“前仆後继”。

【前仆後继】 唐孙樵《祭梓潼神君文》:“跛马愠仆,前仆後踣。”本指前 后倒仆,难以前进。后以“前仆後继”谓前面的倒下了,后面的紧跟上来。形容连续不断地英勇斗争。

【前功尽弃】 本作“前功尽灭”。谓事将成而失败,以前的努力全部白费。

【前功尽灭】 见“前功尽弃”。

【前古未闻】 从来没有听说过。

【前因後果】 原为佛教语。谓因果报应。后泛指起因和结果,谓事情的全过 程。

【前仰後合】 谓身体前后晃动,不能自持。多形容大笑状。

【前危後则】 前人的危亡,后人应引以为戒。犹言前车之覆,后车之鉴。

【前车之鉴】 《荀子·成相》:“前车已覆,後未知更何觉时。”《大戴礼 记·保傅》:“鄙语曰:……前车覆,後车诫。”汉刘向《说苑·善说》:“《周书》曰:‘前车覆,後车戒。’盖言其危。”后以“前车之鉴”、“前车可鉴”或“前辙可鉴”比喻以往的失败,后来可以当作教训。

【前车可鉴】 见“前车之鉴”。

【前言往行】 指前代圣贤的言行。

【前事不忘,後事之师】 不忘记过去的经验教训,可以作为今后行事的借鉴。 语出《战国策·赵策一》:“前事之不忘,後事之师。”

【前呼後拥】 ①形容达官贵人出行时随从很多,讲究排场。②泛指前后护随 的人很多。

【前所未有】 历史上从来没有过。

【前怕狼,後怕虎】 喻顾虑重重,畏缩不前。

【前门去虎,後门进狼】 见“前门拒虎,後门进狼”。

【前门拒虎,後门进狼】 亦作“前门去虎,後门进狼”。比喻一害刚去,又 来一害。

【前赴後继】 前面的人冲上去,后面的人紧跟上。形容英勇斗争,勇往直前。

【前思後想】 谓反复考虑思量。

【前度刘郎】 相传东汉永平年间,刘晨、阮肇在天台桃源洞遇仙,还乡后, 又重到天台。后因称去而重来者为“前度刘郎”。

【前倨後恭】 先傲慢而后恭敬。语出《史记·苏秦列传》:“苏秦笑谓其嫂 曰:‘何前倨而後恭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版权所有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研究中心 Copyright© 2000
web@guoxu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