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节 围棋制式与规则
围棋是智慧的游戏,也是科学的游戏。随着人们的智力水平和认识水平的提高,它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这主要体现在棋局道数上。棋局道数少,变化就少,相对说来要简单一些,棋局道数多,变化就多,相对来说要复杂一些。
今天的围棋棋局值数是19道,纵横361个交叉点,对弈之下,变化无端,趣味无穷。那么,围棋在诞生之初是多少道呢?囿于资料,我们还无法回答这个问题,只能根据一些线索推断:它不会超过13道或11道。
1977年4月5日,内蒙古自治区敖汉旗曾发现一座辽代古墓,墓内供桌下,有一高10厘米、边长40厘米的围棋方桌。桌上涂白漆,中间画有长宽各30厘米的棋局,棋局纵横13道。这种13道棋局是目前能见到的道数最少的棋局。日本一杂志曾报道,古代夏威夷有一种棋戏,纵横11道,在线道的交叉点上行棋对弈,和中国围棋颇为相似。如果这种棋确实和中国围棋有关系,那么在13道棋局之前就有过11道的棋局。1971年湖南湘阴发现一座唐墓,墓内出土一件青瓷围棋盘,正方形,边长55厘米,纵横15道,4边刻有圆弧形装饰,上敷黄釉。可以断定,这种15道棋局是13道棋局的后继者。无论是辽代的13道棋局还是唐代的15道棋局,都不是当时通行的棋局,也不是东汉以后的人所创制。而只是西汉以前的通行制式,甚至是春秋战国以前的通行制式的孑遗。它们之所以出现在唐代和辽代,有可能是因为交通不便,文化交流少,故尔无意识地保留下了古代围棋的制式。也可能是人们在使用当时通行制式的围棋盘的同时,出于崇古慕古和简便易学的目的,有意识地保留了古代围棋的制式。另外,无论是多少道数的围棋,它们在向较多道数的围棋进步时,都不可能在一朝一夕完成,而是有一个漫长的过程。最初,它们只是在某一些人中流行,后来范围逐渐扩大,为更广大的地区和更多的人所接受,最后才成为通行的制式。而在这个期间,必然会出现较少道数和较多道的围棋并行期现象,和更少道数、早已不流行的围棋存留于个别地区的现象。
至少在东汉三国时期,已通行17道的围棋。1954年河北望都(东汉属中山国)东汉墓出土一具石围棋局,就是17道的。三国时魏邯郸淳的《艺经》也说:“棋局纵横十七道,合二百八十九道,白黑棋子各一百五十枚。”17道围棋流行的时间很长。1975年,山东邹县西晋刘宝墓出土一副围棋子,系用黑白卵石磨制而成,共计289子。刘宝官至侍中、安北大将军,卒于永康二年(301)。从棋子数目看,西晋士大夫中也流行十七道的围棋。南朝宋有一首《读曲歌》,中有“方局十七道,期会是何处”语,说明当时在民间还在使用17道的围棋。新疆阿斯塔那唐墓曾出土一幅《弈棋仕女图》,图中所绘棋盘是17道乘16道(16当是17之误)。该墓墓主是武则天时的安西都护官员,曾被授予上柱国爵位。看来17道的围棋到初盛唐时期,在边远地方仍在使用。
三国时期,19道围棋可能开始流行。北宋棋待诏李逸民《忘忧清乐集》中,收有“孙策诏吕范弈棋局图”,该图谱就是19道的。另外,还有“晋武帝诏王武子弈棋局”,也是19道的。《忘忧清乐集》有宋刻本,其发现和流传经过十分清楚。宋人著书刻书一般比较谨严,该书所收图谱当有所本。另外,在有三国邯郸淳《艺经》所记、有南朝《读曲歌》所咏的情况下,作为棋待诏的李逸民不可能自己作伪,也不可能不辨不查便摭拾前人伪谱于集中,而取信宋徽宗和世人。从这个情况看,三国两晋到南北朝时期,17道围棋和19道围棋都在流行。三国时期,17道围棋主要流行于北方,19道围棋主要流行于南方,特别是吴国的宫廷中。到两晋时期及其以后,19道围棋也开始在北方流行开来。当然,这种情形是否符合当时的历史状况,还需要进一步用地下文物的实际资料来证明。
南北朝时,19道围棋逐渐占了主要地位,开始通行。成书于北周的敦煌写本《棋经》,其《像名篇》有这样一段话:“棋有三百一十六道,放周天之度。”这显然说的是19道围棋,316当是361之误。19道围棋出现在棋的经书中,说明它的地位已为棋界肯定。到隋唐时期,19道围棋更为通行,完全取代了17道围棋。河南安阳张盛墓曾出土一具19道的瓷棋局。唐人斐说《棋》诗也说:“十九条平路,言平又崄巇。”《忘忧清乐集》中所收的唐代棋谱,也都是19道的。19道围棋比17道围棋变化更为复杂,趣味也更加深浓,因此受到人们的欢迎肯定,便成为标准的围棋制式。
早期围棋的棋子数目,视棋局道数的多少而定。17道棋局需要289子,19道棋局需要361子。无论是289子、300子或361子,都可举其成数概称300,故韦曜《博弈论》有“枯棋三百”,晋蔡洪《围棋赋》有“三百惟群,算涂授卒”的说法。
古代围棋有座子制度。它起源于何时很难考定,但东汉时期肯定是盛行了。马融《围棋赋》:“先据四道兮,保角依旁。”所谓四道,即四四位置。从《忘忧清乐集》看,三国吴时,对弈开局前,黑白双方在棋局四角的对角上各摆两枚棋子。行棋次序是白先黑后。《老子》说:“万物负阴而抱阳。”《易传》:“一阴一阳之谓道。”白先黑后的行棋规则,则可能和这种阴阳观念和语言习惯有关。座子又称势子,也称棋。马融《围棋赋》:“迫兼棋兮,颇弈其装。”宋章樵注:“,音义与岳同,棋心并四角各有一子,谓之五岳,言不能动摇也。”明杨慎《转注古音》又说:“今谓之势子,而中心一子不下。”按照这种说法,古代围棋是五枚座子,只是后来才改成四枚的。但从现存古代棋谱看,没有放五枚座子的,而且从道理上讲,五枚座子也讲不通,因为这会影响行棋次序。晋蔡洪《围棋赋》中有“位将军乎五岳”的说法。它的前后文是:“命班输之妙手,制朝阳之柔木,取坤象于四方,位将军乎五岳。然后画路表界,立质朱文……”显然,所谓“位将军乎五岳”,只是指棋局制作过程中,定出四角四四和中心的位置,并不是说要在这5处摆放座子。从东汉望都石棋局、隋安阳瓷棋局及《忘忧清乐集》棋局路数图和三国、晋、唐、宋的对局谱看,五岳或将军是棋局四角及中心的5个黑点,而势子只放于四角,不放中心。这同梁武帝《围棋赋》:“尔乃建将军,布将士,列两阵,驱双轨”的描述完全相符。宋人张靖《棋经十三篇·权舆篇》:“先于四隅分定势子,然后拆二斜飞,下势子一等。”虽说所出较晚,但渊源有自,也是证明。虽然五岳或将军并不都放势子,但四角的势子都因此而也称将军。梁武帝《棋评要略》:“凡略道,依傍将军……将军为柱石,又如山岳。”就是指座子。敦煌《棋经》提到的“将军生煞(杀)之徒”、“将军生煞(杀)之法”、“将军生煞之能”,就是指势子周围的具体着法和定式。古代这种座子制度和白先黑后的规则一直沿袭到清末,后因受日本围棋的影响,才取消了势子,并改为黑先白后。
早期围棋计算胜负的方法已难考定,只能参考唐宋时期的文献和图谱来推断。古人称棋局上的交叉点为路或道。官子完毕后,要将提掉的棋子填向对方的空中。由于每块棋必须有两个眼才能成为活棋,因而每块棋还要除去两路不予计算。最后,以所围空的路或道数相较,多者为胜,若路道相等称为“停”,又称“芇”。以《忘忧清乐集》中的《烂柯图》为例,黑棋填回提子后有28路,因有5块棋,须减去10路,尚余18路,白棋填回提子后有23路,因有3块棋,须减去6路,尚余17路,结果黑胜一路。这种方法可称为填空法,出现较早,至少唐宋时期还在采用。后来又出现了数子法。即以双方所占子数(包括空)计算胜负,由于每块棋须有两眼,这两眼位置谁都不能入子,故算双方各一子,这样,棋块数多的一方就要向对方还子,每多“一块棋就多还一子,俗称为“还棋头”。这种方法在明代很流行。成书于明代的《金瓶梅词话》第54回中写白来创与常时节下棋,最后“白来创看了五块棋头,常时节只得两块。白来创又该找还常时节三个棋子。口里道:‘输在这三着了。’连忙数自家棋子,输了五个子。”这里就是还棋头的方法。无论是“填空法”还是“还棋头”,对弈双方总是棋块少的一方有利,因此古人下棋的战略战术与今人明显不同,总是竭尽全力地分割对方的棋,使对方的棋块数尽可能地多。
两汉时期,随着围棋的普及,比赛日益增多,棋艺水平迅速提高,棋手间的差距便明显地表现出来。这就需要定出衡量的标准和等级。以及相互间的对局方式。古人有以九等论人的习惯,如《汉书·古今人表》就将古人的圣人和愚人分为九等,即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三国魏延康元年(公元220),魏文帝仿此法推行“九品官人法”,推选各郡有声望的人出任“中正”,由“中正”将当地士人按才能分为九等(九品)供朝廷选用。这种九品中正制遂被棋界用来评定棋手等级。邯郸淳《艺经·棋品》:
夫围棋之品有九:一曰入神、二曰坐照、三曰具体、四曰通幽、五曰用智、六曰小巧、七曰斗力、八曰若愚、九曰守拙。九品之外,今不复云。
当时这9个品级名称的具体含义、区分标准和对局方式已无法窥测,根据宋张靖《棋经十三篇·品格篇》元晏天章注、清末邓元<钅惠>注引《石室仙机》和他自己的补注,大致是这样的:
入神,神游局内,妙而不可知,变化不测而能先知,精义入神,不战而屈人之棋,无与敌者,厥品上上,互先。坐照,不劳神思而万意灼然在目,至虚善应,亚近入神,厥品上中,饶半先(三局受二局先)。具体,能兼众人之长,因人制宜,临局之际,造形则悟,具入神之体而微者,厥品上下,饶先。通幽,其心虚灵洞彻,能深知其义而造于妙,临局之际,见形阻能善应变,厥品中上,饶二子。用智,对妙着不能深知,故临战必用智深算而入于妙,厥品中中,饶三子。小巧,虽不能大有布置,而纵橫各有巧妙胜人,或者不务远图好施小巧,厥品中下,饶四子。斗力,野战之棋,动则必战,与敌相抗,不用其智而专斗力,厥品下上,饶五子。若愚,其布置虽如愚,但势不可犯,厥品下中,饶六子。守拙,凡棋有善于巧者,勿与之斗巧,但守我之拙,则彼巧无所施,厥品下下,饶七子。
以上虽然不是曹魏时的标准,而只是后人的解释,但可以肯定,当时有棋品的观念,就一定有区分。评定的方法和标准,而棋艺水平不同的棋手之间,也完全可能出现互先、让先和让子的规则。
南朝梁钟嵘《诗品》曾说:“昔九品论人,七略裁士,校以宾实,诚多未值,至若诗之为技,较而可知,以类推之,殆均博弈。”从其行文的语气看,“殆均博弈”是对围棋九品制肯定的话,而且由来甚久,不仅是指当时的品棋活动。南朝梁沈约也说:“汉魏名贤,高品间出。”可见自邯郸淳时起,品棋先在局部地区的民间棋手中流行,后逐渐扩展至较大范围的地区乃至整个棋坛。随着围棋交流和比赛的发展,成了棋界公认的制度。品棋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对区别不同水平的棋手提供了比较科学的根据,对围棋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
另外,古代围棋还有打筹制度。敦煌《棋经·棋制篇》:“凡论筹者,初捻一子为三筹,后取三子为一筹。……凡获筹,有持者,必须先破求。取局者,勿论。收子了讫,更欲破取筹,不合。”张靖《棋经十三篇·杂说篇》:“打筹不得过三,淘子不限其数。”张靖《论棋诀要杂说》:“皆筹为溢。”这些方法早已不用,致使我们今天理解起来十分困难。从这话来看,筹或许是竹签、筹码一类的东西,用于记输筹的局数。“不过三”,可能是指三局为一单元,类似于今天的三打二胜制。但也有可能是类似于今天的贴子的计算方式。
前面曾提到藏棋很可能是从中原传去的,那么了解一下它的制式、规则,对了解古代围棋的制式、规则也颇有意义。藏棋棋局纵横十七道,两人对弈,用黑白棋子围而相杀。也有势子,不过不是四枚而是十二枚。行棋次序也是白先黑后。没有让子棋,若双方实力有差别,一律用“贴目”的方法来解决,贴目多少,双方对局前商定。另外,有一种类似围棋中“打劫”原理的提子后杀着的规定,使双方棋不至于轻易被杀死。这些规则有些可能是从中原传去的,有的可能是藏棋发展过程中自己形成的,从它身上,我们隐隐约约看到一些古代围棋制式和规则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