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四海文化传播中心编朗读本《周易》注音复查结果报告(修改稿)

  承 蒙冯哲 先生信任,用特快专递送来一本北京四海文化传播中心编朗读本《周易》,让我就注音复查一下。通读后,觉得原注音者学问功底深厚,基本注音都很到位,特别是有些字的四声方面都很准确,如“难”字取第四声、“识”字注“志”音等。我所发现的问题,大多数是属于学术方面有所争议的问题,特别是今音与古音的标准将如何制定,这是一个大问题。至于能被大多数学者认可的读音而有所差异者,则并不多见。今把复查结果列于下,仅供参考。(又就用字有所意见)

一 六十四卦名读音

  卦名读音今古不同,或以清代以前为准,或以现在通行读音为准,是否要统一标准,还是古今混用,这是一个要研究的问题。

1.“屯”卦音zhun(一声),《康熙字典》“株林切,音肫”、“易屯卦‘屯刚柔始交而难生'”、“屯如邅如别作迍”,《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亦注zhun(一声)。此则古今无争议之例。

2.“比”卦音,旧读四声,今读三声。《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于三声例16曰:“《周易 ? 比》:‘象曰:地上有水,比。'”文字。而朗读本《周易》注音为四声,此为从古例。

3.“剥”卦音,《周易正义》陆德明音义“邦角反”,音bao(一声),《彖》“剥,剥也”及《序卦》“剥者剥也”,因前后读音不同而得解。《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有剥(bao)字无内容,注“见bo”,于剥(bo)例7曰:“《周易 ? 剥》‘剥,不利有攸往。'” 今朗读本《周易》“剥”注音为 bo,此又为从今例。Bao者bo也,二音都用。

4.“解”卦,旧音xie(四声),《周易正义》陆德明音义“音蟹”,《康熙字典》“举蟹切,上声”、“玉篇缓也”、“易解卦注解难之散也”、“正义解有两音一古买反谓解难之初一谐买反谓既解之后故序卦云解者缓也”。《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解”音jie(三声),于例16曰:“《周易 ? 解》‘解,利西南。'” 今朗读本《周易》“解”注音为 jie(三声),此又为从今例。

5.“复”卦,旧音fu(二声),《周易正义》陆德明音义“音服”,今《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复”音fu(四声)。今朗读本《周易》“复”注音fu(四声),此又为从今例。

此外还有“否”、“贲”、“睽”等,《周易正义》陆德明音义与今不同,今朗读本《周易》注音分别为 pi(三声)、bi(四声)、kui(二声),为通用读音无误。

二 卦爻辞、彖辞、象辞、文言有关字的读音

1.乾卦《文言》“日可见之行”,见字音《周易正义》陆德明音义“贤遍反”(xian四声)今朗读本《周易》注音为jian(四声)。“君子以成德为行,日可现之行也”,每日可以表现出来的德行,较之为“别人可以见得的德行”,更符合“慎独”之义。

2.坤卦《文言》“阴疑于阳”,今朗读本《周易》注音为ni(拟,三声)。坤初六《象》曰:“屡霜坚冰,阴始凝也”,《九家易》作“阴凝于阳”,是。

3.泰卦、否卦“拔茅茹以其彚”,《新本鄭氏周易》“初九拔茅茹(音苖)以其彚征(彚音胃)”。《周易正义》陆明德音义“拔蒲八反茅卯交反郑音苖茹汝据反牵引也郑湛同王肃音如彚音胃类也李于鬼反傅氏注云彚古伟字美也”,《康熙字典》“音胃”、“易泰卦拔茅茹以其彚征吉”。清惠栋《周易述》作“初九拔茅茹以其胃(胃字上有草字头)征吉”。清翟均亷《周易章句证异》“初九拔茅茹以其彚征吉茅郑玄音苗茹王肃音如邹湛汝据反彚傅氏云古伟字美也古文作胃(上有草字头)惠栋作胃(上有草字头)董遇作夤出也”。《帛书周易》否卦作“胃”(上有草字头),泰卦作“胃”。今朗读本《周易》作“拔茅茹以其汇”,此“彚”字音wei(四声),不能用简化字“汇”。

4.大有卦九二“大车以载”、贲卦初九“舍车而徒”,《周易正义》陆德明音义,“车音居”。《康熙字典》“斤于切音居”、“易大有大车以载”。下象棋“吃车(ju一声)”。今朗读本《周易》一律作che(一声),还是给出“ju”音为好。

5.复卦《彖》“其见天地之心乎”,《周易正义》陆德明音义“见贤遍反”,一阳初动,得天地中和之气而万物始现。非谁人能“见”也。今朗读本《周易》读作jian(四声),当改读为xian(四声)。又恒卦《彖》“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周易正义》陆明德音义亦为“见贤遍反”。又丰卦六二“日中见斗”、九三“日中见沫”,《周易正义》陆明德音义皆为“见贤遍反”。日中有何物,不在人见不见,先现而后见。今朗读本《周易》皆读作jian(四声),当改读为xian(四声)。

6.大畜上九“何天之衢”,小《象》“何天之衢,道大行也”,《周易正义》陆德明音义“衢其俱反马云四逹谓之衢”。《康熙字典》“其俱切”、“易大畜何天之衢”。《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衢qu(二声)四通八达的道路,大路”(无《周易 ? 大畜》之引)。今朗读本《周易》皆读作“庥 xiu(一声)”,《康熙字典》解“庥”字“虚尤切音休”、“庇阴也”、“今俗称树荫为庥”。《四库全书》全部易类书籍无“衢”音xiu(一声)之注,“衢”字《帛书周易》作“瞿”。尚秉和《周易尚氏学》曰:“艮为道路,故曰何天之衢”,惟高亨《周易大传今注》注曰:“衢读为庥,庇荫也。”《楚竹书周易》作“天之丘(丘字下有木字)”,“丘(下加木)”读音qiu(一声),按《康熙字典》“区”字注“区者别为丘字,则知丘之与区,其音不别”,“丘”字注“古语丘、区二字音不别,今读则异互”。战国时楚竹简作“丘(下有木字)”,至汉初已写作“瞿”字,其音不别,皆读为qiu(一声)。无论如何,其读音不能作xiu(一声)。

7.晋六二“晋如愁如,贞吉,受兹介福”,《周易正义》陆德明音义“愁狀由反鄭子小反云變色貌馬同”。愁音jiu(一声)同揫,上进揫敛而贞吉得福,非“上进啊,忧愁啊”而“受兹介福”。今朗读本《周易》注音chou(二声),当改作jiu(一声)。

8.鼎卦九二“我仇有疾”,《周易正义》陆德明音义“仇音求匹也”。今朗读本《周易》注音chou(二声),当改作qiu(二声)。

9.井上六“井收勿幕”,《周易正义》陆德明音义“幕音莫覆也”。今朗读本《周易》注音mu(四声),当改作mo(四声),有“没”字义。

10.按《周易正义》陆德明音义,解卦除九四“解而拇”、小《象》“解而拇”与上六小《象》“以解悖也”三“解”字读音为jie(三声)外,其余皆读作xie(四声)音。

11.家人卦九五“王假有家,勿恤,吉”,小《象》“王假有家,交相爱也”,《周易正义》注“假至也”,陆明德音义“假更白反注同至也鄭云登也”。萃卦辞“王假有庙,利见大人”,《彖》“王假有庙,致孝享也”,《周易正义》注“假至也”,陆德明音义“假更白反”。丰卦辞“丰,亨,王假之,勿忧”,《彖》“王假之,尚大也”,《周易正义》注“大而亨者王之所至”,陆德明音义“假庚白反至也下同”。涣卦辞“渙,亨,王假有廟,利渉大川,利貞”,《彖》“王假有庙,王乃在中也”,陆明德音义“假庚白反下同梁武帝音賈”。疏“正義曰……王假有廟者王能渙難而亨可以至於建立宗廟故曰王假有廟也”。可见,凡四卦有“假”者,皆释以“至”义。《康熙字典》“与格同至也易萃卦王假有庙”。今《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假6.ge(二声)通‘格'。至。到。” 今朗读本《周易》注“假”音皆jia(三声)又下注“嘏”字(gu三声,“福”义),皆当改作ge(格,二声)。“假”字,《帛书周易》作“叚”,《楚竹书周易》,涣卦辞作“王叚”、萃卦作“王各(各字上有两口字)”,读音当依陆德明音义读作ge(格,二声)。

三 对“四海”本经传衍生字、通假字等的意见

1.《文言 ? 乾》“知至至之,可与言几也”。此“言”字,《四库全书》经部易类, 123条无“言”字,惟《周易通注》释“子曰知几其神乎”有“可与言几”句。清阮元曰:“古本、足利本与下有言字。”高亨《周易大传今注》曰:“按《集解》本亦有言字,依文意有言字是也,今据补。”前尚秉和《周易尚氏学》已作“知至至之,可与言几也”。今见《四库全书 ? 周易集解》作“知至至之,可与几也”,不知高氏所见为何本?愚见,应依通行本,不加“言”字。

2.大畜上九“何天之衢”之“衢”通“庥”,《四库全书》经部易类,259条无有通“庥”之注,惟《易俟》释大有“象曰火在天上大有君子以遏恶?善顺天休命”有“大有象曰顺天休命,明其盛由于天,而凝天庥者在人也”句。“衢”字之前作“瞿”(《帛书周易》),“瞿”字之前作“丘(下有木字)”。读音皆为qu(一声)。

3.革“巳(祀)日乃孚”,《四库全书》经部易类所有书籍皆作“已日乃孚”。《周易注》曰:“夫民可与习常,难与适变,可与乐成,难与虑始,故革之为道,即日不孚,已日乃孚也,然后乃得。元亨利贞悔亡也,已日而不孚,革不当也。” 元胡一桂《易附録纂注》“蔡氏曰,革不可遽必已日而后革。已日,二日也”,“蔡氏曰一爻为一日,过于初故曰已日”。元胡一桂《周易启蒙翼传》:“已日,革已日乃孚,朱汉上读作甲巳之巳,姑备一说。” 元熊良辅《周易本义集成》:“苏氏曰已日乃孚,不信于革之日,而信于已革之日也。” 元龙仁夫 《周易集传》:“革已日乃孚,日离象,已日终日也。” 元董真卿《周易会通》:“双湖先生曰,洪氏《随笔》云,已日,惟朱子发改为巳日,僧昙莹云作巳亦可,十二辰自子至巳,六阳极变,午巳日乃孚也。是知好竒,固各有说。”元李简《学易记》“已日者,已可革之时也”,明何楷《古周易订诂》:“已日即六二所谓已日也,乃孚即九三九四九五所谓有孚也,悔亡即九四所谓悔亡也,所以云已日者,变革天下之事不当轻遽,乃能孚信于人,乃难辞也”,因而《御制周易折中》曰“案,已日乃孚,李氏何氏之说长。盖卦辞爻辞,不应互异也。” 明钱一本《像象管见》:“己音纪。天有十日,甲至戊为前五日,己至癸为后五日。己后庚,庚因己,故曰己日乃孚。”清毛奇龄《推易始末》、民国尚秉和《周易尚氏学》亦作“己”,高亨《周易大传今注》则作“巳”,曰:“巳借为祀……巳日乃孚,谓祭祀之日捉得俘虏,可用为人牲,举行大享之祭。”清翟均亷《周易章句证异》曰:“已,朱震作戊己之己,云庚更革也。自庚至己,十日浃矣,冯氏同,云卦以庚为义也。张慎甫、陆时位、徐在汉、赵振芳、顾炎武、毛竒龄、查慎行,赵云五行惟土配信,查云土主信,戊为艮土,己为坤土,离兑阴卦,故以阴上言。僧昙莹作巳午之巳,胡一桂曰昙莹云作巳亦可,十二辰自子至巳,六阳极变,午巳日乃孚也。是知好竒因各有说,但于庚更革义无取。虞翻、干宝诸儒作已事之已,谨案《周易述义》作己。” (清恵栋《周易述》:“二体离为日,晦夕朔旦,坎象就戊,日中则离,离象就己,故为己日。”)据马王堆整理小组《马王堆帛书六十四卦释文》,原字模糊不可识,释文补作“己日”。而张立文相关书中则作“巳日”。高亨之前有作“巳”字者,然而无人以“祭祀”之义为解。《楚竹书周易》作“改日乃孚”、“改日乃革之”。又《楚竹书周易》与《帛书周易》皆有“祀”字(如困卦九五爻辞,《楚竹书周易》作 “利用祭祀”,《帛书周易》作“利用芳祀”),不以“巳”通“祀”。据此,应该取通行本“已”字。

4.艮六二,象曰“不拯其随,未违听也”。《四库全书》经部易类所有书籍,106条作“不拯其随,未退听也”。《子夏易传》释曰:“性躁而不得往,未退而听命,故其心不快也。”清赵继序《周易图书质疑》有“虞翻曰,坎为耳,故未违听也”句,清翟均亷《周易章句证异》:“不拯其随,未退听也。虞翻、李鼎祚作未违听也。廉案,毛竒龄谓李鼎祚作‘未为',不知何据?”《周易注疏卷九考证》:“象:未退听也。退,《集解》本作违。虞翻曰坎为耳,故未违听,其义全异。”今见《四库全书 ? 周易集解》作:“象曰‘不拯其随,未退听也',虞翻曰坎为耳,故‘未退听'也。”《周易尚氏学》及《周易大传今注》皆作“未退听”。《帛书周易》根六二曰“不登其隋,其心不快”,无象辞。愚见,当用通行本“未退听”。

5.《系辞上传》二章“君子所居而安者,易之象也”。《四库全书》经部易类所有书籍,124条皆作“易之序”,惟《周易集解》、元吴澄《易纂言》与清惠栋《周易述》作“易之象”。唐李鼎祚曰:“旧读象误作厚,或作序,非也。”《帛书周易》作“君子之所居而安者,易之序也”。马王堆汉墓为汉文帝时墓葬,唐李鼎祚以东汉虞翻之说为是,非也。《周易尚氏学》作“易之序”,《周易大传今注》作“易之象”,曰:“象映作序,《释文》引虞翻本作象,《集解》本同,今据改。此言君子平居而观察者乃《易》之卦爻象也。”愚见,“易之序”乃易卦之序,当依卦序而观象,所以当用“易之序”。

四 书后附图问题

  本朗读本《周易》附录二所列“周易本义图书(七种)”,并非全部出自朱熹《周易本义》,再版时当认真些。又《周易本义》所引“邵子曰”,亦不是邵雍原话,标点时应核对邵雍《观物外篇篇》原书,正确标点。

  三图“伏羲八卦次序”图说“邵子曰一分为二二分为四四分为八也”,《观物外篇》原文是:“太极既分,两仪立矣。阳下交于阴,阴上交于阳,四象生矣。阳交于阴、阴交于阳而生天之四象;刚交于柔、柔交于刚而生地之四象,于是八卦成矣。八卦相错,然后万物生焉。是故一分为二,二分为四,四分为八,八分为十六,十六分为三十二,三十二分为六十四。故曰“分阴分阳,迭用柔刚,故易六位而成章”也。十分为百,百分为千,千分为万,犹根之有干,干之有枝,枝之有叶,愈大则愈少,愈细则愈繁,合之斯为一,衍之斯为万。是故,乾以分之,坤以翕之,震以长之,巽以消之,长则分,分则消,消则翕也。“

  “邵子曰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自乾至坤皆得未生之卦若逆推四时之比也”。原文是:“顺数之,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逆数之,震一,离兑二,乾三,巽四,坎艮五,坤六”,“起震终艮一节,明文王八卦也;天地定位一节,明伏羲八卦也。八卦相错者,明交错而成六十四也。数往者顺,若顺天而行,是左旋也,皆已生之卦也,故云数往也;知来者逆,若逆天而行,是右旋也,皆未生之卦也,故云知来也。夫《易》之数由逆而成矣。此一节直解图意,若逆知四时之谓也。”

  《周易本义》引邵雍语录不是直接称引,因此此图三的图说有关“邵子曰”语,当标点作:邵子曰,一分为二,二分为四,四分为八也。邵子曰,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自乾至坤,皆得未生之卦,若逆推四时之比也。

  图四“伏羲八卦方位”:“邵子曰乾南坤北离东坎西震东北兑东南巽西南艮西北自震至乾为顺自巽至坤为逆”,《观物外篇》原文:“乾坤定上下之位,离坎列左右之门,天地之所阖辟,日月之所出入,是以春夏秋冬、晦朔弦望、昼夜长短、行度盈缩,莫不由乎此矣。”邵雍从来没有“乾南坤北”之说,也没有“自震至乾为顺,自巽至坤为逆”之说。《先天图》圆图象天,方图形地。圆者起一而积六,方者起一而积八。天逆日而行,以贞卦看阴阳消长,起震(一阳二阴)历离兑(二阳一阴)、乾(三阳无阴)、巽(二阳一阴)、坎艮(一阳二阴)至坤(三阴无阳),“逆知四时”数之,震一,离兑二,乾三,巽四,坎艮五,坤六,此为圆图起一积六数之。地自下而上顺生万物,以贞卦自下而上数之,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此为方图起一而积八数之。

  此段当标点作:邵子曰,乾南坤北,离东坎西,震东北兑东南,巽西南艮西北。自震至乾为顺,自巽至坤为逆。

  图七“文王八卦方位”,“邵子曰此文王之卦乃入用之位后天之学也”。《观物外篇》原文:“起震终艮一节,明文王八卦也”、“至哉!文王之作《易》也,其得天地之用乎?故乾坤交而为泰,坎离交而为既济也。乾生于子,坤生于午,坎终于寅,离终于申,以应天之时也。置乾于西北,退坤于西南,长子用事而长女代母,坎离得位,兑震为偶,以应地之方也。王者之法,其尽于是矣。”

  此段当标点作:邵子曰此文王之卦,乃入用之位,后天之学也。

  《周易本义》卷首有易图九幅,所谓“七种”不如说“七幅”(河洛图书为“一种”)。所不录者有二:《伏羲六十四卦方位》和《卦变图》。而所录《伏羲八卦方位》不是书中原图,当改正之。

 

 

郭 彧

2005年9月9日 初稿 11月9日 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