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 《宋诗删》(积书岩宋诗选)
宋诗选本,二十五卷,清顾贞观编选。
此书共选宋诗两千五百余首,数量适中,无“多既庞杂,少则缺遗”之弊。分体编排。编选时顾氏强调其编选原则为“宽于正变,严于雅俗”。这体现在选目中,就是不仅重视创作于太平时代的雍容不迫之作,更注重民族巨变中表达忠悃的诗篇。李纲、宗泽、陈与义、刘子、陆游、刘克庄、文天祥、林景熙、谢翱等人都有大量作品入选。通俗的作品入选者非常少。顾氏编选此书承其祖上之遗意,以上追《三百篇》温柔敦厚之教为归,因此一些感情愤激、但显得不够“温柔敦厚”的名篇,如苏轼《荔枝叹》、陆游的《示儿》、杨万里的《渡淮四绝句》等关注国家大计的作品都未能入选。书中对于诗篇作者的归属,作者的时代的著录亦时有疏误,如程自修、刘麟瑞皆是元人,亦被当做宋人采入。此书名为“删”,有删繁就简之意。
有康熙三十五年(1696)春草堂刻本。
127 《宋元诗会》
宋元诗总集,一百卷,清陈焯纂。焯字默公,号涤岑聱叟,桐城(今属安徽)人。顺治壬辰(1652)官兵部主事,亲老迄归。
明中叶以后诗坛推崇盛唐,鄙夷宋元,李攀龙所选《古今诗删》由唐代直接明代,仿佛历史上没有宋元两代。清初钱谦益说:“唐诗以后竟接列朝,其中数百年天地日月当置何所?”出于对明前、后“七子”假古董的厌倦,明末清初一些诗人开始推崇和学习宋诗,此书亦是这种风气的产物。
全书一至六十五卷共录宋金诗六千七百一十三首,作者六百二十四人,六十六卷至一百卷,录元诗三千六百九十首,作者二百七十五人。
此书特色在于入选每家之小传的撰述,小传中详述作者里居出处。陈焯也以此自负:“余于是小传中虽未能尽括全史之品流,而名臣大儒,其行藏关乎国故,从前为曲笔所诬者辨正不少。”他写诗人小传往往于正史之外旁采野史笔记,以订补阙漏。所以此书之传不仅便于知人论世,而且有功于史学。然当时研究宋元诗尚属草创,其间疏误,亦复不少,如许多金人混入宋,将一人分作二人等。所录之诗除采自总集、别集外,亦有不少搜于山水图经,而成此巨帙,保存了许多易于失散的作品。书中所辑之诗,所录之诗人,在当时已有不少是不为世人所知的,因之此书对传播与保存宋金元诗和史起了很大作用,书中改正了潘是仁《宋元诗》、曹学?《石仓十二代诗选》中的一些明显的错误。《宋元诗会》所选之诗不注出处,不便查考是其一病。
此书有康熙间自刻本。常见者有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28 《宋十五家诗选》
宋诗选集,十六卷,清陈编选。(1649~1732以后)字言扬,号宋斋,海宁(今属浙江)人。少游于黄宗羲之门,精于理学,由岁贡官温州教授,告归。诗学韩愈、苏轼而终归于少陵。陈氏编选此集也有矫伪唐诗之意。
全书收宋著名诗人十五家:梅尧臣、欧阳修、曾巩、王安石、苏轼、苏辙、黄庭坚、范成大、陆游、杨万里、王十朋、朱熹、高翥、方岳、文天祥等,宋诗名家略备于此。
选者推崇宋诗,但也看到举世尊宋的弊病。他说:“举世皆唐,犹不失辞华声调,堂皇绚烂之观;至举世皆宋,而空疏率易,不复知规矩绳墨与陶铸洗伐为何等事。”这些标榜宋诗,仅为时髦,而不得宋诗精髓的人们是“而徒踵其流失,以文其不学,而便于应酬”的“诗人”,这样做只能影响宋诗在人们心目的形象。陈氏称之所以选此十五名家,因为他认为这些皆是宋代“圣于诗者,神于诗者”,是宋诗精华所在。有志者只要熟读而深思之,便一定能得到宋诗的真谛。作者注重诗之法度,主张炼句,因而赞扬陆游的“猛力炉锤”,不满意杨万里的“粗服乱头”“洗尽铅华”。选诗中注重严谨工稳的作品。
书中所选作品皆从作者全集中选录,多则一千,少则一百,每家各附小传和前人评论,间附自己的意见。入选作品关于重大社会政治内容者少,范成大的代表作品前后《催租行》《田园杂兴》六十首都未入选,由此可见一斑。另外未取王禹翶、苏舜钦、陈师道、陈与义、刘克庄、林景熙、汪元量等人,而取曾巩、苏辙、王十朋、朱熹,也是其名所震慑之故,其实曾巩等人的诗作远逊于王禹翶等人。另外陈之陈姓,乃出于高氏,宋代高翥乃其远祖,故全录其诗,如此编书亦属不当。
书初刊于康熙五十六年(1717),另有清东吴文献斋刻本。
129 《宋诗略》
宋诗选本,十八卷,清汪景龙、姚瞷编选。景龙字翼青,瞷字和伯,均为清乾隆时人,仕履不详。
编者认为一些宋诗总集不便研读,如《宋艺圃集》有“五代金源诗,厕其间,体例未合”,以《宋诗钞》《宋百家诗存》所收之诗“未经抉择”太多太滥,皆为其不便之处。此选目的为了使读者了解宋诗本来面貌,认识有宋一代诗歌风格流派变迁之大端。姚瞷序中言“非敢援唐以入于宋,亦非推宋以附于唐,要使尊宋诗者无过其实,毁宋诗者无损其真而已”,有调和唐宋诗派之争的意思。
全书共取宋人四百三十四家诗,共录诗一千一百九十一首,以人为中心,按时代先后编次。编者“取宋人全集暨诸家选本,采其佳什,而俚俗浅率者俱汰焉”。从这里可以看出选者注重雅正,强调艺术性,本着“人以诗存,不因人存诗”的精神,注重佳作佳篇,那些在当时享大名的道学家的作品很少入选。对于入选作品,编选者都作了校勘,并博采诗之本事和前人的评论,并附有编选者简单的评语。此选以王禹翶开篇(陶谷、徐铉等人编入五代诗选),终于连文凤。
此书有乾隆间竹雨山房刻本。
130 《宋诗别裁》(宋诗百一钞)
宋诗选本,八卷,清张景星、姚培谦、王永琪编选。景星,字二铭,江苏松江(今上海市)人,候补主事。培谦(?—1762)字平山,号鲈香。江苏华亭(今上海市)人,诸生,著作颇丰。永琪(?—1766)字延之,号补堂,又号草香,江苏娄江(今上海市)人。
此编共选诗六百四十五首,共收诗人一百三十七家,按体编排。书中涉及到宋代各个流派的代表作家和代表作品,如西昆体、江西诗派、永嘉四灵、江湖派皆囊括其中,故傅王露之《序》言读此书“尝一脔,窥豹一斑,亦可见宋诗宗派”。因此,全书基本上反映了宋诗的发展变化。此书之缺点是入选不当者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由于编者强调诗的教化作用,他们又倾心道学,故书中录道学家作品过多,如周敦颐、程颢、程颐、朱熹都有不少作品入选。特别是朱熹竟达二十首。而像黄庭坚这位最能代表宋诗风格的诗人才选了十一首。对入选作者也没有只选他们的精品,而是选入了不少平庸之作,使人感到编者鉴赏水平不高。在编选中也较粗糙,错误很多,像误列刘过为苏过,前后相差数十年,这是不可原谅的。对于入选作者不立传,不加评论,真是“不著一字”,但未能尽得“风流”。
此书原名《宋诗百一钞》,为了用它来配沈德潜等编选的《唐诗别裁》《明诗别裁》《清诗别裁》,才更为此名。
最早问世者为乾隆二十六年(1761)诵芬楼刻本,中华书局1979年曾依此本为底本影印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