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trostore.com

首页 | 新著一览 | 书业新闻 | 网上校书 | 一瓣书香 | 联系我们

 

王学泰 

   

《中国古典诗歌要籍丛谈》

第一辑历代诗歌总集

 

 


2004年7月出版
ISBN: 7-80504-849-5
定价: 68.00元

 

 

 

 

1 《诗经》


  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又称为《诗》、《诗三百》、《三百篇》。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之一,始称为《诗经》。此书共收诗三百一十一篇,其中除去有题目而无文词的六篇(即有乐曲无歌词的“笙诗”),还余三百零五篇。
  书中作品写作年代大约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即公元前十一世纪到前六世纪。诗作者除个别者外绝大多数不可知,其产生的地域包括今天的甘肃、陕西、山西、河南、山东、湖北等省的一些地区。
  《诗经》按照乐曲的不同,分“风”、“雅”、“颂”三类。“风”分十五国风,除了周南、召南以外,还有邶、睟、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共一百六十篇。“雅”分《大雅》、《小雅》,共一百零五篇。“颂”分《周颂》、《鲁颂》、《商颂》,共四十篇。
  《诗经》编纂成书大约在公元前六世纪中叶,春秋时代的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就曾以此书作为课本教授学生。汉代儒生深信孔子删订此书,言孔子曾从古代诗三千多篇中“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上采契、后稷,中述殷周之盛,至幽、厉之缺……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史记·孔子世家》)。这种说法传播很广,但不可信。《诗经》所反映的社会生活极为广阔。国风大多是广大劳动人民的民歌,表现了他们的喜怒哀乐和对社会的认识。但是这部分一被采入官府,用作贵族子弟学习教材后,其社会作用就产生了根本的变化。大小雅则多为当时士人或下级官吏的作品,其中优秀部分记录了周民族发展历史,表现了西周末年和东周初年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尖锐。颂多为祭祀而写,其中少数篇章是描写商、周民族史的,汉代诗有专学,传诗者有齐、鲁、韩(今文)、毛(古文)四家,毛诗晚出独存,因此,后代亦称《诗经》为“毛诗”。因《诗经》词义深奥,历来很少有白文本流传,其称为《诗经》的全集注本较著名的有:《诗经广诂》(清徐)、《诗经通论》(清姚际恒)、《诗经原始》(清方玉润)、《诗经直解》(今人陈子展)等。


2 《毛诗传笺》


  《诗经》注本,三十卷,西汉毛亨传、东汉郑玄笺。亨为汉初鲁国(山东省曲阜一带)人。曾为诗作训故传》,河间献王得而献之,世称大毛公。玄(127~200)字康成,北海高密(山东省高密县)人,少曾为乡吏,后入太学学习,通今古文经学,并师事马融,鮂读儒家经典,成为经学史上著名的经学大师。
毛氏对诗篇大义和文字名物作了简略的训释,释意在前,称之为“序”,注解文字在每句之后,称之为“传”。毛氏所传之诗用战国时篆文书写,因而称之为“古文经”。毛传与齐、鲁、韩三家今文“诗经(今文,指用汉代流行的隶书书写)学”不同,很少有虚妄迷信的内容,摒弃了汉代盛行的谶纬神学,坚守孔子“不语怪力乱神”的著述原则和“温柔敦厚”的诗教,注重诗的教化作用。
毛传在探讨诗经的艺术表现时“独标兴体”指出书中用“兴”的表现手法有一百一十六处。郑玄对毛传中阙疑、不明和错误之处作了补充和订正。他说:“注《诗》宗毛为主,毛义若隐略,则更表明;如有不同,则下己意,使可识别也。”(见《毛诗正义》“郑氏笺”下引语)郑氏吸取了齐、鲁、韩三家的一些意见,做到了今古文经学的融会贯通。并能按照他对诗意的理解将诗三百零五篇依年次加以排列,以史证诗。当时经书尚没有通用的传本,师生之间口耳相传,因而特别注重“家法”(指严守师说)。毛传郑笺保存了汉代乃至先秦时代人们对《诗经》的理解和解释,但他们也从经学角度对《诗经》作了许多歪曲。
此书为封建时代士人必读书,刻本甚多。较好的有清嘉庆枕经楼刻本。此本以惠栋校本为底本,并参校诸本,芟除芜杂,正其舛谬,并附有《诗谱表》。

 

3 《诗谱》


  二卷,东汉郑玄撰,玄有《毛诗传笺》已著录。此书亦名《诗谱·序》,郑氏依据《春秋》次第和《史记》年表,列举各诗先后世次,阐述各诗之世代及做诗之缘由,借以说明《诗经》与历史时代和社会风土之关系,虽然也有可取之处,终以穿凿附会为多。
作者认为“此(指诗谱)诗之大纲也。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于力则鲜,于思则寡”(见《诗谱·序》)。其目的是为学者提供方便,通过文字讲解和列表说明,举一反三,便于对《诗经》总体和各篇主旨的把握。但郑氏完全继承了《诗序》的“风雅正变”和“美刺”说,并作了进一步的发挥。他提出:上起陶唐,及至文武成周之世,都是太平盛世,制礼作乐、颂声兴起。这时期的作品都是正“风”正“雅”,能起“美教化”的作用,是诗之正“经”;周朝懿王、厉王之后,王室衰微,政教崩坏,所以怨刺载道,这以后的诗都是变“风”、变“雅”,只能以其怨刺作为鉴戒。对《诗经》世次的排列是郑氏解诗的依据,并把各诗的解释纳入,这种意见的宗旨是把对《诗经》的阐释纳入为政治服务的轨道。
  唐初孔颖达等人奉诏作《毛诗正义》,割裂《诗谱》分置于“风”“雅”“颂”之前,原书遂至北宋而轶。清丁晏重加补缀,著《诗谱考证》,胡元仪别总谱,称《毛诗谱》。
有清光绪间南菁书院刊刻《皇清经解续编》本。

 

4 《毛诗正义》


  《诗经》注本,四十卷,唐孔颖达撰。颖达(574~648)字冲远,一作仲达,冀州衡水人,隋末举明经,入唐累官国子司业,迁祭酒。尝受唐太宗命撰《五经正义》,卒谥“宪”。
  此书是奉旨修订的官书,是孔氏组织当时经学家王德韶、齐威、赵乾叶、贾普曜共同完成的。它的文字用当时学者颜师古考订的正本,把《诗经》文字完全固定下来。在注释方面用毛传郑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以疏解,对汉魏到唐初四个世纪的诗经学研究成果尽量加以吸收总结,述义翔实,疏解亦明,代表了当时诗学最高水平。其文字的音切义训则采取陆元朗(德明)《经典释文》中《毛诗释文》,简明准确,至今仍为我们采用。此书是从经学角度解诗,忽略了诗经的文学特点。书中疏文坚守“疏不破注”的原则,曲徇注文,不免有生硬、穿凿附会之处。
  此书实际是以隋代著名经学家刘焯、刘炫《诗经》注疏为基础加以整理增删而成的。后被收入《五经正义》《十三经注疏》,长期作为官方尊奉的定本而成为封建社会士人必读书,影响很大。
有中华书局1983年影印本行世。

 

5 《毛诗本义》


  《诗经》注本,十六卷,北宋欧阳修撰。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吉水(江西省吉水县)人。北宋时著名文学家,天圣间进士,曾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文忠。
  此书凡为说一百十四篇,统解十篇,《明世》《本末》二论。《幽》《鲁》《序》三问。全书不录诗,每说分“论曰”、“本文”两部分。书中对汉代《诗经》学的基础———《诗序》《毛传》《郑笺》都有所指摘,这些贯穿于诸说之中。其中的“论曰”偏重揭示序、传、笺的矛盾和舛谬,并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本义”则偏重于阐释诗义,往往抛开《诗序》说诗,从整体上动摇了汉唐以来大小毛氏、郑玄等人《诗经》学的权威地位。欧阳修是诗人,他往往能依诗立意,做出符合原诗本义的解释。如解释《卫风·氓》,认为此诗为“女子色衰而为其男子所弃,因而自悔之辞”,“一篇始终是女子责男之语”,并说“不知郑氏何从知为贤者之辞,盖臆说也”。这就比郑玄和《诗序》所说《氓》之旨在于讽刺卫国风气淫靡和赞美弃妇能返于正道更符合原诗实际一些。
此书对后世多有启迪。其后苏辙著《诗集传》言《诗序》不可尽信,郑樵《诗辩妄》专攻诗序和《毛传》《郑笺》,朱熹撰《诗集传》脱离汉学,皆由此书开其端,并形成了宋代《诗经》学。
有清康熙时刊《通志堂经解》本。


 

国学网站,版权专有;引用转载,注明出处;肆意盗用,即为侵权。
web@guoxue.com 010-6890012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