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52 声音与远近
凡声皆宜远听,惟听琴则远近皆宜。
[原评]
王名友曰:松涛声、瀑布声、箫笛声、潮声、读书声、钟声、梵声,皆宜远听;惟琴声、
度曲声、雪声,非至近不能得其离合抑扬之妙。
庞天池曰:凡色皆宜近看,惟山色远近皆宜。
[述论]
观色听声,从审美的角度讲,都要讲究效果。角度观点的不同,所产生的效果也大不同
了。
一般的声音,如松涛、海潮、钟鼓声等,都适宜于从远处听。因为在近处听,则震耳欲
聋,噪杂难耐。从远处听的时候,已经加上了自然物的共鸣和协奏,而会产生无穷的余韵妙
音来。只有那琴声,本来极为清雅,妙音天成,而且还有共鸣,故而远近皆可赏听。
在色、声、香、味、触、法中,只有声音能够给人们带来无穷的想象和回味。有些歌儿,
唱得人们是如痴如醉,如泣如诉,如怨如慕。就连精通音乐的孔老夫子,在齐国听到了《韶》
乐的演奏,竟然三个月都吃不出肉是什么滋味!所以,只有音乐可以作用于人们的心灵,动
人心弦,从而弹出我们的心声来。在古代,尤其是孔子所建立起来的仁义礼乐思想和道德教
化系统,自然是有其道理的。
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义二字。仁是人的心理内在的本质,是儒家的最高道德标准,即
仁者爱人;义是合宜,是儒家的最高行为准则,也是心灵本质的外化,即为政以德等。而为
了实现这两个伦理道德的核心,孔子便提出了用礼乐的方法和手段,来保证仁义的正常实践。
礼者理也,就是天理、伦理,是儒学的最高伦理道德准则,通过这种伦理制度的执行,
来强调人伦等级和宗法制度,并使仁爱有所节制。也就是说,礼是维护仁的。
乐者乐也,发明音乐的目的,就是要人们欢乐的。乐中又包含着自然的教化作用,叫做
寓教于乐,这又是儒学的最高教化准则。古代教化的手段只有两个,一个是音乐歌声,一个
是文学艺术。它们都有潜移默化的功能,可以陶冶人们的情操和心灵,充实人们的精神和境
界,所以被看得很重。
有的音乐庄严肃穆,可以用在庙堂之上;有的婉转轻丽,就可以用在欢快的时候。总之,
通过音乐的作用,来扶持义的执行,使天下人知道什么是合理的,什么是不可行的。因为音
乐歌舞中,本身就包含了深刻的教育意义。
声音之中,又有许多的讲究,有的应该在跟前听,有的却应该在远处听,效果自然不同。
音乐通过一种声音的频律振动,来作用于人体的心灵和某些部位,可以起到那调节心理和生
理的作用。
比如说,听到了迪斯科,人们的胯部往往会忍不住扭动起来,心理上也会疯狂起来;听
到了华尔滋或者探戈,便会很优雅地活动腿部,调整心理。有的音乐可以让人入睡,叫做催
眠曲;锣鼓声威势壮大,但站在跟前听却会让人耳聋;听到噪音,就会神经衰弱,难以入眠。
所以,这入耳的声音,的确决定着人们的心理和生理因素,不能不慎重。
琴声悠扬,又细又宏,所以可以在远近欣赏。唐代的韦庄有一首描写弹琴的诗《听赵秀
才弹琴》,写得很美:
满匣冰泉咽又鸣, 玉音闲淡入神清。
巫山夜雨弦中起, 湘水晴波指下生。
蜂簇野花吟细韵, 蝉移高柳迸残声。
不须更奏幽兰曲, 卓氏门前正月明。
这琴声细宏相间,情韵悠然,可谓是远近皆宜。
当然,所有的颜色也都是适宜于从近处看的,比如说那衣饰美人,花红柳绿等。但是,
只有那自然中的湖光山色,的确是需要从远处看的。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一旦拉开了
距离,就会加上许多的参照物,在比照中会显得更加突出。正如韩愈诗中说的:
天街小雨润如苏, 草色遥看近却无。
这样的感受,才会给颜色或者声音增添无穷的魅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