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张潮  著 
 赵晓鹏 李安纲 述论

前 言
目 录

 
     
 





 
 

 

 
    001 读经史子集

读经宜冬,其神专也;读史宜夏,其时久也;读诸子宜秋,其致别也;读诸集宜春,其机畅也。

[原评]
曹秋岳曰:可想见其南面百城时。
庞笔奴曰:读《幽梦影》,则春、夏、秋、冬,无时不宜。

[述论]
经、史、子、集,是古人对图书所分的四大类别。经部指历代被尊为典范的著作,如四书
五经、十三经等;史部指记载历史文化一类的著作,包括正史、别史、地理、职官等;子部
指诸子百家,如儒、道、法、墨、兵、农、医等,包括天文、术数、艺术等哲学和科学及艺
术类的作品;集部是指文人的诗、文作品,包括楚辞、别集、总集等。

  图书的种类不同,其宗旨、风格和对人教化的目的和方式也有所不同。因此,在阅读和体
会的时候,就要注意它们的区别,才能真正完成读书的任务。

  张潮认为,研读经书,适宜于在冬天。因为这时人的精神容易集中,可以进入深沉的思索;阅
览历史著作,则适宜于在夏天。因为在这时白昼为长,读来可以尽兴;研探诸子百家的哲学作
品,适宜于在秋天。因为这时天高气爽,人的情趣也别有韵致,可与作品相发挥,启迪自己的智
慧;欣赏历代文人的文学作品,应以春天为宜。因为这时万物发生,鸟语花香,春的气息与人的
心意均生机畅适,正与作品相映衬,使人心领神会!

  张潮之论,并不仅仅是读书的方法,还是做人的途径。经书是圣贤的著述,圣贤是天地的化身。
所以读经便是在做圣贤,在认识天地宇宙的规律。要认识宇宙的规律,就必须屏息万缘,心地清
净。冬天就象征着清净而无干扰的环境,这要自己去争取。当然,这里所谓的冬天,也不一定非
指那真正的冬季。

  只要使你能够进入那种无私无我的境界,心中没有任何干扰,而能一心与千古圣贤进行心灵
的共鸣和交流,也就是冬天了。如果学习圣贤经书,却心中还是一片杂乱,欲望烦恼一大堆,怎
么能够得到真正的好处呢?

  因为圣贤著作之时,心中自然不能有所杂念,所以才能把他的对人生的真正见解表述出来。
我们读者如果不能心地无私,空空明明,自然也就不能进入作者的境界,又如何与其共鸣呢?

  张潮的说法,无非是说,在读经书的时候,要把自己的心灵纯洁专一化而已。没有鸟语花香,
没有狂风暴雨,自然也就不会有什么能够干扰自己的心境了。

  史书是忠良的记载,忠良是历史的化身。故而读史书即是在做忠良,在学习社会历史的经验
教训。要学习历史的经验,就必须持之以恒,专心致志。夏天正象征忠臣义士的始终一贯、贞
良不二的良好品格。这也要自己去培养。

  也就是说,历史本来就是一贯的。其中的每一个人物,或者事件,都有其来龙去脉,源流变化。
孔子的思想和行为,以及终生为之奋斗的业绩等;张良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以及实现自己人生
价值的轨迹和方法等,都不是无本之木或者无源之水。秦始皇从兴盛到衰亡,项羽由极盛到灭
亡,魏忠贤和严嵩等奸佞之辈得志与失意等,也都是其来有渐的。

  历史所告诉我们的,就是其中的奥秘所在。读书的目的,也就是要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夏
日正长,我们读一个人的传记或者一件大事,也正好有个完整的印象和感受。

  当然,你如果是个夜猫子,那无论什么时候,都可以去读历史了。笔者虽不敢说是个夜猫子,
但史书几乎都是晚上读的。漫漫长夜,一盏青灯,正好与那古人旷世沟通,倾心相与。头枕着
数千年的厚重人生,感受着那历史的风霜雪雨,倾听着大河的洪涛和松林的虎哮;时而叱咤,时
而呜咽;时而慷慨悲歌,时而留恋忘返。关键需要一个时间,能够让你把那个故事读完并且加
以咀嚼,有所领略,有所回味!

  子书是哲人所撰著,哲人是人类情趣的化身。因此读子即是在做哲人,在具现人类个体的情
趣。要具现人类的情趣,就必须超凡脱俗,抱有别趣。秋天正象征着寥阔高迥,高雅别致的格
调。这也需要自己去追求。

  当然,哲学是一门很高尚而且理智的学问,许多人在它的大门前徘徊却步,不敢贸然涉入。
是的,所有的学问,到了最后,都必须得到哲学的检验或者判断,从而得到理性的升华。哲字从
折从口,可以说是用语言来进行折辩和判断,也即通过人类的理性,来给自己所生存的环境、
条件、意义、价值等与人类相关的思想和行为等,找到一个合理的依据。

  也不妨这样说,哲学是一部说服自己或者他人,尤其是要说服自己的心灵的学问。自己的
心灵如果得到了说服,做任何事情都不会感到恐惧或者烦恼忧愁了,只剩下的就是努力去奋
斗,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了。这里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让我们自己的情趣能够别致一些,
看透这个人生,说服我们自己的心灵,活得就会更加潇洒自在了。

  秋天万木凋落,使人想到了死。然而,有生必有死,无死也无生,这是自然的法则,谁也改变
不了。而秋天正好使我们明白了这一条规律,心中把一切看得淡了,开了,也就没有什么好执
着的了。

  集书是诗人所吟咏,诗人乃宇宙灵秀所钟聚。因此读集即是在做诗人,在表达宇宙的灵秀之
气。要表达宇宙的灵秀,就必须性灵勃发,畅酣痛快。春天正象征着蓬勃旺盛,昂扬奋发的生
机。这也要自己去焕发。

  不过,冬天已经来临,春天还会远吗!自然界中有生就有死,有凋落就有开花,有冬天就有春
天。有表现宇宙真理残酷一面的圣人和哲人,也自然会有那些仿佛花香鸟语一样的诗人和文
人。

  宇宙自然之所以永存,就在于她有灵气和生机,使万物萌生,蠢动百灵。人之所以宝贵,也就
在于他自身的灵秀之气。他是天地宇宙精华所造就,所以就应该表现出那种自然的精华来,这
就是人类最美好的灵物诗词和文章。

  语言概念是人类思维活动的基本工具,而思维意识又是人类最大的特色,所以语言就成为人
类专利。在语言中间,这诗和文又是精华之精华。可以说,那优秀的诗文,正是用语言的材
料来酿造出来的美酒,需要读者去品味和鉴赏。

  从大自然的角度讲,春天也仿佛是她用自己的全部心力所酿造出来的美酒,也需要人类去品
味和鉴赏。诗人用他们独特的心灵感受,捕捉到了宇宙生机的酒兴,讴歌着自然的春天。读者
也应该从作者的诗文里,鉴赏出那表现生机的酒兴,再与自然的春天共生机。

  所以,在春天的时候,读诵那些讴歌春天的作品,自然会有深刻的体会和感受。读诗文不是
目的,领略自然界的春天,开发自心中的春天,使自己永远生机勃勃,那才是目的!

  能参透这四种关系,读书做人,方有心得!

  
 
 
 
 
 中国社会出版社
 
   
总策划 李安纲 林晓靖
j编 李安纲 刘耀
副主编 赵晓鹏 马民书
 
   
   
 

版式: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   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   联合主办 Copyright© 2000
北京国学时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mailto:web@guoxue.com    mailto:yyyinxl@sohu.com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