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 吴从先 著
李安纲 赵晓鹏 述论

前 言
目 录

 
     
 





 
 

 
     
     142道藏之美妙

    天下极神奇、极壮丽、极鲜美文字,多在《道藏》。
    偶捡一二,眼界遂异;运思运笔,率而改常。
    世何高语《佛藏》,曾不及此。


    [述论]
    大天底下最最神妙奇特的、最最壮观宏丽的、最最新鲜美好的文字,大多在那道教的经典
文库《道藏》中。

    偶然读得了一二篇,自己的眼界便立即觉得大不相同了。就是自己在运笔写作的时候,便
会率然而改变常态,妙不可言。

    不知道世界上的人为什么只是都给予佛教的典籍以很高的评价,而不谈及《道藏》呢!

    其实,这个道理很简单。崇洋媚外是人们的天性,自己本土的东西却往往会被轻视。佛教
是外来文化,所以往往会受人重视。道教是本土文化,往往为那些儒教的文人们所瞧不起,甚
而大加贬抑,你说怎么能够被人接受呢?

    道教来自于道家,而偏重于对人体生命的研究和关注。尽管长生不死的说法并不见得完全
可信,但是通过一定的方法来进行意识或者身体的锻炼,的确可以强健自己的身体,并且延年
益寿。而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几乎都掌握在道士们的手里,铅汞化合,炼丹配药等,都达到了
一定的水平。

    从外丹到内丹,再到全真道的以心性为金丹,使得道教的性命双修思想臻于完善。的确,
人的生命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心灵的,一个是肉体的。二者的平衡发展,才是人生最幸
福的条件。

    但是,惰性却是人类的一大敌人。人们都想着长生不老,但却不愿意自己去下苦修行,所
以道教那种奥妙的生命修炼是一般人所难以接受的。而佛教却不讲究这么多,只要你能够念一
句阿弥陀佛,就可以去病消灾,往生极乐世界,自然人们都愿意接受和学习了。

    但是,只要你抱着一个客观的心理,去翻一翻《道藏》,的确是会有很大收获的。其中包
含着道教全部的理论体系和修行方式,有他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有他们的体验和境界,还有
一些有成就的大师们的集子和语录等。

    清代几位有远见卓识的大学者如钱大昕、段玉裁等,为了了解语言和学术的情况,曾经认
认真真地在道观里翻阅了好几个月的《道藏》,收获甚大。

    《道藏》的正藏刊于明正统十年(公元1445年),续藏刻成于明万历三十五年(公元16
07年),共计收罗文献1476种,合为5485卷。其中有道书、诸子、医卜、星相、易
卦、阴阳等,可谓是奇书异类,满目琳琅。

    老、庄、列等书且不去说,只那《阴符经》、《黄庭经》、《参同契》等,其高明之处,
远非几部儒书或者诗文集子所能够望其项背的。

    我们随便举上几个例子,来看看《道藏》里所说的东西。《阴符经》说:
    天地,万物之盗;万物,天地之盗;人,万物之盗。三盗既宜,三才既安!
这话很有哲理,也许真正是宇宙自然的规律。还如《参同契》说:
    耳目口三宝,闭塞勿发通。
    真人潜深渊,浮游守规中。
的确,耳、目、口三宝,真正能够守住的有几人呢?还如那《钟吕传道集》、张紫阳《悟真篇
》、托名尹真人所撰的《性命双修万神圭旨》、伍守阳《天仙正理直论》等,都揭示了宇宙与
生命的根本规律。

    尤其是那《性命双修万神圭旨》一书,就是那第一部古典文化小说名著《西游记》的文化
原型。把人类的性、命规律揭示得一清二楚,而且还有怎么样完善或者把握自我的理论与途径。
其元集有《性命说》云:
    夫学之大,莫大于性命。性命之说,不明于世久矣。何谓之性?元始真如一灵炯炯是也。
何谓之命?先天至精一气氤氲是也。然有性便有命,有命便有性,性命原不可分。但以其在天,
则谓之命,在人则谓之性。性命实非有两,况性无命不立,命无性不存,而性命之理又浑然合
一者哉!
其中《死生说》有云:
    大众好生恶死,以莫识死生故。生从何来,死从何去。徒在生前奔驰谋作,致大亏生道,
不得逍遥,故于死后渺茫沦落。不勘破死门,竟堕轮转。所以仙佛出世,汲汲以一大事因缘,
使人知去来处,徐徐引出生死苦海。
像这些关于性命之理,完全具有一个整体系统,值得我们认真研究。

    人如果不知道自己到底是什么,这性命又是怎么一回事?能不能自己把握自己的命运?如
何去把握呢?张紫阳说:
    一粒金丹吞入腹,跳出樊笼寿万年。
我的命运到底能不能够由得了我?这些都值得人们的探讨。

    人世上的学问,决不是仅仅念上几句什么诗词或者写上几句文章。而最大的学问,就是解
决自己的生死、苦乐、荣辱、得失、是非与善恶等根本问题。做不到这一点,何以侈谈人生!
而道教学者们的确在这方面,为我们提供了深入研究的基础。
 
 
 中国社会出版社
 
   
总策划 李安纲 林晓靖
j编 李安纲 刘耀
副主编 赵晓鹏 马民书
 
   
   
 

版式:

 
   
   
   
 

  版权所有   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   联合主办 Copyright© 2000
北京国学时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mailto:web@guoxue.com    mailto:yyyinxl@sohu.com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