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6 读书不知足
万事皆易满足,惟读书终身无尽。
人何不以“不知足”一念加之书?
[述论]
人间万事万物都容易令人满足,可只有那读书是一辈子也不会有穷尽的。人们为什么不用
“不知足”这三个字的心念来对待读书呢?
是的,笔者当年有首诗来感悟人生,其中有两句:
人间万事苦销磨, 亭短亭长一曲歌!
正如《老子》说的“天道好还”,宇宙人间万事万物都是有一个周期的。照老百姓的说法,那
就是:
三十年河东, 三十年河西。
太阳月亮,有升也有落。谁要想执着于日月的升,而讨厌其落,都只能够给自己带来烦恼和痛
苦。
因为大自然的任何事情,都决不会依照我们人类的志愿来转移的,人类是一定要适应于这
个自然的规律的。所有妄想不适应自然,而且改造自然的人,结果都会被自然所消灭。
而且,这样的周期并不很长,一个人是很容易看到的,所以对于世界上的事情还有什么看不
透的呢?想不开的呢?
往往那些死里逃生的人,或者大难不死的人,死而复生的人,大病康复的人,后来过得都很有
福气,寿命也长了。
其根本的原因,就是他们看透了人生的规律和自然的法则,知道自己所做的改造社会、征服
自然的一切努力都是无所谓的,在真正的大自然面前什么也不算。
明白了,自然也就满足了,再也不会为了名利食色、金钱地位而贪婪迷惑了。
自己有了真正的人生理想,生活得也就潇洒了。
不过,明白人生的真理,是因为读懂了生活。生活本身就是一本书,书本上的知识和智慧则
是作者们对生活这本书的文字表现。
也就是说,书本上的知识或者智慧本身,就来自于生活的实际。因而,无论是什么人,要想真
正地认识生活,就必须读书。
活到老,学到老,是因为生活中时刻都离不了知识和智慧。书本是前人对于人生和自然认识
理解的体会和心得,有利于我们现在人的借鉴和提高,并且帮助我们真正地读懂生活这部书。
老子是周朝的柱下史,做的是图书馆的馆长,有的是书读。正因为他先读懂了书本上的知识
和智慧,才能够使他真正地读懂自然、社会生活这部书,也才能使他写出那一部真正地指导人
生道德伦理的《道德经》。
这《道德经》的确是真正的人类最理想的道德伦理教课书,道指的是宇宙观,德是人生观,
一个道德中必须包含这两种因素。
而老子的《道德经》正好在这两个方面为我们的人生道德提供了比较理想的指导,然而历
代却没有得到人们的重视,实在是遣憾。
能读书是一件乐事,能够终生读书,更是一件乐事。读书的目的是汲取营养和智慧,以丰富
我们的人生。
书籍越出越多,好书当然也越来越多,需要我们阅读的书籍也自然是越来越多。这就要求要
有一个“不知足”的念头,来激励我们去阅读,以便更好地指导我们的人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