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 陈继儒  编集
李安纲 赵晓鹏  述论

目 录

 
     
 





 
 

 

 
     
  104 毁誉与欢厌

  使人有面前之誉,不若使人无背后之毁;使人有乍交之欢,不若使人无久处之厌。

 [述论]
人做的事情就是伪,伪字拆开来就是人为两个字。从广泛的角度说,只要是人干的事情就

是人为,是伪。因此,再从广义的方面来看,伪也就是人类的文明所在。人与动物的区别,

在于人类具有有意志的行为,即可以有意识地违背动物本身的某些限制,从而实现自己的目

的。比如说食与色是所有动物的本能,人也毫不例外。但是人类可以在这食色二字上加上许

多的名堂。当然,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名堂也就越来越多,虚伪自然也越来越多,以致涉

及到人生的各个方面。所以说,一般人们的相处多的是虚伪加客套的。

  谁都知道,要让他人当面赞美自己并不困难,如果你自己掌握着一定的权力或者金钱,就

能办到。就如《战国策》中那个讽劝齐王纳谏的邹忌所说的:他的妻子赞美他美貌,小妾赞

美他美貌,宾客赞美他美貌,而且超过了城北那位出名的徐公。等到真得城北那位徐公来了,

他才发现自己比徐公差得远了,于是从中悟出了一个道理:妻子说他美貌是因为爱他,小妾

说他美貌是因为畏惧他,宾客说他美貌是因为有求于他。因此,只要具备能够使人喜爱、畏

惧和乞求的条件,那么肯定会得到别人在自己面前的赞誉。但是,因为所有的人都爱听当面

的奉承和好话,这样才耳顺;一旦耳顺的时候,却最容易上当受骗,做出一些占小便宜吃大

亏的事情。

  要别人当面赞誉并不难,而要他人在背后不批评自己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第一,因为人

们都要耳顺,所以自然不愿意听那逆耳的话,当面接受批评的确会很难堪。第二,平常人们

相交,点个头问个好也就了事了,即使某人有不对的地方,由于碍着个情面,或是某种利害

关系,自然很少有人愿意去触犯别人的脸面,当面去指摘对方过错的。实在要说,当然捧死

人是不偿命的,所以便去说上一些溢美的言语。

  不过,人们的眼睛总是雪亮的,问题肯定是跑不过去的。但在背后却就不同了,人们总要

表达自己的真实思想,正是人们常说的“谁人背后不说人?谁人背后无人说!”要他人不骂、

不说自己的,除非是自己不犯错误,没有可以被人评头议足的地方,才能勉强地做到这一点。

  因此上,别人当面的赞誉并不表示着自己人生的成功,背后的赞誉才算是真正的成功。背

后的赞誉还远远不算是完满美好的,因为还不能够完全表示一个人的真正的境界和成功。只

有背后地里没有他人的诋毁了,才说明这个人的境界已经到了圣贤的地步,更为难得。

  人们初次相识,往往会彼此拿出自己最美好的品格和才华来,所以很多人都有一见钟情的

经历。有时会充满着一份好奇和新鲜的感受,因为彼此的相契融合而欢天喜地,正是那种相

见恨晚的味道。然而,很少有人思考过这个问题,因为一个人的品格和本质决不是一眼就可

以彻底看出来的,也决不是一两次的接触就能够完全了解彼此的心理的。所以,这时的交情

往来对于个人来说,只不过是站在两座冰山尖端上的互相了望而已。

  因为人们在初次见面的时候是决不会把自己的缺点暴露出来的,而相互见到的往往只是对

方好的一面,所以,这第一印象比起平日来就显得完美多了。而人们所追求的往往是完美,

所以在心里会为这第一印象再次加工升华,更是美上加美。但是,疾风知劲草,日久见人心。

一旦那种新鲜感消失了,最初的亲切感和头脑中的完美感,也会因为所发现对方缺点的增加

和距离的接近而发生改变。

  事实上,最初的亲近和讨人喜欢经常只是一种带有某种企图的幻像,所以那些骗子都有一

种给人留下一个好印象的本事。当那些纯情的少女和憨厚的汉子一旦着了迷,骗子的目的也

就达到了。但是一旦交往的时间久了,骗子的耐心和装扮也就去掉了,赤裸裸的狼子野心也

就公然显露出来,人们就会识破他的机关而有所觉悟。受害者虽然往往悔之晚矣,但那种初

次留下来的幻象也必然会遭到破灭。

  即使我们不是一个骗子,或者说我们相交的不是一个骗子,那么交往长久后的亲切才是一

种真正的亲切。因为那个时候整个缺点都已经被了解和接受,而且能够以一副完整的人格来

相互交往,此时所得到的友情和欢喜才是真正的欢喜。所以说,与其让别人跟我们一接触就

能感到非常地欢喜,还不如使他跟我们相处长时间而没有厌烦的感受。这一方面是要我们不

要为那种初次见面时的喜悦所迷惑,另一方面说我们也不要在初次见面时掩藏自己的本质而

只是以一个好的假面目去与人交往,这样以来,我们才不会让双方都有日后的厌恶感。因为

人们的交往决不仅仅是一锤子卖买,所以,还是以一副真面孔示人为好!


 
 
 中国社会出版社
 
   
总策划 李安纲 林晓靖
j编 李安纲 刘耀
副主编 赵晓鹏 马民书
 
   
   
 

版式: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   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   联合主办 Copyright© 2000
北京国学时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mailto:web@guoxue.com    mailto:yyyinxl@sohu.com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