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 】王永彬 原著
      马民书 述论

目 录

 
     
 





 
 

 

 
     
            145务本业与当大任

    世上言乐者,但曰读书乐,田家乐。可知务本业者,其境常安;
    古之言忧者,必曰天下忧,廊庙忧。可知当大任者,其心良苦。


        [述论]
    中国古代有一种好家教,叫作“耕读传家”,可谓流传深广,深入民心。许多古旧住宅
的匾额上,很容易见到这四个字。就是今天,在许多农村新建住宅的门额上,还时常会见到
“耕读”二字。为何?这是因为读书可以知诗书,达礼义,修身养性,以立高德;而耕田可
以事稼穑,丰五谷,养家糊口,以立性命。所以,耕读传家既学做人,又学谋生,把书本知
识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不失为一种好的教育目标。

    但是,就中国古代早期教育的学旨而言,实在是以“诗书传家”为目标的。其目的就是
培养有道德的人,就是孔夫子所期望的“君子”。因此,孔子轻视生产劳动,乃至轻视生所
必需的其他本领。对同他请教种田知识的学生樊迟,不仅推开不理,而且加以批评。直到元
代儒者许鲁斋提出“学者治生,最为先务。士君子当以务农为生”的挑战,才打破了士不入
农的教育旧范。

    如果士君子都成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书呆子,甚至弄到无以为生,则学何继?
业何传?中国古代以农业立国,以礼义治邦,故以读书为乐事,以耕田为乐事,就算是抓住
了人生的根本。有田种,则有饭吃,就解决了生计问题;有书读,则知礼义,就解决了道德
问题。家境殷实,而又德性高尚,自然是能够安身立命了。这难道不算快乐的事情吗?

    读书求知,耕田持家,虽说不失为一种赏心乐事的百姓生活,然而与念及苍生、胸怀君
国的大业来比,确有高下之分野。可见,小人之乐固易得,而圣贤之忧实难去。古今仁人君
子,胸怀宽广,心覆天下,忧百姓之疾苦,忧君国之安危。身处山木野居之所,而不忘学习
经世伟国之才略;身居轩冕庙堂之上,而不忘天下黎民百姓的穷困艰辛。或舍身取义,或杀
身成仁。就是因为他们有心存天下、不计身家的无私心怀,从而成为涤荡历史污泥的清流,
而永垂史册,彪炳千古。

    因此,古今能担当大任者,必有无私之心,有浩然之气,有过人之虑。他们能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甚至不惜为人民利益和国家安危而英勇献身。就是身为一个普通百姓,难道就应
该只想着自己身家性命吗?
 
 
 中国社会出版社
 
   
总策划 李安纲 林晓靖
j编 李安纲 刘耀
副主编 赵晓鹏 马民书
 
   
   
 

版式: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   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   联合主办 Copyright© 2000
北京国学时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mailto:web@guoxue.com    mailto:yyyinxl@sohu.com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