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 】王永彬 原著
      马民书 述论

目 录

 
     
 





 
 

 

 
     
        121登场傀儡与依样葫芦

    为人循规矩,而不见精神,则登场之傀儡也;
    做事守章程,而不知权变,则依样之葫芦也。


    [述论]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说的是,凡事物都有其内在的联系、固有的规律。人们要想
实现预期的目的,就必须按其规律行事,否则就会遭到惩罚。订立规矩、章程的意义,就在
这里。

    但是,如果只知道死守章程,循规蹈矩,而不明白规矩、章程的本质意义,不领会其精
神实质,那么,规矩章程就不是正确引导人们行为的准绳,而是束缚人的思想的羁绊。任何
规矩章程,都是针对特定的情况而制订的。离开了相应的情况,规矩章程就失去其应有的意
义;而企图将纷繁复杂世事的各种可能的情况都订一个规矩,立一个章程,则又是不可能的。

    任何规矩章程,又都是一定时间条件下的产物。离开了特定的历史条件,规矩章程同样
也会失去应有的意义。对发展变化了的事物,仍死抱旧有的规矩章程,则注定要遭到失败。
傀儡的悲剧就在于徒具外壳,而没有生命,没有精神,只能在固定的格式里摆动。依样画葫
芦的不幸,就在于不懂精神,没有灵活性,只会人云亦云。

    为什么本来是人订的、具有积极意义的规矩章程,倒过头来反而成了束缚人的行为,禁
锢人的思想的枷锁呢?究其原因有二:一是不懂规矩章程的意义,只知死搬教条;二是不愿
开发创新,只想墨守成规。规矩章程,是人们对事物内在规律在一定条件下的反映。任何规
矩章程,大到国家法律,小到做事原则,都是一种思想,一种精神的体现。不知其精髓要义,
只得其只言片语,就盲目行事,到处搬套,则必然遭到失败。

    “兵置死地而后生”,本是一条积极的用兵法则。说的是如果把军队布置在危险的境地,
那么,士兵们就会因为地险而奋力求生,不存任何幻想,杀一条血路,便能取得战斗的胜利。
这一法则的条件是,必须是可以杀出一条道路,能够绝处求生。这里的死地,不是完全意义
上的死地,而是通过努力可以使之成为“生地”。

    但是,不懂其要义的马谡,却真的把蜀兵置于“死地”,并也说什么:“兵置死地而后
生。”死搬教条的结果,只能是兵败被杀。多数人之所以成为规矩的傀儡,就在于不能领会
规矩的精神。规矩章程是往事的经验总结,而变化发展则是人类社会的主要特征。因此,遵
守规矩的同时,改革创新,发现新的规律就十分重要了。

    实际上,凡有所作为的有识之士,就在于能打破常规,见人所不能见,为人所不能为,
从而取得惊人的创举。若依旧说,“日心说”就不能出现;若从旧制,“一国两制”就不会
诞生;若顺常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不能得到推行,等等。

    可见,变化发展,通权达变,乃是做个人事,做国家事之要旨。照着葫芦画葫芦,就在
于死板不变,不得要领。其实,真正懂得画法、线条和色彩的人,有什么不能画呢?

    
 
 
 中国社会出版社
 
   
总策划 李安纲 林晓靖
j编 李安纲 刘耀
副主编 赵晓鹏 马民书
 
   
   
 

版式: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   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   联合主办 Copyright© 2000
北京国学时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mailto:web@guoxue.com    mailto:yyyinxl@sohu.com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