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 】王永彬 原著
      马民书 述论

目 录

 
     
 





 
 

 

 
     
      098守身与养心
    守身必谨严,凡足以戕吾身者宜戒之;
    养心须淡泊,凡足以累吾心者勿为也。

    [述论]
    守身与养心,是人生着眼品行与情志,塑造理想人格的重要方面。端正品行、持守节操,必须十分谨慎严格,凡是足以损害自己操守的行为,都应该戒除;涵养心志必须宁静寡欲,凡是有累于己心的事,都不去做。
    中国历史上的周武王,曾在他洗手的盥盆上刻了这样一段铭文:
    与其溺于人也,宁溺于渊。溺于渊,独可游也;溺于人也,不可教也。
    人要使自己不"溺于人",就要谨严守身,洁身自好。
    守身,关键是要反观自身、勤攻己厥。要时刻反省自己的行为是否有越轨之处,言谈是否有失之妥当之处,一些习惯是否合乎于社会道德规范,处事是否合情合理,卓有成效,等等。如有不当之处和过失行为,便主动及时地纠正补过、引以为戒。
    古人云:"御寒莫如重裘,止谤莫于自修。"面对他人的非难、攻诘、排挤、诽谤等,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的誉毁情面,更不是以牙还牙,以对抗的方式保护自己;而是要想到遭到非议和排斥的原因,检点自己的身心,"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样才能赢得众人的理解和支持,才能使误会自消,使忌恨减弱,也才算作明智、大度、主动的守身。
    守身切忌的是,心疑忌、量窄狭、泄私愤、图报复。曹操守身,是以"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为信条,落得个一代奸雄之骂名。根子就在于挟凶执顽,守身以残。
    守身要防讳疾忌医、持错不悔、有过不改。"人非圣贤、熟能无过?"至圣至贤如孔子者,尚有"子见南子"的绯闻。圣贤之所以为圣贤,就在于守身以改过迁善。正如清人陈宏谋说的:"过者,大贤所不免。不害其卒为大贤者,为此能改也。"因此,守身改过迁善则达贤。
    人活一世,草活一春。人间物什,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一味欲求,何苦累心?
    佛典《大智度论》中说:"哀哉众生,常为五欲所恼,而求之不已。"欲壑难填,其害不已。物欲的满足无止境,追求那些不现实、得不到的东西,只能徒生烦恼。正如卢梭所言:"人啊,把你的生活限制于你的能力,你就不会再痛苦了。"
    淡泊养心不累心,就要戒欲。孔子教人三戒:好色、好胜、贪心;即年少时代,血气未定,容易冲动,难免贪恋女色,纵欲无度,因此要戒好色。此为一戒;到至壮年,血气方刚,容易斗狠,喜欢争强好胜,因之要戒好胜。此为二戒;等到老年,血气衰弱,很难再有作为,言行守旧,维护既得利益,易起贪心,因此要戒贪。此为三戒。此"三戒"如能有省于心,实践于行,何有心累行恶呢!
    淡泊明志,于淡泊中踩出远行的路,必能心遂所为!
    
 
 
 中国社会出版社
 
   
总策划 李安纲 林晓靖
j编 李安纲 刘耀
副主编 赵晓鹏 马民书
 
   
   
 

版式: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   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   联合主办 Copyright© 2000
北京国学时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mailto:web@guoxue.com    mailto:yyyinxl@sohu.com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