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 】王永彬 原著
      马民书 述论

目 录

 
     
 





 
 

 

 
     
    062贫富与忠义

  读《论语》公子荆一章,富者可以为法;
  读《论语》齐景公一章,贫者可以自兴。
  舍不得钱,不能为义士;
  舍不得命,不能为忠臣。


[述论]
  世间有贫富,贫富均有道。富有的人,贫穷的人,各有其道,各有自己效法的榜样。

  读《论语·子路篇》关于公子荆的那一章,可以让富有的人效法。公子荆虽然善于治理
家业,但在其并没有财富的时候,却自足于“尚可够用”!有财富的时候,却又说“可称完
备”了!到了富足之时,自觉“完美无缺”了。可见,公子荆贫能安贫,富能安富,无论贫
富,他都能保持心境上的恬然和平衡。这就是富可以取法,贫也可以取法的道理所在。

  读有关齐景公那一章,贫穷的人可以“穷则思变”,奋发而为。齐景公养马千匹,谢世
之后并没有为人称道的美德。但齐景公在贫弱时奋勉的精神,却不能不被世人称道。这就是
贫者能够自勉,富有必于其道。而如果贫者安于贫,不求进取,终是一贫如洗,无所作为。

  义士贵在取舍有度。如果舍不得钱财,视钱为通灵宝玉,恃财自傲,不能称之为义士;
忠臣贵在舍命取义。如果舍不得性命,贪生怕死,就不可能称之为忠臣。因此,古时的义士
忠臣,正是孟子所言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气概。

  在中国的古代哲学思想中,最讲究取舍有度、辩证而施。老子说:“大道废,有仁义;
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皆乱,有忠臣。”“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
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  一个人要想得到什么,必须先施人什么。只有在富有时接济他人,才能受到他人的尊崇
和爱戴;只有在贫穷时,不取不义之财,不行不善之举,才能得到他人的同情和接济。否则,
富时夸富,恃财而骄;贫时妄为,贪生违义,必然富贵着祸,贫贱陷绝。

  古人云:
  江河所以能为百谷之王者,以其善下者,是以能为百谷之王。是以圣人之

  欲上民也,必以其言下之;其欲先民也,必欲其身后之。也就是说,一个人要获得功名
利禄,必须首先要从不求功名利禄做起。一个人要求得到德之完善,就不能处处表现自己有
德。

  那些唯恐失去自己德善之名者,实质上就已失去了德善之名。因此,义士忠臣,不是刻
意求之,而是诚以行之。唯此,才能为世人公认和自觉效法;唯此,才能使“国有栋梁才,
民有典范立”。从而形成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清流不竭、强而不张的源动力。

   
 
 
 中国社会出版社
 
   
总策划 李安纲 林晓靖
j编 李安纲 刘耀
副主编 赵晓鹏 马民书
 
   
   
 

版式: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   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   联合主办 Copyright© 2000
北京国学时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mailto:web@guoxue.com    mailto:yyyinxl@sohu.com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