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吕坤 原著
李安纲 赵晓鹏 述论
 
     
 
 
 
 

 

 
    
 
 
263 学病与静治

    为学万病,只一个静字治得。

        [述论]
    做学问的毛病再有万端,只是一个静字就医治了。
    人在世间生存,只要有了生存的能力也就可以了。但因为精神的需求和社会生
活的变化,生存的能力和技术便有了一些专门的学问。这些学问在动物来讲,由自
己的父母和长辈来完成传授。但人类却因为社会的分工,所以有了固定的职业如教
师、圣人等来传授。这些教师和圣人、学者、哲人等,他们本身先得接受这些学问,
然后再加以发展。等自己与这些学问圆融之后,再去传播给后人,并去指导他们的
行动和言语,从而使大家都能够过上一种幸福的生活。

    这就是学者们的职业。他们先是自己奋斗去学习和接受前人的学问,等具有了
一定的理论和实践能力,便要去传播去指导他人。你学习花的工夫越大,所拥有的
学问也就越深,将来进行传播和教化的作用也就越大,那么在社会上的地位也自然
会越高。所以,过去的学者至少都要下上十年寒窗苦,方才能够成为人上人。这十
年寒窗苦,就得有个静定的功夫才能完成。

    吃不得寂寞寒窗苦,便不能够拥有真正的学问,在社会上的地位也自然不会高
起来。但是,人们都需要高名厚禄,却又害怕吃苦,这期间就要捣鬼。要么偷懒,
要么投机;要么只是花言巧语,哗众取宠;要么就是文过饰非,虚伪做假。总之,
是要不费力而捞取名声,不下苦而求得厚利,叫做沽名钓誉,牟取私利。这都是做
学问者容易犯的毛病。

    现在的学者就更是这样了。论功底,我们这一代的确不如老一辈。比如郭沫若
先生能够背诵得了《十三经》,其他的语言学家能够把《说文解字》倒背如流。他
们都有家学渊源,从小便得到父辈的学问薰陶,加上自己的勤奋好学,自然拥有满
腹的经纶。他们往往都要奋斗十年或者更长的时间,才能够在社会上或者学界里站
得住脚。但现在的年轻学者们,哪里能够坐得下这样的冷板凳!求成心切,只想着
一举成名天下知,所以很浮躁。

    这成名的途径有两条,一是把前人或者同代人的成果稍稍加以整理,化为自己
的成果,这有那些许多的知识产权官司可以为证。当然,这种行为叫做剽窃,有剽
窃他人的,有剽窃自己的。前些年有位学者蜚声文坛,一下子出了几百篇文章,数
十部巨著。现在已经有人在整理他的东西,竟然是一个观点到处用,一本书的东西
可以分散到几十部东西里边去。有的人把别人的材料或者观点搜寻罗列在了一起,
改头换面就成了自己的。

    他们的观点也很合乎情理,时代在飞速发展,学问也在更新换代,我们哪有工
夫像前辈那样去十年寒窗苦呢?傻瓜才会那样做!尤其是在商品至上的社会里,自
然没有人会老老实实地做学问,稍稍有点成绩,就会远走高飞。要么去当领导,要
么去借着名气做生意,整天生活在花天酒地、文山会海、纸醉金迷之中,怎么能够
做出真正的学问呢?

    我们一直强调,知识分子是人类文明的脊梁,而脊梁之处是全身最清瘦的地方。
如果脊梁之处长得肥满了,这一个人的身体就要出问题了。也就是说,要想成为真
正的学者,就必须吃苦耐劳,甘心坐那冷板凳,更重要的是不能被金钱名声所腐蚀!
必须保持自己的清贫,才能够得到真理!

    如果真正想做学问而成为真正的学者,最好是能够静定下来,也就不会像现代
学者们一样容易犯病了。

 
 
 中国社会出版社
 
   
总策划 李安纲 林晓靖
j编 李安纲 刘耀
副主编 赵晓鹏 马民书
 
   
   
 

版式: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   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   联合主办 Copyright© 2000
北京国学时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mailto:web@guoxue.com    mailto:yyyinxl@sohu.com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