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明)吕坤
原著
李安纲 赵晓鹏 述论
|
|
|
|
|
|
|
|
|
|
|
|
|
|
|
|
262 学问与修养
小家学问不可以语广大,溷障学问不可以语易简。
[述论]
小家子气的学问,是没有办法去描述广大的境界的;混浊障碍的学问,是没有
办法去谈论平易简练的风格的。
为什么我们现在总感叹不如古人,比如说李白啊,曹雪芹啊,再也写不出《红
楼梦》了等等,再也不会出现老子、庄子、释迦牟尼那样的人物了!浩叹之余,就
是自暴自弃,自然也就后难为继了。
仔细想一想,古人与我们现在的区别又在哪里呢?难道是古人就比现在人聪明
吗?还是现在的人就已经彻底堕落了?分析一下,并不是我们不如古人,而是现在
的教育体制本身就存在着问题,或者说现代人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不健康。
我们现在所信奉的是科学,中国古人也很有见解,把 science翻成科学,就是
分科之学。自然和社会本来就是一个整体,万事万物也都是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
但我们却硬要把它们分割开来,进行支离破碎的研究,怎么可能得出一个正确而又
全面的结论呢?我们从小所接受的教育,不是要我们真正认识人到底是什么,人跟
动物的区别是什么,人在什么地方优越于其他动物,怎么样才能真正地实现人类自
身的价值,等等与人本身相关的学问。
这样的教育只能把我们的人格分裂开来,使我们不得不去钻研许多与人生修养
没有关系的东西。头昏脑胀,我们被当成了考试的机器,培养成了没有头脑的工具。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怎么样才能与古代那些专门研究人生的大师相比呢?我们的
人已经不是真正的人了,已经被异化成了毫无生机的东西,还怎么样才能写出《红
楼梦》那样有血有肉的真情实意之作呢!
我们现在的学者,只知道什么阶级斗争。人跟人之间除了战斗和你死我活以外,
再也没有了别的。他们所研究的领域除了什么语言、数学、古代文学、现代文学等
单个题目之外,又几乎没有了别的。
然而,古代的作者所体验到、感受到的生活是圆融的,不可分割的。生活教给
他们什么,他们就去表现什么。他们没有什么唯心与唯物的分别,更没有工资不工
资的限制,全是自己的兴趣所之。从自己的角度讲自己的真心话,所以他们的作品
可以流芳千古而不朽。我们的东西因为几乎都是假话,所以只能短暂,甚至连流星
的一道光都留不下!
就拿《西游记》来说,作者当时读了多少的书,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修养到底
有多厚,我们的学者专家又关心过他多少呢?我们除了版本、文学表现手法、艺术
创作概论、阶级斗争主题、反抗讽刺佛道之外又能知道他多少呢?不要说他内在深
厚的修养了,就是作品中的文字,我们的专家又能够懂得多少呢?
笔者近年来就因为注重了修行自身和磨练自心,所以读了一些《道藏》和《佛
藏》的一些内容,才窥见了《西游记》的一些奥妙,发现了它是对全真道经典《性
命双修万神圭旨》的艺术体现,解决了小说中所有文字术语以及部分诗词韵文的来
历和出处,从而写出了几篇文章。但是,却竟然有一些根本就不懂得《西游记》的
人跳出来大肆攻击,净说的是一些外行话。
他们所坚持的观点完全是有限的先入为主之见,因为他们根本就解释不了小说
的文字语言,更不要说有作者当时对人生和宇宙的思考了。有的人竟然摆正了面孔,
说我在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苦海与极乐──〈西游记〉奥义》是一部妖书。许多人
看了不忿,要替我去还击。我劝他们还是算了,他们那样的小家子气,连人是怎么
回事都弄不清楚,还有什么资格来谈论《西游记》!我又有什么必要要去跟他们一
般见识呢?他们要想真正把我打倒,也很简单。除非把我所引用和阅读的书籍都看
了,然后才有可能说出一些在行的话。否则,用自己的孤陋寡闻,来怀疑和否定他
人的境界,的确是自不量力的!
有些人的思路本身就不清楚,做出来的学问也肯定是糊里糊涂,罗里罗嗦,前
后不能照应,你怎么能够给他们讲那简易的道理呢?他们又怎么能够认识简易的美
妙呢?他们干什么事情都要引经据典,罗里罗嗦,繁琐不堪,自然不会得到人们的
喜爱了。
当然,要想没有小家子气,就最好是多学习一些,思考一些人生的大道。换上
一个角度看一看,不要总以为自己的道理就是天下第一,别人的就都是妖异邪说!
那些爱做繁琐文章的人,去看一看秋天的天空,万木摇落,天高气清。那是一种何
等的境界!
|
|
|
中国社会出版社
|
|
|
总策划 李安纲
林晓靖 主 j编 李安纲 刘厅耀 副主编 赵晓鹏
马民书 | |
|
|
|
|
|
|
版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