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明)吕坤
原著
李安纲 赵晓鹏 述论
|
|
|
|
|
|
|
|
|
|
|
|
|
|
|
|
179 三教与戒律
儒戒声色货利,释戒色声香味,道戒酒色财气,总归之无欲。此三氏所同也。
儒衣儒冠而多欲,怎笑得释道!
[述论]
儒家要戒除歌声、女色、财货、利益,佛教要戒除女色、歌声、花香、滋味,
道教要戒除酒精、女色、财货、义气,一总都要归结到没有欲望的境界。这是三家
所相同的地方。如果说,穿戴的虽然是儒家的衣服和冠冕,但却欲望不少,这怎么
能够去嘲笑和尚和道士呢?
宗教的存在是以烦恼与痛苦为根基的。没有了烦恼与痛苦,宗教也就没有办法
存在下去了。我们并不反对欲望,因为社会或者自然界就靠的是欲望才发展起来的。
没有了食欲,就不愿意吃饭,自己的生命就会受到影响以至于死亡;没有了性欲,
根本也就没有了两性的关系,这人类岂不也就完结了!
正是靠着种种的欲望,才保证了社会的发展与繁荣。没有了金钱,我们将寸步
难行;没有了声色,世界就好象失掉了很多。自然界是还有姹紫嫣红开遍的,游蜂
戏蝶自在交流,生机勃勃,那么人间难道应该禁止人类的欲望吗?
不过,欲望不能没有,但必须不要起烦恼。争权夺利可以,争得到了不要喜,
失去了时不要忧。想想当年,自己得到的时候,别人是不是也在烦恼忧愁呢?将心
来比心,何故惹人烦恼呢?失去时不争,才能心理平衡而无所牵挂,则我自然就是
我自己心灵中的主人了。争名夺利就是欲望在作怪,没有了欲望或者欲望相对减少
一些,心灵便能够得到自在和自由,才能够处理万事万物而井井有条。
从无欲的角度来说,则三家宗旨都是相同的。因为只要有欲望的存在,就会干
扰我们自己的心灵,从而使它无法进行正常工作,便要常常出现烦恼与痛苦了。去
掉痛苦,是修行的目标。无论是哪一家,只要解决不了痛苦的问题,也就失去了自
身存在的价值了。
儒家总是以正统自居,总把道教和佛教斥责为傍门左道,要天下人听从自己的
生活准则。但是,如果僧道们能够潇洒尘世外,不汲汲于名利,不沉沉于富贵,正
好可以研究人生哲理,觉悟生命真谛。而那些所谓正统的儒家和伪道学们,却梦想
着成名成家、富贵荣华、卑躬屈膝,哪里还有一点正人君子的气魄和人格呢!
|
|
|
中国社会出版社
|
|
|
总策划 李安纲
林晓靖 主 j编 李安纲 刘厅耀 副主编 赵晓鹏
马民书 | |
|
|
|
|
|
|
版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