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忆兵  著


                      第二节 三省的建构

    宋代自始至终分设三省。然在神宗改制前,三省仅有虚名,没有或很少有实际职权。《山堂考索续集》卷30《官制门》云:“宋初三省,虽曰沿唐,而实异于唐。盖三省为空官,而以平章为宰相者,宋初制也。”朝廷于皇城之外设尚书省、中书省和门下省,中书省和门下省又称中书、门下外省(下省),仅“存其名”,不预闻中央政务。神宗改制后,三省才各自得以独立,行使职权。但是,很快许多机构功能又趋于合一。可以说,宋代沿袭唐中叶以来三省制的发展变化,名义上保留三省制,实际上向一省制趋向发展。其间虽有神宗改制的反复,但这个大的发展趋势没有改变。

    1、中书省

    北宋前期,中书省仅仅是皇城外挂牌机构,不参与政务,“中书省判省事一人,以舍人充,掌供郊祀及皇帝册文、幕职州县官较考、斋郎室长诸司人年满复奏、并受文官改赐服章、僧道紫衣师号、举人出身、寺观名额、正宣之事”(《宋会要·职官》31)。神宗改制后,中书省成为宰辅机构的核心部分,宰辅的权力行使大体上体现为中书省的机构运作过程。神宗改制前,在“中书门下”机构中,宰相的核心权力是原来属于中书省的起草和发布诏令的职能部分,这也是“中书门下” 简称“中书”的原因;改制以后,中书省始终处于权力的中心位置。

职掌和职官。

    《宋史》卷161《职官志》载:

    掌进拟庶务,宣奉命令,行台谏章疏、群臣奏请与兴创改革,及中外无法式事、应取旨事。凡除省、台、寺、监长贰以下,及侍从、职事官,外任监司、节镇、知州军、通判,武臣遥郡横行以上除授,皆掌之。

    即中书省职掌范围是处理日常政务,起草诏令并取旨,任命中下层职官等。设官十一:有令、侍郎、右散骑常侍各一人,舍人四人,右谏议大夫、起居舍人、右司谏、右正言各一人。中书令官高不除,改制后,以右仆射兼中书侍郎行中书令之职,另置中书侍郎以为副职。南渡后,只设左、右丞相,不设本省长官,逐渐恢复到神宗改制前的状况。

     机构设置。

    最初设八房:吏房,“主行除授、考察、升黜、赏罚、废置、荐举、假故、一时差官、及本省杂务”;户房,“主行废置升降郡县、调发边防军须、给借钱物”;兵礼房,“主行郊祀陵、庙典礼,后妃、皇子、公主、大臣封册,驸马都尉、内命妇官封,科举考官,外夷书诏”;刑房,“主行赦宥、契勘刑狱,除授官贬降叙复”;工房,“主行计度营造、开塞、河防”;主事房,“主行受发文书”;班簿房,“主行百官名籍及具员之事”;制敕库房,“执行编录供检敕令格式及架阁库”。元祐以后,析兵礼房为二,增加催驱房和点检房。催驱房,“主行催驱在省诸房行遣文字稽违之事”;点检房,“专点检诸房文字差失之事”(均见《宋会要·职官》3345),共有十一房。后又改主事房为开拆房。其中兵房仅“掌行除授诸蕃国王爵、官封。”军政之事归枢密院管理。

     中书省独尊的位置。

    中书省独尊局面,由来已久。《石林燕语》卷3说:“自两汉以来,谓中书为政本。盖中书省出令,而门下省复之,王命之重,莫大于此。”唐代,“中书之权独重,宋朝亦最重中书。盖以造命可否,进退皆由之也。”(《山堂考索别集》卷18《人臣门》)北宋前期中书门下,统领百官,总揽大政,所行使的职权大都同于中书省。宋真宗对宰相吕蒙正等说:“中书事无不总,赖卿等宿望,副朕意焉。”(《长编》卷48

    神宗改制,有所变易。《老学庵笔记》卷4称:“旧制,两省中书在门下之上,元丰易之。”改制后,虽置中书省于门下省之下,但中书省因为是朝廷政令所出之地,事实上仍然凌驾尚书、门下二省之上。《长编》卷327叙述三省制后说:“三省分班奏事,各行其职令,而政柄尽归中书。”当时,王珪以左仆射兼门下侍郎,蔡确以右仆射兼中书侍郎。蔡确善心计、好揽权,“已而,确果独专政柄。凡除吏,珪皆不与闻。”(《长编》卷327)“王珪以左相在门下,拱手不复校”(《长编》卷358)。甚至,蔡确试图在三省来往文书之间也显示出中书省独尊的地位,《长编》卷327又载:“蔡确既为右仆射且兼中书侍郎,欲以自大,乃议尚书省关移中书,当加‘上’字以重之。”此说虽然未得神宗首肯,但蔡确有此想法,也是当时中书省实际位置的一种体现。中书与门下二省侍郎之间,也是中书侍郎权大。“两省侍郎,由中书过门下,虽名为迁,实抑其权。”(《山堂考索续集》卷30《官制门》)

    哲宗即位初,曾试图改变中书独尊的局面。元丰八年(1085)九月,“诏三省合取旨事及台谏章奏,并同进拟,不专属中书”(《长编》卷359)。然在实际运作中,中书省由于处在“拟旨出令”的有利位置,独尊的情况一直得以延续。元祐元年(1086)五月,殿中侍御史吕陶奏曰:“朝廷差除,虽云三省同奉圣旨,其根本次序、拟议、进呈皆出中书”(《长编》卷377)。同年十一月,吕公著奏曰:“今虽分三省,事多同呈,然机务之本并在中书。”(《长编》卷391)元祐六年(1091)正月,御史中丞苏辙言及范纯礼任职之事时说:“窃缘旧例,从官出入,尽系三省商量,然后进呈取旨行下。今中书独专其事,中外莫不惊怪。”(《长编》卷454)中书独尊的局面就使得三省权力的分配,有了轻重主次之分,也为三省的重新合一奠定了基础。

    2、门下省

    门下省前期名存实亡。《宋会要·职官》22言:“用两制以上官一员判门下省事,其通进、银台司及门下封驳事,又离为别司,而领于他官,名具实废,散无统纪。”《长编》卷107载群牧判官司马池天圣七年(1029)三月转对之言说:“唐制:门下省,诏书出有不便者,得以封还。今门下虽有封驳之名,而诏书一切自中书下,非所以防过举也。”此时的门下省,仅是皇城外保留的挂牌机构,“主乘舆八宝、朝会位版、流外较考”(《宋会要·职官》117)。门下省原来职掌的部分封驳权,归于通进、银台司,银台司下面专设“封驳房”。然宋初门下省承袭制度传统,封驳权并未完全失去,偶尔仍有类似职责的履行,太祖乾德五年(967)三月,门下省言:“今流内铨以前进士开封李肃拟保顺军节度掌书记,有违元制,准格下。”(《长编》卷8)开宝八年(974),“户部员外郎、知制诰王祜判门下省,与判吏部流内铨侯陟不协。陟所拟注,祜多驳正。”(《长编》卷16)天圣元年(1023)十月,“门下省言:吏部流内铨注拟选人,请如旧制过堂押定。”(《长编》卷101)这些都是明显的门下省封驳事例。

    门下封驳之职,在北宋初期若有若无。太宗淳化四年(993)六月,“以右谏议大夫魏庠、知制诰柴务成同知给事中事,凡制敕有所不便者,宜准故事封驳。”同年九月即诏“停废知给事中封驳公事”(《宋会要·职官》242)旋设旋废,制度还十分不稳定。真宗咸平四年(1001)五月,以吏部侍郎陈恕知通进、银台封驳司,陈恕言:“封驳之任,实给事中之职,隶于左曹,虽别建官局,不可失其故号,请为门下封驳司,隶银台司。”得皇帝同意(《长编》卷48)。同年九月,“知封驳司陈恕请铸本司印,诏:如有封驳事,取门下省印用之。因遂改知封驳司为兼门下封驳事。”(《长编》卷49)此后,通进、银台司长官时常兼门下封驳事①,门下封驳权逐渐得以恢复。嘉祐四年(1059)四月,何郯同知通进银台司兼门下封驳事,再次强调“此司实代给事中封驳之职”,要求“凡有诏敕,并由银台司”,得仁宗同意(《长编》卷189)。于是,这个部门有直接被简称为“门下”的,如嘉祐五年(1060)七月,以“知谏院唐介知荆南”,“敕过门下,知封驳事何郯封还之”(《长编》卷192)。神宗即位初,范镇知通进银台司,范镇上言:“故事:门下封驳制敕、省审章奏、纠举违滞,著于所授敕,其后刊去,故职寝废。请复之,使知所守。”得神宗同意(《苏东坡集》卷39《范景仁墓志铭》)改制后,罢银台司,通进司隶属门下省,以左仆射兼门下侍郎为门下省长官,居首相位置。其实际权力常常不如中书右相,但已经是朝廷两宰相之一。

     职掌和职官。

    元丰改制以后,门下省也成为实权宰相机构,职掌范围与职官设置也有了明确说法,《宋史》卷161《职官志》载:

    受天下之成事,审命令,驳正违失,受发通进奏状,进请宝印。凡中书省画黄、录黄,枢密院录白、画旨,则留为底。及尚书省六部所上有法式事,皆奏复审驳之。给事中读,侍郎省,侍中审。进入被旨画闻,则授之尚书省、枢密院。即有舛误应举驳者,大者论列,小者改正。凡文书自内降者,著之籍。章奏至,则受而通进,俟降布,分送所隶官司。凡吏部拟六品以下职事官,则给事中校其仕历、功状,侍郎、侍中引验审察,非其人则论奏。凡迁改爵秩、加叙勋封、四选拟注奏钞之事,有舛误,退送尚书省。复刑部、大理寺所断案,审其轻重枉直。不当罪,则以法驳正之。

    《宋会要·职官》24载元丰五年(1082)十二月二日诏曰:

    门下省,凡中书省、枢密院文字应复驳者,若干事体稍大,入状论列;事小,即于缴状内改正行下。若事不至大,虽不足论列,而其门曲折、难于缴状内改正者,即具进呈,以应改正。事送中书、枢密院取旨。

    门下省主要工作是审核上发之诏令、下呈之奏章、六部任命、断案等等,并保留档案。所谓“审而复之”。设官十一:侍中、侍郎、左散骑常侍各一人,给事中四人,左谏议大夫、起居郎、左司谏、左正言各一人。侍中官高不除,改制后,以左仆射兼门下侍郎行侍中之职,另置门下侍郎以为副职。南渡后,只设左、右丞相,不设本省长官,逐渐恢复到神宗改制前的状况。

    改制以后,朝廷有意识地加强门下省的独立作用,元丰五年(1082)十二月,“诏门下省:凡本省事,从本司取旨”(《长编》卷331)。门下省长官由首相尚书省左仆射兼任,依据制度,其位序在中书省长官之上,然实际中却反处其下。至元丰八年(1085)五月,左仆射王珪去世,右仆射蔡确迁左仆射,才有意识地加强左相的权势,如改“百官差除”“尽归中书”为“三省合班取旨”(《长编》卷363)等等。有时左仆射也会因为首相的位置和个人的作用,权力超越中书右相,如章惇绍圣年间为左仆射,以首相的身份,“文字合送中书省取旨者更不送中书省,便于尚书省将上取旨画定,指挥签书,押送中书省降敕。”(《宋会要·职官》129)同僚对此虽有意见,却也无可奈何。但整体上仍然不能改变中书权重的格局。

    门下省中,正副长官既然都是朝廷宰相、副宰相,行门下封驳之职的往往就是给事中了。如元丰六年(1083)六月,邓绾试礼部侍郎,“于是给事中陆佃、韩忠彦封驳绾命,言绾奸回颇僻,使典邦礼,恐玷清选。诏罢之”(《长编》卷335)。

     机构设置。

    门下省所设机构与尚书、中书二省对应,初共有九房:吏房、户房、礼房、兵房、刑房、工房,“皆视其房之名而分尚书省六曹二十四司所上之事,以主行之,惟班簿、本省杂务则归吏房”;开拆房,“主行受发主事”;章奏房,“主行受发通章奏事”;制敕库房,“主行供检编录敕令格式,及拟官爵、封勋、黄甲,与架阁库”(均见《宋会要·职官》22)。元丰八年(1085)门下外省增设催驱房,掌检查、催促本省诸房文书按期限发送;元祐三年(1088)增设班簿房、点检房,掌百官名籍、检查诸房文书有无失误。

    3、尚书省

    尚书省前期名存实亡,掌管朝廷部分礼仪之事。“尚书省尚书、侍郎至诸司郎中、员外,止为正官,以叙位禄,皆不职本司之事。”(《宋会要·职官》41)名义上,朝廷规定“国家每有大事,必集议于尚书省”,然往往流于形式,赴议者多为一些官职不重要者,“本省官自三司副使已带职者,多移牒不赴”(《宋朝事实》卷9《官职》)。官署旧址在典国坊梁太祖旧第,太平兴国中迁往利仁坊孟昶旧第。

    宋代官与差遣分离,尚书省六部基本上也是虚设、没有职能的机构,但又不可一概而论。尤其是宋初,沿袭唐五代制度,尚书省六部与后来设置的差遣重叠并行,官制设置比较紊乱,六部也仍保留一定的行政职能,例如:建隆三年(962)三月,控鹤右厢都指挥使尹勋擅斩部属,兵部尚书李涛“以病卧家”,“力疾草奏,乞斩勋”,家人劝其不要过问,李涛说:“我为兵部尚书,知军校无辜杀人,岂得不论?”(《长编》卷3)又,同年同月,太祖下令说:“诸州自今决大辟讫,录案闻奏,委刑部详覆之。”(同前)又,《长编》卷5载乾德年间事说:张昭“为吏部尚书领选事,凡京官七品以下又属铨。及昭致仕,始用它官权判,颇更旧制。”上述几例,都说明六部仍是具有一定行政职能的部门。只是随着北宋社会的逐渐稳定和差遣制度的逐渐完善,六部的行政职能才渐渐被完全剥夺,机构完全虚化。

     恢复尚书省的要求及付诸实践。

    北宋前期,中央政府机构设置重叠,行政效率低下,许多官员将弊病归结到尚书省的有名无实,提出恢复尚书省的要求。至道二年(996)二月,王炳上书论尚书省职能,言“尚书六曹,名虽存而其实亡矣。”然王炳要求恢复的仅仅是尚书省“藏载籍、兴治教”的功能。宋初,大臣也曾提出全面恢复尚书省的建议。端拱元年(988)十二月,著作郎罗处约上疏讨论三司制度时,要求全面恢复尚书省二十四司制度(详见《长编》卷29)。淳化二年(991)九月,御史中丞王化基献《澄清略》言五事,首言“复尚书省”,具体建议说:

    臣今请废三司,止于尚书省设六尚书分掌其事;废判官、推官,设郎官分掌二十四司及左右司公事,使人掌一司;废孔目、勾押前行后行为都事、主事、令史、书令史;废勾院、开拆、磨勘、凭由、理欠等司,归比部及左右司。如此,则事益精详,且尽去其州郡职局鄙俗之名也。(《长编》卷32)

    嘉祐三年(1058)十二月,知制诰刘敞等上条奏说:

    尚书二十四司既为虚名,所以官冗员众,蠹财害政。即欲改正官制,当罢三司,复二十四司及九卿官,使有定员,其郎官不在本省治职事者,并以前资及散官处之。……大理寺决天下狱,刑部复之,于事已足,又加审刑院,则为骈衍。即欲裁损官制,当废审刑院。一吏部尚书、侍郎、郎中分领铨事,则当差次轻重,分别流品。今审官院掌京朝官磨勘,而尚书铨惟典州县幕职官,体制不伦。即欲裁损官制,当罢审官院,以其职事归尚书铨。群牧司、提举司、纠察司之类,皆古无此官。即欲裁损官制,悉当省罢,还属尚书九卿,此所谓裁损者也。……中书出制敕,唐制并经门下审核,然后尚书出告身,经历三省。比来唯于中书发敕,虚置三省官名,今欲申明复此制。(《长编》卷188)

    大中祥符九年(1016)三月,真宗对宰辅们言及尚书省制度时也说:“言事者屡请复二十四司之制,杨礪尝言行之不难。”(《长编》卷86)此外,咸平中杨亿提出“文昌会府宜复其旧”,至和中吴育认为“尚书天下之大,有司当渐复之”(《山堂考索续集》卷29《官制门》),可以说,要求恢复尚书省制度,在神宗改制前,几乎已在朝野达成普遍共识。

    神宗改制后,大臣们的建议得以付诸实践,尚书省六曹二十四司转为职能单位,尚书省也成为名义上的宰相机构,且以尚书省都堂为政事堂, 宰相们议政、决策于此,徽宗曾赐尚书省手诏曰:“尚书,政事之本”(《宋会要·职官》415)。神宗又于元丰五年,在大内之西建尚书新省,“自令、仆厅事下至吏舍,为屋四千楹有奇。”神宗夸耀说:“新省宏壮,甚与官制相称。”(均见《宋会要·职官》48)有都省、令庭、左仆射庭、右仆射庭、左丞庭、右丞庭,三省办公处所皆在于此。这一年的五月,还诏曰:“如闻官制新行,诸司不知所属,可一切申尚书省。”(《长编》卷326)尚书省成为总理朝政的机构。不过,尚书省长官由中书、门下二省长官兼任,尚书省不免与中书、门下二省呈现合而为一的倾向。如元丰八年(1085)三月和元符三年(1100)正月诏:“尚书省官权于门下、中书省治事。”(《长编》卷353520)就是这种倾向的一种体现。

     职掌和职官。

    元丰改制后,尚书省有了相当的职掌和机构设置,《宋史》卷161《职官志》载:

    掌施行制命,举省内纲纪程式,受付六曹文书,听内外辞诉,奏御史失职,考百官庶府之治否,以诏废置、赏罚。……凡天下之务,六曹所不能与夺者,总决之;应取裁者,随所录送中书省、枢密院。事有成法,则六曹准式具钞,令、仆射、丞检察签书,送门下省画闻。审察吏部注拟文武官及封爵承袭、赐勋定赏之事。朝廷有疑事,则集百官议其可否。凡更改申明敕令格式、一司条法,则议定以奏复,太常、考功谥议亦如之。季终,具赏罚劝惩事进奏院,颁行于天下。大祭祀则誓戒执事官。

    尚书省属下的六部,是中央政令的具体实施和执行机构,神宗总结其职能便是“尚书省承而行之”。 设官九位:尚书令,左、右仆射,左、右丞,左、右司郎中,员外郎各一人。尚书令官高不除;左、右仆射兼门下、中书二省长官,为宰相;左、右丞为副宰相。

     机构设置。

    尚书省机构设置有十房:吏房、户房、礼房、兵房、刑房、工房,“各视其房之名分掌六曹诸司所行之事”;开拆房,“主受发文书”;都知杂房,“主行进制敕目、班簿、具员赏功罚罪、都事以下功过迁补、及在省杂务”;催驱房,“主行钩考六曹稽失”;制敕库房,“主行编类供检敕令格式、简纳架阁文书”(均见《宋会要·职官》44)。后增设点检房、奏钞班簿房等。各房之上,设尚书省左右都司,“掌受付六曹诸司出纳之事,而举正其稽失,分治省事。左司治吏、户、礼、奏钞、班簿房,右司兵、刑、工、案钞房,而开拆、制敕、御史、催驱、封椿、知杂印房则通治之。”(《宋会要·职官》419

① 如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三月,"命吏部尚书王钦若知通进、银台司,兼门下封驳事";"天禧二年(1018)五月,以御史知杂事吕夷简同勾当通进、银台司,兼门下封驳事"。(皆见《宋会要辑稿·职官》2之27)

 

     

                                                                                           版式:

 

返回

版权所有 北京国学时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制作 Copyright© 2000
web@guoxu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