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中的蛇
西周 口径纵48.5厘米 横48.9厘米 足径32.7厘米 通高25.4厘米
圆形、方唇、附耳、浅腹、圈足,腹饰蟠虺纹。
春秋晚期 钮高5.4厘米 镈厚0.7厘米
形制大体与编钟近似,纹饰较编钟清晰,空花扁钮,下口齐平,其上和正背两面均饰蟠虺纹。
战国 长5.8厘米 宽3.7厘米 厚1.2厘米
青白玉,钩为蛇首状,带钩身的中部为一绞丝纹圆环,圆环中心为一椭圆形浅浮雕,其外框为透雕的四凤,四角向内出凤首,四蛇身与四凤相连,蛇首穿过中心的圆环,凤身、蛇身皆阴刻羽状纹、细斜线纹和鳞纹。
战国 长3.7厘米 宽1.4厘米 厚0.8厘米
青白玉,盘蛇神兽纹玉管的正面为等边三角形,以棱为中轴,上下两端均为神兽,一端似人面,一端似枭首,两神兽浑然一体,兽 身盘绕三条蛇,蛇身阴刻鳞纹,一蛇的头在背面,两蛇的头在正面。
战国 座径31.1厘米 高18.8厘米
胎色灰白,釉色泛黄,座上贴九条堆塑的盘蛇,蛇张口圆目,身饰鳞纹,插孔上下饰细密的水波纹。
战国 座径32厘米 高26厘米
灰褐色硬陶,座身有四蛇,腹部相交,颈部向上昂起,头如马首,蛇身满饰鳞纹。为首次发现的越国乐器。
战国 高5.8厘米 足径6.7厘米
泥质灰白陶,球身由八条蛇组成,蛇身盘成圈状,蛇头和蛇身饰点状的蓝色琉璃釉,并以红彩相间。
东汉 高64厘米
东汉时期蜀中巫神文化的体现,辟邪镇宅,四川特有的类型。造型一般是鬼面,头上有角,瞪眼,血盆大口,獠牙,长舌及胸(也有短舌的造型),一手持斧,一手抓蛇。
南唐 长45.3厘米
陶质,这件人首蛇身俑作两条人首蛇互相缠绕的姿态,两人首的方向相反。人首圆脸光头,颈下有蛇鳞。
明 径10.2厘米 厚0.5厘米
青铜质地,蟾蜍钮,主纹饰为铭文、二十八星宿、八卦、十二生肖、四灵组合而成,纹饰清新,主题鲜明,工艺精美。
清 高22厘米 口径12厘米
青铜质地,通体鎏金。顶塑老态龙钟寿星翁持杖、鹿与侍童的造型为钮,炉身饰三层单瓣仰莲,瓣尖翘出,下半部莲瓣中嵌有神态各异的十二生肖像。
清中晚期 高6.4厘米 口宽22厘米
花梨木质,盒盖上镶有十二生肖和太极图
清末 长85.4厘米 宽7.8厘米
近代 高23厘米 宽22厘米
女娲是中华上古之神,人首蛇身,为伏羲之妹
近代 长41厘米 宽39厘米
“贴补绣”,有“童子”、“老鼠”、“葡萄”、“老虎”、“蛇”等内容,结在儿童身上,用以避邪驱毒。
铜 径4厘米
压胜钱,不用于交换,而用于摆设、礼仪,作为吉祥如意、镇恶驱邪的象征。方孔铜钱,正面是十二生肖动物图案、名称,或配有十二地支文字。背面多为八卦、星官、吉语等相衬。
20世纪50年代 纵13厘米 横23厘米
左为许仙,中为白娘子,右为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