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店楚简儒家思想研究资料汇编综述

      

专题讨论篇

总说

  对于一个重要的思想问题集中讨论的情况在这里并不明显,这也体现了冯国超先生说的缺陷,从这里可以看出一个学术研究平台的存在是多么的重要。这里面的文章虽然大体谈的都是一个问题,但基本上是各自为战,没有像上面一样出现论证的场面。不过这也是一件好事,由于群体的无意识,便可以真实的了解那个才是人们所真正瞩目的焦点。

  专题讨论篇大致分为:“伪书”“思孟”“天道”“圣仁义”“性情”“礼乐”六部分,这大概集中了额外的一些问题。本来“儒道关系”也曾是探讨的焦点话题之一,但由于众位学者的观点极为一致,认为儒道可以认定是“兼容并包”的,所以不必列于“讨论”之中,放到“杂说”里面去了。

  希望以后这一个板块因为平台的建立可以扩充大量的内容。

伪书第十四

  随着郭店儒家简的出土,有很多的传世文献或可以摘掉伪作的帽子,或可以将自己的年代在人们的意识中提前到接近真实的年代。这其中包括《礼记》、《尚书》等等。这对认识古代文献和中国哲学史有着重要意义。

  吕绍刚先生认为据楚简可以推翻很多认为《古文尚书》是伪作的证据,认为可以重新考虑《古文尚书》的价值问题。而与此相反的,黄震云、黄伟、廖名春等先生则据竹简认定《古文尚书》为伪作,并举出了很多的证据。

  而这一方面,王世舜先生显得非常的镇静,王先生在《略论〈尚书〉的整理与研究》一文中详细的对今文、古文《尚书》都作了考证,认为今文未必真、古文未必伪,一切对《尚书》真伪的辩论都应该“慎言其馀”。

  梁涛先生和郭沂先生则据楚简对《中庸》作了再次的探讨。梁涛先生的文章甚为详细,从文献和思想两个方面对今本《中庸》进行了分析,认为应将其分为《中庸》和《诚明》两篇。而且据楚简认定《中庸》为子思作品无疑。

  郭沂先生则认为《中庸》部分为子思所做,部分有其后学所做,但里面并没有汉儒假托的成分。

  罗新慧认为楚简印证了《大戴礼记》中的《曾子》不虚,并且认为《曾子》早于简文。

思孟第十五

  这里主要集中了学者通过学习郭店楚简,对思孟学派的认识,和对子思思想的研究。对于学派归属的讨论在这里并不作为重点。郭店楚简的出土,其最大意义大概有三点:其一是对先秦儒道关系和道家思想的重新认识;其二就是对“思孟学派”和儒家原始的认识;其三就是楚简的历史和地方意义。关于“思孟学派”最重要的讨论因为文章的学派归属问题迟迟不能确定,所以慢慢的冷却了下来。但是对儒家“心性论”和子思的认识还是一直延续的。

  姜广辉先生以《荀子·非十二子》、《中庸》和子思的思想性格作为参照,认定《唐虞之道》、《缁衣》、《五行》、《性自命出》、《穷达以时》、《成之》、《鲁穆公问子思》、《六德》皆为《子思子》中的内容。并且将“儒分为八”作了解释,认为“儒分为八”是笼统的概括,具体地说应当分为:弘道派——子游、子思、孟子;传经派——子夏、荀子;践履——曾参、曾申、乐正字春;表现派——子张。

  而王德裕先生认为郭店楚简表明了《中庸》为子思晚年所作。

  孔德杰则是根据郭店楚简对子思的修身方式作了谈讨,认为子思的修身态度的必要性是“求之于己为恒”,为的是“为政以德”;修身的基础是“心性论”,而途径是“教”、“思”,教生德、思生德。并且认为思孟学派的说法是可靠的。

  对子思的思想做了解的是刘力、陈国锋,他们认为子思的思想是这样的:

  命——人性特质;

  诚——本性

  情——内容

  和——理念

  中——性状

  认为子思的人性与道德的关系的处理是:心的受教与习养。

  而宋启发则在《五行》与《论语》的比较中发现:

  孔子的传道模式是“近取譬”,重在为“仁”。持“天命观”。

  子思的传道模式是“条理化”,形成了一种逻辑关系,重在成“圣”。持“天道”观。

  并且认为孟子的思想就是源于子思的“天道”。

天道第十六

  由于郭店楚简中关于“天”的论述是非常多的,故而对“天道”的研究是比较多的。“天道”一向认为是儒家不常谈的,但楚简的出土扭转了这种思维。

  丁四新博士认为孔子的“天”是神格存在;在孔子那里人存在的圆满意义是要得到天的肯定。而楚简的思想则是“天生百物,人为贵”,是通过“天常”到达“人伦”,是对孔子“天命观”的发展。楚简中天道与人道突出人道。

  韩星先生则提出了“天命、天常、天德、知天、效天”,并依次进行了阐述,着眼于楚简的天人关系和对社会人生问题的解决。而且韩星先生认为儒道墨互相温和,互攻互取。认为儒家在楚简中受到了各家思想的影响。

  郑淑媛则对儒家“天道观”的演化过程由三点要提:首先,由实存的自然之天到抽象的形上之天,同时天一直不脱离万事万物;其次,由少数统治者之天到大多数人之天;最后,由外在之天到达内在之天。

圣仁义第十七

  这一章里面探讨的问题是“仁内义外”的问题。“仁内义外”说众所周知的是孟子与告子之间的那场辩论。在《孟子》中,这场辩论是以告子的失败告终的,所以一直以来人们都认为“仁内义外”不是儒家的观点,而且是儒家所批判的。这个问题在郭店楚简的《六德》出土之后,终于出现了转机。伴随着其他文章的解读,学者们对楚简的“仁义”进行了挖掘。

  张立文先生从“仁”字的字体、字形认为楚简中的“仁”大体可能有四方面:

  首先,“仁”应当是在古代仪礼中表示尊敬、威严的仪式或特定的礼仪;

  其次,是情感与合宜的理性;

  再次,“仁”有“内主人”“外主我”的观念;

  最后,是一种理想人格和价值标准。

  同样思路不同内容,王中江先生从楚简“仁”字的字形是“上身下心”来看,提出了楚简的“仁”是“依赖于对自身自我的感受和关心而表现出的对他人的‘同情心’、‘怜悯’和‘慈爱’,是儒家‘身心之仁’的最基本属性,并谈到了‘身体’与‘事亲’之‘仁’的关系和‘推己及人’与‘爱民爱人’的问题。”

  罗新慧先生则认为郭店楚简多有将“仁”“义”对举或并举之处,罗先生区分了二者的内涵,认为楚简中“义”的地位很高,强调以外在之义承载内在之仁。觉得在思想层面上简文对“仁义”进行了本体论的区别,并且认为这是儒家思想发展的重要一环。后来罗先生又将儒家的“仁义”发展脉络做了一个说明:认为自孔子开端之后,经过孟子,至董仲舒,“仁义合一”了。而楚简和荀子代表了另外的观念。

  刘丰先生则表示先秦儒家关于仁义的认识,有一个从“内外相分”到“内外合一”再到“内外相分”的过程。刘先生认为孔子的时候是“仁内义外”的看法,孔子从“礼”说到了“仁”,但还是立足于“礼”而到了“思孟”的时代,则走向了“内外合一”,礼乐仁义已经内化为了人的属性。后来由于社会现实的情况,荀子又开始以礼释仁,再次走向了“仁内义外”。

  李景林先生的看法则是认为《六德》讲“仁内义外”完全是从社会伦理关系的角度定义的,而孟子所反对的“仁内义外”是在形而上的“道”的层次讲的,二者根本就不矛盾,属于不同的层面。这从孟子的许多实例中可以看出来,李景林先生还甚至认为孟子的“仁义内在”说可以成为《六德》的“仁内义外”说的理论基础。

  本编还附了庞朴先生的《试析仁内义外之辩》一文,其虽然不是针对楚简的,但可作为参考。

性情第十八

  这一章里主要是收集了关于楚简的“人性”、“德行”等讨论文章。

  陈宁先生先对楚简中相关文章,如:《成之》、《性自命出》、《语丛二》进行了文字训释。陈宁先生认为楚简对于人性的言论有“请谓之性”、“人性全通”、“人性兼善恶”、“人性可易”等四方面,与孟子有异有同。

  戴兆国先生则认为楚简弥补了孔孟之间的心性论环节,用“心性理论的神话”、“心身一体论的初步阐发”、“德性修养论的深化”、和“德治主义的滥觞”四个标题对自己的文章进行了概括。

  唐雄山试图对郭店楚简做儒家人性思想的现代诠释,将儒家人性思想分出了层次结构和心性的特征,并提出了人性的运动形态和人性的价值导向。

  同样想说清传统与现代逻辑关系的黄志平和唐媛两位先生认为“传统儒家性情论大致经历了孔子到《性自命出》到《中庸》到《孟子》再到《荀子》到《大学》的逻辑进程。”认为这个传统的体系的现代价值是“深刻的现代教育学的理念和对物欲社会的抑制,为现代社会的诚实人格构建了理论资源。”

  丁原明提出,郭店儒简的“性情论”是上承孔子,又接近于孟子的状态,与“接受仁学义理的治《诗》派和礼乐派思想的初步结合。”认为儒简“性”“情”是接着孔子讲,并从“天”“性”“情”的内涵和“仁德观”、“涵养观”出发,从价值角度进行了阐释。

  王美凤认为郭店楚简的德治思想是建立在神本基础上的,强调重民、爱民、加强自身的修养。

  但是,与这一切观点不同的是向世陵先生冷静而踏实的意见,向先生认为竹简中的“性”没有什么确定内涵,不是什么哲学本体。

礼乐第十九

  本章收集的是关于讨论楚简的儒家“教育”、“礼学”、“乐论”的文章。这些可以说是儒家的“用”,是具体方法的内容。

  先看对教育的说法,姜国均先生先生认为“郭店楚简以情论性,探讨了性、情、心、道与教育之间的关系,提出了缘情立教、教化成性的思想,提出了知情体道,由义入道,内外双修的成德途径;确立了‘金声玉振’,内外和谐,天人合一的理想人格。”并且其特征是明显的“情性论”。这些教育思想是上承孔子,下启孟子。而且提出了“情性论”衰败的原因,认为“情性论”经过孟子的改造和荀子的批判之后,就进入了隐藏的阶段,不被后儒所重视。

  礼学方面是使陆建华先生的说法,陆建华先生将郭店楚简的礼学和孔子礼学做了一个比较。并且举了很多例子,孔子倡导“为国以礼”,而楚简斥责“为邦而不以礼”。并总结了郭店楚简的礼学思想是“礼本于天”。

  而蔡仲德在他对乐论的试探中,认为“郭店楚简中的儒家乐论重视音乐的社会功用,强调音乐教德养心的作用,强调礼乐配合治人治国的功用,反映了儒家乐论共有的特性。”但也同样认为这不如《中庸》和《荀子·乐论》、《乐记》、《孔子闲居》那样深入。大概提到如下几个方面:乐与人的关系和乐对人的教德养心功用;由礼至乐的递进关系;乐与礼的相辅相成、相反相济和乐的制作。

  而张世保先生则从《性自命出》、《五行》的形上特征,而且以孔子、庄子为例进一步论述先秦“乐”的形上特征。而且从诗、乐、颂的关系解释了“乐”的形上特征。

  而韩星先生据楚简分析了礼乐的产生、礼乐制度的发生过程、礼乐文化的基本特征、礼乐的教化功能、礼乐与仁德、刑法的关系、礼与乐的关系几个方面探讨了礼乐文化的内容。

  尹红和祁海文两位先生则分别探讨了乐教思想。

  

Comments are clos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