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名刹、高僧简介(四)

  47、苏州市西园戒幢寺

  简称西园寺,坐落于苏州城西阊门外留园路西园弄18号,为江南名刹律宗道场。

  西园寺创建于元代至元年间(1264-1294)始名归元寺,距今已有七百年的历史。明嘉靖(1522—1566)末,太仆寺卿徐泰时构筑东园(今留园)时,把已经衰落的归元寺改建为宅园,名西园。徐泰时故世后,其子徐溶舍园为寺,取名复古归元寺,并于崇祯八年(1635),延请报国禅寺茂林律师任住持,改名戒幢律寺,该名反映出寺院高树戒律之幢,以戒为本、以律为宗的立寺原则。经茂林律师及尔后数代住持的努力,西园寺成为律宗道场,法会盛极一时,列为江南名刹。惜于清咸丰十年(1860),毁于兵燹,只剩下残垣颓壁、荒草萋萋。光绪年间,浙江按察使盛康与吴郡士绅同倡议修复西园寺,请紫竹林寺方丈荣通及其徒广慧来主持此项工作。广慧法师自承担大任之后,托钵四方,化缘重建戒幢律寺。从43岁到73岁,在30年中先后修建了大雄宝殿、观音殿、罗汉堂、天王殿、放生池及安僧的配套设施,并完成了内部塑像。咸丰十年(1860)又被太平天国军队烧毁。光绪年间又重建,至民国十五年(1926),西园寺再度成为吴门首刹。“文革”期间,西园寺又一次面临存亡,为使寺院免于危难,明开、安上两位法师不顾个人安危,舍身护寺,抢救文物,更由于受到周恩来总理的亲自过问和迟浩田将军的保护,使西园寺成为苏州唯一没受到破坏、基本保持完整的寺院。近年来,该寺先后回收了寺院北面的土地八千余平方米,完成了山门殿、钟鼓楼工程和上塘河“福德桥”、“智慧桥”工程,开始了多年酝酿设计的三宝楼工程。还创办了以培养高级佛教人才为目标的“戒幢佛学研究所”。

  西园寺东靠以古典园林闻名的留园,西邻幽寂的寒山古寺,北倚美丽的虎丘风景区,南临阊门运河,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是巧妙融合佛教殿堂与苏州园林为一体的寺院。寺内古木幽深,梵宇重重,绿茵曲水,鸟语花香,经声梵乐中怡然使人步入了一个清净庄严的伽蓝圣地。临闹市而无喧嚣,近尘寰而不污染。钟鱼梵呗,涤除烦恼之扰;绿荫亭阁,缓解人生辛劳;白云流水,怡然漫步,于身于心,都是一种美的享受。在这里,您既可以目睹五百罗汉的各异神态,又可领略曲径通幽的悠闲情趣:寺院的最外围照壁,黄墙黛瓦,顶上有双龙盘绕,可以说是寺院的屏障。正面写着“戒幢律寺”四个大字。照壁的两边就是福德桥和智慧桥,横跨于上塘河上,成为西园寺接引信众、游人的第一步。走下福德桥、智慧桥,便是御赐牌楼,它建于清朝光绪年间(1903),广慧老和尚五十岁时亲自到北京恭请《龙藏》(佛教《大藏经》的一种),光绪皇帝敕赐“紫衣沙门,震国戒幢”匾额。牌楼的中门横额上写着“敕赐西园戒幢律寺”。两边石柱上对联上联是“佛日增辉,重开阊阖”,下联为“宗风振律,大启丛林”。两边的楹联为:“一水设双桥广度群生登觉岸,三风垂百世严持净戒证菩提”。这是已故中国佛协副主席、当代著名书法家刘炳森居士的遗墨。大雄宝殿是寺院的中心建筑,兴建于光绪末年。观音殿位于大雄宝殿的右侧。于光绪初年建成,殿内置三座佛龛,供奉三尊坐相观音菩萨,观音像是明代巧匠用香樟木雕塑而成,脸部的笑纹、身上的衣褶,线条流畅,反映了当年高超的工艺水平,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

  西园寺以罗汉堂和寺内园林最为著名。罗汉堂内有江苏省现存艺术性较高而唯一保存完整的清塑五百罗汉,千手观音,以及是南宋著名高僧道济禅师疯僧济公塑像。寺内园林西花园放生池四百岁神鼋湖心亭以及名贵花木。

苏州西园戒幢律寺

  罗汉堂

  苏川西园寺罗汉堂,创建于明代未叶,清咸丰十年被太平天国军队燹毁,后在方丈普仁大和尚多方奔走的努力之下,在同治、光绪年间陆续重建。罗汉堂屋宇深广,共三进四十八间,呈田字形、以佛教四人名山塑座为中心,泥塑金身罗汉五百尊。今第一进石拱门圆框,雕刻精美,为明代遗物,其余均为同治、光绪年间陆续重建。五百罗汉分单双号相对排列,造像姿态各异,栩栩如生,喜怒哀乐,无一不备;衣褶条文,清晰分明,无一雷同,是江苏省现存艺术性较高而唯一完整的清代塑像。清代张紫峰有诗赞叹说:“木质金章丈六身,慈威丰瘦各存神。捻珠托钵拈花笑,抱膝摩肩体态新”。在史无前例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由于方丈明开大和尚舍身护寺,和周总理迟浩田将军的关照,五百罗汉安然度过劫难。罗汉堂原有的建筑较为低矮,不仅光线昏暗、空气浑浊,而且年深日久,梁柱有不同程度的倾斜和腐烂。一九九七年七月,寺院对罗汉堂进行了全面整修,将罗汉堂屋顶升高六十厘米,并加了斗拱,既利于文物的保护,又极大改善了罗汉堂环境。一九八六年,又对寺院佛像全面进行贴金,并对五百罗汉像加罩进行保护,前后共用去黄金五千克。

  罗汉堂内除五百罗汉之外,还有香樟木雕的四面千手观音以及造形奇特、生动逼真的济公疯僧,塑工精巧、惟妙惟肖,亦是不可多得的佛教艺术珍品。

  千手观音用整根香樟木雕成,高13米。共有1000只手,每只手掌中有一只眼睛,象征了观音菩萨无限慈悲和无量智慧。此像构思奇特精巧,技艺高超,是木雕像中的艺术珍品,也是西园寺镇寺之宝之一。

  罗汉堂中心两侧还有济公与疯僧两塑像。济公是南宋著名高僧道济禅师,擅长诗文,潇洒自然,不畏强暴,乐于助人。济公塑像极富漫画色彩,歪戴僧帽,肩披破僧衣,手持破葵扇。更为独特的是,随不同角度观看,济公脸上的表情也不一样:从左侧望去,突出其眉梢的几条皱纹,使之笑容可掬;从右侧望去,歪嘴的皱纹很深,呈现愁眉苦脸之相;正面相看,则是一副似笑非笑、似哭非哭的尴尬面孔。简单地说就是“右面笑,左边恼,正面好气又好笑”。济公的眼睛塑得更神,不管你在哪一个角度看,好像他都在盯着你不放。癫僧像取材于《说岳全传》中疯僧扫秦的故事。疯僧是杭州灵隐寺做烧饭和尚,据说他有10种毛病:斗鸡眼、瘌痢头、歪嘴、跷脚等,故又称十不全和尚。岳飞遇害后,一日秦桧到寺烧香,疯僧当众揭发其罪行。他嬉笑怒骂,使得秦桧胆战心惊、狼狈不堪。疯僧身上那根腰带,塑得如同真的丝带束在腰间,那个结塑得好似用手一拉就能开的程度,逼真极了。据说这两尊塑像是塑造五百罗汉像的两个带班老师傅的比美之作。见其神态,便使人联想到当年疯僧作弄和痛斥奸臣国贼的情景。

五百罗汉堂千手观音

罗汉堂内济公疯僧塑像

  西花园

  以寺院园林著称。其西花园为典型的江南园林:碧水清流、古木芳草;竹青柳瘦,鸟语花香,更有假山玩石、亭台楼阁点缀其间。其中最著名便是放生池和池内风水神鼋。

  放生池在西花园中占地面积最大,呈蝌蚪形,头部在南、尾部在北,并弯向东南。池水绕园一周,再从罗汉堂下部直通大殿前的香积池,九曲三弯,时在明处,时潜暗中,然后延伸到库房后面。构建之巧妙,水面之宽阔,在国内寺庙中实属罕见。放生池中有座湖心亭。亭建在湖心,环水萦回,犹如岛屿,仿佛蓬莱。亭为六角,砖木结构,楼阁形式,双重飞檐,轻盈多姿,造型优美。亭以粉墙分间内外,东西两面各设大门,通过九曲石桥与两岸连接。亭外有檐廊,设置靠栏。更为独特之处是亭中有亭相套,同是六角,似是外亭的微型,不同者内亭为单檐。内亭东面供奉阿弥陀佛,以示凭藉佛力,摆脱畜生恶道的轮回之苦,得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西面供奉莲池大师,大师是明代四大高僧之一,主张净土,提倡放生,于城内外开放生池,撰写《戒杀放生文》,以诫害物,而且莲池大师还是戒幢律寺大弘律法的第一代住持茂林律师的恩师,供奉其像亦寓怀祖念本之意。内亭下部是近年修葺寺宇时,用丰子恺的护生画补绘。若说西花园以放生池为中心,那么湖心亭则是中心的核心,而亭中亭又是核心的“核心”。亭阁倒影,映入池中,可谓亭池互辉;蓝天白云,飘浮湖面,悠悠缈缈;池中设莲花喷泉,条条水线从花中迸射,莲蕾荷叶一旁衬托,这种虚实倒影的艺术效果,构成亭中亭画面,幻化成天与水、人与佛、世间与天国的微妙结合,真可谓出神入化、淋漓尽致。

  湖心亭东南角有一处黄石磊砌成的假山,山有空洞可穿行,又有石级可攀登,曲径迂回,逶迤起伏。登上假山,赫然又是一座六角亭。前亭在水中,此亭在山上,山虽不高,略可小憩凭眺,极目远处,西花园可收眼底;凉风袭来,树影娑婆,使人心旷神怡。此亭名曰“云栖亭”这也是为了纪念莲池大师的功德而建的。

  放生池的东西两侧各有一座建筑,西侧的临水建筑名“高云极乐世界轩”,单檐翘角,单间单进,外设檐廊。东面临水筑露台,台上有一古典厅堂,名“四面厅”,四面置大门,墙壁均为镂空窗花,宽敞明亮。现在是佛经法物流通处,里面有各种佛学书籍和精美的佛教纪念品可供游人选购。大厅内有一副很美的对联:“地拓三弓喜几净窗明柳眼花须齐掩映,塘开一鉴看鸢飞鱼跃天光云影共徘徊”。露台上有两棵紫藤树,为明代时栽种,树龄已达四百多年。而在四面厅南侧,更有一紫藤,据记载树龄为540年,列为一级文物保护,现已设石柱铁栏围起。这两棵紫藤树藤干粗如树干,蜿蜒直至屋顶,枝繁叶茂,满架绿荫。若在厅内茶室中、露台上品茗小憩,茶禅一味,乐在其中!四面厅西北侧有一恬静之处,三面环水,中间用石块垒起一平台,一周是幽径环绕,树木扶疏。平台上有石桌、石凳,三五为伴,游憩其间,可谓风景这边独好。

  放生池里有两只斑鼋,鳖的一种,因其背部有黄褐色的斑点而得名斑鼋。据考证,这两只斑鳖已经有四百多岁,是世界上已知最常寿的动物,而且像这种背上有斑点的斑鼋,全世界仅存五只,全在人工饲养状态下。其中苏州动物园1只、苏州西园寺2只、越南还剑湖1只、长沙动物园1只。这两只大鼋,一雌一雄,一椭圆、一长圆,雄性名方方,雌性名圆圆,长l.52米,体重73公斤,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一年中只有天气极热时才浮出水面。2011年9月4日,400多岁雄性斑鳖方方“仙逝”。西园寺已经将方方的遗体制作成标本。放生池岸边有两只铜塑斑鼋造像,正是以一比一的比例塑成的,形象十分逼真。

西园寺放生池岸边铜塑斑鼋造像

  48、苏州市寒山寺

  位于苏州城西阊门外5公里外的枫桥镇,距今已有1400多年。该寺创建于六朝梁代天监年间(502—519)原名“妙利普明塔院”。唐代贞观年间,传说当时的名僧寒山和拾得曾由天台山来此住持,改名寒山寺。寒山寺曾是我国十大名寺之一.自从唐代诗人张继题了《枫桥夜泊》一诗后,该寺更加闻名。1000多年内寒山寺先后5次遭到火毁(一说是7次),最后一次重建是清代光绪年间。寒山寺中的主要景点有大雄宝殿、藏经楼、钟楼、碑文《枫桥夜泊》、枫江第一楼。大雄宝殿为全寺正殿,面宽五间,进深四间,高12.5米。单檐歇山顶,飞甍崇脊,据角舒展。露台中央设有炉台铜鼎,鼎的正面铸着“一本正经”,背面有“百炼成钢””字样。这里包含着一个宗教传说:有一次中国的僧人和道士起了纷争,较量看谁的经典耐得住火烧。佛徒将《金刚经》放入铜鼎火中,经书安然无损。为了颂赞这段往事,就在鼎上刻此八字以资纪念。殿宇门桅上高悬“大雄宝殿”匾额,殿内庭柱上悬挂着赵朴初居士撰书的楹联:“千余年佛土庄严,姑苏城外寒山寺;百八杵人心警悟,阎浮夜半海潮音。”高大的须弥座用汉白玉雕琢砌筑,晶莹洁白。座上安奉释迎牟尼佛金身佛像,慈眉善目,神态安详。两侧靠墙供奉着明代成化年间铸造的十八尊精铁鎏金罗汉像,乃由佛教圣地五台山移置于此。殿内两侧壁内镶嵌的是36首寒山的诗碑,以及寒山与拾得两个和尚石刻像。这幅石刻画是一种意笔画,寥寥几笔便刻画出他们两人春风满面、拍掌而笑的栩栩如生的神态,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寺内最有名的文物便是寒拾殿和钟楼大钟。

苏州寒山寺

  寒拾殿

  位于藏经楼内,寒山、拾得二人的塑像就立于殿中。寒山,又称寒山子,是个诗僧、怪僧,唐代贞观年间人,原居住于始丰县(今浙江天台)寒岩,曾隐居在天台山寒岩,因名寒山,擅长诗词文章,写有诗300余首,后人辑为《寒山子诗集》。他的诗写得很美,但脾气却十分怪癖,常常跑到各寺庙中“望空噪骂”,和尚们都说他疯了,他便洒笑而去。拾得,天台国清寺的厨僧。刚出世便被父母遗弃,抛弃在荒郊,幸亏天台山的高僧丰干和尚化缘经过,慈悲为怀,将其带至寺中抚养,并起名“拾得”,在国清寺中将他受戒为僧。拾得受戒后,被派至厨房干杂活,当时寒山还没有到国清寺,但拾得常将一些余羹剩菜送给未入寺的寒山吃。丰干和尚见他们如此要好,便让寒山进寺和拾得一起当厨僧。自此后,他们朝夕相处,更加亲密无间。寒山和拾得皆喜吟诗唱偈,在佛学、文学上的造诣都很深,他俩常一起吟诗作对,寒山诗风朴素自然,通俗易懂,当时有“家有寒山诗,胜汝看经卷”之说,后人曾将他的诗汇编成《寒山子集》三卷,又收辑拾得的诗附于其后。唐代贞观年间,两人由天台山至苏州“妙利普明塔院”任住持,此院遂改名为“寒山寺”。我国民间珍视他俩情同手足的情谊,便把他俩推崇为和睦友爱的“和合二神仙”。至清代雍正年间,雍正皇帝正式封寒山为“和圣”、拾得为“合圣”,“和合二仙”从此名扬天下。传说拾得后来还远渡重洋,来到“一衣带水”的东邻日本传道,在日本建立了“拾得寺”。

  寒拾殿内有寒山、拾得塑像,寒山执一荷枝,拾得捧一净瓶,披衣袒胸,作嬉笑逗乐状,显得喜庆活泼。大殿前院两侧,有6棵五针松,就是日本爱媛县各界友好访华团(一行26人,团长为爱媛县知事白石春树)于1976年4月10日下午栽种在该寺。

寒拾殿内寒山、拾得塑像

  钟楼

  位于藏经楼南侧为二层,六角形重檐。传说唐代张继诗中的钟原来就是悬在这个钟楼上。但现在的钟楼建筑和里面的钟都不是唐代的了。现钟是清代光绪三十二年(1906)重铸。现在的钟楼是解放后按原样修复的。《枫桥夜泊》。楼下石碑为重修寒山寺时所立,刻有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此诗是诗人张继从长安赴考落第返回时,途经寒山寺,夜泊于寺旁之下,面对江枫渔火,转转难眠,听到寒山寺传来的钟声,有感而作。关于“夜半钟”的说法,历史上曾经聚讼纷坛。北宋欧阳修认为唐人张继此诗虽佳,但三更时分不是撞钟的时候。南宋的范成大在《吴郡志》中综合了王直方、叶梦得等人的论辩,考证说吴中地区的僧寺,确有半夜鸣钟的习俗,谓之“定夜钟”。如白居易诗:“新秋松影下,半夜钟声后。”于鹄诗:“定知别后宫中伴,应听缑山半夜钟。”温庭筠诗:“悠然旅思频回首,无复松窗半夜钟。”都是唐代诗人在各地听到的半夜钟声。自此,这场争论才逐渐平息。《枫桥夜泊》诗在日本几乎家喻户晓。日本的小学生把这首诗作为课文来讲授和背诵。今天,日本人到苏州旅游,也无不以一睹张诗碑刻为快。

  张继诗中所提及的那口唐钟早已毁于战火,明代嘉靖年间重铸的大钟也已不知下落。一说当时“遇倭变”,销熔改铸成大炮;一说已流人日本,康有为诗云:“钟声已渡海云东,冷尽寒山古寺枫。”为此康有为曾在日本国内大力搜寻,但徒劳无功,遂留下千古之谜。如今的大钟为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江苏巡抚陈葵龙督造。巨钟有一人多高,外围需三人合抱,重达两吨。钟声宏亮悠扬,余音轰条。僧人撞钟之所以要敲108下,主要有两种含义。一是说每年有12个月、24节气、72候(五天为一候),相加正好是108,敲钟l08下,表示一年的终结,有除旧迎新的意思。二是依照佛教传说,凡人在一年中有一百零八种烦恼,钟响108次,人的所有烦恼便可消除。每年除夕之夜,中外游人云集寒山寺,聆听钟楼中发出的一百零八响钟声,在悠扬的钟声中辞旧迎新,祈祷平安。

寒山寺大钟

  49、苏州市灵岩山寺

  位于江苏省苏州市西南郊15公里的木渎镇灵岩山。灵岩山地处太湖之滨,海拔220米,因山上有许多状似灵芝的岩石,故称灵岩山。灵岩寺原名“秀峰寺”,东晋末年(五世纪中叶),太尉陆沅舍宅为寺,为我国近代有名的净土宗道场。南朝刘宋时改名“显亲崇报禅院”,梁天监年间(502—519)重建寺,并增建佛塔一座。唐朝改称“灵岩寺”至今。以后成了净土宗著名道场之一。灵岩寺座北朝南,西院为吴王宫遗迹。据《吴越春秋》和《越绝书》记载,越国美女西施来吴国后,深得吴王夫差宠爱,夫差在风景秀丽的灵岩山,为西施修建了富丽堂皇的“馆娃宫”。宫内有一条别致的长廊,凿空朗下岩石,放一排陶甏,上铺有弹性的楩梓木板。西施与宫女们漫舞其上,发出木琴般的乐音,因名“响屟廊”。相传灵岩寺大殿即馆娃宫遗址。灵岩塔西面,至今尚有“响屟”遗名。元时张士诚,在苏州建大周政权后,俗重温夫差旧梦,曾重建响屟廊。灵岩山顶花园,原是吴宫中的御花园。园中有月池、日池两口大井,西施常对井梳妆,以水为镜。据地方志记载,明朝一农夫在淘井时,曾发现一农夫在淘井时,曾发现上镌“敕”字金钗一支,传为西施遗物。

  灵岩寺是国务院确定的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该寺建于山巅,山门朝南,俯临太湖,湖光山色,蔚为壮观,中轴线上有弥勒楼阁、大雄宝殿、念佛堂三进殿堂。东西两侧贯以长廊。东部为多宝塔、智积殿、钟楼、香光厅等建筑,西部以花园为主。现有建筑都为清末和民国时重建或增建。一进灵岩山寺山门,就是弥勒楼阁,即一般寺庙中的天王殿,正中供奉天冠弥勒。后为持杵坐像韦驮,与其他寺院的站像韦驮有所不同。两旁为彩塑四大天王像,均高4.5米。出天王殿,沿石桥跨过界清池便是大雄宝殿。殿高25米,宽20米,建于1934年。正中供奉释迦牟尼佛,高达6米,两傍侍立迦叶和阿难两大弟子。这组塑像建于1897年,均以香樟木雕刻而成,神态端庄慈祥。大殿两侧是根据《阿弥陀经》所列十六尊者名而塑造的十六罗汉像,造型典雅,令人起敬。后壁左右供奉文殊、普贤二大菩萨,坐骑青狮、白象。大壁后是海岛观音塑像,善财、龙女侍立两侧。观音群塑和文殊、普贤像均造于1981年,全部泥塑,罩漆装金。大雄宝殿后是念佛堂,1932年建造,是僧人念佛修持的场所。正门悬挂着印光法师手书“净土道场”四字。堂内供奉弥陀、观音、势至西方三圣像,楼上是藏经阁,珍藏着清刻《龙藏》7000多册,影印宋碛砂、频伽等藏经和历代佛教文物,共有佛经4.7万多册。该寺钟楼建于1919年,高15.13米,楼上悬挂着清康熙六年(1667年)铸造的大铜钟。“灵岩晚钟”曾被列为苏州十景之一。

  灵岩寺文物景观以灵岩塔和开山祖师智积命名的智积殿最为著名。还有灵岩山寺镇寺之宝——唐寅书《落花诗》。寺内还有大小碑刻147块,系宋、元、明、清时所刻,另珍藏元、明清各佛经十部。

苏州灵岩山寺

  灵岩塔

  多宝佛塔又称灵岩塔,是寺内最有特色的古建筑。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修塔记载中,曾提及将明万历时所藏之函按原样藏于四层暗室内,还记载重建年代,由此证实该塔确是南宋遗构。塔高34米,七级八面,楼阁式,始建于梁天监二年(503),历代屡遭火灾毁圯。南宋绍兴十七年(1147年)重建,塔内空心,塔身全用砖砌,每层窗口各有石佛。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塔遭雷击,各层木结构腰檐及塔刹被焚毁,仅存砖塔塔身。原底层绕有外廊,现仅存柱础和台座。塔身四面开壶门,其它四面设佛龛,佛像已多数失落。门位上下各层相闪,壁面设柱枋、斗拱,绕有腰檐架平座,现只能见其带焦迹的部分残体木骨,塔顶早废。塔内原为八边形,内室经后期改为圆形,昂首可直观塔顶。1977年对塔进行了一次大修,并将民国时筹划修塔而备用的石佛,填补进各空缺的佛龛内。在塔内四层壁体内发现八面藏有函的暗室,其内物件已腐朽难认。1989年9月,灵岩山寺筹集了80多万元资金,对多宝佛塔进行了全面修复,并参照宋代营造法则,恢复了塔刹、塔基、平台和塔檐。1990年竣工。重修后的宝塔恢复了宋塔原貌,使灵岩山寺更为壮观。拾级登临,可眺望太湖风光。

灵岩山寺灵岩塔

  智积殿

  宝塔与钟楼之间是1984年新建的智积殿。智积是西域梵僧,唐代高僧。湖北天门县竟陵寺住持。南朝时来灵岩山弘传佛教,被尊为开山祖师,梁武帝赐额“智积菩萨显化道场”。智积嗜茶成癖,并富有种茶、制茶、煮茶、品茶知识。“茶圣”陆羽幼得其抚养教导,撰成名著《茶经》。陆羽丑且口吃,遭弃,三岁时被智积禅师捡到。渐长,禅师启悟:"万物平等如水,一茶叶叶同味,然众生品味有别,茶同舌异。不因人弃而自弃,才得真味。"陆羽由此觉悟,后写《茶经》传世,感叹:"茶叶落地,死。遇开水而舒展,新生。自利终死,然利他者永生。相传,智积禅师非陆羽煮的茶不饮。后来陆羽云游他乡,智积就此停止饮茶。唐代宗曾召智积进宫,每天命宫中煮茶名手奉上名茶,一再劝智积品饮,希望得到他的赞美,但智积总是尝上一口,便默默放下了。代宗不服,密召陆羽进宫,由他烹茶,再端给智积,智积照例喝了一口,立即惊讶地说:“渐儿何时归来?”代宗惊问何出此言,智积笑道:“方才饮的是渐儿茶。”代宗至此才心服口服。

  智积殿正中供奉智积菩萨画像,两旁陈列着佛教文物。寺内今尚存智积井。

灵岩山寺智积殿

灵岩山寺智积井

  50、镇江市金山江天寺

  坐落于江苏省镇江市西北长江南岸的金山上,与宝光寺、文殊院、高旻寺并称为长江流域四大禅宗,清代金山寺与普陀寺、文殊寺、大明寺并列为中国四大名庙。现为国务院1983年公布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之一。

  金山寺始建何时,有不同说法:元虞集在《万寿阁记》中写道:“山有佛祠,始建于晋明帝(323—325)时。”,《金山志》亦采此说:“山有佛寺,始建于晋明帝时”;但同为元朝赵子昂却认为,金山寺是晋元帝(317—322)时建。寺原名为“泽心寺”。因当原是屹立在长江中的一个岛屿,有“江心一朵美芙蓉”之称誉山也随寺名泽心山。东晋在淝水之战中大败前秦符坚,曾囚禁战俘于此山,因此又名“氏父(俘)山”(苻坚为氐族人)或获符山。又因此山形似一牛伏江载浮载沉,故又称伏牛山。唐代高僧法海在此开山修庙掘地得金,改称金山寺。《新唐书.韩滉(723-787)传》曰:“陈少游在扬州,以甲士三千临江大阅,滉亦总兵临金山寺。”可知至少中唐时,此寺已称金山寺。当时寺宇规模宏大,全盛时有和尚三千多人,僧侣数以万计。北宋真宗年间,因真宗梦游金山,遂赐名为“龙游寺”,书“龙游山”立石寺前,并悬额山门。仁宗赵祯即位后,寺僧上书请复旧名,获准山名依旧金山,但寺仍名“龙游寺”。仁宗庆历年间(1041—1048)寺遭火灾,佛殿僧舍化为灰烬。住持瑞新、怀贤相继募捐,重建殿宇,再塑金身。宋徽宗时(1101—1125年),因崇尚道教,改称“神霄玉清万寿宫”。宋钦宗、徽宗被金兵俘虏后,又复名龙游寺。从元代起,又改称金山寺。清康熙南巡时,给金山寺题写了“江天禅寺”的匾额,尽管这块匾额至今仍挂在寺的门楣上,但仍以金山寺名远播还内外。

  金山寺是我国佛教诵经设斋、礼佛拜忏和追荐亡灵的水陆法会发源地。梁武帝天监四年(505年),梁武帝亲自到金山寺参加水陆大会盛典,这是中国佛教举行水陆法会开始。宋代元丰七、八年间(1084—1085),明僧佛印住持期间,有海贾到寺设水陆法会,佛印亲自主持,规模宏大;南宋乾道九年(1173),四明仁仰慕金山水陆法会,而施田百亩,与四明东湖月波山专建四时水陆;元朝延祐三年(1316年),朝廷在金山寺举行盛大水陆到场,命教、禅、律三宗诸师说法,参加僧众达1500人。元代延佑三年(1316),朝廷设水陆法会于金山寺,命江南教、禅、律三宗诸师说法,至治二年(1322)所修水陆法会,规模更加庞大。可见,金山寺的水陆法会在历史上便享有盛名。

  金山原是屹立在长江中的一个岛屿,唐朝张祜的诗句“树影中流见,钟声两岸闻”就是当年金山的写照。故初建时又称“泽心寺”。王安石《金山》诗称此“万川东注,一岛中立”,苏轼亦有“不如金山去,清风半帆耳”的名句。由于沧桑变迁,长江改道,至光绪年间金山逐渐与南岸相连,“骑驴上金山”已金山道上一道独特的风景。清康熙帝于1687年秋登临金山,因观其上接苍冥,下连洪流,江天一色,故赐名“江天禅寺”并沿袭至今。金山山势巍峨,风景优美,有“江南诸胜之最”的美誉。金山高60米,绕山一周520余米,金山寺便坐落其上。其背面岗峦起伏,古木参天;左右土丘林立,联肩比翼,如护卫罗列;前方宝塔坝田畴似海,村落历历。山上建筑精巧,布局依山就势,使山与寺融为一体。建筑以曲廊、回檐和石级相连,殿宇栉比,亭台相连,形成楼上有塔、楼外有阁、阁中有亭的“寺裹山”奇特格局,从山脚到山顶,殿宇楼堂幢幢相衔,阶梯成叠,长廊蜿蜒,台阁相接,把整个山密密地包裹起来。加之“慈寿塔”突兀拔起于金山之巅,故以“金山寺裹山,见寺,见塔,不见山”的风貌而蜚声海内外。此“金山寺裹山”与对面焦山“定慧寺”的“焦山山裹寺”形成鲜明的对笔。金山寺不仅建筑宏伟,独具一格,文化底蕴也极为深厚,拥有众多广为人知的历史典故与动人传说,整个金山风景区计有30余处景点和古迹,而每一处都有一段动人的神话和传说。如妙高台苏东坡赏月起舞,苏东坡与佛印互相谐谑的故事,白娘子水漫金山寺,梁红玉击鼓抗金兵,岳飞金山寺详梦等都脍炙人口,广为流传。如“岳飞金山寺详梦”说岳飞从中原被奸臣秦桧用十二道金牌召回杭州,途径镇江,夜宿金山寺,寺僧道月已预料到岳飞要遭秦桧的毒手,便用签语“风波险恶”暗示岳飞。后来岳飞到杭州,果然被害于风波亭。后来有人把道月和尚的签语告知了秦桧,秦桧大怒,遂令何立到镇江拘捕道月和尚,但在何立末到镇江前夕,道月和尚已圆寂。

  金山寺1948年发生大火,烧毁大雄宝殿、藏经楼和方丈室等二百余间房间。残存建筑,又被“文革”红卫兵损坏。文革后部分修复,当年风貌依稀可辨。金山寺的建筑格局,打破了中国多数寺庙坐北朝南、寺分三路的建筑传统,而是依山就势,大门西开,正对长江,寺内所有殿堂楼阁皆散布其上,主要有大雄宝殿、天王殿、迦兰殿、祖师殿、画藏楼、镇江楼、观澜堂、永安堂、海岳楼等。最引人注目的是立于见山之巅的慈寿塔大雄宝殿,为重檐歇山式建筑。殿内装有两面巨大的圆形凸面镜,可摄金山全景。大雄宝殿曾于1948年毁于火灾,1990年重建后的大雄宝殿保持了原有的建筑特色。大殿正中悬挂着赵朴初先生题写的“大雄宝殿”金字匾额。一般寺庙的山门都是朝南开的,而金山寺的山门面朝正西有用意的。因古代金山屹立在扬子江心,游人透过朝西山门放眼望去,便见浩渺大江奔腾而下,正合“大江东去,群山西来”之诗意。这正可谓建筑师的独具匠心所在。

  此寺历代住僧颇众,有临济宗、曹洞宗、云门宗等大德驻锡于此高丽的义天和尚也曾来此参学。杨歧宗的圆悟克勤及天台的南屏梵臻等常住于此。历代著名文人如苏轼、王安石、陆游、杨万里等亦多在此留有墨宝,其中以苏轼的长诗《游金山寺》和《金山妙高台》最为著名。金山寺和尚保存有许多珍贵文物。其中周朝铜鼎、诸葛亮战鼓、文徵明《金山图》、苏东坡玉带,合称为“金山四宝”。据记载,清乾隆时曾有文宗阁,藏巨编《四库全书》,惜已毁于兵火。现存著名文物景点有金山四宝、慈寿塔、法海洞、中泠泉、妙高台等。

镇江金山寺

  金山四宝

  即苏东坡的玉带、周鼎、文徵明所绘金山图和诸葛铜鼓。陈列于慈寿塔下的陈列室内。

  玉带

  宋神宗年间,大学士苏东坡与金山和尚佛印交往甚密,称为“忘形交”。有一次两人以禅语对句,用东坡玉带作赌,东坡一时迟钝而输,玉带便成寺院镇山之门。宝苏东坡的玉带存在金山已有九百多年了,这件珍品被人称为国宝。玉带环宽约二寸、长约二尺,带上缀着二十四块米色白玉,有长方形、圆形、心形。清初被火焚毁四块,乾隆皇帝金山时,命玉工补齐,上面刻有乾隆的诗句。但是后补的四块玉色和原有的玉色不同,一看就可以辩别;周鼎是西周宣王时代的铜器,迄今已有二千七百多年。当时周宣王北伐成功后,铸造铜鼎酬劳北伐统帅遂启祺的,所以此鼎又称遂启祺鼎;金山图这幅图是我国明朝著名画家文徵明所绘,画中江水茫茫,微波荡漾,金山如浮玉飘浮在波涛之上,山色青碧,上面有一栋栋画檐朱宇,展现了当时金山和金山寺屹立扬子江心秀美雄姿。画后有他写的《金山寺追赋》:“白发金山续旧游,依然绀宇压中流。沙痕灭没潮侵登,帆影参差日映楼。江汉东西千古逝,乾坤高下一身浮。谪仙故自多愁绪,更上留云望帝州”。字大数寸,潇洒可爱;铜鼓,是一种鼓状铜器,高八寸分,径一尺五寸,重二十三斤八两。传说是诸葛亮发明的,行军时可做煮饭的炊具,战斗时可作战鼓敲打,所以又叫诸葛鼓。

  慈寿塔

  塔高约30米,砖木结构,八面七级,矗立于金山之巅,数重楼台殿宇之上,似乎把金山拔高了许多。慈寿塔最早建于南朝齐梁时期,原为两座,南北对立,后倒塌。宋哲宗元符年间(1098—1100)重建。重建后为一座八角七层塔。明隆庆三年(1569),明了禅师又重修。现在看到的慈寿塔,是光绪二十六年(1900)修建的。砖身木檐,仿楼阁式,七级八面,每极四面开门,有楼梯盘旋而上,每层有走廊和栏杆。攀上塔顶,凭栏远眺,极目千里:东面焦山如碧玉浮江,南面长山葱葱郁郁,西面的金山鱼池波光粼粼,北面的瓜洲古渡在烟波中若隐若现。王安石在《金山》诗中生动描绘了登塔感受;“数重楼枕层层石,四壁窗开面面风。忽见鸟飞平在上,始惊身在半空中。”

  离塔不远有一凉亭,因宜于赏云望江,称为“留云亭”、“吞海亭”;亭内立一石碑,上刻有康熙御书的“江天一览”四个大字,故又名“江天一览亭”,这是欣赏金山胜景,俯瞰镇江全貌的最佳去处。

金山寺慈寿塔

  四大名洞

  指的是金山上的法海洞、白蛇洞、朝阳洞和和仙人洞。每一个都有一个神奇的传说,其中以与《白蛇传》传说有关的法海洞最为有名。法海洞又名裴公洞,在慈寿塔西下侧的悬崖上,相传是金山寺开山祖师法海和尚来到金山时住的地方。现洞中塑有法海塑像一尊,洞口横额“古法海洞”。法海俗姓裴,是唐宣宗丞相裴休之子。他初来金山寺,寺宇倾毁,杂草丛生,半山崖有一条白蟒蛇经常出来伤人,百姓不敢上山烧香。法海勇敢地与白蟒斗法,将白蟒赶入江里。他就指一节,立志修复古刹。在僧徒和周围群众的支持下,法海修寺盖屋,重继香火,被称为“开山裴祖”。法海圆寂后,弟子们在他坐禅的石洞里雕了这尊法海石像供奉他关于法海与白蛇之间的故事,宋朝诗人张商英诗曰:“半间石室安禅地,盖代功名不易磨。白蟒化龙归海去,岩中留下老头陀。”。到了明朝,人们把金山的禅话与杭州西湖白蛇故事联系在一起,最后产生了优美的戏剧——《白蛇传》。《白蛇传》使法海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但他的传奇色彩反而掩盖了法海作为金山寺祖师、一代名僧的本来面目,变成了干涉年轻人自由婚姻的封建礼教魔头。

镇江金山寺法海洞

  中泠泉

  位于金山寺内。中泠泉水质很厚,据说注入杯中,可高出杯口二、三分而不溢出,故有“盈杯不溢”之说。这里的泉水有一个特点,就是闻声翻涌,游客只药大声鼓掌,泉水就往上涌起,估计是震动所致唐代著名学问家刘伯刍把此泉评为“天下第一泉”。

天下第一泉:金山寺中泠泉

  妙高台

  又名晒经台,为妙高峰上平台,为宋朝金山高僧佛印凿岩建造。此台离地约有30米,上面有阁,苏东坡曾陪友人来此赏月。 苏东坡曾多次游历金山,与佛印、宝觉、圆通等法师交往甚密。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中秋不眠之夜,苏轼怀念千里之外弟弟苏苏辙,咏出千古名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台以文传,妙高台也从此不朽。

  据传,“梁红玉击鼓战金山”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公元1130年南宋名将韩世忠用四千水兵将几万入侵的金兵围困在金山附近,梁夫人登上妙高台亲自擂鼓助阵。今墙上嵌着“龙虎鸾凤”四个大字为清代徐传隆(1841年~?)所书。该徐是南洋水师名将之一,曾参与指挥了1884年中法战争中著名的“镇海大捷”。

金山寺妙高台

  

Comments are clos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