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始石经
《正始石经》建于公元241年(三国魏齐王曹芳正始二年),因碑文每字皆用古文、小篆和汉隶三种字体写刻,故名。石经刻有《尚书》、《春秋》和部分《左传》,是继东汉《熹平石经》后建立的第二部石经。《正始石经》又名《魏石经》、《三体石经》。原立于魏都洛阳南郊太学讲堂西侧,遗址在今河南省偃师县佃庄乡。
东汉末年战乱之后,魏文帝黄初元年(220)重新恢复太学,整理《汉石经》碑石,并刻古文经石作为补充。书石者一说邯郸淳,一说卫觊,但均不能肯定。这次仅刻写了《尚书》、《春秋》2经。它与《汉石经》不同,是用篆文、古文、隶书3种字体书写的,《三体石经》由此得名。其篆文即秦代通行的小篆。由于先秦古经当时并无完整传本,故《正始石经》中的古文可能系集字而成,其中多数与战国古文字形相合,有少数奇字的字形,难以理解。刻法为每一碑面均以纵横直线划出界格,每字三体下行,自左向右刻写。根据书者不同,又有一字式与品字式两种格式。一字式为三体排成一直行,品字式为古文在上,篆文在下右侧,隶书在下左侧。每面约33行,每行60字。但各碑行数不尽相同。碑石为平顶长方形,总数有25石、27石等说。20世纪30年代初,曾出土《尚书·君奭》一石残片,正面下刻“第廿一”,背面刻“第八”。马衡据以判断《正始石经》应有28碑。1957年在西安市发现了《尚书·梓材》残碑,下刻“正始二年三”及“第十七石”等文,可协助证实28碑的推断是正确的。
北朝时期,正始石经与熹平石经一起被多次迁移,屡遭毁损。清末以来陆续出土了一些残石。1922年在洛阳太学遗址出土一块至今最大的残石,正面存《尚书·无逸》、《君奭》2篇34行,背面存《春秋》僖公等部分32行,共得1800余字。因盗卖者嫌运转不便,将其凿为2石,损坏数十字,现一半存中国历史博物馆,一半存河南省博物馆。此外小块残石尚有很多,马衡曾统计总字数为2576字。近年在考古工作中又有新的残石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