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舜及其族群考论——读中国远古史札记
内容提要:本文是作者研读中国远古史的札记,通过考察尧舜及其族群的源流,将商汤革命以前的中国历史贯串起来,从中探索中国文化的规律。论文破解了濮阳西水坡蚌图、临汝鹳鱼石斧图和东北考古之谜,弄清了所谓五帝的本来面貌,并用八卦讲解了舜的一生。
一、濮阳之战
1987年5月,在河南濮阳西水坡发现了仰韶文化的遗存,之后出土了三组用蚌壳摆塑的图案。在一处土塘墓中,下葬了一位壮年男子,头朝南而足朝北。他的左右两侧,分别是蚌壳铺塑的虎和龙。另两组图在墓塘以南,即男子头朝的方向。我们按从南(头)到北(足)的顺序来观察这三组图形。
第一组图:在一条灰沟里,“又有一蚌壳摆塑的龙,头朝东,背上骑一人。这龙以北近处还有一蚌壳摆塑的虎,虎头朝西,作奔跑状。”(白寿彝总编《中国通史》修订本,第二卷,2004年)“在龙虎的西面还有一舒身展翅的飞禽……在飞禽与龙之间还用蚌壳摆一个圆圈。”(《1988年河南濮阳西水坡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89年第12期)
第二组图:在第一组图南面约25米远的一个浅地穴中,“其图案有龙、虎、鹿和蜘蛛等……龙虎蝉联为一体;其鹿卧于虎的背上,特别像一只站立着的高足长颈鹿。蜘蛛摆塑于龙头的东面……在蜘蛛和鹿之间,还有一件制作精致的石斧。”(《1988年简报》)此外,“正对龙的前方摆塑一圆球”。(《中国通史》)
第三组图:即墓塘之图。在墓室东、西、北三面各设一小龛,小龛内为三具骸骨。北龛里的遗体是一十六岁左右的男性,头朝东;西龛为一十二岁左右的少女,头部有刀砍痕迹;东龛内骨架保存不好,性别不明,其年龄大致也在十二岁上下。北龛深1.1米,西龛深0.8米,东龛深0.6米。西龛旁边有蚌壳散落在地,“比较乱,不规则,没有一定的形状,里面还杂有一些石片”。(《河南濮阳西水坡遗址发掘简报》,《文物》1988年第3期)
墓主身体两侧的龙、虎均背对着他,虎身朝向西龛,而龙身朝向东龛。在壮年男子足部和少年遗骸之间,发现了两根人的胫骨,其西紧挨一蚌堆,呈三角形。
第三组图隐含了道教中龙虎丹法的起源。东龛里的疑为一男孩,龙虎相斗,则男女不及于乱。人走路的时候支撑在胫骨上,所以胫骨比喻途径。三角形蚌堆在胫骨旁,暗示途径为三家相见。墓主足部对着十六岁少年,表示通过这个途径,年长者将返还少年的青春。
鹿形态优美,行动矫健,或可与少年人联系起来。鹿在虎背之上,鹿和虎都是兽类,似乎是以虎比喻一个族群,而鹿代表这个族群的领袖。墓主是当时的领袖,则鹿应指将来的领袖。
龙喻指惊雷,即这个族群遇到的大灾难,反映了震怖的心理。龙背上有一人,表示人我之分。龙和鸟之间有一圆,暗示大灾难来自鸟所代表的族群。鸟在西边,龙头向东,虎头向西,可能是说本族西进,异族东扩,发生激烈战争。虎在龙之北,说明本族大败亏输。
灰沟为西南-东北走向,墓主遗体从头到足仔细看也指向东北方向,可能是说墓主将逝,让本族逃往东北边去,到那里培养下一代的领袖,希望他像鹿一样。
鹿还有什么特点呢?在“以《老子》观点略释《周易》四组卦”一文中,曾指出鹿可以比喻“无为”。在《老子》里,“无为”有以下几种意思(辞句后面括号里的数字是拙著《老子寻绎》中的章节数):
(1)谦虚柔和,不为私利,不突出自己。“上德无为,而无以为。”(1.11)“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35.2)“爱民治国,能无为乎?”(43)
(2)秉要执本,知人善任,不事必躬亲。“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7.2)
(3)清静无欲,不扰乱人心,不过于苛察。“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15.31)“为无为,则无不治。”(36)
(4)慎为,不恣意而为,不超越阶段,不违背事物自身的规律。“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能及之矣。”(5.2)“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20.1)“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20.24)
墓主的期望不见得有《老子》的“无为”这样丰富,但鹿性温驯,的确近于“无为”。虎性暴烈,可谓有为之极;鹿在虎上,即是说族群要有为,领袖既要有为又要无为,这就是墓主在惨痛战争中积累的经验教训,也是他留给未来继承者的宝贵遗嘱。
濮阳西水坡属于考古学上的后冈一期遗存。后冈一期文化从磁山(河北武安)文化、北辛(山东滕县)文化而来。“磁山文化的年代在公元前5800年左右,是该地区目前发现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以磁山为代表的一类遗存,目前还只发现于河北南部地区。”(《中国通史》)而北辛文化“遗址早期堆积的年代为公元前5875年……晚期遗存中的相当多的因素,文化面貌很接近后冈一期文化,年代在公元前4550-4350年间,早于此地的大汶口文化……北辛文化主要分布在黄河下游、淮河以北的鲁中南及苏北地区。”(同上)
后冈一期文化分布的地区:“东至山东半岛,西越太行山而达晋中及长治盆地,南逾黄河,北达河套、桑干河-永定河沿线”。在后冈一期之后与之相衔接的早期大汶口文化,“分布地区较前者缩小,基本上龟缩于山东及苏北地区。”
在西水坡遗址那条灰沟中,“在龙的南面、虎的北面、龙虎的东面,还各有一堆蚌壳,龙南面的蚌壳面积较大,高低不平,成堆状。虎北面和龙虎东面的两堆蚌壳较小,形状为圆形”。(《1988年简报》)从以上考古证据来看,虎北面的蚌堆可能代表河北南部地区(磁山文化),龙虎东面的蚌堆可能代表山东及苏北地区(早期大汶口文化)。南面的蚌壳堆积可能表示南方的重山阻隔。河北南部是虎族(暂且不妨这样称呼吧)的兴起之地,山东及苏北地区是眼下的剩水残山。墓主叫身边族人往东北方向走,叮咛他们,到了东北那边以后,不要忘记族群的来历,也不要忘记了留在中原的同胞。
后冈一期文化和早期大汶口文化存在的时间约当公元前第五千纪前叶后段至公元前第四千纪中期,它们同一时期的对立面是半坡文化及其后继者庙底沟文化前期。半坡文化分布的地区是:“以渭河流域为中心,东起太行山西侧及郑州左近,西止渭水之源,南至武当山北侧,北达河套及熊耳山地带。”庙底沟前期分布的地区“较前者向东推进了,至少达到太行山东麓。”(《通史》)因此,是庙底沟文化的东侵,造成了虎族的败退。濮阳之战是势力消长的转折点。
1978年河南临汝出土了庙底沟类型的《鹳鱼石斧图》。这幅画绘于陶缸上,大约占陶缸一半面积。一只白鹳眼睛很大,扬着头,身体丰满,腿轻捷而有力,长喙尖端衔着一条鱼,已经僵直不能动弹。这俨然是一个得意洋洋奏凯的将军。旁边竖立一柄石斧,刃口厚实,说明不是平常使用的斧子,联系鹳鸟的姿态,则很可能代表杀伐的权力。鹳鸟衔鱼和石斧画在盛敛尸骨的陶缸上,那么这幅图“很可能是墓主人生前事功的写实。”(《通史》)
什么事功值得这样宣扬炫耀呢?庙底沟类型和后冈一期敌对,我推测鹳鸟衔鱼表现的正是濮阳之战,鱼代表被击败的虎族,而鹳鸟代表另一族(不妨称为鹳族)的领袖。
虎族和鹳族的领袖历史上有记载吗?
我们知道,“庙底沟类型……总体风格……和半坡类型截然不同”,“鱼纹是半坡类型的标志”,“至庙底沟时期……陶器上增加了泥塑鸟头装饰,彩绘纹饰的变化是鱼纹没有了,鸟纹大量增多”。这使人联想起《天问》中说禹是从已死的鲧的腹中出来的。(转引自刘起釪《古史续辨》,以下多处利用了刘先生汇集的资料。)鲧字的形状不正像鱼纹吗?所以鲧不是一个人,而是代表一个阶段。鲧就是共工,所以读音为滚。共工之声像惊雷阵阵,即西水坡龙所代表的含意。对虎族来说,鹳族无异于晴天霹雳,故呼之为共工。鹳族领袖去世之后,族人绘图勒功,禹字正像鹳鸟得志之形,因为战胜了虎族,且蔑视虎族为鱼,故谥之曰禹。鲧的阶段过去了,禹横空出世了。
禹,过去也称为“戎禹”,即戎族之禹,所以鹳族就是戎族。濮阳之战后,戎族势力炽盛,大举东犯,犹如妖龙,所以虎族呼之为蚩尤。蚩尤二字像妖龙张牙舞爪的样子,其读音有强烈的憎恶之意,就如近代中国人把西方人叫做鬼子一样。戎族善战,后世蚩尤竟被误奉为战神,“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便出于此吧。
戎族蔑称虎族为鱼族,后来在史籍中记为虞族,吴表音,带虎字头,仍存虎族之意。相传舜是虞族即虎族人,那么西水坡墓主是谁?《天问》在讲舜的故事的同时,还讲了尧和女娲。看来,在西水坡下葬的虎族领袖就是尧了,那位十二岁左右的少女很可能就是他的女儿。《国语·郑语》说虞、夏、商、周四代相承,虞代之先祖为幕。所谓幕,就是墓,虎族领袖葬在濮阳墓中,在戎族高压下,族人不敢明言,唯以墓来暗示。《天问》中“登为上帝”一事素来不明其义,现在看来是说虎族领袖离世后升天,尧字繁体作堯,正像平冈上起坟之形,音为遥,高的意思,表示崇敬的心情。
《北山经》有炎帝的小女儿,叫女娃,疑即女娲,故尧就是炎帝。墓室三个龛深度不一,北龛代表领袖,最深;西龛里是他的女儿,第二深;东龛最浅。尧战败之后,吩咐族人往东北去,他深怕女儿落入敌手,将她杀死,所以她头上有刀痕;墓室西龛旁蚌壳散落,“比较乱,不规则,没有一定的形状,里面还杂有一些石片”,尧在女儿遗体边,痛伤不已,再也不能平静了。
所以濮阳之战便是有名的黄帝打败炎帝的战争。因此戎族的禹就是黄帝。《史记》叙述了这场战争的背景:“神农氏世衰……教熊罴貔貅貙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我怀疑“教熊罴貔貅貙虎”是从“教熊貙虎”增益而来,“熊”为“龙(龍)”字的假借,而“貙”可能是“驱”字的假借。《天问》讲“事情萌始建成璜台”(《古史续辨》),璜台即黄台,建在黄土坡(阪)上,可能尧在此营建新都不久,因附近有泉水,所以又可称为阪泉,就在濮阳那里。
那么,“神农氏世衰”是怎么回事呢?
二、问鼎中原
《周易·系辞下》论述了中国的上古文明史,“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始作八卦……包牺氏没,神农氏作……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我认为,“氏”字是族群的意思,并不只是代表一个时代。包牺氏即伏羲族,神农氏为神农族,黄帝(禹)和尧舜原不属于同一族群,后来在舜之世得以融合,所以用黄帝尧舜来代表这个族群。
考古学界有一种假说,“认为华北地区从旧石器时代早期开始,即存在着两个文化系统,二者以不同的石器传统相区别,这两大系统一直延续至新石器时代,分别是新石器时代这一地区不同经济类型的文化产生的基础……”。一个文化系统最早出现在距今180万年前,以西侯度文化为代表。西侯度在山西南部芮城县西北隅的中条山阳坡。这个系统分布范围在山西南部、河南西部和陕西东部。另一个文化系统大概从北京周口店发端,年代最早距今71万年,其分布范围在河北北部、山西北部和辽宁西南部。前一个系统的特征是使用大石片砍砸器,主要以采集为生;后一系统以捕猎为主,特征为使用船头状刮削器。
前一系统的区域恰与半坡文化覆盖的范围相重叠,使人猜想戎族本是中国境内最早起源的采集族群,“人猿相揖别”,最初也和猿猴一样靠采集生活。他们手持大石片砍砸器,较小的石器难以抵御,形成传统,善于作战,故无妨以戎族呼之。戎禹又称夏禹,而夏文化正始于戎族发源地晋南,我推测是留在晋南的戎族逐渐形成了夏族,到了公元前2000前后的时候,建立了夏朝,他们追根溯源,将戎族最有名的战神禹奉为最早的先祖。我想,夏字有可能也是模拟猛禽的形状,只不过猛禽在山西南部叫做夏-就是鸮-罢了。疑夏后氏可释为鸮后氏或鹳后氏,即鹳族或戎族亦即奉祀大禹之族的后人。大禹治水的传说不可信,这个故事实际上反映了远古从事农业的劳动者世世代代治理水患的艰难和成就。
后冈一期文化可能由后一系统发展而来。濮阳战败后一部分人迁往辽宁西南部,亦为周口店系统的故地。尧希望族人牢记的发源地也可能是河北北部地区吧。虎为山林猛兽,宜其为有长期捕猎传统的族群所尊奉。伏羲正是捕猎的意思,故虎族的源头便是伏羲族。伏羲族在中国境内率先创造了捕猎文化。大约在5万年前,在旧石器时代晚期,“……狩猎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许多过去没有人去过的地方,这时也已被广泛占领。至今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远远超过旧石器早期和中期遗址的总和……在华北地区的旧石器晚期遗址甚多,尤以山西为最密集……这时的石器有普遍小型化的趋势(注:狩猎经济的成分普遍增多)……东北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存也发现较多……其总体特征与华北旧石器晚期文化比较接近。”(《通史》,第36页)“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指的就是这个时期吧。
他们何时开始退出全盛期?“鹅毛口石器遗址位于山西省北部怀仁县境内、桑干河的支流鹅毛口河附近相连的小山包上,山包高出现河床80-100米,山体主要由岩石构成”,年代接近新石器时代,或即新石器时代初期,约当公元前1万年左右。这里发现了大量用于翻土的石锄和少量或用于农业的石镰。或许此地就是神农族与伏羲族、戎族拉锯战的焦点,也是当时伏羲族文化的中心地带,因此“与鹅毛口遗址仅隔一条冲沟的窑子头地点……石器以细石器为主,其形式与旧石器时代晚期及更晚阶段遗址中的细石器(注:伏羲族特征)相近,同时,这里还存在着与鹅毛口遗址相同的粗大石器(注:戎族特征)”。这个小山包不禁使人联想起中国古代帝王的封禅大典。“一寸短,一寸险”,石锄更利于作战。是否附近发生过与濮阳之战类似的大规模战争?神农族胜利后登上这个小山包庆贺他们赢得了天下?
公元前1万年前后,当神农族兴起之后,伏羲族一度被压缩到河北南部地区(磁山文化)。待到神农氏衰落了,伏羲氏首先扩张至北辛文化所代表的地带。此时,戎族的老官台文化“以关中地区为中心,西至渭河上游的陇东地区,向南越过秦岭一直到达汉中”(《通史》),势力所及还不如久远的过去。所以神农族大约从公元前5800年开始衰败,伏羲族趁势扩展;公元前第五千纪前叶后段(后冈一期),伏羲族继续扩展,此时戎族(半坡)也在壮大,两个族群争夺激烈,至濮阳之战戎族彻底击垮了伏羲族,其王族乃不得已逃往东北。此时约当公元前4500年左右(濮阳西水坡遗址所处年代)。
那么,神农族来自何方?他们的去向呢?
湖北房县樟脑洞出土过两千多件石制品,其中边刃刮削器数量最多,发掘者认为很可能代表了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新型文化。我推测这就是神农族曾经活动过的地方。房县在鄂西北,这里有神农架,还相传神农族诞生于随州,都不是空穴来风。
1977年在河南新郑发现了裴李岗文化,在这类文化中,器物底部常加三足而形成鼎。裴李岗文化的分布区与磁山文化相邻,而年代稍早,很可能就是神农族在河南中部地区的最后据点,因而裴李岗遗址的粮食遗物很少。裴李岗遗址的所有墓葬,遗骨的头向都偏向南方,说明他们来自南边,曾向北进军。而且这类文化的渔猎工具与同时代的其它文化相比,在工具所占的比例最低,因而他们就是从鄂西北向中原挺进的神农族。他们发明了中国境内最早的农业技术,然后在公元前10000年前后发动了中国历史上第一轮农业化革命,即“包牺氏没,神农氏作”的情景。
伏羲族北辛文化(公元前5875年以后)墓葬的方向,一律为头东脚西,指明向西前进;而戎族老官台文化(公元前6000年以后)的葬式,均为头西脚东,指明往东发展。西水坡第一组图里的龙虎头部方向正是如此。东西夹击的结果便是神农族势力在中原的衰退。
但他们在中原还是留下了自己的印迹。在半坡期(公元前第五千年内),“伊洛地区至鄂西北的汉水及丹江流域的陶器多作素面,红顶钵碗较多……本地在此以前存在着一种以鼎为重要因素的遗存……”;在庙底沟期(公元前第四千年中期以前),“伊洛-郑州地区的庙底沟类型的陶器,多作素面”。
在后冈一期文化中,流行陶鼎,碗、钵流行红顶的装饰。大概口沿外烧出一圈桔红色的钵碗是此时伏羲族文化的特征,鼎和素面陶器是神农族文化的特征,鄂西北的汉水及丹江流域为神农族的大本营,而伊洛地区为他们问鼎中原的中心地带。在濮阳大战之前,伏羲族可能已经与神农族结成亲缘,所以伊洛地区至鄂西北的汉水及丹江流域红顶钵碗较多。濮阳战后,伏羲族败逃,神农族的一部分仍然生活在伊洛地区,但此地文化受到戎族强烈影响,属于庙底沟类型,彰显大禹功绩的《鹳鱼石斧图》亦出现在这个区域之内。
史诗《天问》“至迟写于战国初”,“以夏、商、周为全部古史体系,和西周《诗》、《书》相同。唯前面加了天地开辟及洪水故事,后面加了些春秋及吴楚事。比《诗》、《书》有了丰富得多的故事,但没有《诗》、《书》中的伯夷、蚩尤。”(《古史续辨》)在此书商代传说部分,讲到“吴获迄古故事”,我推测作者为江淮一带的吴人,吴的源头良渚文化的侵袭是大汶口文化由盛转衰的关键因素(在江苏新沂县花厅村墓地,良渚贵族以大汶口文化的居民殉葬),则吴人必倾向于赞扬伏羲族的对立面戎族。既然把戎族的禹抬得很高,说成天地开辟之后治水的神,就绝不会否定濮阳战后的戎族即蚩尤族,而伯夷二字可能代表大汶口文化以前戎族主导中原的这段时期,伯通霸,夷是戎族对这个地区其它族群的蔑称。
三、往事越千年
考古研究表明,东北的赵宝沟文化在公元前第五千纪前叶后段到后叶前段这个时候,出现了许多红顶钵。可以相信,伏羲氏的王族从西南面迁到了这一带。赵宝沟文化的主要遗址有内蒙古赤峰敖汉旗的赵宝沟、小山和河北省迁安县安新庄。赵宝沟文化和东北的另一红山文化这时在西拉木伦河以南地区并存发展,村落经常比邻而居,估计后者也是伏羲族的后裔,较早来到这里。尧的遗属从伊洛到了东北,就先投靠亲族,将素面的敛口钵作为礼物送给亲人,自己留用敞口钵。素面是神农族文化的特点,神农族曾经长期占据中原,其文化在当时或许仍然为伏羲族所珍视。
在小山发现了两座房址,较大的一座屋内留存了两件特殊的器物。一件是精美的斧形石器,其刃部“却十分钝厚”,而且没有使用的痕迹,可见“不是一般实用之斧”。我们记得在西水坡第二组图里,鹿的旁边正有一件制作精致的石斧。小山斧形器的顶端附近用简单的线条刻划了一个人的头部。斧形器整体上呈灰色,杂黑斑,石料中间有一大块红色,在凝重的氛围中显得十分醒目。把红色和人首结合起来,我推想这个斧子就象征着炎帝吧。伏羲族陶器上端的红边沿是否表示对炎帝的崇敬?屈原在《离骚》的开头追溯楚人的先祖叫高阳,也许尧是伏羲族和神农族联姻的后代。《史记》旧注引徐广的话,说尧“号陶唐”,我怀疑陶唐代表神农族,因为神农族陶器的特征为素面,而唐字最初可能有纯色的意思,如其同音字糖一样。尧在壮年作了两族的共主,神农族称他高阳,比拟为高悬天上红色的太阳。高阳死于濮阳,神农族退居汉水,之后逐渐开发南方,融合各原始族群,成为楚国的主体。
另一件是鸟兽图尊形陶器。尊形器上“纹饰的主体内容是鹿、猪、鸟三个动物的侧视图像……猪具长吻和獠牙……鹿和猪作奔驰状,鸟亦呈振翅之态……猪被画在鹿之前方,但它的部分身躯已为鹿头遮掩”。在西水坡第二组图中,龙的头部摆一蜘蛛图形,或许表示憎恶的心理;正对龙的前方,有一圆球图案,使人想起照妖镜之类的道教法器,大概表示镇魇之意吧。尧希望族群未来的接班人汲取他躁进蛮干的教训,在有为的基础上设置对立面,以无为(鹿)驭有为(虎),率领虎族(伏羲族),不惧惊涛骇浪(龙代表使人震恐的事物),将鹳族(戎族)逐出中原。逃到东北的王族或许将虎上之鹿理解成变虎族为鹿族,将圆球和蜘蛛图形的寓意理解成化龙为猪(后来的玉猪龙及玉鸮不过承袭了他们对戎族的诅咒罢了),以鹿驱猪。他们没有真正领悟尧的深意。
在沈阳新乐遗址,出土了鸟形木雕,“只有喙与眼略可辨认,其它部位多卷曲缠绕”,由于濮阳一役劫后余生,尧的遗属非常痛恨戎族,雕刻鸟时仅以喙和眼来借代鹳鸟全体,其余部分则尽量使之蜷曲,来表达心中的仇恨。“鸟的尾部延伸成木柄,其长度约占整个木雕的三分之二,木柄尾端渐细,可能曾插在某件物体上”。这个房址面积达95平方米,估计是族人聚会之所。在同一房址,还发现了十二个石珠和一个玉珠,均为圆柱状,玉珠要比石珠大一些。我推测玉珠代表炎帝尧,石珠代表出于尧的十二支派。在遗属定期聚集的时候,他们面对鹳鸟,起誓十二支派同心戮力、彻底消灭戎族。
《晋语》记载鲧因违反上帝之命被殛后化为黄龙,成为夏族(实为戎族)的宗神,则黄龙暗示了黄帝禹。此书又叙黄帝之子二十五人,得姓的十四人,有十二个姓,姬姓为首。《史记》在五帝本纪里说“黄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又在夏本纪说禹的后代分封之后,以国为姓,也是十二姓,夏后氏排第一。两部书都把尧所出的十二支派安到了禹身上。依照五行观念,土为黄色,故以黄帝作为五帝之首,将禹冠以黄帝之名,则宗谱色彩浓厚的十二支派就放在禹名下了。对于十二支派的成员,两部书说法不一,那是因为受了周族(姬姓)、夏族王室宗族史观的影响,可能其他人也有所附托,以抬高自己宗族的身份地位。
今天东北许多地名如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后、西水泉、蜘蛛山和辽宁长海县广鹿岛小珠山等似乎暗示了伏羲族的迁向东北,这些地方想必都是当年伏羲族的聚居地吧。
“约自公元前第四千纪前叶后段到第三千纪初前后”,东北地区西南部伏羲族的分布范围比以前大为扩展了。正是在这个阶段的初期,公元前3500年前后,山东和苏北的大汶口文化的主要特征开始逐渐形成。是否留守中原的伏羲族取得进步的消息鼓舞了炎帝遗属的士气?或者在复兴之后中原伏羲族的一部分北进而与昔日的王族会合?
小河沿文化与红山文化晚期存续的时间大致相当,即公元前第四千纪末到第三千纪初左右。小河沿文化“与本地区以前的赵宝沟文化有一定的继承性……又同红山文化早期有关”,更重要的是,“见于豆座上的三角形镂孔和器座上的八角星彩陶图案,还表明它曾接受过南面大汶口文化的影响。”泥质陶器的表面主要为素面和彩陶,似乎暗示着伏羲族已经融合了神农族和戎族的文化。我推想,小河沿文化区域正是得到振兴的中原伏羲族在东北和尧的后人以及更早到东北西南部求生的族人会合的地方。就在这个时候,“燕山、熊耳山南北的北方古文化都有向南推进的趋势”。那么,从公元前3500年到3000年这五百年里,中原的伏羲族发生了什么变化?其影响使得他们的故地处处都焕发了青春?
红山文化的祭祀遗址目前发现了四处:阜新县胡头沟和凌源县城子山,跨凌源、建平两县的牛河梁,喀左县东山嘴,时代都属于红山文化晚期。
胡头沟和城子山是遗址中规模最小的一类。前者位于临河的圆土丘上(阪泉?),后者坐落在山顶。以胡头沟为例,墓坑挖在丘顶,用石板砌椁,死者四周摆成一个石围圈,围圈入口的石块边立置一排彩陶筒形器,圈内散放大量筒形器的碎片。围圈外还有一座石椁墓,墓中以石板隔出五室,每室约埋一人。若伏羲族十二支派分为两路,每一路由一人统领,则其部属就正好有五人,每一人领一支派。彩陶筒形器可能隐喻戎族人。
东山嘴遗址的规模比以上两地大,“位于三面环山、一面临河的突起台地上”。这里存在若干个不同时期的方形和圆形基址。“方形基址最大的约有100平方米,圆形基址的直径在2.5-4.1米之间”,则方形面积为圆形面积的8倍(100/3.14*22)左右。“从方形基址到圆形基址的最近距离为15米”,是否方形代表坦荡如砥的中原地带,而圆形代表拱伏无违的八方?这处遗址出土了双龙首璜(注:半璧)形玉饰和绿松石做的鸮,还有一些鹿骨和很多猪骨。鹿、猪代表伏羲族和戎族,鸮代表戎族领袖,故而双龙首应代表伏羲族的领袖。龙过去是伏羲族恐怖的对象,这时竟成为领袖的象征,说明伏羲族已经由退守转为全面振兴;龙首不是一个而是两个,一个肯定是尧,另一个是谁呢?
在东山嘴和牛河梁都发现了塑像。东山嘴的大型人物像仅剩残块,“呈盘腿端坐之貌”;女神像很小,有一例体高5.8厘米,为一尊“裸体孕妇立像”。如果大型人物像祭奠的是炎帝,微型女神像纪念的就是他的女儿女娲了。娲字的读音与娃字相同,右半边正像一个人体骨架,表示炎帝的女儿横死濮阳。可能王族从西水坡撤走的时候,尧只塑了前两组蚌图,女娲惨死之事当时王族并不知情。在尧身处艰危之际,女娲宁愿与父亲同生共死,也不肯临难苟免。1000多年以后,中原伏羲族寻王族而来,才将女娲的事迹告诉了东北的遗族。女娲殇时,不过十二岁左右,还没有婚配,所以族人塑成孕妇的形象,祝愿她在另一个世界歆享人生的幸福。
牛河梁的女神庙位于一个缓坡的顶部。女神庙人像最大的将近真人身体的三倍,有一例与真人一般大,“面部施红彩,唇涂朱”。围绕女神庙还分布了一些“积石冢群”。或许人们在返归中原以前,在这里设立了女娲的陵庙,作为对她永久的怀念。陵庙遥对一座高山,高山形如猪首,伏羲族终于复兴,这个不幸的女孩子可以得到告慰了。
四、舜演八卦
进入公元前第三千纪初以后,东北地区西南部的文化骤然消失,这是因为炎帝遗族的回迁中原。此时正当大汶口文化的鼎盛时期。
大汶口文化从公元前3500年前后开始,山东泰安、曲阜、邹县、滕县、莒县、诸城、胶县、潍县等地都有大汶口文化的遗址。孔子和孟子就在这个地区成长起来。他们一生“祖述尧舜”(《中庸》),是否因为那时在先辈口耳相传的故事里,尧舜是上古灿烂文明的缔造者?如果说尧在公元前4500年左右离世,那么,舜至迟在公元前3500年前后诞生,两人竟远隔千年。把尧舜放在一起,不仅因为他们同属一族,更因为舜继承了尧的遗志,完成了尧的心愿。
《孟子·离娄下》讲述舜的生平,“舜生于诸冯(今诸城),迁于负夏(今濮阳),卒于鸣条(今开封境),东夷之人也”。因此诸冯、负夏和鸣条是理解舜一生的三个关键的地方。在大汶口文化中,诸城较偏远,舜想必生于普通人家,所以《孟子·告子下》在“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那段激励过无数人的话之前列举的头一个从寒微中奋起的英雄人物就是舜。负夏,顾名思义,就是输给夏族的意思,在晋南夏族兴起之后,追溯其先祖,戎族也就称为夏族。鸣条,鸟鸣于小枝,小枝柔嫩,鸟鸣啁啾,舜晚年生活在一处风景优美的地方。
《史记·五帝本纪》记载了这位平民英雄的经历,“舜,冀州之人也。舜耕历山,渔雷泽,陶河滨,作什器于寿丘,就时于负夏。”冀州,或指河北南部(磁山),或指河北北部(周口店),交待了舜族群的来源。《墨子·尚贤中》云,“舜耕历山,渔雷泽,陶河滨”,没有说寿丘和负夏两地。那么,既然司马迁特意点出寿丘和负夏,很可能这两地与舜平生的主要功绩有关。
《五帝本纪》里讲了舜小时候家中的情况,“虞舜者,名曰重华。重华父曰瞽叟……舜母死,瞽叟更娶妻而生象,象傲。瞽叟爱后妻子……舜……有小过,则受罪。顺事父及后母与弟,日以笃谨,匪有解(懈)”。孔安国说,“舜父有目不能分别好恶,故时人谓之瞽”,他的父亲不识好歹、脾气很坏。在舜的母亲去世后,瞽叟续了弦,后母生了个弟弟叫象。象娇生惯养,很骄横。瞽叟溺爱象,可是舜稍有小过错,他就狠命地责罚。虽然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舜却还是和顺地对待父亲、后母和弟弟,每天都很恭敬谨慎,从无懈怠。
尽管如此,家里人仍嫌弃舜,甚至想害死他。“使舜穿井。舜穿井,为匿空(孔),旁出。舜既入深,瞽叟与象共下土实井,舜从匿空出,去。”水井出现于龙山时代,在公元前2600年至前2000年之间,舜成长的年代还没有水井。那么舜挖凿的必不是水井,而是陷井。舜在凿陷井的时候,留心在井的侧边挖了一个藏身的洞口,洞口通到外面。等舜下到深井里,瞽叟和象就一块往下填土,舜从事先挖好的洞口逃出了陷井。
我们试以八卦来解释舜的一生。
坎卦。象“下土实井”之形。舜生在诸城,少年时被家人厌弃,竟至于要用舜自己挖的陷井来把他活埋。“舜从匿空出,去”,舜侥幸逃脱了性命,从此被迫离开了家门,独自谋生。
艮卦。象山上窑洞之形。清朝孙星衍《历山虞帝庙碑铭》云:“菏泽县,古济阴郡地,县东北五十里有历山,即舜耕处,亦太甲所葬也。”舜在菏泽鄄城的历山开荒种地。
震卦和兑卦。象雷霆和沼泽之形。元代罗泌说,“耕渔必不相远”,所以雷泽也在菏泽。舜除了种田以外,有时到雷泽打鱼。
巽卦。象水柔可掬之态。晋皇甫谧云:“济阴定陶西南陶丘亭是也。”舜在菏泽定陶的河滨制作过陶器。制陶临近河边,用水很方便。
乾卦。乾,前进,指“作什器于寿丘”之事。寿丘,晋皇甫谧云:“在鲁东门之北。”因而寿丘就在今天的曲阜。唐司马贞说寿丘是黄帝出生之地,黄帝就是戎禹,所以寿丘是禹的故乡。什器,敌得过十个人的器物,即兵器。制造兵器的地方也就是领兵作战的地方。舜率众奋勇前进,攻陷了蚩尤族的圣地寿丘。舜又名夋,也许他战胜戎族之后,各族奉之为夋(鵕),象神鸟俊美洒脱之貌。夋读音近于九,《周易》中阳爻的称呼“九”就是这样来的吧。
离卦。象火持续燃烧之形;指“迁于负夏”、“就时于负夏”之事。舜从曲阜向西略地,夺取了濮阳。公元前4500年左右尧在濮阳兵败自杀,千年之后舜洗雪了尧的耻辱,伏羲族重现荣光。濮阳相传为颛顼之都,我怀疑颛顼由鲧禹音转而来,鲧禹之族就是戎族,后来讹为古帝的名字,才造出这两个形声字来。因此,《史记》中打败蚩尤的“涿鹿之野”也就是炎帝败亡的“阪泉之野”。舜“邑于涿鹿之阿”,在这里受到各族拥戴,成为中原的领袖。
坤卦。坤,谦退,指“卒于鸣条”之事。舜定都于开封,待局势稳定了,就让出位子,绝不恋栈,最后他恬然离世。舜的作为与尧的遗命相合,鹿的性情温顺,鹿字读音近于六,《周易》中阴爻的称呼“六”可能由此而来。
卦的每一画称之为爻,爻的字形象卦画交错重叠,其音与尧字相同,是否八卦的原意是纪念尧?或者八卦的题目就是《尧》?
1960年代初,在赤峰巴林左旗富河沟门遗址发现了一些卜骨,均为鹿的肩胛骨。遗址的年代在公元前第五千纪后叶后段,当时的人们根据灼烤鹿骨产生的裂纹来作预测。这是中国目前所知最早的卜骨。
在赤峰翁牛特旗石棚山发现的小河沿文化陶器中,“见到一些刻划或画彩的特殊纹样,可能是表示某种事物的符号”,时当公元前第四千纪末到第三千纪初。
舜的时代正在以上两者之间,很可能从卜骨兆纹整理出八卦就在这个阶段。是不是舜以八卦总结了自己的一生呢?姑且存疑吧。
《史记》说黄帝“名曰轩辕”,我认为舜即轩辕二字的合音。轩辕晚出,而舜为初名。轩辕的形旁为车,或许在舜的时代发明了车。《考工记》云,“一器而工聚焉者,车为多。”可见人类社会的分工已经发展到相当细密的程度。张舜徽说,“自有车舆之创造,而后文明日进。稽之载籍,多以事物发明,归功黄帝,夫亦曰自有车之日起,而人类社会乃渐离野蛮而入文明耳”。《史记》常常把舜的功绩记在以禹为原型的黄帝名下,这是需要我们特别予以廓清的。
禹、尧、舜生活的年代相距这样的遥远,则三人禅让的故事必出于儒家的附会。那么禅让一事完全是编造的吗?恐怕也不见得。《史记》中尧舜的几位有名的大臣禹、皋陶、契、后稷和伯夷,夏、商、周分别以禹、契、后稷为远祖,伯夷传为齐太公姜子牙的先祖,不可能同殿为臣。如果禅让是真事的话,只可能发生在舜和皋陶之间。
“皋陶为大理,平,民各伏得其实”,在舜领导下皋陶分管的是法律,他断狱公平,人民都很信服。这就像唐代的贤相狄仁杰,“周岁断滞狱一万七千人,无冤诉者”。传位于皋陶,舜是放心的。
舜发扬了尧临终的德治思想,实现了中国境内三个主要的原始族群在中原的第一次大融合。孔子云,“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又云,“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北极星),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朱熹说,“为政以德,则无为而天下归之,其象如此。”这便是舜当政时候的气象。《韶》为舜时流传下来的音乐,孔子评论道,“尽美矣,又尽善也。”孟子一生奔走之处,见梁惠王,见齐宣王,见滕文公,等等,都是舜及其族群生活过的地方。舜的更具体的行迹早已湮没而不可考,可是他的精神感人至深,千百年来早已融化在中华民族的血液里。
司马迁说,“虞舜者,名曰重华。”《谥法》解释“舜”字:“仁圣盛明曰舜”,而孔安国说,“其光文重合于尧”,所以叫“重华”。“舜”和“重华”就像后世中国人的名和字,意义相互关联。舜,木槿的意思。木槿花光彩秀美,有“盛明”的姿态;木槿花开了谢,谢了又开,有无尽的韶华。
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陕西华县泉护村)的居民已经在陶器上敷展出“高度概括的植物花纹图案”,时当公元前4000年前后。而彩陶-仰韶文化的标志-在公元前3500年以后走向衰落,大汶口文化正从这个时候开始。所以舜一面承接了鲜艳华丽的仰韶文化,一面打开了大汶口文化的大门。舜华,美丽的木槿花,象征着中原华族的初步形成。我们今天的中华文化就是从那个年代肇始,我们今天的中华民族就是在舜的基础上一代一代踵事增华、发扬光大。
五、复论商汤革命
大约两千年后,在公元前16世纪,“夏桀为虐政淫荒”,以他为首的夏族统治集团残酷剥削人民,人们痛恨地说,“是日何时丧?予与女皆亡!”他们迫切地期望解放。商族的领袖汤在伊尹的辅佐下兴师伐桀,推翻夏政权,建立了商王朝。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室世系清楚可信的朝代,因为甲骨文的材料和《史记》的记录几乎完全吻合。从社会形态学说来看,这也是中国第一次进入阶级社会。
商族的先祖是喾,喾由夔字音转而来。夔可能是舜的小名,《尚书》云,“祗载见瞽瞍(叟),夔夔齐栗,瞽瞍亦允若”,朱熹说“夔夔齐栗”的意思是“敬谨恐惧”的样子,其实只解释了“齐栗”,没有解释“夔夔”。我想,这大概就是舜的小名,他小时候或许是很顽皮的吧。商族好祭祀,于是就用模拟君王祭告上帝时形貌的喾字来将“夔夔”神圣化,以“高远其所从来”。不过,这也说明了商族和华族的继承关系。
夏之于商,犹如明清之于现代。所以夏代的史迹缈不可寻,地下出土的文物也不甚多,并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事情,因为所谓夏代只是舜开创的公社制文明的衰颓阶段而已,不值得我们那样费心去发掘它的陈迹。我们今天爱讲论汉唐,不喜欢明清,是一样的道理。
商族远溯两千年前缔造公社制文明的舜,也像我们追念两千年前创建地主官僚制文明的秦皇汉武。我们不但追念秦皇汉武,还要回望文武周公;不但回望文武周公,还要像商汤那样,永远铭记舜作为华族奠基者的丰功伟绩。
商汤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阶级专政的国家,这是远古中华文明在夏代衰谢之后的再出发;二十世纪的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英勇不屈,为了建立一个消除阶级压迫的新社会,也是中华文化在明代中叶(对应于路德的宗教改革)逐渐落伍之后的再出发。这再出发,是一场深刻的文化革命和思想革命,这个过程到今天还远未完结。
1966年6月,毛泽东在南方写道,
正是神都有事时,又来南国踏芳枝。
青松怒向苍天发,败叶纷随碧水驰。
一阵风雷惊世界,满街红绿走旌旗。
凭阑静听潇潇雨,故国人民有所思。
他凭阑静听,料想到多少年以后,当昨日的风雨已经消歇,当新的一代成长起来,故国的人民会思忆起他在迟暮之年的再出发,会理解他志士暮年越发雄奇秀丽的英雄豪情。
初稿写于2008年5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