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胥引

  此曲是根据《列子》寓言故事而作,相传黄帝在位十五年,忧国家不治,一日,梦游华氏之国,发现该国一切顺乎自然,国治民安,于是黄帝以此来管理其国家,二十八年,天下大治,作者以此来歌颂“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

  黄帝梦游华胥国先秦道家的另一部重要著作《列子》中,是《黄帝篇》里描写的“华胥国”,这个国家是如此的美好而神奇。我相信,如果真有这个国家,如果我们能够做到移民,即使是在今天,仍然会有很多人选择它。

  “其国无帅长,自然而已。其民无嗜欲,自然而已。不知乐生,不知恶死,故无夭殇。不知亲己,不知疏物,故无所爱赠。不知背逆,不知向顺,故无利害。都无所爱惜,都无所畏忌。入水不溺,入火不热,斫挞无伤痛,指摘无痛痒。乘空如履实,寝虚(宿),若处床。云雾不碍其视,雷霆不乱其听,美恶不滑其心,山谷不踬其步,神行而已。”

  在这个国家里,没有统治和被统治之分,人民没有超出必需的欲望,也淡然面对生死。对人对物,以一待之,毫不偏废,既不爱惜什么,也不畏惧什么,一切都顺其自然。我们心目中的共产主义不就是这样的吗?没有国家,没有阶级,物质丰富,各取所需,每个人都得到极大自由和充分发展。这里的人跳进水里淹不死,跳进火里烧不死,拿刀砍、拿鞭打、拿手摸,他都没感觉——真正的刀枪不入;在空里行走如履平地,睡觉如躺在床上;云雾再浓遮不住他的视线,雷霆再大震不乱他的听力;事物的美恶无法干扰他内心的平静,山高谷深挡不住他前进的脚步。

  黄帝从这个梦中受到了很大启发。“黄帝既寤,怡然自得,召天老、力牧、太山稽,告之,曰:‘朕闲居三月,斋心服形,思有以养身治物之道,弗获其术。疲而睡,所梦若此。今知至道不可以情求矣。朕知之矣!朕得之矣!而不能以告若矣。’

  又二十有八年,天下大治,几若华胥氏之国,而帝登假,百姓号之,二百余年不辍。”他一醒来心情愉快,召来手下的大臣,说:“我花了三个月的时间专心养神养身,希望能学到保养保养身体、应付外物之道,最后却没有得到。今天竟然梦到了这样的事情。如今我才知道,这道不是说想求就能求到的。我现在知道什么是道了!我得道了!但却无法告诉你们。”此后他便以此治国,二十八年之后,天下大治,几乎和华胥国完全一样了。在他死后,这种局面仍然延续了二百年。其实他所谓的道,不过就是道家之道——自然无为,无为而无不为而已。因此,后世将黄老并称,共同看作道家的创始人物。

  因为黄帝的这个梦,在后世的文学作品中,华胥国一词具有了三层意义。第一,被视为远古盛世的象征。如晚唐诗人曹唐,在《圣帝击壤歌四十声》诗中,对唐尧盛世予以热情歌颂,对华胥国那种朴素、安逸、衣食富足而又道德高尚的太素之乡,寄予深切的企盼。其中有句曰:“寤寐华胥国,嬉游太素乡。”第二,被视为可以逃避现实烦恼的乐土。如黄庭坚《醉落魄》“陶陶兀兀,尊前是我华胥国。争名争利休休莫。雪月风花,不醉怎生得。”陶陶兀兀,形容沉湎于酒,放纵傲慢。这几句是说,只有沉醉于酒,才能不再去想追名逐利,才能充分享受风花雪月。第三,作为清美之梦的代称。如姜夔《踏莎行》:“燕燕轻盈,莺莺娇软。分明又向华胥见。”是说自己怀念美丽的情人却无法相见,只能在梦里与之重逢了。无论是哪种意义,都是一种理想的境界。

  《华胥引》全曲大体分为三段,开始平和中带有一些小跳跃感的小段,中间一大段中音乐结构和旋律的和弦都非常的丰富,主要是从单一到复合。最后又慢慢转为平静,但又和开始的平静完全不同。

  《神奇秘谱》:臞仙按,琴史曰。“是曲者,太古之曲也。尤古於遁世操。一云黄帝之所作,一云命伶伦所作。”按列子,“黄帝在位十五年,忧天下不治,於是退而闲居大庭之馆,斋心服形,三月不亲政事。书寝而梦游华胥氏之国,其国自然,民无嗜欲,而不夭殇,不知乐生,不知恶死;美恶不萌於心,山谷不踬其步,熙乐以生。黄帝既寤,怡然自得,通於圣道,二十八年而天下大治,几若华胥之国。”故有华胥引。《浙音释字琴谱》、《重修真传》、《琴苑心传全编》:与神奇秘谱同。

  《浙音释字琴谱》  

  一、退闲:闲居大庭,斋心服形。忧天下之不宁,何堪政事民情。久居三月之零,海河欲致清平。悠悠一梦之录,致华胥之行。 

  二、寤梦:华胥之国依谁识,远飞魂聊自适。蘧然寤梦也,那地天南北为无极。蔼蔼淳风,人民安宿食。如画夜,月盈日昃。冠仪而不忒,如君臣,如父子,如宾客,如亲而如戚。桃李如色,覃恩布泽,别有华胥之国。 

  三、乐生:淳风而美俗,乐自然那民无嗜欲。接比邻,相劝也衷心诚服。重土居安食足,刑免而无讼狱。无是无非,无荣无辱,进势无拘无束。从死从生,此心也无抑郁。俄然兮一梦惊心触目,兆太平之永福,至治怡然自卜。一统乾坤,皇风清穆穆。   

  《重修真传》一、闲居大庭 二、寤梦华胥 三、皇风清穆

  

Comments are clos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