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湘水云
古琴曲,为南宋著名音乐家、古琴浙派创始人郭沔所作。当时适值元兵南侵入浙,南宋统治者偏安于一隅之际,郭楚望移居于湖南宁远九嶷山下,时泛舟潇、湘二水,远望云水奔腾,九嶷山为云水所蔽,不禁联想到当时国势日危,不见天日,有如九嶷山之云遮雾绕。因而引发他对山河残缺、时势飘零的无限感慨,创作而成《潇湘水云》,以寄眷念之情。
郭沔,生卒年不详,字楚望,浙江永嘉人。大约生活在南宋淳祐、咸淳年间(1190—1260前后),为南宋后期著名琴家、浙派创始人。郭沔一生清贫,南宋嘉泰年间,他在南宋主战派大臣张岩家作清客。后张岩被罢官,郭楚望便隐居于湖南南部衡山附近。郭沔对中国古琴艺术的发展有很大贡献。明代中叶以前各类琴谱集里所传的琴曲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由他整理,创作和传授的.在张岩家做清客期间,他收集了大量民间野谱,整理了《阁谱》。此外他创作了大量新曲.著名的除《潇湘水云》外,还有《秋鸿》《飞鸣吟》《泛沧浪》《春雨》《秋风》《步月》等。他的直系传人刘志方、毛敏仲(毛逊),徐天民(徐宇)等人后来都成为一代宗师,形成古琴史上影响深远的浙派。
传说中,九嶷山是贤王舜的葬地,所以在人们的心目中,自然成为贤明的化身。郭沔是一个终生未仕的知识分子,生活十分清贫。他所处的时代,正值元兵入侵,南宋王朝即将灭亡的前夕。而他又是一个反对苟且偷安,具有民族意识和爱国思想的人,故他借九嶷山为“潇湘云水所蔽”的形象,寄托他对现实的黑暗与贤者不逢时的义愤和对祖国美好山河的热爱。
《潇湘水云》曲谱最早见于明代《神奇秘谱》,共分十段:一、洞庭烟雨; 二、江汉舒晴; 三、天光云影; 四、水接天隅; 五、浪卷云飞; 六、风起云涌; 七、水天一碧; 八、寒江月冷; 九、万里澄波;十、影涵万象。此曲流传至后世,有多种谱本,结构也有一些变化。十七世纪时《大还阁琴谱》中就发展为十二段;到了十八世纪在《五知斋琴谱》中已扩展为十八段.,后又加一尾声。经过许多琴家不断加工,艺术更臻成熟。乐曲开始,飘逸的泛音使人进入碧波荡漾、烟雾缭绕的意境。全曲情景交融,云水奔腾,景色与内心浩茫之情互为表里,寓意深刻。演奏上充分利用了古琴演奏中的“吟、揉、绰、注”技法,集中体现了古琴艺术“清、微、淡、远”的含蓄之美。此曲自南宋问世以后,数百年来广为流传,倍受各派琴家推崇,许多琴谱专集都收载了此曲, 多达五十余种。
现代一般演奏的多为吴景略先生依据《五知斋琴谱》(清徐琪撰于1722年)打谱的版本,同时吸收了其它琴谱之长。全曲除引子和尾声外可分四大部分:
第一段引子是用泛音演奏的曲调,这段音乐以圆润飘逸的泛音和不断上扬的跳宕旋律表现了轻烟缭绕、水波荡漾的优美意境,犹如一幅远景山水画。头四小节是贯串全曲的主题音调,尾句则强调了乐曲的商调式属性。
乐曲第一部分包括二、三两段,描绘了云水苍茫、壮丽迷人的景色。开始,由按指荡吟等手法奏出“引子”中的主题音调,情绪深沉哀怨。渐渐地,曲调以较大的起伏展开,它进一步揭示了作者不平静的内心世界,一种忧国忧民的郁悒之情油然而生。
乐曲第二部分包括四至八段,这是琴家称为“水云声”的段落。它利用“往来”、“荡吟”的指法技巧,在古琴低音区滑奏,表现了一种水气袅袅、云影飘忽的情态。这种往来滑奏所产生的颤抖音色,既令人联想起水荡云移的动态景象,也似作者因剧烈痛苦而发出的呻吟之声,有着特殊的表情作用。音乐的进行中还穿插了歌唱般的音调。这里的切分节奏和旋律的上下跳跃推进,富有激昂陈词的气质。旋律由连绵不断地进行过渡到“水云声”再次出现。绵长的曲调象起伏不停的波涛将乐曲情绪向高潮推进。
乐曲第三部分是全曲最为精彩之处。它包括九至十六段,描绘了云水激荡、奔腾翻涌的奇伟景象。这部分音乐充分运用了古琴中散音、泛音、按音的不同色彩,加以错落弹奏,出现了五光十色的华丽效果。音乐在三个多八度的广阔音域内用大音程急促跳进,加之强烈切分节奏的运用,将水翻浪滚的壮阔画面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仿佛是作者内心暴风雨般激情的倾注。随后,音乐进入以两次跳进为标志的高潮段落,曲调刚劲有力,一气呵成,在高音区挥洒驰骋,气魄雄伟,感情激越,尤其双音滑奏指法的运用极为出色,将难以抑制的“倦倦之意”抒发得十分感人。
乐曲第四部分包括十七、十八两段。曲调再度转为舒缓、平静,作者将惆怅之情融入低沉压抑的音调之中。但在音乐末段,却突然出现连续的、有着转调色彩的“4”音,使乐曲进入一个新的境界。这段音乐仿佛是作者燃烧着的爱国火焰最后闪出的光亮,而紧接着用泛音演奏的尾声却又如力不从心的叹息。
音乐最后结束在低音区的商音上,旋律具有沉重压抑的色彩。曾经怒涛汹涌的潇湘水云至此风平波息,只有作者感情的余波还在微弱地起伏,引起人们心头的深深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