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相土到成汤——尧舜及其族群续考之三

一、禹、予合一

  夏代的史迹由于商代有意的删削,留下来的寥寥无几。《尧舜及其族群考论》和前两篇《续考》已指出:禹在公元前4500年前后战胜了尧;《禹贡》为帝舜所作;启之世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伏羲族的后羿在公元前2500~2400年之间夺得天下,建都于戎族的发祥地晋南。如果太康是因为败给了后羿而失国,戎族就不可能迅速地复国,那时后羿的政权正蒸蒸日上。也就是说,中康不可能是太康的弟弟。中康之相弑君,取而代之,也不可能是什么中康之子。康为糠之本字,既然在商人眼中,太康、中康都是粃穅之属,那么少康也自然不能例外,根本不存在什么少康中兴。三康乃是公元前2500年以后三个昏庸的戎族头领,代表几百年间戎族的混乱和堕落。这当然是商人删改历史造成的结果。那么,夏代的开国君主究竟是谁?

  《鲁语》说夏后氏祭黄帝、颛顼、鲧、禹和杼。杼就是《史记·夏本纪》里记载的予。予是授予的意思,因为此人建立了夏朝,对戎族来说功绩很大,戎族认为是上帝禹赐予了他统治人间的权力,于是就叫他予了。对于整个夏代,《夏本纪》只记了孔甲和桀两个人的故事,但这两人都无德。所以从古代流传下来的夏族史中,唯一能够寻出功业痕迹的人物就是予了。

  《尚书》中有一篇《甘誓》,是夏王与有扈氏大战之前的誓师辞,《夏本纪》说是启作《甘誓》,但《墨子·明鬼下》引作《禹誓》。实际上,这位夏王既不可能是启,也不可能是禹,他只能是予。《墨子》把禹和予弄混了。《墨子·兼爱下》还引了一段《禹誓》,是征有苗的誓辞。那么,予的主要事迹就是伐有扈和征有苗了。

  《禹誓》之文如下:

  大战于甘,王乃命左右六人,下听誓于中军,曰:“有扈氏威侮五行,怠弃三正,天用剿绝其命。”有(又)曰:“日中,今予与有扈氏争一日之命,且尔卿大夫庶人,予非尔田野葆土之欲也,予共行(奉行)天之罚也。左不共于左,右不共于右,若不共命;御非尔马之政(正),若不共命。是以赏于祖而僇于社!”

  刘起釪说甘之地在今洛阳西南,那么夏予先进攻晋南,摧陷了有扈氏(为伏羲族之后裔)在襄汾陶寺的都城,而后在洛阳附近大战。又有《竹书纪年》记“柏(伯)杼(予)子征于东海”,因而逐步“剿绝”了有扈氏在中原的势力。最后,夏予定都于阳城,在今河南登封。

  《史记·殷本纪》中微以前的殷人世系为:帝舜-契-昭明-相土-昌若-曹圉-冥-振-微。《两昊、三苗与微》已论证振即后羿,现在看来,很可能昭明指的也是后羿,昭明也好,振也好,都是振兴之意。所以正确的世系应是:帝舜-契-后羿-相土-昌若-曹圉-冥-微。《史记集解》引宋忠的注解:“相土就契封于商。《春秋左氏传》曰阏伯居商丘,相土因之。”《史记正义》引《括地志》云:“宋州宋城县古阏伯之墟,即商丘也,又云羿所封之地。”契代表了伏羲族文化的尉迟寺类型,后羿亦来自尉迟寺类型,故无论“就契封于商”还是“羿所封之地”的说法都是可信的。阏是水闸的意思,阏伯之名应与治水有关。《礼记》说:“冥勤其官而水死”,则传说中冥的事业也是治水。这样看来,曾经有一个洪水泛滥的时代,这时期治水成了商族的头等大事。

  大概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有扈氏堵不住茫茫的洪水,又在洛阳阻击战中大败亏输。《诗经·商颂》有两句诗:“相土烈烈,海外有截”,这时,有扈氏的首领决定弃守商丘一带,到海外去开辟新疆土,相土之名正表明了对于新的立足之地的选择。这应该就是辽西夏家店下层文化的由来。

  在洪水肆虐中,璀璨的龙山文化衰落了,石家河文化解体了,良渚文化消失了,远古的中国文明遭到了几乎是毁灭性的打击。于此时建立的夏王朝其文化就不可能不是朴陋的文化。每当我们展卷阅读推崇夏禹(实际上是夏予)的《墨子》一书,便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朴实气息。予既然建起了夏王朝,便要担负起治理水患的责任,大禹(予)治水的传说或许并不是没有根据的。

  正像尧以濮阳西水坡摆塑的图形总结了在他之前中国原始时代的精神遗产,帝舜于千年之后开启了中国远古文明的大门,尧承前而舜启后;夏予继承了中原的远古文明,使它在滔天洪水的面前虽受重创而屹立不倒,几百年后,商汤革命创建了一个崭新的文明形态,中国正式进入阶级社会,可以说是予继往而汤开来。

二、汤和伊尹

  尧、舜、契、羿、相土、微和汤,这七个人串起了伏羲族(包括太昊、少昊、有扈氏)的历史,七人中舜、羿和汤功业尤为卓著。微本名亥,是汤的近祖,汤是在微的基础上夺得天下的。

  《天问》讲述了微的生平:“该秉季德,厥父是臧。胡终弊于有扈(易)、牧夫牛羊?……有扈牧竖,云何而逢?击床先出,其命何从?……昏微遵迹,有狄(易)不宁。何繁鸟萃棘,负子肆情?眩弟并淫,危害厥兄。”上一篇《两昊、三苗与微》已根据周人伪造的少康事迹倒推出微托身于有易时的经历,他在那里和有易氏的两位姑娘结了亲。细味“有扈牧竖,云何而逢”(有扈氏放牛的小子啊,你是怎么在逆境里有幸邂逅了那可爱的姑娘?)两句,似乎微对其中一位姑娘格外倾心。郭璞注《山海经·大荒东经》引《竹书》之言“殷王子亥宾于有易而淫焉”,大概指的也是这男女间的情事。但有易氏想杀微却别有原因,是为了“取仆、牛〔于〕河”,侵占他的财产。有易氏打算趁微睡在床上的时候击杀他,他却先“潜出”了。

  微先是被迫从辽西到了易水(在今河北易县),后不得已暗中离开有易氏,此时他必定是率众继续南行,在漳河以北栖身。微及部众就在河北南部“为国,名曰摇(殷)民”,此即殷商的由来。这个地区是周初邶国的所在地,“武王克殷,乃立王子禄父,俾守商祀”(《逸周书·作雒》)的地方。武庚禄父是商纣王的儿子,后来和周武王的两个弟弟管叔、蔡叔起兵反对摄政的周公。周公镇压了叛乱,“王子禄父北奔”,可能辽西的魏营子文化就是这样来的。

  《史记·殷本纪》说“汤始居亳,从先王居”,亳在山东曹县南边,离商丘不远,汤从河北南部回到了相土的故地。《殷本纪》又说“桀败于有娀之虚(墟)”,有娀为有易之讹变;《淮南子》云“有娀在不周之北”,疑不周是由北狄(易)二字音转而来。故汤在伐桀之前,首先就打败北边的有易氏,以除去后顾之忧。《天问》中的“汤谋易旅,何以厚之”(汤谋划出兵伐有易,为什么还要厚赂它?),大概是说汤为了使有易氏丧失警惕,运用了“将欲夺之,必固与之”的计策。《天问》接着问“覆舟斟寻,何道取之”,斟寻即今偃师二里头,是桀的都城。汤必须打下斟寻,才能完成革夏的使命。不料在途中翻了船,那怎么办呢?恐怕只好“释舟陵行”了吧!

  《天问》在讲了舜的故事之后说“吴获迄古,南岳是止。孰其去斯,得两男子?”意思是:我们吴人获知了那远古的故事,故事里舜葬在苍梧,他在南岳一带留下了踪迹。从那以后过去了多少年,伏羲族才又得到了两个惊天动地的男子!这两个奇男子一个是汤,另一个则是伊尹。

  《国语·晋语》述:“昔夏桀伐有施,有施人以妹喜女焉。妹喜有宠,于是乎与伊尹比而亡夏。”施、伊音近,多半妹喜和伊尹是同族人。他们在夏后氏覆亡的过程中都起了很大的作用,“比”并不是说两人有染。《山海经·大荒北经》中传“有毛民之国,依姓”,又《海外南经》说“三苗国在赤水东……一曰三毛国”,那么苗民为依姓,依、伊同音,我推测伊尹是古苗族人,属于上篇续考中所说的南岳一系。《殷本纪》讲“伊尹名阿衡”,南岳即衡山,亦可证此。所以商族当时的胜利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因于商族和苗族的结盟。正是北方族群和南方族群空前未有的大融合,塑造了商王朝鼎盛的奴隶制文明。

参考文献

《史记》第一册,顾颉刚等标点,中华书局,1959

《古史续辨》,刘起釪,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吴越民间信仰民俗》,姜彬主编,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

《中国通史》第二卷,白寿彝总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尚书校释译论》第二册,顾颉刚、刘起釪,中华书局,2005

《海岱文化与齐鲁文明》,高广仁、邵望平,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初稿写于2008年8月9日

  

Comments are clos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