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及家人是否有名字?——与易中天先生商榷

  易中天先生在央视“百家讲坛”上谈论汉代风云人物刘邦时说,刘邦小时候没读过书,他和父母都没有名字,他父亲叫刘大叔,母亲叫刘大妈,又说他小名叫刘季,即位后易名刘邦。他大哥、二哥分别叫刘伯即刘大、刘仲即刘二,而刘三则不见其人,刘邦叫刘季即刘小。笔者认为,易中天先生的此番言论不乏捕风捉影、主观臆测之说,不宜在央视上作这样的讲解。

  笔者认为,关于刘邦及家人名和字的记载,最权威的当数《史记》、《汉书》和《汉纪》(东汉荀悦撰)。如果抛开这三本史籍的记载不言,而妄加猜测,则不足为信。笔者现摘录这三本史籍中关于刘邦和家人姓名的一些记载。《汉纪》:“汉高祖讳邦,字季。”《史记.高祖本纪》:“高祖,姓刘氏,字季。父曰太公,母曰刘媪。《史记.楚元王世家》:“楚元王刘交者,高祖(刘邦)之同母少弟也,字游。高祖兄弟四人。长兄伯早卒,封其子信为羹颉侯。而王次兄仲于代”。《史记.韩信卢绾列传》:“卢绾者,丰人也,与高祖(刘邦)同里。卢绾亲与高祖太上皇相爱。及生男,高祖、卢绾同日生,里中人持羊酒贺两家。及高祖、卢绾壮,俱学书,又相爱也”。《汉书.高帝纪》:“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也,姓刘氏。母媪,父太公。”《汉书》:“匈奴攻代,代王喜(刘邦次兄仲)弃国”。《汉书》:“荆王刘贾,高祖从父兄也。”《汉书》:“燕王刘泽,高祖从祖昆弟也”。《汉书》:“楚元王交字游,高祖同父少弟也。好书,多材艺。少时尝与鲁穆生、白生、申公俱受《诗》于浮丘伯。伯者,孙卿门人也。及秦焚书,各别去。”

  从上述记载起码可以看出:一,刘邦读过书,和卢绾是同学。二,刘邦兄弟四人,他排行老三,名邦字季,大哥早年去世,名不可考,字伯,有个儿子叫刘信;二哥名喜字仲,四弟名交字游,曾跟随荀子的弟子学习《诗经》。三,刘邦的堂兄名贾,被封为荆王,其字没有记载;刘邦的另一堂兄弟名泽,被封为燕王,其字也没有记载。四,刘邦的父亲被称为太公,母亲被称为刘媪,真实姓名已不可考。五,上述三部史籍,均未有刘邦即位更名的记载。

  我国古人不但有名,而且有字,且是分开的。旧说上古婴儿出生三个月后由父亲命名,男子二十岁时举行冠礼(结发加冠),并取字。女子十五岁时举行笄礼(结发加笄),并取字。有了字,就表示进入了成年。古人称呼对方时出于尊重只称其字,一般不直呼其名。例如,楚汉相争中的项羽和刘邦,项羽的名是“籍”,字是“羽”,时人称呼其为项羽就是对其表示尊重;而刘邦的名是“邦”,字是“季”,直接称呼刘邦显然是不礼貌的,所以萧何等人都称呼刘邦为刘季,也是出于对他的尊重。显然,易中天先生的常识性的错误是把古人名和字的概念混淆了。可以说刘邦的父亲给他的孩子们取了名和字,除了其大儿子之名史书没有记载外,其二儿子、四儿子的名《史记》、《汉书》有记载,三儿子(刘邦)之名《汉纪》上有记载,易中天先生怎么好说他们“没有名”呢?

  “伯仲叔季”确实是兄弟系列的泛称,但古人用伯仲叔季作字,是很正常的事,和名根本不是一回事,和家庭出身也没有多大关系。比较著名的历史人物,如秦朝末年农民起义领袖吴广字叔,大家熟知的辅佐齐桓公的管夷吾字仲、鲍牙字叔,秦国的范雎字叔,汉文帝时的廷尉张释之字季,刘邦手下大将梁王彭越字仲。他们的字和名没有什么联系。这些都是明显的证据。

  再者,笔者也不认同家里贫穷的人就没有名的说法。刘家虽然不是大富大贵之家,但绝不是连名都不会给孩子起的文盲破落户。淮阴侯韩信,未发迹时家里贫穷,又没有良好品行,不能被推荐做官吏,又不会经商赚钱,经常跟随别人混饭吃;周勃发迹前以织薄曲为生,还经常给有丧事的人家吹箫;樊哙是杀狗卖肉的屠夫。这些人生活境况都比刘邦差,都有属于自己的名。好歹是位亭长的刘邦,难道会没有名?

  最后,笔者也不认同史书上没有记载其名,就下结论说此人没有名的说法。关于刘邦父母之名,《史记》、《汉书》都没有明确记载,但这还是不能说明他们就没有名。像秦始皇母亲之名、吕不韦父母之名、吕后父母之名、项羽父母之名、屈原父母之名等等,史书都没有明确记载,难道他们的父母就真的没有名?只能说史书不载,难以考证即可。

  此外,说刘邦当了皇帝才改名为邦,只是东汉学者项岱的说法:“高祖小字季,即位易名邦,后因讳邦不讳季,所以季布犹称姓也。”

  笔者认为,项岱此说只是主观臆测,并无真凭实据。如果真是这样,为什么大史学家司马迁和班固都不记载此事。其实,司马迁已经明确说刘邦字季,季只是字,既不是名,也不是什么“小字”。按古人惯例,刘邦三岁时,父亲取名为邦;二十岁,其父字之曰季。这样才符合常理。项岱既然说汉高祖即位后改名为邦,那究竟是把什么名改为“邦”的呢?显然项岱可能是把刘邦的字“季”误认为是小名了,错误地认为由“季”改为“邦”。再者,皇帝讳名不讳字,季布当然不用改姓。司马迁距离刘邦生活的年代七十多年,掌握的史料肯定比项岱多,且去刘邦故乡沛县丰邑搞过调查,向当地老人了解了不少资料;而项岱则是东汉时的人,距离刘邦生活的年代相去两三百年,连司马迁都不知道刘邦改名一事,那项岱又从何得知?再者,和刘邦同年同月同日同里出生的卢绾,他父亲和刘邦父亲关系很好。他父亲都给孩子起名“绾”,难道刘邦的父亲就不给孩子起名?更何况《汉书》、《汉纪》也没有刘邦即位后更名的相关记载。皇帝改名是非常重要的事件,肯定会下诏布告天下,让天下人知道避讳,不可能偷偷摸摸就改。如果有皇帝更名一事,史籍肯定要载。例如,《汉书.宣帝纪》就记载了汉宣帝更名一事。“(汉宣帝本名刘病已)曰:‘闻古天子之名,难知而易讳也。今百姓多上书触讳以犯罪者,朕甚怜之。其更讳询。诸触讳在令前者,赦之。’”简言之,以司马迁和班固的治学精神,对刘邦更名一事,说漏记或无法考证都不能服人。以其兄弟、堂兄弟都有名的记载来对照,汉高祖应该一直就叫刘邦比较合理。

  

Comments are clos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