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经典在新时代的使命——《中华传世藏书》隆重出版
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从统一中国的方块汉字,到改变世界的四大发明,从灿若群星的诸子百家,到美不胜收的唐诗宋词,无不彰显出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气质。中华民族之所以能绵延五千年而不衰,正是源于中华文化无比强大无比坚韧的生命力。
这种生命力,来自《周易》“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天地启示,来自《尚书》“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祖先训诫,来自《论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圣贤教诲,来自《诗经》“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的那一缕永恒乡愁。若要给这种生命力寻找依托,无论如何都绕不开这些传统经典。
所谓传统经典,就是从古流传至今具有普遍价值和持久影响的著作,是先贤们仰观俯察的记录,哲思灵性的结晶。它们历经时间的考验,常读常新,不因岁月更迭而褪色,不因世事变迁而磨灭。它们不是泛黄的故纸堆,不是陈旧的老古董,对于每一个时代来说,它们都是鲜活的。
传统经典中所包涵的智慧,不但可以使我们看清来路,更可以为我们照亮去路,心有明灯,便不会迷失方向。尤其在当前的中国,经济面临转型,亟需政治的深度改革,而政治改革又亟需文化的强力支撑。这个支撑不能凭借外势,只能反求己身,从传统经典中去汲取源源不断的内生动能。
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弘扬传统文化高度重视,早在2014年9月9日考察北京师范大学时,就曾对当时上海小学语文课本删除古诗的现象表达了担忧,并说:“‘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
2017年1月2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做出了重大战略部署,而“加强中华文化典籍整理编纂出版工作”正是该工程的重点任务之一。
国学网()自2000年创立以来,便一直致力于古籍数字化研究,致力于对传统经典的挖掘和整理,与国家的文化发展战略可谓不谋而合。为了进一步顺应时代需求,国学网从2015年起,经过周详策划,组织全国数十所高校及科研单位的60余位古籍专家学者,并利用独有的《》大型古籍数据库和自动标点、自动比对、自动排版三大古籍数字化核心技术,历经三年终于编纂完成了《中华传世藏书》这一大型古籍丛书,由浙江人民出版社隆重出版,并于2018年10月23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首发仪式暨出版座谈会。
《中华传世藏书》由国学网总编辑尹小林主编,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担任总顾问并作总序,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政委吴杰明、中国社会科学院佛学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白化文、中国艺术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刘梦溪担任顾问,由李零、唐晓峰、刘石、王立群等60余位专家学者担任学术委员。
《中华传世藏书》几乎囊括了中国文化史上从先秦到晚清两千年间所有重要的文献典籍。全书按传统的四部分类法,分经部、史部、子部和集部,各部之下又分经传注疏、经学、正史、编年、地理、政书、职官、杂史、史评、目录、诸子、儒家、兵家、道家、佛教、中医、科技、农学、饮食、艺术、术数、笔记、文言小说、通俗小说、类书、总集、别集、文论、戏曲等29个子类,共收书目690余种,计166册,约2亿字,全方位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文化成就。
如此高难度、大规模的整理出版工程,能在短短三年内神速完成,实有赖于国学网的古籍大数据库和人工智能技术。作为古籍数字化浪潮的代表性成果之一,《》目前已点校入库1万余种书目,总字数逾20亿字,为《中华传世藏书》的整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自动标点、自动比对、自动排版三大技术,将人工智能引入古籍整理和出版领域,不啻于一场人文科技革命,《中华传世藏书》正是这场革命的标志性产物。展望未来,运用人工智能,古籍数字化必将取得更大的突破,跨入一个全新的境界。
《中华传世藏书》采用简体横排并加标点,便于查阅。装帧典雅,封面以金色织锦为面料,以双龙戏珠为图案,烫以金、红双色,雍容大方。全书卷帙浩繁,如长龙盘壁,如金砖列阵,气势恢弘。它的出版对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四个自信”特别是文化自信,推动文化强国的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