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负与推崇齐飞,爱才一生独秀——浅谈曹操的欣赏意识
摘 要:曹操一生,挟天子以令诸侯,南征北战,完成了中国北方的统一,奠定了晋统一的基础。其人豪迈自负却又爱怜有才之人,推崇对手却又狂妄自大,可谓矛盾重重。然而观其一生所作所为,分明又有一条思想主线——欣赏意识贯穿始终。
关键词:曹操;欣赏意识;自负;爱才;推崇对手
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 四川南充 637009
三国之时,尔虞我诈,其中的人物性格多具有复杂性,而作为主人公的曹操,其人物性格更为复杂,姚正声、王芳华两位先生经过仔细分析而明确指出曹操的性格存在四种矛盾:“一、‘忠’与‘奸’的矛盾。二、嗜杀成性而又悲天悯人的情怀。三、是宽容与报复心的矛盾。四、对待生与死的矛盾。”①徐永杰先生从人物性格发展出发,将曹操性格大体概括为前后两个阶段:“青年时期的慷慨通脱,自信机警。老年的多忧多虑和孤独谲诈。”②三位论者的视角虽然不同,但都以可信的材料,证论了曹操性格的复杂性。综观《三国演义》全书,曹操一方面雄才大略,另一方面却又不敢打破蕃篱;一方面礼贤下士跣足待许攸,另一方面却又忌贤杀杨修;一方面英勇果断吞荆州,另一方面又多疑杀二蔡。本文暂弃其性格的复杂性不论,试图探讨其生命中的欣赏意识。
一、自负——自我的极度欣赏
1、对“奸雄”的欣赏
谈起曹操,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奸雄”。此语最早见于汝南许邵:“汝南徐邵有知人之明,操往见之,问曰:‘我何以人?’邵不答。又问,邵曰:‘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曹闻言大喜。”清人毛宗岗对此作了精彩的评论:“许邵曰:‘治世能臣,乱世奸雄。’此时岂治世耶,邵意在后一语,操喜亦喜在后一语,喜得恶,喜得险,喜得直,喜得无礼,喜得不平常,喜得不怀好意。值此一喜,便是奸雄本色。”③是否是奸雄,姑且不论。那么毛先生另一着重强点是操之“喜”。此一“喜”表明曹操对此“殊誉”不怒反而颇为自得。展现出操不仅对许邵知人的感激,更重要的是他对自己“奸雄”称号的欣赏与高兴。
2、笑中睥睨乾坤
《三国演义》一书,曹操是笑得最响,喜和最多的人。据靖增群的计算:“曹操有69喜,62笑,(其中不含‘暗喜’)”④并将笑主要分五大类,眼光独到,论证雄浑,却难免有失偏颇。第三类“阴鸷的笑”,将“曹操笑曰:‘丈夫亦畏雷乎?’”与“华容道三笑”列入其中。第五类“尴尬的笑”,将濮阳之战“操仰面大笑:‘勿中匹夫之计,吾必当报之。’”与渭水之战“操大笑:‘我今日既为小贼所困。’”列入其中,不太妥当。观操一生,吃的败丈实在不少,然而在他看来,真正意义上的失败却不多。其败而不报,报而不胜,恐怕只有赤壁之战。对曹操这样一个不拘小节的人来说,这点小败,又能算什么呢?况曹操对吕布、马超二人极其蔑视。对吕布:“吾料吕布无谋,不足虑也……吕布无谋之辈,安得在此有埋伏耶?吾进兵濮阳,速攻吕布。”对马超,战后一番分析:“出初贼守潼关,吾若初到,便取河东,则河西不可渡矣。吾故盛兵皆聚于潼关前,使贼尽南守,而河西不准备,故徐晃、朱灵得渡也。吾然后引兵北渡,连车树栅,为甬道,筑水城,欲贼知吾弱,以骄其心,使不准备。吾乃巧用反间,畜士卒之力,一旦击破之,正所谓‘疾雷不及掩耳’。兵之变化,固非一道也。”当众将又请问:“丞相每闻贼加兵添众,则有喜色,何也?”操曰:“关中边远,若群贼各依险阻,征之非一二年不可平复。今皆来聚一处,其众虽多,人心不一,易于离间,一举可灭,吾故喜也。”极度蔑视,视他们为草芥,破他们如复手。虽险但操自负必败之。称吕布为匹夫,称马超为小贼。虽带有谩骂成份,但其蔑视之意,溢于言表。由此可见,操从未将二人列为真正的对手。其自负之情不言已明。综观曹操一生,初出茅庐便锋芒毕露。当董卓权倾天下,众官皆哭而操挺身而出“坐中一人,独抚掌大笑,曰:‘满朝公卿,夜哭到明,明哭到夜,还能哭死董卓否?’允视之,乃骁骑校尉曹操也。允怒曰:‘汝祖宗亦食禄汉朝,今不思报国,而反笑耶?’操曰:‘吾非笑别事,笑众位无一计杀董卓耳。操虽不才,愿即断董卓头悬之都门,以谢天下。’”其以小骑校尉,无力无势,视董卓数十万铁骑如无物,移驾许都,败吕布之后,便煮酒论英雄。视天下英雄如草芥,视袁术“冢中枯骨,吾早晚必擒之”,视袁绍“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视刘表“虚名无实,非英雄也”,视江东小霸王“籍父之名,非英雄也”,视刘章“虽系宗室,乃守户之犬耳,何足为英雄”,神张秀、张鲁、韩遂等诸人“此等碌碌小人,何足挂齿”。而独推自己与刘备,自负的曹操对玄德所谓的英雄鼓掌大笑,其笑不仅笑所列之人非英雄,更笑刘备不识英雄!心中不免对刘备多了一分轻视,加之前者学圃种菜,因此当刘备惊而箸落,而寄语于雷之力。操笑曰“丈夫亦畏雷乎?”此处情景,更多的是体现操对刘备的讽刺:所谓丈夫亦畏雷乎?即丈夫不怕雷,怕雷非丈夫。表明了操的得意,以及对刘备的嘲笑与蔑视:世间两英雄一为己,一已被自己降得学圃畏雷以示弱于己,此难道不应该得意一番吗?当云长,张飞慌忙而来,按剑而立“听之丞相和兄饮酒,特来舞剑,以助一笑。”操又笑曰“此非鸿门会,安用项庄项伯乎?”所谓丧家之犬,操岂能不笑之,操笑之所作所为,操笑他们为玩物,笑他们过激的反应!
3、不事鬼神
操之自负,不仅睥睨群雄,而且对孔子敬而畏之的鬼神也不以为然,普天之天我为大。其欲建建始宫,梨神阻之,操大怒“吾平生游历普天之下四十余年,上至天子,下及庶人,无不惧孤。是何妖神,敢违孤意!”自狂自大,以文王自居“苟天命在孤,孤为周文王矣。”当其临死,群臣奏请命道士设醮修禳。而操叹曰:“圣人云:‘获罪于天,无所祷也。’孤天命已尽,安可求乎?”终究不许设醮。轻视鬼神之事,自认受命于天,与鬼神无关,轻视自负之色不亦明乎!
二、爱才——对人才的敬重
关于曹操对人才的态度,论者们各抒已见,成文新、王怀忠二位先生提出“唯才是举”并对此做了进一步的分析:“1、识拔奇才,不拘微贱。2、注重从实践中发现和选拔人才。3、能用度外之才,所任各尽其力。4、随能任使,各因其才。”⑤简小波先生对曹操的人才思想作了理全面的阐述:“认为善于网罗人才,是曹操发迹的基础,是曹操人才思想的具体体现;唯才是举,是曹操人才思想的核心;宽猛想济,镇压异端,是曹操驾驭人才的硬软两手。”⑥他们两位先生在对曹操人才思想作阐述的时候,都不约而同的认同曹操的“唯才是举”。并探讨了其原因是为了争霸的需要“可见曹操‘唯才是举’的用人路线,在他的统一事业中,发挥了多么大的作用啊!”⑦“曹操用人‘唯才是举’,不计门第,破格提拔了不少出身寒微低贱的文臣武将,用有才干的人掌管国家机密,为郡国守相,加强了他的统治基础,提高了统治机构的效能,也有效地贯彻了他的统治方针,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巩固了他的统治,从而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都有惊人的建树。”⑧笔者认为,三位先生均从外部环境入手分析,而忽略了曹操本人对人才(这里的人才多指文能经邦、武能定国的人)的真诚的欣赏。曹操其人极为自负,将自己比作文王(前已论述)、周公(有诗周公吐哺,天天归心为证)。恨天下人才莫不归己。南阳许攸投奔曹操“方解衣歇息,闻说许攸私奔到寨,大喜,不及穿履,跣足出迎。遥见许攸,抚掌欢笑,携手共入。操先拜于地,攸慌扶起曰:‘公乃汉相,吾乃布衣,何谦恭如此!’操曰:‘公乃操故友,岂敢以名爵相上下乎!’”蒯越和刘琮一起投降,他说高兴的不是得到荆州,而是得到蒯越。陈琳为袁绍起草,大骂曹操三代,俘后非但没有杀之,反而任命为司空军谋祭酒。若非真正欣赏其才能,又怎能任而用之?
1、对己将之爱
曹操对典韦可以说是由欣赏其才能忠心而信任重用,典韦一出场,操曰:“此古之恶来也。”遂命之为帐前都尉,解身上锦袄及骏马、雕鞍赐之,对其勇力大加赞赏。日后操对其信任有加,成为其近侍兼先锋,连宿妓之等不能见光之事,也带着典韦。“操曰‘明日同夫人去寨中住。’次日,移于城外安歇,唤典韦就中军帐房外宿卫,他人非奉呼唤,不许辄入,因此内外不通。操每日与邹氏取乐,不想归期。”如果说对典韦不信任,是不能令人信服的。另一方面,典韦对曹操也是忠心耿耿,成为其心腹死士,多次救操于死地。被吕布破于濮阳之时,四面受围。众将各自死战,无暇他顾。曹操虑不得脱,万分绝望大叫“谁人救我!”“马军队里,一将踊出,乃典韦也。手挺双铁戟,大叫:‘主公勿忧!’飞身下马,插住双戟,取短戟十数枝挟在手中,顾从人曰:‘贼来十步乃呼我!’遂放开脚步,冒箭前行,布军数十骑追至,从人大叫曰:‘十步矣!’韦曰:‘五步乃呼我。’从人又曰:‘五步矣!’韦乃飞戟刺之。一戟一人坠马,并无虚发。立杀数十人,众皆奔走。韦复飞身上马,挺一双大铁戟,冲杀入去。郝、曹、侯、宋四将不能抵挡,各自逃去。典韦杀散敌军,救出曹操。”操之脱险可谓全籍典韦之力!当操被陈宫用计诱骗进濮阳“州衙中一声炮响,四门烈火轰天而起。金鼓齐鸣,喊声如江翻海沸。东巷内转出张辽,西巷内转出臧霸,夹攻掩杀。操走北门。道旁转出郝萌、曹性,又杀一阵。操急走南门,高顺、侯成拦住。”进不能退亦不可得,可谓道路又穷矣。救之者,还是典韦!只见典韦“怒目咬牙,冲杀出去,高顺、侯成倒走出城。典韦杀离吊桥,回头不见了曹操,翻身复杀入城来。门下撞着李典,典韦问:‘主公何在?’典曰:‘吾亦寻不见。’韦曰:‘汝在城外催救军,我入去寻主公!’李典去了。典韦杀入城中,寻觅不见,再杀出城壕边,撞着乐进。进曰:‘主公何在?’韦曰:‘我往复两遭,寻觅不见。’进曰:‘同杀入去救主!’两人到门边,城上火炮滚下,乐进马不能入。典韦冲烟突火,又杀入去,到处寻觅……韦拥护曹操,杀开条血路。到城门边,火焰甚盛,城上堆下柴草,遍地都是火。韦用戟拨开,飞马冒烟突火先出,曹操随后亦出。”操之免于死,不可不谓籍于典韦之力!征张绣,因好色而被围“四下里火起”。立刻想到典韦“操始着忙,急唤典韦”。而典韦也确实不负其厚望,只见他“跳起身来,却寻不见了双戟。时敌兵已到辕门,韦急掣步卒腰刀在手,只见门首无数军马,各挺长枪,抢入寨来,韦奋力向前,砍死二十余人。马军方退,步军又到,两边枪如苇列。韦身无片甲,上下被数十枪,兀自死战;刀砍缺不堪用,韦即弃刀,双手提着两个军人迎敌,击死者八九人。群贼不敢近,只远远以箭射之,箭如骤雨。韦犹死拒寨门,争奈寨后贼军已入,韦背上又中一枪,乃大叫数声,血流满地而死。死了半晌,还无一人敢从前门而入者。曹操赖典韦当住寨门,乃得从寨后上马逃奔。”想曹操一生逢险,而典韦救之者三,故操为之哭,为之祭,宜矣!其“一吾者长子爱子,俱无深痛,独号典韦也。”虽带夸张,但却可信,清人毛宗岗不以为然:“操之哭典韦,非为典韦哭也,哭一既死之典韦,而吊未死之典韦,无不感激,此非曹操之忠厚处,正是曹操奸雄处,彼口中哭典韦,亦中自哭亡子亡儿,我恶乎知之?”⑨此说只为毛之推测,是否可信还需待考证。笔者认为,毛之评或许有一定道理,但观操与典之非同一般关系,此处也不能说操不是为典之哭。如笼络人心,前一次哭已足矣!后一次哭“操军缓缓而行,至襄城,到浴水,操忽于马上放声大哭。众惊问其故。操曰:‘吾思去年于此地折了吾大将典韦,不由不哭耳!’”不太矫情!若如毛宗岗所述,正为“奸”,笔者认为能将这种“奸”贯穿其一生,还真的算“奸”么?况操并非多泪之人,80万大军赤壁之败不哭!身死不哭!对操这样一个极自负的人来说,哭非易事,何况大哭?再说其哭多为失去重要助手“奉孝死,乃天丧吾也!诸君年齿皆孤等辈,惟奉孝最少,吾欲托以后事,不期中年夭折,使吾心肠崩裂矣!”“吾哭郭奉孝耳!若奉孝在,决不使吾有此大失也!”遂捶胸大哭曰:“哀哉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操闻渊死,放声大哭”故此处前一哭更多是失去心腹猛将之悲,后一哭确更多是对心腹猛将的追思:今又败,又有谁冒死来救?情景依旧,昔人不再!
2、对他将之爱
曹操不仅对自己阵营的人欣赏爱惜,而且对敌营的人才亦采取欣赏的眼光,对徐晃“吾不忍以力并之”对赵云赞曰“真虎将也,吾当生致之。”并“传命各处,如赵云到,不许放冷箭,只要活捉的。”想曹操此时,新破荆州,铁骑数十万,战将数千员,谋士如云,多一赵云,少一赵云,又何妨。然而他定要生致之,何意?恨天下人才莫不归己!对赵云之才的爱惜,使他不计利害,只想致之。他似乎天生具有一种“人才饥渴症”,而其实质是对人才的极端的欣赏而造成的对人才的极度渴望。因此很多时候,他总是一厢情愿,而不论敌人是否愿意追随他,对沮授是这样,虽然他最终不得不杀之,但叹曰:“吾误杀忠义之士也。”并“厚礼殡殓,贴其墓曰忠烈沮君之墓。”后有诗一首:“曹公饮义烈,特以建孤坟。”证其“饮义烈”,证其对人才的欣赏。而对关公,操之欣赏更是达到其人生的顶点。操之留关公,其先却有收服之意“然则养云长何用,此无难从也”。然其收服之意,不亦是对其才能的欣赏,产生怜爱么?否者大军齐上,杀之也不过在顷刻间,“三便、三约”,煞费苦心;爵位财物美色以诱之;护髯锦囊以感之;战袍赤免以结之。何者?惜其才也。想许田围猎,关公怒而欲杀之。关公之重在忠,而操之所为非忠也,被称为汉贼,以操之智谋,亦不可能不知关公之不可能降之,然其大费周张,百般礼遇讨好。这种情况只有两种解释:要么是曹操对关公极度欣赏爱惜,不欲毁之;要么是其极端的欣赏之情影响了他的判断力。但不论哪一种解释都表明了曹操对关公才能的欣赏与爱惜!当关公闻刘备尚在,即准备辞行,操高挂回避牌,不欲放也!当关公挂印封金夺门而去,蔡阳请追,操曰:“不忘故主,来去明白,真丈夫也,汝等皆当效之。”并“遂叱退蔡阳,不令去赶”后谋士程昱,再请,申明其利害:“若纵之,始归袁绍,是与虎添翼,不若追而杀之,以绝后患。”曹仍推故不许“吾昔以许之,岂可失信,彼各为其主,勿追也。”更说出做出“云长此等人吾深敬之,待我与他送行,更以路费征袍赠之,便为后日纪念”之语之事。其欣赏之意不亦明乎?当关公远去“操于路叹想不已”,后更发送通关文牒,任其去。想曹操为人“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而对赵云关公等人的异常行为,与其说是大度,不如说是欣赏敬重英雄,而不欲毁之。
三、推崇——对对手的欣赏
操对另两位英雄,刘备与孙权推崇备至,对刘备“备乃人杰也,今若不击,待其羽翼既成,极难图矣。”在煮酒论英雄中,操傲视天下群雄,而独推当时寄人篱下的刘备“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可见操对备的才能极其欣赏,并将其列为对手,在得知刘备得到单福,十分苦恼“惜乎,贤士归于刘备,羽翼成亦,奈何?”对刘备已有隐约的害怕。博望败后,操气势汹汹,却也不得不承认“吾所虑者,刘备孙权耳,余皆不足介意。”此时操已将备与权看作最大的竞争对手,欲除之而后快。对孙权亦很欣赏“生子当如孙仲谋!”此语并非蔑视孙权,而是对其的高度赞扬。操与备本就长权一辈。当操得到孙权书“足下不死,孤不得安。”操大笑“孙仲谋不我欺也!”对孙权对其的评价感到欣喜,此不正是英雄惜英雄?英雄知英雄,英雄互赏么?
最经典的还是华容道三笑,毛宗岗先生认为:“曹操于舟中舞槊之时,既大笑,而华容道败走之前,又大笑,前之笑是得意,后之笑是强颜,前之笑是适己,后之笑是骂人;前之笑乐极生悲,后之笑又苦中作乐。前之笑和后之笑者都无是处,千古而下,又当笑其所笑。”⑩对于此李英然先生提出质疑,认为此评不确。并提出三点问题:“一是曹操受此重创,为何还能笑出来?二是败军之将何以犹不服输?三是逆境之中,何以还能谈笑自若,纵论兵法?”⑾并给出新的解释“政治家的风范和气度,军事家的盖世风采与恃才自负”⑿。其实毛先生从“奸雄”的“奸”的性格出发,认为奸雄之事必奸,本无可厚非。只是强颜三次,曹操的脸皮也未免太厚!如说此处笑是鼓励军心,那么在第一次笑而引发了尴尬事件,已证明曹操的笑可谓是适得其反后。他还会接着笑两次以鼓舞士气,于情于理都说不通!再来对李先生的解释进行分析,不论从哪一方面考虑,李先生的解释都的确比毛先生的解释更合情合理。那么我们再进一步深挖:为什么操这样自负?此处仅仅只有盖世风采与气度、风貌么?他的盖世风采与气度、风貌又从何而来?其濮阳、育水之败亦笑而为何未对吕布马超的战略战术进行详细的评述?这一切似乎都与曹操的欣赏意识有一些微妙的联系。而曹操华容道三笑更与对对手的欣赏脱不了关系。想曹操濮城,育水之败,亦狼狈。而操不以为然,只曰“小贼”与“匹夫”,并未对吕、马二人的排兵设谋进行评述,盖此为自负。操认为他们非己对手,非英雄,不值一说。而赤壁之战,是操与自己认为的劲敌——孙刘交战,这战争的每一步都引起了他的高度兴奋。在他看来,战争设谋的完整性远比战争的成败更重要。在三笑中,他已将对手的设谋当作一件艺术品进行欣赏,并转换角度,自己设谋,找对手的缺点,并为找到缺陷而高兴。这如果没有心平气和的态度与欣赏的眼光来看待对手的战略,操这样做,是说不过去的。
四、结语
曹操正是在欣赏意识的影响下,于己形成极其自信,而又自负豪迈的性格。于人不断施恩,任天下之智力,爱护将才。于对手不断学习。虽然一些行为不为众人理解,但其对历史的贡献诚如他自己所言:“如国家无孤,正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他结束了众多诸侯纷争的局面,统一北方,奠定了晋统一的基础。推进了中华民族由分裂走向统一的进程。
注释:
①姚正声、王芳华论曹操的多重性格[J].《影视教育》2008年第3期
②徐永杰浅论曹操性格之演变[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③毛宗岗《三国志演义回评》(转引自朱一玄、刘毓忱编,.三国演义资料汇编[M].百花文艺出版社,1983)
④靖增群《三国演义》中曹操之“笑”探微[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999年第4期第12卷第4期
⑤成文新、王怀忠略论曹操“唯才是举”的用人路线[J].晋阳学刊1981—03—02
⑥简小波试评曹操的人才思想[J].《惠阳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2期
⑦同⑤
⑧同⑥
⑨⑩同③
⑾⑿李英然平生自负败而不耻——试析曹操的华容道“三笑”[J].《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3月,第3卷第1期
参考书目:
【1】曹操雄霸天下的九九个方略史林编著[M].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0.1.1
【2】曹操大传王义祥[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2.4
【3】变脸高手:曹操的争霸学朱忆源编著[M].沈阳出版社,2001年1月第1版
【4】三国演义人物画传李伟实,张汉蓉[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杜,2007.1
【5】三国镇义纵横谈丘振声[M].南宁:漓江出版社出版,1983年1月第1版
【6】曹操治人拢心之道东野君[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3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