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备览》解题
《国学备览》简介
中华民族承载着五千年的文明历史,正在以开放的态度走向现代化,普及国学已经成为我们的重要职责。梁启超早在1920年就曾说过:“将来必有一派学者焉,用最新的科学方法,将旧学分科整治,撷其粹,存其真,续清儒未竟之绪,而益加以精研,使后之学者既节省精力,而亦不坠其先业,世界人治‘中华国学’者,亦得有藉焉。”
《国学备览》正是出于这样的思考,精选了先秦至晚清二千多年中国文化史上最有代表性的名著81部,按传统的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编排,涉及文学、艺术、历史、地理、科技、蒙学等,既有《大学》、《心经》等短篇名作,也有《史记》、《聊斋志异》等宏章巨制,所收均为足本善本,并经海内外81位名家整理审定。
它既是广大文史爱好者的必读书目,也是每个当代中国人都应该了解的国学最低限度书目。
01.《大学》提要
《大学》是《礼记》的篇目之一,在南宋前从未单独刊印,相传为孔子弟子曾参(前505~前434)所作。唐代韩愈、李翱等把《大学》、《中庸》看作与《孟子》、《易经》同等重要的“经书”;宋代“二程”、朱熹祖述这种观点,竭力推崇其在经书中的地位,旨在弘扬理学。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并称“四书”,于南宋绍熙元年(1190)刊刻成《四书章句集注》,因《论语》记载孔子言行,《大学》为曾子所作,《中庸》为子思所作,《孟子》记载孟子言行,故又称“四子书”。元延祐年间,以《四书章句集注》试士子,悬为令甲,从此,“四书”成为芸芸士子干禄之必读经典。
朱熹认为《大学》是“为学纲目”,且“四书”中以《大学》为最易晓,故读“四书”要“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立其根本;次读《孟子》,以观其发越;次读《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处”。《大学》着重讨论个人修养与社会治乱的关系,以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为修养的目标,后人称之为“三纲领”;又提出实现天下大治的八个步骤: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后人称之为“八条目”。为进一步服务于理学思想,朱熹加了“格物致知”一章,为《大学》原文所无。
今天读《大学》,我们大可抛开理学家之庄严面目与经学家之道德衣冠,想象古人或正襟危坐,或颠倒衣裳,严肃而真诚地反省自己,并不厌其烦地记录自身感受,以示同侪后辈,用心可谓良苦。我们也可以尝试走近古人,关注自己内心所想,毕竟,无论在多么现代化的社会中,注重自我修养,带来的终归是件愉快的事。
《大学》历代注本很多,主要有宋朱熹的《大学章句》、《大学或问》,宋真德秀的《大学衍义》,明王守仁的《大学问》,清陈确的《大学辨》,清李塨的《大学传注》等。今据清阮元《十三经注疏》校刻本整理。
用字量:393个
审定者:庞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02.《中庸》提要
《中庸》是《礼记》的篇目之一,在南宋前从未单独刊印,相传为战国时孔子之孙子思所作。宋代朱熹将其与《大学》、《论语》、《孟子》并称“四书”。“中庸”主张处理事情不偏不倚,认为过犹不及,是儒家核心观念之一。全书集中讲述性情与封建道德修养,肯定“中庸”是道德行为的最高准则,“至诚无息”,将“诚”看作是世界的本体,并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学习过程和认知方法。
“中庸之道”在现代人心目中几乎成了迂腐、缺乏个性、走中间路线、不思进取的代名词,细读《中庸》,你就会发现这种观点有失偏颇。《中庸》通篇都在告诫我们要至诚至性,率性而为,行乎当行,止乎当止,并且不厌其烦地列举各种例子,感情充沛地赞美“圣人之道”。书中“上不怨天,下不尤人”,“行远必自迩,登高必自卑”,“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等成为习见的成语,足见本篇有丰富的思想内容。
《中庸》历代注本很多,重要的有宋程颢的《中庸义》、程颐的《中庸解义》、朱熹的《中庸章句》,清李塨的《中庸传注》、戴震的《中庸补注》等,近代康有为的《中庸注》、马其昶的《中庸谊诂》、胡怀琛的《中庸浅说》等。今据清阮元《十三经注疏》校刻本整理。
用字量:640个
审定者:曹先擢(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大学教授)
03.《论语》提要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追记孔子言行思想的著作。今本《论语》系东汉郑玄综合多种版本而成,凡二十篇,约成书于战国初期。《论语》全文采用语录体,章节简短,每事一段,语句多警句形式,篇名取自每篇首章中的前二三字,并无实际意义。
《论语》内容广博,涉及到政治、教育、礼仪、经济、文学、天道观、认识论等等,反映了孔子伦理体系最基本的思想,这个体系的核心是“仁”,实施“仁”的手段和途径是“礼”。
《论语》一书,对后世的思想和学术影响至深,在汉代已被视为辅翼《五经》的传或记,汉文帝时列于学官,东汉时被尊为经,从此,《论语》受到历代统治者的推崇,成为言行是非的标准,甚至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赞誉。《论语》在中华民族的道德、文化、心理状态和民族性格的铸造过程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我们今天所熟知的许多警语箴言都出自《论语》,如“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等。每读至此,我们不能不感叹古人的智慧与眼界。司马迁有言:“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馀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布衣而成圣,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孔子早已蜚声海内外,两千多年后,我们仍然可以通过阅读《论语》,感受我们身体中从古圣先贤流淌至今的热血脉动。
《论语》注本众多,重要的有三国何晏《论语集解》、南朝皇侃《论语义疏》、北宋邢昺《论语注疏》、南宋朱熹《论语集注》、清刘宝楠《论语正义》等。今据清阮元《十三经注疏》校刻本整理。
用字量:1344个
审定者:白化文(北京大学教授)
04.《孟子》提要
《孟子》系语录体著作,十四卷,孟子与其弟子万章等编著,约成书于战国中后期。孟子名轲,战国中期邹国(今山东邹城)人,受业于孔子之孙子思的门人,以孔门传人自任,后世尊称为“亚圣”。孟子主张实行“仁政”而成“王道”,认为人性本善,强调个人人格完善的作用,其学说与孔子学说一起,称为“孔孟之道”。《孟子》一书,《史记》本传中称有七篇,东汉学者赵岐作《孟子章句》,将每一篇分为上下,成七篇十四卷,各篇名均系采撷每篇首若干字词而成。至宋代,《孟子》入“十三经”。
读《孟子》,想见其为人。孟子之文气势磅礴,如滔滔泉涌,不择地而出,横行无阻。据说孟子本人自傲自负,锋芒毕露,好辩而且善辩,动辄与人言辞交锋,必欲争胜,这也许是胸中“浩然之气”与“万物皆备于我”的豪放襟怀所致。加之喜用层层叠叠的排比句式,善用形象说理,行文磊落舒畅,喜笑怒骂,绝不滞涩生硬,“笔锋中常带感情”,对后世散文影响至深。其中关于个人修养与古诗理解的一些看法,对后世的文学批评也建功甚伟。当孟子之时,诸国争霸,孟子鼓吹以德为王,言仁义而不言利,被认为是“迂阔而远于事情”,终不见用,甚至在邹国绝粮,于是退而著书,在文字的王国驰骋自己的理想,认为天降大任,必当经受一番痛苦,这段话为我们耳熟能详。这让我们知道,不可能每个人都是圣人,但是,每个人都要做好成圣之前苦心志、劳筋骨等准备,享受“箪食豆羹”之乐。孟子还告诉我们,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其真大丈夫欤!静下心来,高声诵读《孟子》,感受山高水长的坦荡之风,天地会更加广阔。
《孟子》注本主要有东汉赵岐《孟子章句》、南宋朱熹《孟子集注》、清焦循《孟子正义》等。今据清阮元《十三经注疏》校刻本整理。
用字量:1894个
审定者:周文德(四川外语学院教授)
05.《诗经》提要
《诗经》是商周时代的诗歌选集,收入春秋中叶以前的作品三百零五篇。《诗经》中的作品是在歌唱中创作的,并在歌唱中流传。它们与音乐相伴生。因此,古人在搜集、整理时,还保留它的音乐性特点,将这三百零五篇作品按着不同的音乐划分为“风”、“雅”、“颂”三类。“风”为十五个不同地域的歌诗;“雅”为朝廷的乐歌,又分为《大雅》、《小雅》; “颂”为祭祀祖先和自然神的乐歌,分为《周颂》、《鲁颂》、《商颂》。
这些作品生动表现了人们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内心世界——他们的个性与思想感情,他们的欢乐与苦恼,他们与外在环境的和谐、矛盾与冲突,他们对人生与社会理想的追求。这些作品在表现周人感情的丰富性方面,在展现周人个性的历史性内涵方面,在表现当时人们对生活、对人生的审美感受方面,都达到了相当的高度,取得了极其可贵的成就,是古人留下的最宝贵的文学遗产和精神财富。同时,也确立了中国古代诗歌的民族传统。从它产生以后,历代诗人、文学家乃至普通大众,无不直接、间接地受到它的哺育和影响。这是永远值得我们珍视,值得引以为荣的文学艺术精品。
这些诗在先秦时统称为《诗》或《诗三百》,孔子曾对其进行整理,用以教授弟子,儒家后学尊之为“经”,成为儒家经典之一。汉代传授《诗经》分为不同的学派,只有毛诗学派的解说流传至今,其注本主要有孔颖达《毛诗正义》、朱熹《诗集传》、陈奂《诗毛氏传疏》、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及王先谦《三家诗义集疏》等。今据清阮元《十三经注疏》校刻本整理。
用字量:2806个
审定者:许志刚(辽宁大学教授)
06.《尚书》提要
《尚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记言体史书,是关于上古时代的政事史料汇编。《尚书》按朝代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按文体分为诰、训、谟、誓、命、典六种。主要记载了上古帝王有关政事和治国的言论,也保存了古代经济、地理及社会性质等方面的珍贵史料。
《尚书》原称《书》,系上古各朝史官记录,非成于一人之手,后由孔子编订,战国时已有很高的地位,在《荀子》一书中已把它称之为“经”,汉代改称《尚书》。尚者,上也。“尚书”意即上古之书,是汉人对它的尊称,也可见古人对它的重视。
《尚书》有珍贵的上古文献价值,也有非常深刻的思想。内中如周公诸篇,对中国后世政治思想影响巨大,堪称儒家思想的渊薮。《尚书》也有较高的文学成就,语言生动,有浑厚古雅的气势和质朴的美感,汉代《尚书大传》引子夏语,谓之“昭昭如日月之代明,离离若参辰之错行”。不过,由于时代久远,对于今人而言,《尚书》文字佶屈聱牙,艰深晦涩,让人望而却步,差不多是十三经里最缺乏“亲和力”的了。但是,我们不能要求两千多年前的史官用我们今天的文字。不知古无以论今,看看古代名君圣主如何“协和万邦”,农业如何发展,盘庚如何迁都,武王如何伐纣,至少,看看古代的王侯将相如何说话,也不失为一件快事!
《尚书》版本很多,有宋刊巾箱《八经》本等。注本中清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较为完备。今据清阮元《十三经注疏》校刻本整理。
用字量:1917个
审定者:廖名春(清华大学教授)
07.《仪礼》提要
《仪礼》原名《礼》,系记载古代礼制的著作,今本通行十七篇。汉人以其所讲为士所必习的礼节,称为《士礼》;相对《礼记》而言,又叫《礼经》;晋人认为其所讲的并非礼的意义,而是具体的礼节形式,故称之为《仪礼》,与《礼记》、《周礼》合称“三礼”。历朝礼典的制定,大多以《仪礼》为重要依据,对后世社会生活影响至深。
《仪礼》主要记载古代贵族(包括国君、诸侯、卿、大夫、士)从成人、结婚到丧葬的各种礼节,以及其交往、燕飨、朝聘、乡射、大射等各种政治和社会活动中的礼仪规范。按儒家的说法,人类之初,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人和人就要生出争斗。于是圣人制出礼来维持社会秩序,教人节制,教人平和,教人追念本源,感怀恩德,教人互敬互爱。这分别是制度之礼,宗教之礼,风俗之礼。可见,礼是社会文明和进步的标志。中华民族被称为礼仪之邦,“礼仪文化”是文化中国的核心内容之一。
《仪礼》开篇即是《士冠礼》,一个人成人,就意味着他开始独立地承担自己的责任,参与社会的各项事务。仪式是有意味的形式,每一个细节都承载着不同的功能,在看似繁琐的各项程序中,先民们表达对神明、对社会、对生活的尊重与热爱。据《史记》载:“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圣人儿时的游戏都是制礼作乐,可见礼在古人心目中的地位。其实在今天,礼同样非常重要。我们常说人要讲文明礼貌,一个人的言行举止是否合“礼”,就是他的精神文明水平高低的标志。所以,了解古代礼仪制度,对于今天来讲照样是有重要意义的。
《仪礼》版本甚多,有东汉郑玄《仪礼注》、唐贾公彦《仪礼注疏》、清胡培翚《仪礼正义》等。今据清阮元《十三经注疏》校刻本整理。
用字量:1498个
审定者:王志远(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08.《周易》提要
周者,周代也;易者,变易,简易,不易也。《周易》乃群经之首,原为古代占筮之书及其解说,后被列入儒家经典。《周易》包括经、传两部分。经有时称为《易经》或《古经》,是在专门从事卜筮的巫史们长期经验和记录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传是战国时人对经的解释说明,又称《易传》。《易经》分为六十四卦,《易传》分为七种十篇,汉代学者称之为“十翼”,“翼”即辅翼经文之意。
《周易》是中国哲学思想的渊薮,奠定了中国哲学的一些基本范畴和基本观念,如“阴阳”,对立统一的思想等等,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极为深远。至今,上至鸿儒硕学,皓首穷经,下至街头卜者,研读谋生,无不奉为圭臬,浅人浅解之,深人深究之,可谓是十三经中最深奥、最神秘的一部书了。“闲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几多时。”作为中国人,此书不可不读!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周易》、安徽阜阳汉墓出土竹简《周易》为目前所知最早文本。其传世经文刊本有宋巾箱《八经》本、明弘治九年庄刻本。旧注有北京图书馆藏三国魏王弼《周易注》宋刻本、唐李鼎祚《周易集解》本等。今据清阮元《十三经注疏》校刻本整理。
用字量:1353个
审定者:张涛(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09.《春秋左传》提要
《春秋》是我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传为孔子所作。“春秋”一词,本是东周列国史官所撰编年史的通称。古人之所以重视写史,是因为历史不仅是祖先的生活记录,还可以从中学习各种知识,指导现世人生。传说孔子写《春秋》的目的就是要原始察终,见盛知衰,惩恶扬善,拨乱反正。为达此目的,孔子在写作时非常讲究遣词造句,这就是后人说的微言大义,以一字寓褒贬。古人特别重视《春秋》,汉代为《春秋》立官学,列为“五经”之一。阐述《春秋》经最著名的有《左传》、《公羊传》、《穀梁传》,合称“春秋三传”。至隋代,盛行《左传》,其馀二传渐衰。
《左传》原名《左氏春秋》,到西汉班固时才改称《春秋左氏传》。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大约成书于战国初期。全书六十卷,以《春秋》为纲,并仿照春秋体例,按照鲁国君主的次序,记载了自鲁隐公元年至鲁悼公十四年间春秋霸主递嬗的历史,保存了许多当时社会文化、自然科学等方面的珍贵史料,在史学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梁启超称《左传》的出现是“商周以来史界之革命”。
《左传》除了阐释《春秋》思想之外,艺术成就也很高,是我国古代文学与史学完美结合的典范,对后世史书、小说、戏剧的写作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左传》语言精炼,文辞优美,其叙事手法历来为人称道。唐刘知几评曰:“或腴词润简牍,或美句入咏歌,跌宕而不群,纵横而自得。”春秋之际,战争频仍,《左传》对战争的记叙尤其令人称道,善于通过侧面描写烘托战场氛围,不闻刀剑之声,却如亲历沙场,扣人心弦。并且,人物成为《左传》的主角,将历史从神的阴影下解放出来。遥想当年周王室衰微,诸侯崛起,齐桓晋文争霸,楚庄王也要问鼎中原,礼崩乐坏,同时又在外交场合吟诗作乐,说古论今,也足见古人风致。
现存最早的《左传》注本为晋杜预《春秋经传集解》,传世有宋刻本;清代有顾炎武《左传杜注补正》、惠栋《左传补注》、洪亮吉《春秋左传诂》、刘文淇《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等;现代有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今据清阮元《十三经注疏》校刻本整理。
用字量:3191个
审定者:曲德来(辽宁大学教授)
10.《尔雅》提要
尔,近也;雅,正也。《尔雅》即指解释词义近于雅正,合于规范,是我国最早的训解词义专著,也是最早的名物百科辞典。国学大师章太炎称其为“厘正故训,纲维群籍之书”。
《尔雅》乃由汉初学者缀辑旧文故注,递增而成,原为训解经书所作,故经书以外之字,不作训解。《汉书·艺文志》列入“孝经类”,著录为三卷二十篇;唐代以后列入“十三经”;后列入“小学类”,存十九篇。前三篇解释一般词语,类似后世的语文词典;后十六篇根据事物的类别解释其名称,类似今天的百科辞典。全书用字量居十三经之首,达三千三百多个,古奥难解,令人望而生畏,加之年代更迭,世事变迁,历史的烟尘掩盖了这些曾经令古人亲近的名物,使其愈加微茫难晓。
《尔雅》注本甚多,有晋郭璞注、宋邢昺疏《尔雅注疏》,清邵晋涵《尔雅正义》,清郝懿行《尔雅义疏》。今据清阮元《十三经注疏》校刻本整理,个别讹字据宋监本或郝懿行本校改。
用字量:3354个
审定者:郑张尚芳(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11.《孝经》提要
《孝经》是专论“孝道”之书,今文本十八章,一般认为成书于先秦。书名来自于“夫孝,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也”。全书以“孝”为中心,将“孝”作为所有德行的根本,集中论述了儒家“孝道”,唐代入“十二经”,是中国伦理思想的殿军之作。
《孝经》从第二章到第六章分别论述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人“五等之孝”,将“亲亲”之孝推衍为“忠君”、“顺长”的行为准则,进而提出了“以孝治天下”的主张;接着论述了居家事亲、为官事君及丧亲居哀等具体孝道;但是,“孝”并非盲目地服从君主长辈,对于上之不义,要勇于直谏,为此,提出了以“诤”尽孝的思想。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数千年封建社会的历史虽然过去,爱人之心与为人之子的孝敬当是万世不变的法则。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孝道”给今人的启示是对一切怀有尊敬之心。敬事父母,勤勉工作,立身成仁,是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兹事体大,然细大不捐,养生送死为孝,端茶送水亦为孝,不妨从翻开这本《孝经》开始。古人尚且行孝道如是,况今人乎!
《孝经》的版本有唐玄宗注、北宋邢昺疏《孝经》。今据清阮元《十三经注疏》校刻本整理。
用字量:385个
审定者:汤一介(北京大学教授)
12.《山海经》提要
《山海经》系古代地理类史书,十八卷,撰者不详。西汉刘歆校书时,有三十四篇,歆并为十八篇;《汉书·艺文志》著录为十三篇;今本为十八卷,计山经五,海经十三。记大小名山五千三百七十,河流大泽三百馀,动物一百二十七种,异国九十五,所载地理、博物、故事、巫术、神话极为丰富,自古号称奇书,影响深远。近代玄奇小说《镜花缘》,大部分素材即取自《山海经》。
《山海经》所描绘的世界,似乎是以《中山经》所在区域为中心,四周由南、西、北、东山经所在区域构成的大陆,大陆被海包围着,四海之外又有大陆,再外还有荒远之地。这反映了周秦时期的地理观,是研究地理学思想史的珍贵材料。
《山海经》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从好仙术士郭璞到文学旗手鲁迅,都爱不释手,大诗人陶渊明还写了传诵千古的《读山海经》(十三首)。聪明的人都十分好奇,并且想象力极为丰富。《山海经》是为聪明人写的,给聪明人看的。其中记载的缥缈的仙山与瑞兽,常常为后世所引用,如宋杨亿据《山海经》中关于昆仑之西有群玉之山,是为帝王藏书之府的传说,诗集题作《西昆酬唱集》,言下不无标榜之意。
《山海经》是中华文化中的一部奇书,内中有无数的奥秘需要我们去探讨,也许有些是永远也解不开的谜。唯其如此,才使这部书显得特别神秘。读《山海经》,也越会激发我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山海经》传本较多,除各种单行本外,收入丛书者有《道藏》本、《四库全书》本、《格致丛书》本、《二十二子》本、《百子全书》本、《四部备要》本、《龙溪精舍丛书》本等。现存最早的注本是晋郭璞《山海经注》。清郝懿行采前人注释之长,撰《山海经笺疏》十八卷,别为《订论》一卷,贡献甚大。今人袁珂《山海经校注》集诸家之长而又时有发明,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出版。今据《四部丛刊》明成化刻本整理。
用字量:1973个
审定者:张岩(北京艺术研究所研究员)
13.《穆天子传》提要
《穆天子传》又名《周穆王游行记》,撰者不详,是西晋咸宁五年(279)在今汲县西战国墓中发现的竹书之一。西晋荀勖为之作序,分五篇;东晋郭璞为之作注,又把《周穆王盛姬死事》一篇加入,成六卷,是为古本;今本乃宋人修编,相较古本有所残缺。《隋书·经籍志》将其归入史部起居注类;也有论者因其多虚构与想象,认为是传闻故事;明代胡应麟称之为“小说滥觞”,《四库全书总目》亦归入小说家。
《穆天子传》以日月为序,详细记载了周穆王(约公元前九世纪)驾八骏西巡天下之事,行程九万里,会见西王母。其周游路线自洛阳渡黄河,逾太行,涉滹沱,出雁门,抵包头,过贺兰山,穿鄂尔图期沙漠,经凉州至天山东麓的巴里坤湖;又走天山南路,至新疆和田河、叶尔羌河一带;又北行二千馀里,至“飞鸟之所解羽”的“西北大旷原”,即中亚地区;回国时走天山北路。沿途与各民族频繁往来赠答,如:珠泽人“献白玉石……食马三百,牛羊二千”,穆天子赐“黄金环三五,朱带贝饰三十,工布之四”等。这是我国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旅行活动。周穆王可称是我国最早的旅行家。
书中记述了大量神话故事,常被后世诗人用作典故,对小说和戏剧影响甚深。如李商隐《瑶池》一诗:“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飞天入地,日行三万,见美人,饮甘泉,闻仙乐,跟随穆王作天子之巡,可谓尽善尽美矣!然《四库全书总目》竟有言:所谓西王母者,不过西方一国之军;所谓县圃者,不过飞鸟百兽之所饮食,为大荒之圃泽,无所谓神仙怪异之事……不禁让人从云端跌回现实,足见所谓正史与学问之途,徒教人耳目向下,少情寡志。
《穆天子传》传世版本较多,主要有《四部丛刊》影印明天一阁本、《道藏》本、《汉魏丛书》本、《四部备要》本、《四库全书》本、《碧琳琅馆丛书》等,其中清人洪颐煊校注本较为完备,1990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有影印本出版。又有王贻梁、陈建敏《穆天子传汇校集释》本,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出版。今据《四部丛刊》影印明天一阁本整理。
用字量:1572个
审定者:唐晓峰(北京大学教授)
14.《国语》提要
《国语》是我国第一部记言体国别史,二十一卷,大致成书于战国初年,相传为左丘明所作,又称之为《春秋外传》,和作为《春秋内传》的《左传》并列,两书互为表里,互相参证。
《国语》以国分类,各自成章,分别记载了上起周穆王,下至鲁悼公,约五百年间,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的历史。各国史事详略不同,文风迥异,非出自一人之手,应属历史文献汇编,至西汉刘向考校始定型。
《国语》以记言为主,记事为辅。刘熙《释名·释典艺》曰:“《国语》记诸国君臣相与言语谋议之得失也。”通过人物的言论反映春秋各国的政治、军事和外交活动,探讨兴衰治乱之根源,史论结合,在史学思想上是一个进步。其结构基本上是一事一议和夹叙夹议的形式,多由短小的故事构成相对独立的单元,有些描写开始向细微化方向发展,同《尚书》相比,叙述更加周密,也更贴近生活,更富有趣味性、戏剧性和幽默感。
关于《国语》的评价,较为复杂。在先秦典籍中受责难最多的就是此书,直至清代,崔述仍在批评其“荒唐诬妄,自相矛盾”,“文词支蔓,冗弱无骨”。其原因一是在于其对各国历史分别叙述,难成体系;二是在于其有较浓重的神秘色彩,遇事求神问卜;三是在于其所述情节每多虚构,一直受人诟病。这里,有必要为《国语》“伸冤”。首先,这是一本史料汇编,各国史官难免风格不同,不能苛求;其次,在神与人的关系上,已是人神并重,由对天命的崇拜,转向对人事的重视,重视人民在江山社稷中的作用;最后一点,实际上是《国语》最具特色的部分,虚构的章节往往是全书的点睛之笔,如骊姬夜半而泣进谗言(《晋语一》),非第三者能知,显然是作者援情度理的虚构,但却成功刻画出一个口蜜腹剑、阴险狠毒的人物形象,这正是《国语》值得为之喝彩之处。
《国语》的语言古朴晓畅,具有通俗化、口语化的倾向,但各个部分的语言风格又不尽统一,《吴语》、《越语》、《楚语》宏放疏宕,《周语》、《鲁语》庄重典雅,《晋语》则生动活泼,多有幽默风趣之笔。
《国语》现存的版本,有宋代刻印的两种本子,一为昭道本,一为公序本。《四部备要》本即是据清士礼居翻刻的昭道本排印的,而《四部丛刊》本则是据明代翻刻的公序本影印的。今据《四部备要》本排印,参校《四部丛刊》本,以供参考。
用字量:2590个
审定者:张希清(北京大学教授)
15.《战国策》提要
《战国策》者,战国游士辅佐所用之国,为之策谋,故名之,为战国时期的史料汇编,三十三篇,四百九十章。非一时一人之作,最初也没有统一的名字,“或曰国策,或曰国事,或曰短长,或曰事语,或曰长书,或曰修书”,刘向在整理编订为一书之后,才确立了现在的书名。《战国策》为叙事体,记言为主,因国分类,各自成策,反映了各诸侯国之间尖锐复杂的兼并斗争和谋臣策士往来游说的言行,开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之先河。
《战国策》对历史记叙的忠实性不敢恭维,记叙史实简略,又有颇多失实之处,不似《左传》。但这里活动的主角是战国的辩士、处士、隐士,抛开了道德善恶的评判,反映士的独特价值,从人格力量上予以肯定,可以说,《战国策》反映了另外一种真实,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心态真实,作者往往对自己的人物过分偏爱,倾慕非常,不惜以牺牲史实为代价。
战国时代,是英雄辈出的时代,翻开《战国策》,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向你敞开,这是一个“辩丽横肆”、铺张扬厉、气势纵横而又从容不迫的世界,别出心裁的寓言、风趣形象的比喻,或体验衣锦还乡、指点江山、易水送别之豪迈慷慨,或深味落魄江湖、功败垂成、寄人篱下之炎凉无奈,你可以游走于“战国七雄”之间,仿佛时间与空间尚未腐蚀掉舌尖的锋芒与力量,男儿不配剑,同样可以笑傲人间。
最早为《战国策》作注的是东汉的高诱,至北宋曾巩合诸家之本作了订补。南宋时,在曾巩补编本的基础上又出现了两家注本:一为剡川姚宏注本,颇忠于原作,对原本的讹文异字和残缺之处也能阙疑待证,成于高宗绍兴十六年(1146),不久即有刻本行世,后经清代黄丕烈影写复刻,收入《士礼居丛书》,流传极广,今通称姚本,其中包括高诱残注和姚宏续注。另一为缙云鲍彪注本,对原书作了重新编次,按国别分为十卷,章次也有调整,各国之下,按《史记》标出君王世次,分隶策文于其后,隐含编年之意,所作之注远较高诱为详,缺点是有时改易旧文,不免武断。有鉴于此,元吴师道复据鲍本作《战国策校注》,对鲍本之误有所更正,有元顺帝至正十五年(1355)刻本。《四库总目提要》称:“古来注是书者,固当以师道为最善矣。”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初编本《战国策》即据此影印,今通称鲍本。1987年巴蜀书社出版的缪文远著《战国策新校注》,在前人校注的基础上,参考新出土的竹简、帛书、铜器、石刻等,是目前较好的注本。通行本有中华书局《四部备要》本和197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折校点本。今据《四部丛刊》影印元至正十五年刊本整理。
用字量:2737个
审定者:栾保群(河北美术出版社总编)
16.《史记》提要
《史记》系纪传体通史,一百三十卷,西汉司马迁著,约成书于西汉武帝征和年间。“史记”一词,东汉之前乃一切史书之统称,后始为司马迁史书之专称,原书最初被称作《太史公书》,到东汉桓帝才改称为《史记》。此书体例为纪传体之滥觞,分为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以纪和列传为主体,故名纪传体,记载了上自黄帝,下至汉武征和三年三千年的历史。司马迁撰写《史记》的目的在于“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原始察终,见盛观衰”。
司马迁,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人,博学多闻, 遍游名山大川,曾从当时著名学者孔安国学过《尚书》等,其父司马谈立志要写一部全面系统的史书,无奈生年有限,遗命司马迁完成。元封三年,迁为太史令,主管文史资料和天文历法,五年后,着手撰写《史记》。然世事难测,天汉二年,汉将李陵投降匈奴,迁向武帝表示应客观评价李陵功过,因而身陷囹圄,惨遭宫刑。这不仅是肉体上的摧残,更是精神上的凌辱,司马迁不堪此冤,甚至想离开人世,但想到自己的史书“草创未就”,不甘心半途而废,权衡之后,决心忍辱苟活也要完成自己的事业,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史记》的写作,直至临终才搁笔。
以个人力量编写纵贯中国整个上古时代的通史,几千年来,无出其右者。司马迁不以成败论英雄,而以人格的魅力作为抑扬的标准。例如对于失败者项羽,司马迁赋予了种种悲剧英雄人格力量,写项羽之神勇,诸侯将“莫敢仰视”,写虞姬项羽之别,悲歌和应,更是千古离别之冠,赚尽诗人才子笔墨,荡尽失意之人哀肠。这使《史记》不仅成为史书之典范,也是不朽的文学名著,鲁迅先生赞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整部《史记》,帝王将相无数,英雄豪杰无数,鸿儒硕学无数,司马迁“想见其为人”的,唯有孔子与屈原,司马迁欣赏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气魄;屈原的遭遇,与己身之遭遇同病相怜,其恢宏之辞章,也为司马迁所向往,融入历史的写作中,使其成为一幅瑰丽雄浑、荡气回肠、悲天悯人的历史画卷。
《史记》原为完帙,但在流传过程中却有残缺。《汉书·司马迁传》云《史记》“而十篇缺,有录无书”。元帝、成帝时,褚少孙补作的部分,均冠有“褚先生曰”字样,颇易区别。今本《史记》一百三十篇亦非全出自司马迁之手,但绝大部分是司马迁的手笔,基本上保留了《史记》的原貌。现存《史记》有三家注,即南朝刘宋裴骃的《集解》、唐司马贞的《索隐》和张守节的《正义》。三家注原先各自单行,自北宋始将三家注散列在正文下合为一编。中华书局1959年出版有点校本。今据百衲本整理。
用字量:4708个
审定者:杨树增(曲阜师范大学教授)
17.《水经注》提要
《水经注》是注释《水经》并记述全国河道水系的历史地理专著,四十卷,北魏郦道元注,成书年代尚无定论,当在延昌四年(515)至孝昌三年(527)之间。郦道元(?~527),字善长,范阳涿县人,出身官宦世家,后入仕途。少年好学,博览群书。晚年因遭谗言,为雍州刺史杀害。
《水经注》沿用《水经》因水证地之法,以河水(黄河)和江水(长江)为主线,依自然地理特点,由南向北分述南北朝时期遍布我国甚至域外的大小河流一千二百五十二条,囊括了人文地理、自然地理和历史资料三方面的内容,引用古文献四百三十余种,采录了许多今已失传的金石碑刻、民间传说、诗词歌赋,注文比原书多出二十倍,自成一体,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
据说郦道元做官期间,以执法严峻著称,甚至曾经因“严酷”免职,以这样的态度治学,其严谨可想而知,此书既是一部博大精深的的学术巨著,也是一部别开生面的散文佳作,其文笔优美简洁,清丽隽永,在实事求是地记述历史地理之际,也穿插了多姿多彩的传说故事和风土人情,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许多成为脍炙人口、传诵一时的名篇。唐代李白、柳宗元以及宋代的苏轼,都对其十分推崇。苏轼曾说过,“嗟我乐何深,水经亦屡读。”苏子尚且如此喜爱,不妨亲自验证一番。
此书注本,明代以赵琦美本和朱谋玮本为代表。清代全祖望的《七校水经注》指出原本注中有注,后人混写不明;赵一清的《水经注释》重加厘定,并考补了宋代所佚五卷中的二十一条水道;戴震借参加编修《四库全书》之机,据《永乐大典》本作详细校勘,补正了七千二百九十一字;王先谦又综合全、赵、戴三家校本,汇编成《合校水经注》。近人杨守敬、熊会贞的《水经注疏》和《水经注图》,以及王国维的《水经注校》亦是著名的注本。今据武英殿聚珍本整理。
用字量:4470个
审定者:华林甫(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18.《洛阳伽蓝记》提要
《洛阳伽蓝记》是记述北魏洛阳佛寺的地理著作,北魏杨衒之撰,成书于东魏武定五年(547)。“伽蓝”即梵语“僧伽蓝摩”之略称,意为“众园”或“僧院”,乃佛寺之统称。杨衒之,生卒不详,北平人,博学多才,以文章传家,与佛界人士多往还,亲睹洛阳佛寺兴衰,感慨系之,乃撰此记。
全书共五卷,按地域分为城内、城东、城南、城西、城北,记述佛寺七十馀处。其体例为先写立寺人、地理方位及建筑风格,再写相关人物、史事、传说、逸闻等,在对诸多佛寺形制规模的描摹和始末兴废的勾勒中,反映了广阔的政治经济背景和社会风俗人情,如尒朱荣之乱,皇室诸王的奢侈贪婪,南北朝间的交往,北魏全盛时期洛阳手工业、商业的繁盛,民间艺人的卓越技艺和演出盛况等,深受历代史学家的重视。其文笔散中带骈,“秾丽秀逸,烦而不厌”,风格与《世说新语》相类,亦是上品文章。如写永宁寺的佛塔,仅用“至于高风永夜,宝铎和鸣,铿锵之声,闻及十馀里”等语,其巍峨庄严之状便历历在目。更有不少志怪故事,如“法云寺”条中所载之田僧超吹茄、陈白堕酿酒、孙岩娶狐女等,情节虽不复杂,但写得生动具体,形象鲜明,引人入胜,表现了作者高超的驾驭语言能力。
北魏之际,佛教盛行,寺塔林立,僧尼遍布,杨衒之著此书之目的一为存史,二为劝诫资政,借古讽今,臧否人物。使今人得以流连忘返于青灯古佛之际,梦回洛阳古都,察其风俗,观其人物,增广逸闻,陶冶情致,世代兴废,繁华不过一瞬,幸赖才人之笔,斯时可存,敢不趋而读之?
此书版本以明嘉靖如隐堂本最善,另有《四部备要》本、《汉魏丛书》本、《学津讨原》本等,各有长短。校注本重要的有张宗祥《洛阳伽蓝记合校》(商务印书馆,1930年),周祖谟《洛阳伽蓝记校释》(中华书局,1963年),范祥雍《洛阳伽蓝记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等。今据明嘉靖如隐堂本整理。
用字量:2666个
审定者:陶礼天(首都师范大学教授)
19.《贞观政要》提要
《贞观政要》,政论类史书,十卷,唐吴兢撰,约成书于唐开元五至十三年(717~725)。吴兢,汴州浚仪(今河南开封)人,著述很多,现除零散诗文外,仅存《贞观政要》一书流传于世。
吴兢著此书旨在歌颂“贞观之治”,总结唐太宗时代的政治得失,希望后来君主以为借鉴。书中所记基本为贞观年间唐太宗与魏征等大臣的问答,以及皇帝的诏书、大臣的谏议奏疏等,内容广泛,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思想、生活等方方面面,尤以讨论君臣关系、君民关系、求谏纳谏、任贤使能、恭俭节用、居安思危为其重点。虽然书中在史实上有所失误,但由于叙事详赡,文字明畅,论述的又是统治之道,因此晚唐以后受到历代统治者的重视,甚至流传到日本和朝鲜半岛。
此书现存最早刻本是明洪武三年(1370)王氏勤有堂刻本;最通行的是元代戈直集各古本加以校释刊行、明成化元年(1465)又重刻之本(简称“戈本”,197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曾据涵芬楼藏“戈本”校点刊行,称“上古本”);最好的本子是中华书局2003年出版的谢保成集校本。此次印行采用“上古本”,但对其中的个别文字,以及标点错误处作了改正。
用字量:2857个
审定者:黄正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20.《史通》提要
《史通》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系统的史学评论著作,唐刘知己撰,前后历经九年,成书于景龙四年(710)。刘知几(661~721),字子玄,唐朝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曾“三为臣史”,“再入东观”,修史二十余年,生平著述甚多,为唐初著名史学家。
全书凡二十卷,分内外篇,内篇三十九,外篇十三,今存四十九篇。内篇着重论述史书体例、史料采集、史学方法、史家修养;外篇着重论述史官制度、史籍源流,并杂评诸史得失,见解中肯,多所贡献。《史通》总结了唐初以前编年体史书和纪传体史书在编纂上的特点,认为这两种体裁不可偏废,而在此基础上的断代史则是今后史书编纂的主要形式。就整体而言,《史通》确实是经过“区分类聚,编而次之”的一部结构完整的史学论著。《史通》成书后不久,即引起社会上的强烈反响。唐代史学家徐坚见而叹曰:“夫为史者宜置于座右也。”其后,因书不见重于时,虽至南宋始有刻本,但博学如朱熹“犹以未获见《史通》为恨”。
现今所见最早版本是明嘉靖十四年(1535)陆深刻本,脱讹颇多。明万历五年(1577)张之象得见宋刻本,校而刊之,较为完善,1961年中华书局影印刊行。清代有浦起龙的《史通通释》,吸收前人成果,最为详密。197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浦起龙的《史通通释》,由王煦华校点,书末附有陈汉章的《史通补释》、杨明照的《史通通释补》和罗常培的《史通增释序》,便于检阅参考。1980年,中华书局出版程千帆校笺的《史通笺记》,在历代各家旧注之外,别著《笺记》以申述,纠正诸家之未及或疏失,新义迭见,是研究《史通》不可缺少的参考书。1990年,重庆出版社出版的赵吕甫校注的《史通新校注》,广泛吸收已有成果,详参现存《史通》诸版本,细为校勘,并加注释说明以疏解诸篇,是目前整理《史通》的较新成果。今据浦起龙《史通通释》本整理,并参考了诸家版本。
用字量:3168个
审定者:陈飞(广州外语外贸大学教授)
21.《文史通义》提要
《文史通义》,史学评论名著,八卷,清章学诚撰。章学诚(1738~1801),字实斋,浙江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少年时苦读经史,且能举其得失。后寓居北京,游于内阁学士朱筠之门,得以遍览群书,并与钱大昕、邵晋涵、戴震诸名流往还甚密,讨论学术源流及异同。曾建议朱筠搜诊遗书,各疏原委,朱筠遂上书乾隆帝,四库自此开馆。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中进士,历主保定莲池、归德文正等书院讲席,纂修和州、永清、亳州等方志。晚年受知于湖广总督毕沅,入其幕参与《续资治通鉴》纂修,又主修《湖北通志》。著有《史籍考》、《文史通义》、《校雠通义》等。
《文史通义》分内外篇,内篇五卷,外篇三卷。内篇涉及哲学、史学、文学、社会学等领域,外篇为方志论文集。书中提出了“六经皆史”的观点,此实倡自明代王守仁,章学诚加以发展,认为经亦是史,史先于经,应据史以谈经,“切合当时人事”,将经学建立在史学的基础之上。在史书编纂方面,章氏注重史德,言“史所贵者义也,而所具者事也,所凭者文也”。在史书体例方面,章氏推崇通史,认为通史具有“六便”(即免重复、均类例、便铨配、平是非、去牴牾、详邻事)和“二长”(即具剪裁、主家法)的特点;对于纪事本末体,亦备加赞许,认为“文省于纪传,事豁于编年”,“决断去取,体圆用神”,兼有纪传体和编年体所不具备的优点。在为学态度方面,章氏主张“言学术功力,必兼性情”,提倡经世,反对空谈。值得注意的是他对于妇女的看法。在《妇学》篇里,他阐述了自己的妇女观,也可以说是一部“妇学”史,认为上天给予男女的聪明智慧是相同的,妇女也可以明诗礼。故此,他批判了才子佳人小说一番,“男必纤佻轻薄,而美其名曰才子风流;女必冶荡多情,而美其名曰佳人绝世”。批评小说传奇的同时,也批评了主张性灵说的袁枚。不过,章氏率性臧否人物,倒是足见真性情之风致,非道貌岸然之讲经论史,其畅行于世,亦不足怪。《文史通义》写作时,部分文章传出,段玉裁便为之叹绝,近人更将其与《史通》并称史学论著中之双璧。
此书于道光十二年(1832)由章学诚之子华绂首刻于大梁,是为流传至今的最早版本。咸丰元年的《粤雅堂丛书》为较早之翻刻本。《丛书集成初编》、《四部备要》亦都收入《文史通义》。1956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有刘公纯标点本,但未收入大梁本的外篇三卷。1985年中华书局出版有叶瑛的《文史通义校注》,注释词义,撮举大意,颇便阅读。今以《粤雅堂丛书》本为底本,并参阅诸家校注整理。
用字量:3346个
审定者:沈文凡(吉林大学教授)
22.《书目答问》提要
《书目答问》系指导治学门径的举要目录,五卷,清张之洞著。张之洞(1837~1909),字孝达,号香涛,晚号抱冰,直隶南皮人,同治进士,为后期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其任四川学政时,委托缪荃孙为成都尊经书院学生开列阅读书目,遂成《书目答问》一书,初刊于光绪二年(1876)。
此书驭繁就简,慎择约取,选录了历代流传至今的重要典籍二千二百馀种,在传统的经、史、子、集四部分类之外,另设丛书、别录两部,是对传统分类法的突破。其中,《四库全书》所未收者占十之三四,重要书目下作按语,附有初学读本,方便读者略识门径。张之洞在给王懿荣的书札中谈及此书说:“其去取分类,即偶加注记,颇有深意,即是无数语言,非仅止开一书单也。”
《书目答问》问世后很快就风行海内,数次印行,并且出现了多种翻刻本。李元度说,当时的读书人家中几乎是“家置一编”;陈垣晚年回忆,自己之所以对四书五经之外的学问产生兴趣,便得力于《书目答问》;胡适于1923年应清华学校学生之请开列《实在的最低限度的书目》,《书目答问》列在首位。其时正值西学东渐的风潮,中国传统学术即将发生转型,张之洞欲力挽狂澜,别寻出路,主张“旧学为体,新学为用”,属于“清流”一派。其《书目答问》在很大程度上成功地导引、规范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群体在传统知识世界轰毁前夜的读书生活和思想塑造,使得以传统经学为主体构筑起的学术世界,在晚清仍然相对稳固地运行着它的轨迹,从而也使得《书目答问》在社会性与学术性这两方面达成了完美的一致。
该书最早于光绪二年(1876)在四川成都大字写刻初印,光绪三年(1877)原刻本经作者勘定,增补二十馀处,于是有了原刻初印本和后印改定本的区别。以后五十年间各地翻刻重印大率不出这两个版本。光绪五年(1879)在贵阳刊印的王秉恩校刻本,即据后印改定本校正凡二百八十馀处。光绪二十三年(1897)河北莲池书院刊印的卢靖《慎始基斋丛书》本,则据原刻初印本重刊,校补七十馀条。此外还有张振佩眉批的光绪二十三年新化三味堂校刊本,江人度的《书目答问笺补》,叶德辉的《书目答问斠补》等。1931年南京国学图书馆排印出版了范希曾《书目答问补正》,补录图书一千二百种左右,还补足或纠正了《答问》漏略或讹误的书名、卷数、作者姓氏、刻书年代近百处,大大提高了原著的学术参考价值。《补正》有1963年中华书局出版的柴德赓校本和1983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徐鹏校本。今据范希曾本整理。
用字量:2168个
审定者:朱玉麒(新疆师范大学教授)
23.《老子》提要
《老子》又名《道德经》,是道家学派的经典著作,约成书于战国初期。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春秋时期楚国人,曾做过周朝管理图书的史官,及周室衰,西出函谷退隐。道教兴起后,封老子为教主,奉为“太上老君”,唐高宗追封其为“太上玄元皇帝”。
今本《老子》全书共五千馀言,故又称《老子五千文》。西汉河上公曾作《老子章句》,将《老子》分为八十一章,称前三十七章为《道经》,后四十四章为《德经》,名之曰《道德经》。《老子》的哲学系统,由宇宙论而人生论,再由人生论而政治论。“道”是最高范畴,也是宇宙万物的本体,含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其社会政治观集中体现为“无为而治”。此书语言简约而幽深,多有对偶,以古音读之,大致合韵,今音读来亦有诗歌之节奏韵味。
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其所代表的道文化与孔子所代表的儒文化构成了中国文化中互补而又对立的两极,影响之深,无人能够超越,姑且让我们翻开这震撼世界的五千言吧!
长沙马王堆汉墓帛书《老子》甲﹑乙本是最古的本子。三国魏王弼的《老子注》最为通行。另外较重要的注本还有宋林希逸的《道德真经口义》,元吴澄的《道德真经注》,明焦竑的《老子翼》,清毕沅的《老子道德经考异》、魏源的《老子本义》,近人马叙伦的《老子校诂》、高亨的《老子正诂》、张松如的《老子说解》和朱谦之的《老子校释》等。今据《四部丛刊》本整理。
用字量:788个
审定者:陈鼓应(台湾大学教授)
24.《庄子》提要
《庄子》又称《南华经》,庄周及其后学撰。庄子,名周,曾受号南华仙人,战国时期睢阳蒙县(今河南商丘东北)人。曾做过漆园吏,后厌恶仕途,隐居著述。《庄子》约成书于先秦时期,《汉书·艺文志》著录五十二篇,今本三十三篇。其中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一,全书以内篇为核心,内篇的《齐物论》、《逍遥游》和《大宗师》集中反映了庄子的哲学思想。以“寓言”、“重言”、“卮言”为主要表现形式,继承和发扬了老子的学说,后世并称“老庄”,指称道家。行文汪洋恣肆,瑰丽诡谲,意出尘外,乃先秦诸子文章的典范之作。
文人墨客,在现实中受了挫折,往往痛读庄子,幻想虚静无为,放浪形骸,做“逍遥游”,生云外之志,且中国的文人,大都在现实的纷争中以孔子思想自励,又在内心世界以庄子自谴,所以,几千年来,庄子给人们提供了在现世心灵安顿的场所,因终其书,“游”始终是庄子眼中的最高境界。
《庄子》现存最早的注本是晋郭象的《庄子注》。清王先谦的《庄子集解》博采众长,是较好的注本。清郭庆藩撰 《庄子集释》,吸取了晋至清注解《庄子》的成果,可谓集其大成。今人陈鼓应的《庄子今注今译》,在注释和译文方面,亦颇为用力。今以《四部丛刊》本为底本,并参考诸家校注整理。
用字量:2890个
审定者:丁原植(台湾辅仁大学教授)
25.《公孙龙子》提要
《公孙龙子》又名《守白论》,三卷,公孙龙撰。《汉书·艺文志》著录十四篇,列为名家,现存六篇。公孙龙,字子秉,战国时期赵国人,他的哲学理论以“白马非马”论著称,常常与孔子后人孔穿及邹衍等人辩论。
《公孙龙子》首篇《迹府》是后人编辑的有关公孙龙的简介,其馀五篇是公孙龙的作品 。其中《白马论》所提出的“白马非马”的命题,以及《坚白论》所提出的“离坚白”的命题,是公孙龙名辨思想的中心。该书针对社会上名不符实的现象,在中国逻辑史上第一个提出了“唯乎其彼此”的正名理论,强调“名”必须具有确定性,着重探讨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以及事物的共性和个性的关系,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学说体系。
《公孙龙子》自唐代以来,注说者有十馀家,主要有宋谢希深的《公孙龙子注》、今人谭戒甫的《公孙龙子形名发微》、王启湘的《公孙龙子校诠》、伍非百的《公孙龙子发微》、栾星的《公孙龙子长笺》、庞朴的《公孙龙子研究》等。今据正统道藏本整理。
用字量:339个
审定者:陈来(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26.《韩非子》提要
《韩非子》是法家学派的代表著作,二十卷,韩非撰。韩非,战国时期韩国人,为韩国公子,与李斯同学于荀子,然喜好刑名法术之学。
全书由五十五篇独立的论文集辑而成,大都出自韩非之手,除个别文章外,篇名均表示该文主旨。主要阐述了韩非以君主专制为基础的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理论,以及其社会递变的历史观和讲求实际的哲学观,反映了战国时期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各方面的重要情况。其中,《解老》、《喻老》是现存中国最早注释和解说《老子》的著述。该书善用寓言,并曾分门别类地整理编辑为各种寓言故事集,《内外储说》、《说林》、《喻老》、《十过》等篇即是。
史载,韩非口吃,不善言谈,长于著书,使秦之时,被同学李斯等谗言所害,入狱,后服毒自杀。司马迁说“韩非囚秦,《说难》、《孤愤》”。韩非虽口不善辩,然下笔汹涌,鞭辟入里;语言简洁,又不乏生动活泼之态。韩非寡言少语之际,遭同窗暗算之时,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对社会进行冷峻犀利的观察,个中滋味,岂足为外人道!观此书,明司马之意,知韩子之文,畅“无情”之法治,有所本矣!
《韩非子》注本中,重要的有清王先慎的《韩非子集解》,近人梁启雄的《韩子浅解》,以及今人陈奇猷《韩非子集释》等。今据《四部丛刊》本整理。
用字量:2671个
审定者:郑杰文(山东大学教授)
27.《淮南子》提要
《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鸿,广大也,烈,光明也,意即包含了光明宏大之理,二十一卷,西汉皇室贵族淮南王刘安招致宾客,在其主持下编著。成书年代大约在景、武之间。刘安,汉高祖刘邦少子淮南厉王刘长之子,刘长死后,袭父爵为淮南王。此书为汉初黄老学派著作,《汉书·艺文志》列为杂家,载《淮南子》内二十一篇,外三十三篇,今只流传内二十一篇。全书博奥深宏,融道家﹑阴阳家﹑墨家﹑法家﹑儒家思想于一体,但主要是发挥先秦道家思想,是汉代学者对汉以前古代文化一次最大规模的汇集与融合。《淮南子》之通篇主题为“道”,既讲自然之道,也讲治世之道,提出了“漠然无为而无不为”,“漠然无治而无不治”的政治理想。在最后一篇《要略》中,概括全书以阐明宗旨,“言道”与“言事”,即掌握自然界的规律与考究社会历史变化规律,此外,还综述了各家思想及其产生的历史背景和思想渊源,具有很高的价值。
《淮南子》内容庞杂,近乎一部“先汉学术史”,但又并非凭虚蹈空,而是处处紧密联系现实,并多用历史、神话、传说、故事来说理,文风新异瑰奇,繁富有序。刘熙载说:“《淮南子》连类喻义,本诸《易》与《庄子》,而奇伟宏富,又能自用其才,虽使与先秦诸子同时,亦足成一家之作。”
《淮南子》注本主要有汉代高诱注本和许慎注本,又有近人刘文典集诸家之精华所作的《淮南鸿烈集解》,以及今人何宁的《淮南子集释》等。今据《四部丛刊》本整理。
用字量:3899个
审定者:赵宗乙(泉州师范学院教授)
28.《列子》提要
《列子》,道家学派著作,相传为列子所撰。列子,生卒不详,名御寇,战国时期郑国人,主张虚静无为,独立处世,善于修身养性。《庄子》中有很多关于他的传说,西汉刘向《列子传》谓“其学本于黄帝老子”,属道家学派。
《列子》共八卷,《汉书·艺文志》有著录,今本已非原书,约成于晋太康二年后。内容形式多为神话、传说、寓言,如“愚公移山”、“歧路亡羊”等成语便均出自其中。《列子》把“道”融汇于故事之中,入乎其内,出乎其外,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并包含深刻的哲学思想,以《天瑞》、《力命》、《杨朱》三者为最。主旨为万物生于无形,变化不居,人要掌握并利用自然规律。
《列子》有晋人张湛作注。唐天宝年间诏号为《冲虚真经》。北宋景德年间加封“至德”,号曰《冲虚至德真经》,列为道教重要经典之一。近人有杨伯峻的《列子集释》(中华书局,1979年)。今据《四部丛刊》本整理。
用字量:2270个
审定者:王乙(云南师范大学教授)
29.《墨子》提要
《墨子》是先秦时期墨家学派的著作总集,《汉书·艺文志》著录七十一篇,现仅存十五卷,五十三篇,一般认为是由墨子的弟子及其后学在不同时期记述编纂而成。
墨子,姓墨,名翟,相传早年受孔子的儒家教育,后弃儒学而开创与儒学相对独立的墨家学派,这是一个组织严密的学派性政治团体,其宗旨是推行墨子的主张。墨家的政治主张,都是以解救时弊为目的,倡导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宣传天志、明鬼,针对当时流行的命定论,墨家又主张“非命”。在真理的原则上,主张经验论。伦理思想上,墨家的根本观念是“义”,“义”的观念来源于“天”,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义利统一的道德观。《墨子》确立了“三表法”作为立论说理的准则,在中国哲学史和逻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体裁虽保留了对话的形式,但基本上已具论说文的雏形。
今本《墨子》为汉代刘向所校定,著于《别录》。刘歆《七略》与班固《汉书·艺文志》均据此。晋惠帝时,鲁胜曾作《墨辩注》,早已失传,仅存其《叙》。清以前以明嘉靖唐尧臣刻本为善本。清亁、嘉年间,《墨子》研究兴起,陆续涌现出许多注释或阐发墨学的著作,有清毕沅的《墨子注》、孙诒让的《墨子閒诂》,近人吴毓江的《墨子校注》、梁启超的《墨子学案》、陈柱的《墨学十论》、方授楚的《墨学源流》等。今据《四部丛刊》本整理。
用字量:2466个
审定者:武振玉(吉林大学教授)
30.《荀子》提要
《荀子》是战国后期儒家学派最重要的著作。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战国后期赵国人,时人尊称为荀卿,汉时称为孙卿。年五十,始游学于齐国,曾在齐国首都临淄(今山东淄博市)的稷下学宫任祭酒。因遭谗而适楚国,任兰陵(今山东苍山县)令。以后失官家居,著书立说,死后葬于兰陵。著名学者韩非、李斯均是他的学生。
荀子是一位儒学大师,在吸收法家学说的同时发展了儒家思想。他尊王道,也称霸力;崇礼义,又讲法治;在“法先王”的同时,又主张“法后王”。孟子创“性善”论,强调养性;荀子主“性恶”论,强调后天的学习。这些都说明他与嫡传的儒学有所不同。他还提出了人定胜天,反对宿命论,万物都循着自然规律运行变化等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荀子》一书今存三十二篇,除少数篇章外,大部分是他自己所写。他的文章擅长说理,组织严密,分析透辟,善于取譬,常用排比句增强议论的气势,语言富赡警炼,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荀子》的注本除唐杨倞的《荀子注》外,清王先谦的《荀子集解》,汇集清代学者的训诂考订成就,内容翔实;梁启雄的《荀子简释》综合诸家校释成果,尤重“简易、简明、简要”;另有章诗同的《荀子简注》、熊公哲的《荀子今注今释》等。今据《四部丛刊》本整理。
用字量:2631个
审定者:邓球柏(长沙学院教授)
31.《孙子兵法》提要
《孙子兵法》又称《吴孙子兵法》、《孙子》、《孙武兵法》,孙武撰。孙武,生卒不详,字长卿,春秋末期齐国人,从齐国流亡到吴国,辅助吴王经国治军,显名诸侯,被尊为“兵圣”。
《孙子兵法》是现存最早的兵书,凡十三篇,每篇皆以“孙子曰”开头,按专题论说,有中心,有层次,逻辑严谨,语言简练,文风质朴,善用排比铺陈叙说,比喻生动具体,如写军队的行动:“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震”(《军争篇》),既贴切又形象,且音韵铿锵,气势不凡,故刘勰称“孙武兵经,辞如珠玉”(《文心雕龙·程器》)。想来以作战的缜密思维为文章谋篇布局,对孙武而言如烹小鲜矣。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孙子兵法》继承和发展了前人的军事理论 ,把政治作为决定战争胜败的首要因素,归纳出战争的原理原则,举凡战前之准备,策略之运用,作战之布署,敌情之研判等,无不详加说明,巨细靡遗,周严完备,具有朴素的唯物辩证思想,二千年多来一直被视为兵家之经典,至今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毛泽东对《孙子兵法》推崇备至,而孙子所主张的智、信、仁、勇、严则成为中国军人的“武德”。
该书迄今最早的传世本为1972年山东银雀山出土的汉墓竹书《孙子兵法》,惜为残简,不能窥其全貌,经汉简专家整理小组整理,于1975年由文物出版社出版。现存最早的刻本为南宋孝宗、光宗年间的《十一家注孙子》本;又有《武经七书》本《孙子》,1935年中华学艺社影印。其注本以曹操注最早,《平津馆丛书》所收影宋本《孙吴司马法》中有《魏武帝孙子》。此后注家颇多,如清孙星衍的《孙子十家注》、朱墉的《武经七书·汇解》、夏振翼的《武经体注大全会解·孙子》,近人杨炳安的《孙子会笺》,今人吴九龙的《孙子校释》、吴如嵩的《孙子兵法新论》等。今据宋刻《十一家注孙子》本整理。
用字量:770个
审定者:李零(北京大学教授)
32.《吕氏春秋》提要
《吕氏春秋》,又名《吕览》,是吕不韦召集门下宾客,“兼儒墨,合名法”,集体编纂而成的一部书。吕不韦,生卒不详,战国后期卫国人。本是阳翟富商,在邯郸经商时,结识了在赵国做人质的秦公子嬴楚,他深知奇货可居,设法使嬴楚成为秦国的太子,待嬴楚登位,他亦被拜为丞相,封为文信侯,由此弃商从政。秦始皇执政后,尊其为相国,号仲父,但不久即被免职,迁往蜀郡,忧惧自杀。
吕不韦身为秦相国时召集门客撰写《吕氏春秋》,有很深的用意,实际上是吕不韦提出的一套施政大略,反映了吕不韦对社会文化和人文文化的多方位体认。全书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三个部分,共一百六十篇,撮取儒、道、名、法、墨、兵、农、阴阳等诸家之说,内容涵盖政治、经济、军事、农业、外交、伦理、道德、修身等各个方面,同时涉及天文、历法、地理、乐律、术数等等,成为一本体系庞大而复杂的学术著作,既有指导实践之用,又有知识教育之功,且蕴含着耐人深思的哲学意味,可谓先秦诸子百家的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实践经验以及各种文化观念、哲学思想的提取和浓缩。而在总体思想构架上,则如汉代高诱《吕氏春秋序》所述:“以道德为标的,以无为为纲纪,以忠义为品式,以公方为检格,与孟轲、孙卿、淮南、扬雄相表里也。”是为糅合儒、道、法、墨为骨干,但尚未形成有机贯通的整体思想体系,所以《汉书·艺文志》将之列入“杂家”类。
《吕氏春秋》写成后,相传吕不韦曾布之于咸阳门,有能增损一字者赏千金,时人无能动一字者。当然,这或许是慑于吕不韦的权势,并非真的一字不能改易,但也说明吕不韦对《吕氏春秋》的自重和自信。惜乎吕不韦很快失势,《吕氏春秋》当时并未大行于世,但其影响却始终不绝,汉代以后的历代统治实际上都是儒、道、法三家思想的互补为用,《吕氏春秋》可谓最早透露了这种统治思想结构的萌芽,对后世具有某种启迪之功。因此,《吕氏春秋》是研究先秦思想史的重要资料,同时也是研究先秦文化史的可贵资料。从文章学的角度说,《吕氏春秋》结构比较完备,篇章规划整饬,不少文章明朗犀利,将故事、譬喻、议论有机融合在一起,在古代散文史上也有相当地位。
最早为《吕氏春秋》作注的是东汉的高诱,近代以许维遹的《吕氏春秋集释》最有影响,另有陈奇猷的《吕氏春秋校释》,张双棣、张万彬、殷国光、陈涛的《吕氏春秋译注》等。校本流传最广和最佳的是清毕沅本和近人蒋维乔、杨宽、沈延国、赵善诒合撰的《吕氏春秋汇校》本。今据清毕沅本整理。
用字量:2965个
审定者:李昌集(徐州师范大学教授)
33.《尹文子》提要
尹文(约前360~前280),战国时期齐国人。与宋钘齐名,宋尹学派的代表人物。流传于世者唯《尹文子》一书。
《汉书·艺文志》著录《尹文子》一卷,列为“名家”,已佚。今本《尹文子》分《大道上》和《大道下》两篇,语录与故事混杂,各段自成起讫,主要论述法术和形名。其思想特征以名家为主,综合道法,亦不排斥儒墨。自道以至名,由名而至法,上承老子,下启荀子、韩非。
《尹文子》指出:“仁义礼乐名法刑赏,凡此八者,五帝三王治世之术也。”然此八者皆具有两重性,“用得其道则天下治,失其道则天下乱”。欲要得其道而不失其道,便须以法为准,而以法为准的前提则是正名,“名正而法顺”。由此出发,书中对名的逻辑分类提出了一种新的说法:“名有三科,法有四程。一曰命物之名,方圆白黑是也;二曰毁誉之名,善恶贵贱是也;三曰况谓之名,贤愚爱憎是也。一曰不变之法,君臣上下是也;二曰齐俗之法,能鄙同异是也;三曰治众之法,庆赏刑罚是也;四曰平准之法,律度权量是也。”这里名法并提,表现了战国时期形名学的特点。而其对对语言的指称与内涵关系的思考,颇值得玩味,为研究中国逻辑思想史者所重视。
《尹文子》善于运用寓言说理,趣味盎然。如庄里有丈人,名其长子曰盗,少子曰殴。长子外出,他在后追呼其名,吏闻而遽捕盗;他又急呼少子,吏遂殴盗几致死。此则笑话生动地说明了正名的重要性。类似的故事还有不少,抛开让人犹如雾里看花般的“道”、“名”、“形”,看看古人的调皮之处,也是一得。
《尹文子》的主要版本有明《子汇》本、《诸子集成》本。新注本有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出版的厉时熙《尹文子简注》。今据《诸子集成》本整理。
用字量:869个
审定者:白奚(首都师范大学教授)
34.《新书》提要
《新书》,又称《贾子》,西汉贾谊撰。贾谊(前200~前168),河南洛阳人。年十八,以文才闻名于郡中。二十馀,汉文帝召为博士,迁太中大夫。数上疏,言时弊,为大臣所忌,贬长沙王太傅,渡湘水时,作《吊屈原赋》以自伤。后为梁怀王太傅,怀王坠马死,“谊自伤为傅无状,常哭泣”,悒郁以终,仅三十三岁。
《新书》是贾谊的政论文集,《汉书·艺文志》列入儒家,今存十卷五十八篇,其中《问孝》、《礼容语上》两篇有目无文,实为五十六篇。《新书》集中反映了贾谊的政治经济思想,开篇即为著名的《过秦论》,总结了秦朝灭亡的历史教训,提出了一系列政治主张;《宗首》、《藩强》、《权重》等阐述了加强中央集权的思想;《大政》、《修政》等提出了利民安民的民本思想。贾谊的政论散文逻辑严密,感情充沛,气势非凡,体现了汉初知识分子在汉帝国大一统创始期之积极进取,力图建功伟业的豪情壮志,代表汉初政论散文的最高成就。鲁迅先生说,贾谊文章“为西汉鸿文,沾溉后人,其泽甚远”。
贾谊遭谗被贬,英年早逝,每令后人扼腕叹惜。据说其谪居长沙第三年,有一只不祥之鸟飞入宅中,遂写《鵩鸟赋》,似已预感到死之将至,“纵躯委命兮,不私与己。其生兮若浮,其死兮若休。澹乎若深泉之静,泛乎若不系之舟”。嗣后怀王坠马之事更令其悲悔自伤,当年挥斥方遒的书生意气尽化为一滴清泪。杜甫“伤时哭贾生”,千年之后,这滴泪是否已经被风干呢?姑且翻开《新书》,去寻找那个满腹经纶、一身才气、永远年轻的贾谊!
通行的版本有《四部丛刊》本、《诸子集成》本、卢文弨《抱经堂丛书》本等。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出版《贾谊集》。最新注本有王洲明、徐超《贾谊集校注》,阎振益、钟夏《新书校注》等。今据《抱经堂丛书》本整理排印。
用字量:2430个
审定者:刘刚(鞍山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授)
35.《法言》提要
《法言》,十三卷,西汉扬雄撰,是拟《论语》体裁采用问答形式而撰写的哲学著作,成书于汉哀帝元寿元年。其基本宗旨是用礼义、孔孟之道,批判先秦诸子及谶纬、神仙迷信,维护儒家正统观念,故名之曰“法言”。主张文学应当宗经、征圣。强调知识的重要,反对老庄“学无益”之观点,人性论上主张善恶混合说,承认历史之进化,肯定改革之必要,且因其对宗教迷信的批判,成为王充唯物主义学说的先导。
扬雄,字子云,少壮时喜词赋,晚年视为“童子雕虫篆刻”,壮夫不为,转而潜心向学,研究哲理,亦有《太玄经》,仿《周易》而作。据《汉书》载,扬雄为人“简易佚荡,口吃不能剧谈,默而好深湛之思,清静无为,少嗜欲,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王莽称帝后,家贫嗜酒,好古而乐道,欲求文章成名于后世,故经、传、史、赋皆附会名篇而著。扬子一生未作大官,对屈原投江颇为不然,以为君子“得时则大行,不得时则龙蛇,遇不遇命也,何必湛身哉”,表现出澹然。龙蛇于时,亦当有大行之精神, 岂非扬子之愿乎?
《法言》有《诸子集成》本、《四部丛刊》本。《法言》的注释本,晋代有李轨的《扬子法言注》,宋代有司马光的《法言集注》,清代有汪荣宝的《法言义疏》等,内容较为详备。今据《四部丛刊》本整理排印。
用字量:1246个
审定者:刘宁(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
36.《鬼谷子》提要
《鬼谷子》成书于先秦,旧传鬼谷子著,实为后学者根据其言论整理而成,共三卷,上中两卷凡十四篇,其中两篇有目无文,下卷收有《本经阴符七术》。
鬼谷子,战国时期楚国人,号鬼谷先生,为纵横家鼻祖,专门研究言谈之道和养生之术,其思想唯见于《鬼谷子》一书。《隋书·经籍志》始将《鬼谷子》列为纵横家,后世兵家以为兵书。该书内容十分丰富,涉及政治、军事、外交等领域,大抵崇尚黄老而侧重“心术”,以阴阳论为基础,为纵横家提供了理论依据,也含有辩证法思想。该书的前十四篇,专论“纵横之术”,有开闭法、反复法等种种名目,略似于现在的“演讲技巧”、“社交方式”之类。两军交战,三寸之舌可抵百万之师,就看谁的计谋高,口才好了。据说,张仪、苏秦、庞涓、孙膑四位战国风云人物便俱是鬼谷子的学生,则先生的水平可见一斑。
《鬼谷子》有晋皇甫谧注本,南朝梁陶弘景注本。又有《四部备要》本,今据此整理排印。
用字量:831个
审定者:武天富(第二炮兵指挥学院战略教研室教授)
37.《颜氏家训》提要
《颜氏家训》,七卷二十篇,南朝颜之推撰,约成书于隋开皇九年文帝灭陈之后,开家训类作品之先河,“古今家训,以此为祖”。
颜之推(531~590),字介,原籍琅玡临沂(今属山东),历仕梁、北齐、北周,至隋,召为学士,自称“三为亡国之人”。他一生迭遭凶险,深怀忐忑之虑,曾著《观我生赋》叙其生平。
此书记述个人经历、思想、学识,旨在以传统的儒家思想训教子弟,述修身、治家、处世、为学之法,辨明时俗之误,强调家庭教育,《唐志》、《宋志》都将此书列于“儒家”之类。包含了不少有关当时社会、政治、文化的细致的观察和通达的议论,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全书以说理为主,每篇一题,以散体行文,间以故事逸闻,生动亲切,乃中国南北朝文学史上的一部散文佳作,可读性强;此外,在家庭道德教育的方法上,很多见解都精辟独到,如家庭教育要及早施行,不可对子女过于溺爱等等,今天,家庭教育问题越来越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阅读颜氏此书,当受益颇多。
该书有《四部丛刊》影印明刻本、《四部备要》七卷本等。中华书局1980年出版的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增补本亦是较好的版本。今据《四部丛刊》本整理。
用字量:2906个
审定者:李伟国(上海人民出版社总编)
38.《素问》提要
《素问》,原名《黄帝内经素问》。素者,本也;问者,黄帝问于岐伯也。相传岐伯乃上古医学先知,黄帝当时困惑为何上古之人长寿,于是去请教岐伯,岐伯告诉他要有节制,不可挥霍无度,并详细阐述了其中道理。《素问》即是以黄帝与先知问答形式撰写的综合性医学文献,旧题黄帝所作,实则非出自一时一人之手,约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原九卷,早佚,后经唐王冰订补,编为二十四卷,计八十一篇,定名为《黄帝内经素问》。该书以天人合一观、阴阳学说、五行说、脏腑经络学为主线,论述了摄生、脏腑、经络、病因、病机、治则、药物以及养生防病等各方面的关系,集医理、医论、医方于一体,保存了《五色》、《脉变》、《上经》、《下经》、《太始天元册》等二十多种古代医籍。
《素问》与《灵枢经》同为《黄帝内经》的组成部分,而《黄帝内经》则是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著作,是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和奠基之作。
今本题《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是经过宋代林亿等校正,《四部丛刊》据明顾从德翻宋刻本影印,现即据此整理排印。
用字量:2084个
审定者:陈福滨(台湾辅仁大学教授)
39.《九章算术》提要
《九章算术》,简称《九章》,作者不详,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数学书,约成书于公元一世纪的东汉初期。书中共列举了二百四十六道例题,大多与生产实践相关,分为方田、粟米、衰分、少广、商功、均输、盈不足、方程、句股凡九章。每题一般由问(问题)、答(答案)、术(解法)组成,亦有几题共用一术,或一术连缀几题者。这一方面说明《九章算术》的重心乃在于术,而不在于题;另一方面也说明它非一时一人所编写,而是历经数世,成于众人之手。
《九章算术》在中国古代数学史上拥有崇高的地位,历来被尊为算经之首,与希腊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交相辉映,同为世界数学发展之源。书中的今有术、衰分术、方程术、盈不足术、勾股术等等已包含了现代数学的分数四则运算法,比例和比例分配算法,线性方程组解法,开平方、开立方法,正负数加减法,以及若干面积、体积算法等等。不仅确立了中国传统数学的基本框架,而且许多内容传入印度、阿拉伯,甚至辗转传入欧洲,曾长期占支配地位。
《九章算术》成书之后,注家蜂起。三国时,曹魏刘徽为《九章算术》作注,并自撰《重差》一卷附于书末,故《隋书·经籍志》著录“九章算术十卷,刘徽撰”,后《重差》又以《海岛算经》为名单行,是为《算经十书》之一。刘徽纠正了《九章算术》中的某些错误或不确之处,并运用极限思想和无穷小分割方法证明了《九章算术》的圆面积公式和自己提出的刘徽原理,这在世界数学证明史上还是第一次。唐初,李淳风在刘徽的基础上再行作注,多所创见。今之《九章算术》传本即包括正文、刘徽注和李淳风注三部分。
南宋末有杨辉《详解九章算法》十二卷,现仅存商功、均输、盈不足、方程、句股五章和《九章算法纂类》,其所录之《九章算术》正文和刘、李二家注文多有脱误。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戴震从《永乐大典》中辑录出《九章算术》并加校勘,排印入《武英殿聚珍版丛书》,1784年又抄入《四库全书》。清嘉庆初年,李潢撰《九章算术细草图说》九卷,有校勘、补图、详草和说明。此次以戴震辑录本为底本,用武英殿聚珍本和《四库全书》本对校整理。
用字量:1020个
审定者:郭书春(中国科学院研究员)
40.《近思录》提要
《近思录》,十四卷,南宋朱熹、吕祖谦合编之理学入门书,成于南宋淳溪二年。近思者,切问而近思之意也,谓之与人伦日用密切相关。书中依次辑录北宋新儒家周敦颐(濂溪)、程颢(明道)、程颐(伊川)、张载(横渠)“四君子”语录622条,从宇宙生成的世界本体到孔颜乐处的圣人气象,按照宋明理学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修养程序为标准编排成十四门,对研究北宋理学,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朱熹(1130~1200),字元晦,一子仲晦,号晦庵,别号考亭、紫阳,徽州婺源人,曾师事李侗,为二程再传弟子,理学集大成者。生前政治上屡遭排挤,学说也被弹劾为“伪学”,死后九年朝廷才为其恢复名誉。宋理宗时,以祀孔庙,此后历代都有追赠,学说被奉为“正学”。
吕祖谦(1137~1181),字伯恭,学者称东莱先生,浙江婺州人,南宋哲学家。为学主“明理躬行”,反对空谈,开浙东学派先声,与朱熹、张栻并称“东南三贤”。
宋明理学受禅宗影响颇深,许多语录暗含禅机,此书语言平实,与编书者“引领入门”意图相符,将圣人之道融入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简便易行,其理自现,不妨从身边事做起?“横渠先生曰:二程从十四五时,便脱然欲学圣人。”后进晚学,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口诵读之,足矣!
该书有叶采集解本,明正德十四年(1519)汪伟刊本,明稽古斋刊本,正谊堂本,清康熙中御儿吕氏宝诰堂刊《朱子遗书》本。1990年江苏广陵刻印社影印出版江永《近思录集注》。今据《朱子遗书》本整理排印。
用字量:2042个
审定者:姜锡东(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主任)
41.《阴符经》提要
《阴符经》,全称《黄帝阴符经》,共四百馀字,年代与作者不可考,大体可信为唐以前道家古籍。阴者,暗也。符者,合也。以其明天道与人道有暗合大理之妙,故谓之阴符焉。此书之意,大抵言天地阴阳运行变化,与人事之间有相生相克的辩证关系,蕴含无穷机变,圣人应当观天之道,掌握天人暗合之机,随时应物,不拘于古,使其行为举动皆合乎天道,不违自然。《阴符经》包含比较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历来备受关注,得到各个阶层人士之青睐。在道教史上,往往与老庄之书并列,在哲学史上,影响亦极为深远。
至今,对于该书作者、成书年代、内容主旨,仍众说纷纭,年代与作者之不可考,尚可理解,中国古籍毕竟太多了。然仅四百馀字,却说不清内容,有人认为是谈道家之修养方法;有人认为是纵横家之经典,所谈为权谋术数;有人认为是兵家之书;有人干脆把它当作百科,如明吕坤称:“帝王得之以御世,老氏得之以养身,兵家得之以制胜,术家得之以成变化而行鬼神,纵横家得之以鼓掌人群。”真是奇书,究竟这四百字有多大魅力,何妨读之而后解。
此书历代注本浩繁,见解各异。《通志》著录达三十九种,《道藏》所收诸家注本也不下二十种。影响较大者有唐李筌、张果的《阴符经注》,宋朱熹的《阴符经考异》。道教内丹家多以《阴符经》作为丹经之祖,宋代夏元鼎、任照一、黄居真、沈亚夫,金代唐淳、刘处玄、侯善渊,元代王道渊、元阳子等都曾从内丹修炼角度为《阴符经》作注,也各具面貌。今据续知不足斋本整理。
用字量:179个
审定者:孙家洲(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
42.《周易参同契》提要
《周易参同契》,道教典籍,简称《参同契》。参,三也,即大易、黄老、炉火三事;同,通也;契,符合也。明此书以“三事”言炼丹之事,是现存最早的丹经著作,有“万古丹经王”之称。三卷,东汉魏伯阳作,约成书于汉顺帝、桓帝之际。
魏伯阳(126~167),名翱,号云牙子,会稽上虞(今浙江省上虞县丰惠镇)人。性好道术,不乐仕进,遂往罗浮山修道,著《参同契》后,服丹而去。
《周易参同契》分上、中、下三篇及《周易参同契鼎器歌》一首,共约六千馀字,基本上为四字、五字一句的韵文,也间有长短不一的散文体和离骚体句式,词韵雅古,隐奥难懂。它借用《周易》爻象的神秘思想来论述炼丹修仙的方法,将大易、黄老和炉火三者参合,既谈外丹炉火,又讲内养修炼,内外兼修,天人合一。上篇易道为多,而次之以内养,间及炉火;中篇则内养为多,而易道次之,炉火又次;下篇言炉火为多,而内养为次,易道更次。
《周易参同契》认为万物的产生和变化,皆由阴(坤、雌)阳(乾、雄)的交媾,相须不离,使精气得以发舒。欲求长生,必须掌握阴阳变代规律,以乾坤两卦比喻鼎器,以坎离两卦比喻药物,以纳甲法来解释火候进退,以十二辟卦法来解释一日、一月、一年的修炼火候,按六十四卦的运行规律,从事修炼。该书对后世道教的修炼术影响甚大,《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后来言炉火者,皆以是书为鼻祖。”由于其对炼丹术和内养术进行了神秘主义的解说,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对于道教的外丹和内丹的发展有巨大作用。
道家为中国本土的宗教,尤其关注人在现世与自己身体、与自然的和谐。科学昌明如此,尚有许多无法解答的神秘,丹药之有无尚不可知,但是,“强己益身”之功效,做游仙之想,奋逸世之音,还是可以常备案头的。
明版《道藏》收有《周易参同契》各家注本多种,较著者有后蜀彭晓的《周易参同契分章通真义》,宋朱熹的《周易参同契考异》、陈显微的《周易参同契解》,元俞琰的《周易参同契发挥》、陈致虚的《周易参同契分章注》等,清《四库全书》所收明蒋一彪的《古文参同契集解》等。今有任法融的《周易参同契释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现据《四库全书》本整理。
用字量:1440个
审定者:左东岭(首都师范大学教授)
43.《黄庭内景经》提要
《黄庭内景经》,又名《太上黄庭内景经》,黄庭者,天中人中地中与脑中心中脾中。一般认为该书在魏晋之际已有秘藏草本,后由魏夫人撰为定本,传与后人。全经皆七言韵语,共二百三十九句,分作三十六章,每章各取首句二字为题,以七言歌诀的形式讲述养生修炼的原理。认为人身丹田有上、中、下之分,三黄庭与之对应。上黄庭宫脑中,中黄庭宫心中,下黄庭宫脾中,各有神灵居住其中,并提出以“存思”为主的修炼要诀。其思想系承袭《黄帝内经》、《老子河上公章句》以及《太平经》等书中脏腑学说与养生之论。特别与《太平经》“思神”、“守一”等道教神仙思想结合,以存思身中诸神。自晋代以来流传很广,为道教上清派所奉主要经典之一。书中将道教内丹派的固精炼气说从理论上推进到了比较完善的程度,为唐宋以来内丹说的重要渊源。同时,经中继承了早期道教关于养生的学说,宣扬人的一切皆由神来主宰的观点。此后,这种内丹派的道教思想逐渐形成了一种特有的学说——黄庭学,在道教发展史上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该书历代注本很多,有唐梁丘子白履吉注,蒋国祚注及托名吕祖等诸仙的集注。其中董德宁的《黄庭经发微》释文晓畅,便于初学。《道藏》“洞玄部”本文类收入此经,另有《道藏辑要》本及《道藏精华录》本传世。今据《道藏》本整理。
用字量:838个
审定者:王子今(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44.《黄庭外景经》提要
《黄庭外景经》,又名《太上黄庭外景经》,大约成于晋魏夫人卒时左右。经文不分章,文字较《黄庭内景经》约少三分之一。均为七言韵语,内容结构大体同于《黄庭内景经》,亦以存思三田之神为中心,只是更为简略晓畅,次第亦间有不同。《黄庭内景经》所言身神,此经多泛称为“神”、“七”、“真人”、“童子”等,不详其名讳,较少神秘色彩。内、外二经的文字颇多相同、相近之处。其意象的运用颇为隐晦,但其比喻与象征手法则又增加了作品的生动性。
《道藏》“洞玄部”本文类收入此经,为无注本;张君房《云笈七签》卷十二所收,为务成子所注;《修真十书》所收,为梁丘子所注;《道藏辑要》所收,为蒋国祚所注。今据《道藏》本整理。
用字量:474个
审定者:傅刚(陕西师范大学教授)
45.《太上感应篇》提要
《太上感应篇》,简称《感应篇》,道教劝善之作,约成书于北宋末南宋初。“太上”为最上之意,“感应”即人的行为与自然界、神界相互作用所带来的因果联系。全文一千二百七十四字,以开篇十六字为纲,即“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列举的善举有二十六条,恶事凡一百七十,宣扬天人感应,强调因果循环,劝善惩恶。宋陈奂子序称:“推本道德之旨,发明祸福之端,究诰天下之证,严于训诫,以警悟人心者矣。”本书是道教修真者阐述太上之宗旨及其实践的重要著作,显微阐幽,将道教修养化为世俗生活之种种具体行为,易于掌握,成为当时人们修身立本之书,流传极广。
本书所宣扬的行为规范与准则,也符合儒家的纲常伦理及道教、佛教戒规,看来在做人的原则问题上,不管是入世、超世、弃世、游世,都是相通的,且善恶之界,古今一理,中外攸同,至少不要损人利己,甚至损人不利己,所以,一千多字的文章,用来时时检省,无论哪个教,都不会拒绝自己了。
明《道藏》“太清部”收有《太上感应篇》八卷,又有《粤雅堂丛书》本、《道藏精华录》本等。宋元以降,历代都有注释,较著者有元陈坚、清惠栋、俞樾等的注本。今据《道藏》本整理。
用字量:566个
审定者:刘海燕(福建师范大学副教授)
46.《金刚经》提要
《金刚经》, 全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一卷,印度大乘佛教般若系经典,后秦鸠摩罗什译。般若,梵语,意为智慧;波罗蜜,梵语,意为到彼岸。以金刚比喻智慧之锐利、顽强、坚固,能断一切烦恼,故名。此经采用对话体形式,说一切世间事物空幻不实,实相者即是非相;主张认识离一切诸相而无所住,即放弃对现实世界的认知和追求,以般若智慧契证空性,破除一切名相,从而达到不执着于任何一物而体认诸法实相的境地。《金刚经》是中国禅宗所依据的重要经典之一。
唐玄宗为推行三教并重的政策,从三教中各选一典籍,亲自加以注释,刊布流行。儒教选《孝经》,道教选《道德经》,佛教选《金刚经》。《金刚经》不似大小品般若类经典之浩瀚,又不似《心经》之简略,又宣说般若的空慧佛理,所以弘传很广。《金刚经》最后一偈曰:“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被看作是全经的精髓。
原经译文没有分段,传说南朝梁武帝之子昭明太子萧统将全经分为三十二段,称三十二分,且各加上标题。后世流通本多袭用之,本书因之。
汉文译本中通行的有北魏菩提流支、南朝陈真谛之同名译本;另有隋达摩笈多《金刚能断般若波罗蜜经》,唐玄奘译《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义净译《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今据鸠摩罗什译本整理。
用字量:441个
审定者:杨曾文(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47.《四十二章经》提要
《四十二章经》,亦名《孝明皇帝四十二章》,中国所译最早的佛教经典,传为汉明帝时竺法兰、迦叶摩腾译,成书于汉永平十一年。一卷,共四十二章,摄集大、小乘而成。其宗旨在于奖励梵行,明沙门二百五十戒,离恶行之过失,教人克伐爱欲,证成阿罗汉果。
佛经因从外文译入,大多难解,本经为中国所译最早的佛典,取自诸经,条分缕析,可算是“修行速成”之书,多用譬喻,以人间之事告诫世人远离人间之欲,戒除人间之爱。想从佛处借来慧眼,且来读此经。
现存版本大致可分三类:高丽本、宋真宗注本、宋守遂注本,今流传者多为宋守遂注本。高丽本近于原本,宋真宗注本及守遂注本俱失真,而守遂本篡改尤甚。高丽本文字质朴,内容虽然简单,但条理清晰,自成体系,可见原本当来自印度。今据丁福保《四十二章经笺注》整理。
用字量:574个
审定者:朱庆之(北京大学教授)
48.《心经》提要
《心经》,佛教经典,又名《大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心”喻为核心、纲要之意,为般若类的精要之作。内容为阐述以般若智慧观察万物性空、诸法皆空的佛理。全文仅二百馀字,便于持诵,所以流传很广。历代汉译本有七种,通行的为唐玄奘的译本。玄奘的译本阐述五蕴、三科、四谛、十二因缘等皆空的佛教义理,而归于“无所得”。认为般若能度一切苦,证得菩提果。
即使是对佛教一无所知的人,也会知道“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对于喜爱佛经而又觉得大部头难以下咽的人,吟诵短小而又琅琅上口的《心经》,倒是方便法门。
此经现存梵本有尼泊尔发现的广本和日本保存的多种传写摩刻小本两种。其中广本与藏文大藏经所录相同,与小本不同。注疏本亦很多,最著名的是印度提婆《心经注》。中国有唐新罗僧人圆测《心经赞》、明旷《心经略疏》、慧净《心经疏》。日本有空海《心经秘键》、宗纯《心经注》等。今据《大藏经》本整理。
用字量:114个
审定者:徐俊(中华书局总编)
49.《六祖坛经》提要
《六祖坛经》,又称《六祖大师法宝坛经》、《法宝坛经》、《坛经》,禅宗经典,一卷。六祖者,慧能也,坛经,设坛讲经之谓。此经系我国撰述佛典中唯一称“经”者,为禅宗六祖慧能于韶州大梵寺坛上所说之法,弟子法海集录而成。慧能,俗姓卢,禅宗第六代祖师,禅宗南禅创始人,灭度后被唐宪宗赐号“大鉴禅师”。
本书基本以慧能的生平活动为序,述其形迹、说法及与弟子的机锋对答,共分十品。主旨在宣称人皆自性清净、本有佛性,但用此心、直了成佛的心性观;主张自悟自修、无念无住的修行观;解脱途径力倡顿悟说,是禅宗最主要的思想依据。
根据佛教的传统,只有继续佛的言教的著作才能称“经”,佛弟子及其后代佛徒无论如何伟大,其著作都只能称“论”,唯一一部中国人自造,虽历经坎坷,但最终确定了“经”的地位的,就是这部《坛经》,况且其作者文化水平极低,字不认得几个,悟性却奇高,这说明智慧与“学历”无关,佛性更与“学历”无干,只为这一点,中国人就应该读一读。况且,禅宗的对话充满了机锋与智慧,不妨以这样的智慧面对现实生活:“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此经历代辗转传抄,大致有四种版本:一、法海本,又名敦煌写本,不分品目,题曰“《南宗顿教最上大乘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六祖惠能大师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坛经》一卷,兼受无相戒弘法弟子法海集记”,是现存最早的版本,藏英国博物馆,后由日本学者铃木大拙将其分为五十七节。二、宗宝本,又名流通本,一卷,十品,题名《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前有德异序,《略序》改作《六祖大师缘起外纪》,系宗宝于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的改编本。因文字经过润色,较流畅,且内容又含有某些后期的禅宗思想,故长期来几乎成为《坛经》的唯一流通本。三、惠昕本,又名兴圣寺本,二卷,十一门,题名《六祖坛经》,是惠昕于唐乾德五年(967)根据繁本《坛经》删定而成,书前有惠昕序。后传入日本,由兴圣寺再行刻印。四、德异本,又名曹溪原本,一卷,十品,题名《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全称《六祖大师法宝坛经曹溪原本》,系德异于元至元二十七年(1290)改编。1944年“普慧大藏经刊行会”曾刊印以上四版的合编本。日本《大正藏》收录了敦煌本和流通本二种。金陵刻经处有流通本的单刻本。注释本有近人丁福保的《六祖大师法宝坛经笺注》、郭朋的《坛经校释》、邓文宽的《六祖坛经——敦煌〈坛经〉读本》等。今据敦煌写本整理。
用字量:1304个
审定者:李申(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50.《茶经》提要
《茶经》,最早的茶叶专著,三卷,唐陆羽撰,成书于唐建中元年。陆羽(约733~约804),字鸿渐,自号竟陵子,又号桑苎翁,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自幼在僧舍长大,后作伶人,和官宦、文人相往还,唐上元初隐居于苕溪,离当时茶产地宜兴极近,爱饮茶,因著是书,遗泽千年,后世尊其为“茶祖”。
《茶经》共十章,前四章讲茶的性状起源、制茶工具、造茶方法和产区分布,后六章讲煮茶技艺、要领与规范,兼及历史上有关茶的典故逸闻。中国茶文化由来已久,在此书中也有记载,当陆羽之时,饮茶已经成为社会风尚,陆羽遂提出“精行俭德”,作为茶道内涵。
《茶经》历代流传极广,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自宋以来,有关茶的著作不断问世,如宋周绛的《补茶经》、熊蕃的《宣和北苑贡茶录》、黄儒的《茶品要录》、蔡襄的《茶录》,明许次纾的《茶疏》和清陆廷灿的《续茶经》等。
此书传世版本很多,主要有《百川学海》、《格致丛书》、《说郛》、《四库全书》诸本。今据《四库全书》本整理。
用字量:1481个《四库全书》
审定者:李根蟠(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51.《乐府杂录》提要
乐府者,秦汉所立掌管音乐之机构也,后常用来作宫廷音乐机构的代称,唐教坊、梨园皆可概言在乐府之内。
《乐府杂录》又名《琵琶记》,乃唐人段安节为补《教坊记》之不足所著,一卷。段安节,生平事迹不详,从《乐府杂录》中知其曾做过朝议大夫,晚唐人,系唐初名将段文昌之孙、《酉阳杂俎》作者段成式之子,善乐律,能自度曲。
《乐府杂录》是研究唐代音乐文化的专门资料。书中所记雅乐部、云韶乐、清乐部、鼓吹部、驱傩、熊罴部、鼓架部、龟兹部等制度与两《唐书》礼乐志有异,可考知唐代乐制之变化;所记开元以后乐部、歌舞、杂戏、乐器、乐曲、乐律、宫调,兼及一些歌舞艺人小传,可了解唐代乐舞之风貌。该书曾被《唐书》、《文献通考》、《乐府诗集》多所采纳。后世以书中记琵琶一节抽出单行,题为《琵琶录》。
此书传本甚多,以《守山阁丛书》本为佳。今有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8年排印本。另有1959年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本,参据诸本汇校,亦较通行。今据《守山阁丛书》本整理。
用字量:1381个
审定者:吴相洲(首都师范大学教授)
52.《洛阳牡丹记》提要
《洛阳牡丹记》,一卷,欧阳修撰,作于景佑元年(1034),《欧阳文忠公全集》有所著录。欧阳修,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吉州庐陵人,文学家,史学家,北宋诗文革新运动之领袖,在散文、诗、词方面皆卓有成就。
全书分三篇:一曰花品叙,列举名重牡丹二十四种,并讨论了洛阳牡丹名重天下之缘由;二曰释花名,阐释花名的来历;三曰风俗记,首述游宴所见和贡花,次记洛阳赏花、种花、浇花、养花、医花之风习。欧阳公谓“洛阳之俗,大抵好花”,唐诗中也多见“洛阳花”,李商隐有“缘忧武昌柳,遂忆洛阳花”之句(《病中问东公乐营置酒口占寄上》)。以欧阳公之笔,写洛阳牡丹,乃牡丹之幸也;以牡丹之国色,装点欧阳公之书册,亦其幸也,两者相得益彰,文字优美,风格古雅,墨香与花香并逸。何不一睹为快?
宋周师厚把欧阳修书中所记二十四种牡丹增为四十六种,简录品名、形状、颜色,可以看作前者的增补,亦名《洛阳牡丹记》,一卷,全书收入《古今图书集成·草木典》。今据《百川学海》本整理。
用字量:643个
审定者:祝尚书(四川大学教授)
53.《棋经十三篇》提要
《棋经十三篇》,论棋专著,共十三篇,撰者不详,有宋张拟、张立青、刘仲甫,元晏天章以及宋以前人等多种说法。
明谢肇赫云:“古今之戏,流传最为久远者,莫如围棋。”因围棋难度较高,用智较深,长期以来基本上是贵族游戏。一般游戏都是为了热闹,而围棋则是“取其寂静”,这是对心智的考验与磨练,黄庭坚诗“心似蛛丝游碧落,身如蜩甲化枯枝”,将这一过程描写殆尽,蜕茧成蚕、苦其心智之后,是悦其灵魂,因此由来好此道者甚众,至今不衰。
《棋经十三篇》涉及的问题大致有:规格等级、品德作用、术语、战略战术等,理论较为全面,还记载了一些善博弈者的名字,书中常引经传中的句子,来说明博弈之道由来已久,并用经典语作为每篇的结尾,虽小戏,亦归之于正,且隐藏绝大智慧。
此书最初载于宋刻《忘忧清乐集》,今据此整理。清代《弈学会海》及《弈萃官子》另有节本,文字有异同。
用字量:542个
审定者:严华(暨南大学教授)
54.《林泉高致》提要
《林泉高致》,又称《林泉高致集》,一卷,绘画论著,宋郭熙撰,其子郭思为其作注并整理成集,约成书于宋政和七年。郭熙,字淳夫,其画以山水见长,与李成齐名,称为“李郭”。
《林泉高致》现存六节,其中以“山水训”影响较大。该书主要论述山水画,认为山水画是君子游心游目之消遣,提出了一系列山水画传统的观察和创作方法,如“高远”、“深远”、“平远”的“三远”透视法。强调“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画山水者,对各地山水须饱游饫看,才能使所画“磊磊落落”。在具体技艺上,主张凡画山水,须远近浅深、风雨明晦、四时朝暮有所不同,从理论到实践都达到了一定高度。
《林泉高致序》云,郭熙“少从道家之学,吐故纳新,本游方外。家世无画学,盖天性得之”,“道家之学”陶冶出烟霞山林之志,“游方外”,方可不拘泥于俗物,且无家学,也使得郭熙能抛开世俗成见,自创一格。郭熙非常看重人格涵养,画乃人之真性情流露,作画之前,先须做人。山水画是中国艺术中之精品,山水画所含蕴之精神,集中体现了文人之“游戏山水”精神。此书语言雅致,多用排比对偶,学画而外,亦是提高艺术修养的绝佳读本。
通行的有《百川学海》、《画论丛刊》、《古今图书集成》、《四库全书》、《中国画论类编》、《中国古代美术丛书》等版本。今据《百川学海》本整理。
用字量:1205个
审定者:崔自默(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55.《搜神记》提要
《搜神记》,笔记体志怪小说集,晋干宝撰。干宝(?~336),字令升,汝阴新蔡人。勤学博览,以才气召为著作郎。平杜韬有功,赐爵关内侯。入东晋,领国史,累迁散骑常侍。著《晋纪》,直而能婉,称良史。
《搜神记》是笔记体志怪小说集,《隋书·经籍志》著录为三十卷,今本凡二十卷,四百六十四则,系后人缀辑增益而成。干宝是一个有神论者,他在《自序》中称,“及其著述,亦足以发明神道之不诬也”,就是想通过搜集前人著述及传说故事,证明鬼神确实存在。故《搜神记》所叙多为神灵怪异之事,也有不少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大多篇幅短小,情节简单,想象瑰奇,极富浪漫主义色彩。《搜神记》对后世影响深远,如关汉卿的《窦娥冤》,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神话戏《天仙配》等许多传奇、小说、戏曲,都和它有着密切的联系。
此书最初刊行于《秘册汇函》中,后收入《津逮秘书》和《学津讨源》中,亦见于崇文书局《百子全书》本、《说郛》百卷本。中华书局1979年出版有汪绍楹校注本。今据《津逮秘书》本整理。
用字量:3012个
审定者:宁稼雨(南开大学教授)
56.《世说新语》提要
《世说新语》是一部志人小说集,南朝宋刘义庆编撰。刘义庆,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刘宋宗室,袭封临川王,历官平西将军,荆州、南兖州、江州刺史。《宋书》本传说他“为性简素,寡嗜欲,爱好文艺”,“招聚文学之士,近远必至。太尉袁淑,文冠当时,义庆在江州,请为卫军咨议参军。其馀吴郡陆展、东海何长瑜、鲍照等,并为辞章之美,引为佐史国臣”。魏晋时期,人物轶闻琐事小说盛行。鲁迅《中国小说史略》提出,“《世说》文字间或与裴、郭二家书所记相同,殆亦犹《幽明录》、《宣验记》然,乃纂缉旧闻,非由自造”,认为该书是刘义庆组织门下文人杂采众书编纂而成。
这是一部魏晋南北朝名人轶事小说的集大成之作。全书依内容辟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等三十六门,分类系事,生动地记述了自汉末至南朝宋三百年间高门名士的遗闻轶事。所涉及的人物上至帝王卿相,下及士庶僧徒。故事再现了当时士大夫们品藻人物、挥麈清谈的生活情景,放诞简傲、特立独行的名士风度,以及崇尚老庄之学、重视人伦之鉴的社会思潮。所刻画的魏晋名士的群体形象,风流百态,栩栩如生,可谓是一幅色彩斑斓的历史画卷。其中许多故事或成为文人口头笔下的典故,或成为戏剧小说家创作的素材。《世说》艺术成就很高,其语言精炼含蓄、简约隽永、生动传神,颇具特色。鲁迅概括为“记言则玄远冷隽,记行则高简瑰奇”。《世说》是记叙轶闻隽语的笔记小说的先驱,也是后来小品文的典范,对后世笔记文学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在中国文学史、中国魏晋思想史上占在重要地位。
南朝梁刘孝标的注,是现存较早且完整地与传世版本相辅而行的笺注,征引广博,考据严谨,审定详明,对正文作了必要的补充、补正和疏解,是阅读《世说》的得力助手,所引四百馀种典籍今多散佚,其史料价值很高。今传世最早的刻本是南宋绍兴八年董弅刊本,原本存于日本,1956、1962年文学古籍刊行社和中华书局曾据以影印出版。另有三种依据陆游翻刻之董弅本而传刻的版本:明嘉靖年间有袁褧嘉趣堂刻本,商务印书馆曾据以影印,收入《四部丛刊》;清道光周氏纷欣阁刻本;清王先谦据袁、周二本校订重刻本。今有台湾杨勇《世说新语校笺》,1969年香港大众书局出版,1997年增补修订本由台北正文书局出版;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1983年中华书局出版;徐震堮《世说新语校笺》,1984年中华书局出版。今以明嘉趣堂本为底本,以唐写本残卷及其它版本对校,校改了若干明显讹误、影响文意的字。
用字量:2971个
审定者:刘尚慈(中华书局编审)
57.《游仙窟》提要
《游仙窟》系唐人小说,张鷟撰。张鷟(约658~730),字文成,自号浮休子,深州陆泽(今河北深县)人。少年颖悟,上元二年(675)进士及第,八次应制举,均登甲科。时称其文犹青铜钱,万选万中,及迁学士,乃号“青钱学士”。
该书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自传体爱情小说,讲述作者奉使至河源,中途迷路入仙窟,遇十娘、五嫂两仙女,互相以诗酬对舞咏,其夜与十娘共眠,极尽欢娱,翌日依依惜别的故事。通篇以散文叙事,以韵语对话,文辞浮华艳丽,结构谨严完整,是最早以骈体文作传奇者,标志着自六朝志怪向唐传奇的转变,内容亦自志怪转为叙人世之悲欢离合,在小说发展史上有重要意义,有人称之为“新体小说”。
夜遇神女仙姝,是才子们的一贯愿望;开场时还要引《书》,以表明古已有之,也是才子们的一贯做法。抚琴对弈,暗解香囊,第一人称,如临其境,对后世某些人情小说颇有影响。但软玉温香,切不可深陷,神仙兮不可得,文字兮以娱心。
此书在国内早已亡佚,清末杨守敬始著录于《日本访书志》。1955年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出版有方诗铭校注本。今据北新书局本整理。
用字量:1641个
审定者:沈伯俊(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58.《西游记》提要
《西游记》,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明吴承恩著。吴承恩(约1500~约1582),字汝忠,号射阳山人,先世江苏涟水人,后徙淮安山阳。科举屡遭挫折,嘉靖中补贡生,后任浙江长兴县丞,耻为五斗米折腰,拂袖归,潜心著述,晚年作《西游记》,另有《射阳先生存稿》、《禹鼎志》等。
《西游记》讲述的是唐僧师徒四人西行取经的故事,源出玄奘《大唐西域记》。吴承恩在历代有关诗话和杂剧的基础上,将此传统题材重新加以改造,再创作而为一部具有现实意义的神话小说。全书共一百回,由众多独立的取经小故事串连而成,正是“过了这座山,又逢那个洞”,高潮迭起,悬念层出,让人欲罢不能。小说的主人公虽是唐僧,但最富于魅力和光彩的形象却无疑是孙悟空,他闹天宫,闯地府,笑傲世间,斩妖魔,除凶怪,无畏艰险,他的神通广大,他的反叛不羁,他的忠肝义胆,他的勇往直前,千载之下犹令人神往。猪八戒则是与孙悟空相反互补的另一个生动形象,他又贪又馋又懒又色,几乎凝聚了所有的人性弱点,每一个人都能从他身上或多或少地看到自己的影子。《西游记》融儒释道于一炉,藉优美典雅的文字,展现出一个瑰丽恢宏的世界,天宫,魔域,人间,佛境,交相辉映,有鹅毛飘不起的流沙河,有飞鸟过不去的火焰山,有金刚冲不破的盘丝洞,有男子忘不了的女儿国。如此奇幻,却又如此亲切,只因这本就是世俗凡情。《西游记》不愧为我国古典浪漫主义文学的高峰。
现存《西游记》最早的刊本是明万历二十年(1592)金陵世德堂《新刻出像官版大字西游记》,二十卷,一百回。随后有万历三十一年(1603)清白堂扬闽斋刊本(藏日本内阁文库)。又有明崇祯刊刻《李卓吾先生批评西游记》一百回本。清代有康熙丙子(1696)刊本《西游真诠》及乾隆戊辰(1748)晋省书业公记刊本《新说西游记》等。通行本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所出标点本。
59.《水浒传》提要
《水浒传》,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明施耐庵著。施耐庵,杭州人,生平不详。
《水浒传》取材于北宋末年宋江起义的故事。宋代说书人采之作为话本素材,篇目有《青面兽》、《花和尚》和《武行者》等。现存最早的写水浒故事的作品是《大宋宣和遗事》。施耐庵把在不同地区流传的故事汇集起来,进行选择、加工、再创造,写成了这部史诗般的《水浒传》。书中围绕“官逼民反”这一线索展开情节,表现了一群不堪暴政欺压的“好汉”揭杆而起,聚义水泊梁山,直至接受招安致使起义失败的全过程,深刻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腐朽,歌颂了诸多英雄人物的反抗精神和侠义行为,也歌颂了他们超群的武艺和高尚的品格。
《水浒传》使用的是以口语为基础,经过加工提炼的文学语言,明快、准确、生动,极富性格化和表现力,明代李贽由衷赞叹《水浒传》文字妙绝千古,“如鲁智深、李逵、武松、阮小七、石秀、呼延灼、刘唐等众人,都是急性的,刻画来各有派头,各有光景,各有家数,各有身分,一毫不差,半些不混。读者自有分辨,不必具其姓名,一睹事实,就各某人某人也。”金圣叹更是将《水浒传》列为才子必读书,“别一部书,看过一遍即休,独有《水浒传》,只是百看不厌,无非为他把一百零八个人性格都写出来。《水浒传》写一百零八个人的性格,真是一百零八样。若别一部书,任他写一千个人,也只是一样,便只写得两个人,也只是一样。”
天下之乐,第一莫若读书;读书之乐,第一莫若读《水浒》。其线条粗犷,不事雕琢,甚至略有仓猝,但读来有如深山大泽吹来的一股雄风,使人顿生凛然荡胸之感。这是农民起义的伟大画卷,一个刚毅、蛮勇、有力量、有血性的世界。
《水浒传》版本比较复杂,大致分为简本和繁本两个系统。简本文字简略,细节描写少;繁本描写细致生动,文学性较强。一般认为,嘉靖时郭勋刊刻的武定板《水浒传》比较接近原本。今天所能见到的比较早又比较完整的是天都外臣序本,一百卷。明末金圣叹“腰斩《水浒》”,将一百二十回本删去大聚义后的内容,改作成七十回本,入清以后最为流行。建国后,陆续整理出版过七十回本及一百二十回本、一百回本等繁本,并影印过一百回本和简本《水浒志传评林》。
60.《三国演义》提要
《三国演义》,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明罗贯中著。罗贯中,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生卒不详,祖籍东原(今山东东平),流寓杭州。著有《三国志通俗演义》、《三遂平妖传》、《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等。
《三国演义》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小说,代表古代历史小说的最高成就。全称《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志》、《三国志传》等,简称《三国演义》。该书继承了历史上诸多史书、杂传、戏剧、小说,如陈寿《三国志》、《殷芸小说》、《三国志平话》等的故事题材,着重描写了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军事、外交斗争和兴衰过程,始于黄巾起义,终于西晋统一,展现出一幅波澜壮阔的百年历史风云画卷,揭示了东汉末年社会现实的动荡和黑暗。全书使用浅近的文言,明快流畅,雅俗共赏,笔法富于变化,摇曳多姿,以宏伟的结构,把百年左右头绪纷繁、错综复杂的事件和众多的人物,组织得完整严密,叙述得有条不紊,人物形象栩栩传神,刘备之仁,曹操之奸,孔明之智,关羽之忠,张飞之莽,赵云之勇,孙权之霸,周瑜之英,无不赫然在目。可以说没有哪一部小说能像《三国演义》这样对一个民族的社会生活和风俗习尚产生如此巨大而深刻的影响。
该书最早的版本是明嘉靖元年刊印的《三国志通俗演义》,分二十四卷,二百四十则,每则一个七言标题。此后新的刊本迭出,卷数、回目、引用诗词等均有改动。清康熙时,毛纶、毛宗岗父子对《三国志演义》进行了修订,遂成为最通行的本子。今有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所出标点本。
61.《红楼梦》提要
《红楼梦》,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清曹雪芹著。曹雪芹(1715~1763),名霑,字梦阮,号雪芹、芹圃、芹溪。祖籍辽阳,先世原是汉族,后为满洲正白旗“包衣”。康熙间,曾祖曹玺、祖曹寅、父曹頫相继任江宁织造。雍正初,因故遭牵连,曹頫被革职抄家,雪芹随家居北京,晚年移居西郊,贫病而卒。他才华横溢,金石书画、诗词歌赋,无所不精,以十年之力著《红楼梦》,增删五次,终未完稿,后由高鹗续补乃成。
《红楼梦》又名《石头记》,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全书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讲述了贾王史薛四大家族兴衰荣辱的历史,揭示出封建社会多方面的深层矛盾。贾府作为封建社会的缩影,表面上是“昌明隆盛之邦,诗书簪缨之族”,实际上已从骨子里腐烂,时时散发出熏人的臭气,到处充满了荒淫和罪恶,只有门口那两头石狮子兴许还干净些。《红楼梦》塑造了一大批鲜明的人物形象,贾宝玉之叛逆,林黛玉之孤高,薛宝钗之温柔,王熙凤之狠辣,上至皇亲贵戚,下至丫环奴仆,官吏差役,僧道医卜,无不情态毕现,可谓集古今蓦写人物之大成。
《红楼梦》早期的手抄本保留下来的有:乾隆十九年甲戌(1754)脂砚斋抄阅再评本,称甲戌本,存十六回;乾隆二十四年己卯(1759)冬脂砚斋四阅评本,称己卯本,存三十八回;乾隆二十五年庚辰(1760)秋脂砚斋四阅评本,称庚辰本,存七十八回。1955年文学古籍刊行社所影印的《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即以庚辰本为蓝本。高鹗续完《红楼梦》后,乾隆五十六年(1791)由程伟元第一次活字印刷,称“程甲本”,一百二十回;第二年又重新排印,称“程乙本”。1959年人民文学出版社所出版的《红楼梦》即以程乙本为蓝本。
62.《聊斋志异》提要
《聊斋志异》,文言短篇小说集,清蒲松龄著。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号剑臣,又号柳泉,世称聊斋先生,临淄人。少时应试,为学政施润章激赏,至康熙五十年始成贡生。久为乡村塾师,中间一度至宝应县为幕宾,后潜心作《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多写鬼狐故事,正如鲁迅所说,乃是“用传奇法,而以志怪”。其艺术成就很高,成功地塑造了众多艺术典型,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故事情节曲折离奇,结构布局严谨巧妙,文笔凝练,描写细腻,堪称中国古典短篇小说的高峰。书中以批判之笔写鬼狐世界,既有对腐朽社会、黑暗现实的不满,又有对怀才不遇、仕途难攀的不平;既有对贪官污吏狼狈为奸的鞭笞,又有对平民百姓勇于反抗的称赞;而数量最多、写得最好的是那些人与鬼狐之间的爱情篇章,如此瑰丽,如此动人,渗透着作者深沉的爱恨悲喜。蒲松龄在《聊斋自志》中说:“集腋为裘,妄续幽冥之录;浮白载笔,仅成孤愤之书:寄托如此,亦足悲矣!”
三百年来,《聊斋》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历久不衰,先后被译成十几种文字,成为世界人民共同的精神财富。其版本众多,现存的主要有:手稿本(建国初发现,曾影印出版),此乃作者修订本,可惜仅存二百零三篇;《二十四卷抄本聊斋志异》(1963年发现,已影印出版);1962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出版了由张友鹤辑校的《聊斋志异》会校会注会评本,编定为十二卷,合共七百九十一篇,是目前较为完备的一个本子。今据《二十四卷抄本聊斋志异》整理。
用字量:4935个
审定者:顾青(中华书局编审)
63.《楚辞》提要
楚辞者,楚人之歌诗也。前汉刘向集屈原全部作品及宋玉等人“承袭屈赋”的作品编辑成集,名之曰《楚辞》。在原本《楚辞》十六卷中,共收屈原的诗作八卷二十馀篇,其它八卷收的是宋玉、贾谊等的作品。《楚辞》之代表作为《离骚》,因此,楚辞又以“骚”代称,与以“风”代称的《诗经》一道,构成了我国文学中的“风骚”传统。《诗经》篇幅短小,多以四字句为主,风格朴素;《楚辞》则篇章宏阔,汪洋恣肆,参差错落,富于变化,且感情奔放,想象丰富,文采华美,风格绚烂,代表着我国文学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两大源头。
屈原,名平,在《离骚》中自称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时期楚国人,曾得楚怀王信任,后遭谗言,为怀王疏远,继而又遭流放,幽愤自伤,自沉于汨罗江,成就中国文学史上最值得纪念、最美丽、最诗情画意的一段死亡,留下“香草美人以配忠贞”的讽喻传统。
后人往往将屈原与庄子并提,两者都以浪漫主义的写法述说其生之悲,明清学者认为,“屈原之悲悲一时一事,庄子之悲悲万时万世”。屈原以悲写悲,悲以谴悲;庄子以乐写悲,悲不胜悲。
悲伤拥有比快乐更巨大的力量。屈子之悲,源于对理想的苦苦追求而不得。高声诵读《楚辞》,心底久违的执著,沉睡的梦想,都会被这些瑰丽的诗篇所唤醒,“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东汉王逸作《楚辞章句》,是今存最早的注本。南宋朱熹有《楚辞集注》,清代王夫之有《楚辞通释》,今人有姜亮夫的《屈原赋校注》、刘永济的《屈赋通笺》、黄灵庚的《楚辞章句疏证》。今据《四库全书》本《楚辞章句》整理。
用字量:3098个
审定者:黄灵庚(浙江师范大学教授)
64.《六朝文絜》提要
《六朝文絜》,六朝骈文选集,十二卷,清代许梿编选。文絜,取自刘勰“析词尚絜”之说。许梿,字叔夏,号珊林,生卒不详,浙江海宁人,道光进士,于道光五年(1825)刻成此书。
骈体文以句式严整,多用排比对偶,词藻华丽著称。全书选入上起晋宋,下讫陈隋的骈文七十二篇,合为赋、铭、诏、策、令等十八类,收入作家三十六人。名为六朝,实际晋代仅选陆机一人一篇,其馀都是南北朝作家。以全篇构思精炼和修辞简洁为选文标准,所选多为篇幅短小、文笔优美、写景抒情的作品,作为骈文读本,此集基本上能体现六朝骈文发展的面貌和该期各家的骈文特点。骈体文选以《文选》和《骈体文钞》最著名,而《六朝文絜》则以短小精悍得行于世。
六朝在文人心目中是烟波浩淼而又华丽奢靡、馀香缭绕的时代,“江山三秋后,风月六朝馀”,风月的六朝一直生活在诗人的梦中,直至近代诗僧苏曼殊,仍在延续这样的梦:“谁知词客蓬山里,烟雨楼台梦六朝。”
实际上,六朝可谓“乱世”,朝荣夕败,命不在我,生亦何艰!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使人开始更加关注自己的内心,关注文字本身给自己带来的审美享受,文学开始走上自觉,出现了中国文学“缘情而绮靡”的代表——骈体文的高峰时期。“黯然销魂者”,不仅仅是离别,还有在《文絜》中寻绎遥远的、活色声香的六朝。
清代有黎经诰《六朝文絜笺注》,其注征引详赡,还作了精密的校雠工作,1962年中华书局据此排印。本次整理即以光绪间黎氏笺注本为底本。
用字量:2840个
审定者:刘石(清华大学教授)
65.《唐诗三百首》提要
《唐诗三百首》,唐诗选集,八卷,清代孙洙、徐兰英选编,成书于乾隆二十八年(1763),道光、光绪间有陈婉俊、章燮补注本。
孙洙(1711~1778),字临西,号蘅塘退士,江苏无锡人。徐兰英,孙洙继室,曾得过“江南女士”印章。陈婉俊,号上元女史,金陵人。章燮,建德人,号云仙。
《唐诗三百首》共选诗三百一十三首,按五、七言古近各体编排。所收作者七十七人,包括帝王、士大夫、僧、歌女、无名氏等,但大多数是唐代重要诗人,并重点突出了王维、李白、杜甫等人,其内容大致反映了唐代的社会生活和诗歌风貌。按体裁分卷,各卷中所录诗按作者年代编次,七绝选录李商隐、杜牧多于盛唐之作,不囿于诗必盛唐的成见。此书原是为童蒙学习诗歌而编的家塾课本,编选者自称,“为家塾课本,俾童而习之,白首亦莫能废”,实际上也是如此,编者汲取了《千家诗》易于成诵的优点,成为雅俗共赏、流行久远的读物。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唐诗是中国诗歌发展不可逾越的高峰,取法乎上,得中足矣!
注释本有今人喻守真《唐诗三百首详析》、金性尧《唐诗三百首新注》等。此据四藤吟社刊本整理。
用字量:2583个
审定者:杜晓勤(北京大学副教授)
66.《绝妙好词》提要
《绝妙好词》,宋词选集,南宋周密编选,以选录精粹著称,共七卷,收词三百八十五首,约成书于元初。
周密(1232~1298),字公谨,号草窗,蘋洲等,晚年自署弁阳老人,浙江吴兴人,宋亡后隐居杭州,潜心著述。
《绝妙好词》始自张孝祥,终于仇远,共一百三十二家,包括周密本人的二十二首词。选录标准偏重于格律形式,所以只录清丽婉约、优美精巧的词作;编排上以词家为经、以时代先后为顺序,体例严整。书中选录了许多不见史传的宋末词人作品,赖此以传,从中可见当时词坛不同风格作品的流行情况,为研究宋词风格流派的演变发展提供了参考资料。
《绝妙好词》以姜夔为宗,“典雅清空”,其选词也以此为最高境界,注重词本身的音节词藻之美,不注重词对现实的反映,也因此受后人诟病。词本艳科,并非必然是对此的轻蔑,而是对词审美特性的界定,周密所选之词美轮美奂,绵逸妙曼,不违词之本性,郑文焯赞其“南宋高制,美尽是编”。
元、明两代传本稀少,康熙间柯熠、高士奇刊本出,始流行于世。清初于钱谦益家发现抄本,有明汲古阁抄本。乾隆初,查为仁、厉鹗二人各自为《绝妙好词》作笺,乾隆十三年,厉鹗赴京,路过天津,与查为仁见面,见查之笺,极为佩服,遂以己作付查,删复补遗,并为一书,题为《绝妙好词笺》刻印问世。今传本即为查、厉合笺本,收入《四库全书》中。又有《四部备要》本,内附《绝妙好词续抄》一卷,由钱塘姚氏作注,中华书局据此本校订排印。今据清道光八年(1828)徐楙爱日轩刻本整理。
用字量:2381个
审定者:黄沛荣(台湾大学教授)
67.《古文观止》提要
《古文观止》,中国历代散文选本,清代吴楚材、吴调侯编选,并经吴兴祚审定。以散文为主,兼取骈文。上起先秦,下迄明末,大体反映了先秦至明末散文发展的轮廓和面貌。收文共二百二十二篇,分为十二卷。与《文选》以后的古文选本相比,它跨越的时代既广,卷帙又不甚繁,且文章体裁多样,较少偏见,可谓广收博采,繁简适中。编排上按时代先后分为七个时期,每个时期皆突出重点作家作品。由此可纵观古文发展之源流,也可参照分析作家之不同风格。体例方面不因循前人按文体分类之惯例,而是以时代为经、作家为纬,入选的文章也兼顾思想性和艺术性,语言精炼、篇幅短小,多为久经传诵之佳作。
据说,编者吴楚材、吴调侯是两位好读经史、同时又擅长写作八股文的文人,他们编选的初衷是为当时的学童和其他读书人编撰一本启蒙读物,没想到,一“编”惊人,受到普遍欢迎,两个人藉此而名留史册。今人若想方便快捷地一览古今文章全貌,《古文观止》当然是首选,我们今天熟悉的著名文章,基本都在此选本之列,堪称“观止”。
《古文观止》版本甚多,较著者有清康熙三十七年文富堂刊本,乾隆三十九年鸿文堂刊本,乾隆五十四年映雪堂刊本,民国三年上海商务印书馆铅印线装本,以及1959年中华书局点校本。今据鸿文堂刊本整理。
用字量:3861个
审定者:程怡(华东师范大学副教授)
68.《文心雕龙》提要
《文心雕龙》,梁刘勰著,十卷,五十篇,大约成书于南朝齐和帝中兴年间,是我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上的杰作,素有“体大思精”之誉。
刘勰,生卒不详,字彦和,东莞(今山东莒县)人,侨居京口(今江苏镇江)。早孤,笃志好学,不婚娶,曾依沙门僧祐十馀年,博通佛学经论。大约三十岁后开始写作《文心雕龙》,其动因是想补救时弊,扭转晋宋以来辞采浮艳、雕琢空虚的文风,书成之后,得当时文坛领袖沈约赏识,遂为世知,入梁出仕,曾任东宫通事舍人,后世称其为刘舍人。晚年潜心整理佛经,出家后更名慧地。
《文心雕龙》分“文之枢纽”(总纲)、文体论、创作论、批评论等部分,全面总结了先秦以来文学创作和评论的经验,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文学理论体系,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笼罩群言”的专著,为古今中外的理论家所瞩目。
刘勰在《序志》篇中说自己三十多岁时曾梦见孔子,“随仲尼而南行”,以为莫大荣幸,表达了他对孔子的仰慕之情。《文心雕龙》以骈文写就,汲取魏晋以来以骈俪偶语论事析理之经验,把以骈文说理的写作艺术发挥得淋漓尽致。篇末赞语,尤显文才,极富理趣与诗意。
现存最早的《文心雕龙》版本为唐写本残卷,其后则有元至正刻本、明万历刻本等。通行的注释本有清黄叔琳辑校本、今人范文澜《文心雕龙注》、杨明照《文心雕龙校注拾遗》、刘永济《文心雕龙校释》、詹锳《文心雕龙义证》、吴林伯《文心雕龙义疏》。本校勘本以黄叔琳校本为底本,参考了古今各种版本的校勘成果。
用字量:2862个
审定者:方铭(北京语言大学教授)
69.《诗品》提要
《诗品》,中国古代第一部讨论五言诗的专著,被称为“诗话之源”。三卷,南朝梁锺嵘著,成书年代大约是梁天监十二年(513),《梁书》本传中称《诗评》,《隋书·经籍志》中或曰《诗品》,唐宋时二名并行,宋以后,《诗品》一名渐次流行,直至今日。
锺嵘(468~518),字仲伟,颍川长社(今河南长葛县西)人,出身士族。青年时曾为国子生,精熟《周易》,为国子祭酒王俭所赏识。出仕后,先为南康王侍郎、抚军行参军、司徒行参军等职,后任衡阳王萧元简记室、晋安王萧纲记室,卒于此任,故世称“锺记室”。
《诗品》品评了自汉魏至齐梁共一百二十多名作家五言诗之上下优劣,故称《诗品》。五言诗当时已成为诗坛最主要的诗歌形式,齐梁之际,文学思潮浮靡讹滥,《诗品》之作,正是感于创作与批评两方面的“淆乱”,欲为创作立高标,为批评树准的。锺嵘仿照班固《汉书·古今人名表》和刘歆《七略》的品论方法,把诗人分入上中下三品,每品又依时代先后次序排列,一一予以品评,每品为一卷。锺嵘在《诗品》中除了品评之外,还在序中提出了关于诗歌创作的重要理论,即“吟咏情性”。提出诗歌自然和谐的标准、诗的“滋味”说,倡导“直寻”,强调诗的“自然英旨”,反对专事用典,倡导“滋味”说。饶有“滋味”的诗篇在内容和形式上的体现,便是“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彩”。他的诗歌主张对后世诗文创作有深远影响。此外,对作家作品的风格渊源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较为系统的看法。《诗品》的评论言之切切,时能一语中的,为历代所推崇。但言辞颇尖锐激烈,有些地方有失偏颇;对作家的分品也有不妥之处,如将曹操贬为下品,陶潜、鲍照等抑于中品,等等,都是引起后世非议之处。虽然如此,锺嵘的《诗品》对后代的诗话影响仍是十分深远。
现存最早版本为元延祐七年(1320)圆沙书院刊宋章如愚《山堂先生群书考索》本,流行较多的是明代《津逮秘书》本和清代《学津讨源》本。最早的完整校注本是咸丰十年(1860)开雕的清人张锡瑜《锺记室诗平》三卷,后有钱基博的《锺嵘诗品注》、古直的《锺记室诗品笺》、许文雨的《锺嵘诗品讲疏》、叶长青的《诗品集释》、吕德申的《锺嵘诗品校释》、曹旭的《诗品集注》等。今即以《山堂先生群书考索》本为底本,并参考古今诸家研究成果整理。
用字量:1297个
审定者:曹旭(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馆长)
70.《二十四诗品》提要
《二十四诗品》,又名《诗品二十四则》,诗论专著,唐司空图撰,成书年代不详。司空图(837~908),字表圣,河中虞乡人。黄巢起义后,隐居山中,自号知非子、耐辱居士,唐哀宗李柷被弑后,绝食而亡。
《二十四诗品》系以诗论诗,品评诗的韵味、风格、意境和情趣。把诗歌的艺术风格和意境分为雄浑、冲淡、纤秾等二十四品类,每品用十二句四言韵语来加以描述,形式整饬,并偶涉玄机,其中涉及到了作者的思想修养和写作手法。每品的表述方法,大抵有两种:一为描摹取象,以一境界的描述来说明某一品的风貌特征;一为议论点悟,用抽象的语言辨析某一品的特质。作者用诗为各种风格描绘出一幅幅画卷,意境或雄浑健拔,或婉约典丽,或淡泊幽雅,虽“不主一格”,但总体上倾向于冲淡。司空图好以“味”论诗,要求诗歌有“味外之味”,倡导以审美感受为中心的诗论,在古代文学理论史上成为一个重要流派。严羽之“兴趣”说、王士祯之“神韵”说都与之一脉相承。本书文字不多,妙语连珠,琅琅上口,将其本身当作诗作,也不为过。
《二十四诗品》收于《全唐诗》,另有单行本多种,通行的有《津逮秘书》、《学津讨源》、《说郛》、《四部备要》等诸本。今人郭绍虞有《诗品集解》。今以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刊刻之黄省曾编次《名家诗法·诗家一指》本为底本,与其他诸本对校整理。
用字量:543个
审定者:乐黛云(北京大学教授)
71.《六一诗话》提要
《六一诗话》,北宋欧阳修撰,一卷,开历代“诗话”之先河。原书只称《诗话》,因欧阳修晚年自号“六一居士”,故名《六一诗话》。全书共二十九条,各则诗话条目之间的排列并没有逻辑联系,以漫谈随笔形式评论诗歌,记录轶闻趣事和瞬间感想所得,篇幅虽小,内容颇丰,有对诗歌规律、特性的探求,有佳句赏析,有掌故轶事介绍、谬说更正等等。书中提出的“诗穷而后工”、“意新语工”等论点,体现出欧阳修追求冲淡雅正、天然和平之美的美学思想。
欧阳修曾为北宋诗坛盟主,也是古文唐宋八大家之一,对创作甘苦有深切体会,其诗话多能点到艺术奥妙之处,其中对人物典故的记叙,为珍贵史料;对诗人的品评,大多准确中肯,足资借鉴。
此书在北宋已广为流传,有《百川学海》、《说郛》、《宋诗话五种》、《津逮秘书》、《萤雪轩丛书》诸本,现通行的是人民文字出版社1983年排印本,校点精审,足资参考。今据《百川学海》本整理。
用字量:1050个
审定者:刘德清(井冈山学院教授)
72.《人间词话》提要
《人间词话》,词论专著,近人王国维撰,初刊于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王国维,字静安,号观堂。杰出学者,文论家,1925年任清华国学研究院教授,1927年自沉于颐和园昆明湖。
《人间词话》采用传统评点式的词话形式,语言精炼,意味隽永,缀以词家名句,本身即是文学佳作。它是中国第一部将西方美学与中国古典美学融会贯通的文论著作,吸收了康德和叔本华的美学思想,使之与传统美学相融合,提出一套系统的美学观,其核心思想是“境界说”,“词以境界为上”,还进一步提出了写境与造境、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景语与情语、隔与不隔,以及对宇宙人生的“入乎其内”与“出乎其外”等概念,在作家修养、创作方法、写作技巧等方面,都有精辟独到的见解,在当时一新世人耳目,影响甚大,在今天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人间词话》的版本主要有开明书店出版的徐调孚《校注人间词话》,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王幼安校订、与《蕙风诗话》的合刊本,以及齐鲁书社出版的滕惠咸《人间词话新注》等,此据《海宁王忠慤公遗书》本整理。
用字量:976个
审定者:胡晓明(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73.《西厢记》提要
《西厢记》,全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也称《张君瑞待月西厢记》,元杂剧,五本二十一折,元王实甫撰,刊行于明弘治十一年(1498)。
王实甫,生卒不详,字德信,大都人。所作杂剧散曲甚多,今仅存《西厢记》、《破窑记》、《丽春堂》三种及散曲数套。
《西厢记》是王实甫的代表作,也是元杂剧中最优秀的作品之一,在中国文学史上和中国戏曲史上都占有极重要的地位,是我国古代戏曲发展的高峰之一,诚如周德清所赞,“诸公已矣,后学莫及”。《西厢记》取材于唐元稹传奇小说《莺莺传》,至金代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集其大成,王实甫则超越众长,以“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为全剧宗旨,重写崔张之恋,思想内涵更趋深刻,具有鲜明的反对封建礼教和反对封建婚姻的主题。剧中塑造得最为成功的形象是红娘,《拷红》一折,数百年来屡演不衰,“红娘”亦成为媒人的代称。《西厢记》情节曲折,文词华美,在景物描绘中,构成抒情意味极浓的意境,格调有如花间美人,光彩照人。对汤显祖的《牡丹亭》和曹雪芹的《红楼梦》创作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此剧最早版本为明弘治十一年《奇妙全像注释西厢记》,清代有金圣叹批改本《第六才子书》,建国后出版有王季思的《集评校注西厢记》,吴晓玲、张燕瑾等人校注的《西厢记》,以及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出版的《中国十大古典喜剧集》。今以金圣叹本为底本,参考诸家校注整理。
用字量:2549个
审定者:黄仕忠(中山大学教授)
74.《窦娥冤》提要
《窦娥冤》,全名《感天动地窦娥冤》,四折,元杂剧,刊行于明万历十年(1582),关汉卿的代表作。
关汉卿,生卒不详,号已斋叟,元代杰出戏曲家,“生而倜傥,博学能文,滑稽多智,蕴藉风流”。他一生创作了六十五种杂剧,保存下来的有《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拜月亭》、《单刀会》,著作之丰,质量之高,堪属一流,时人称其为“梨园领袖”。
《窦娥冤》历来被评为元曲四大悲剧和中国十大悲剧之首。题材源于《汉书·于定国传》、干宝《搜神记》之《东海孝妇》及《太平御览》之邹衍下狱的故事,写窦娥一生的悲惨遭遇。窦娥的悲剧,无可诉告,是令人窒息的社会现实的真实写照,“六月飞雪”的奇异现象,已经超越了自然界的反常状态的意义,而成为近千年来人们心目中自然对于人的回应的有力证据。最后,作者加了个“光明的尾巴”,依然是“大团圆”的结局,然而,其作品表现的摄人心魄的悲剧力量,使其“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亦无愧色”(王国维语),窦娥也成为冤屈的象征与代名词,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
历来评论家都以“本色”二字概括关汉卿戏曲语言的特色,词曲如繁弦促调,风雨骤集,神情悲悼,试看下面最著名的一段:
“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元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
铮铮珠玉,惊天动地,明评天地,实抨人心,读之者,敢不思之?
此剧最早版本为明万历十六年(1588)《古名家杂剧》本,其后有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元曲选》、明崇祯六年(1633)《酹江集》本,1956年顾肇仓《元人杂剧选》,195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关汉卿戏曲集》。今据《元曲选》本整理。
用字量:1362个
审定者:张燕瑾(首都师范大学教授)
75.《牡丹亭》提要
《牡丹亭》,全名《牡丹亭还魂记》,简称《还魂记》,又名《还魂梦》、《牡丹亭梦》,明代汤显祖著。汤显祖(1550~1616),字义仍,号海若,别号若士,晚年自号茧翁,自署清远道人,江西临川人。二十一岁时中举,文名渐隆,然因拒绝权相张居正的延揽而屡应会试不第。直到张居正去世,才于万历十一年(1583)中进士。次年任南京太常寺博士,后升至南京礼部祠祭司主事。万历十九年,因上《论辅臣科臣疏》,抨击朝政弊端,辞意严峻,震动朝野,被贬为广东徐闻县典史。两年后迁任浙江遂昌县知县。万历二十六年(1598)毅然辞官,归隐于临川玉茗堂中。汤显祖晚年的精力,主要用于戏剧创作。一生先后创作了《牡丹亭》(1598)、《南柯记》(1600)、《邯郸记》(1601),连同以前所写的《紫钗记》在内,合称为“临川四梦”或“玉茗堂四梦”。
在汤显祖的“四梦”中,《牡丹亭》成就最高,汤显祖自己也认为“一生四梦,得意处惟在《牡丹》”。剧本取材于话本小说《杜丽娘慕色还魂记》,共55出,写南宋时太守杜宝之女杜丽娘私自游园,在梦中与素不相识的书生柳梦梅幽会,尽男女之欢,醒来幽怀难遣,抑郁而死。杜宝升官离任,葬女于官衙花园。柳梦梅上京赴试时路过此地,在花园内拾得杜丽娘临终前的自画像,观画思人,终于和杜丽娘的阴魂相会。柳梦梅挖墓开棺,杜丽娘起死回生,两人结为夫妇。后柳梦梅考中状元,杜宝拒不承认两人的婚事,最终由皇帝出面解决,全家大团圆。
《牡丹亭》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的生死离合,喊出了要求个性解放、爱情自由、婚姻自主的呼声,暴露了封建礼教对人们幸福生活和美好理想的摧残。杜丽娘是我国古典文学里继崔莺莺之后出现的最动人的妇女形象之一。汤显祖在该剧《题词》中说:“如丽娘者,乃可谓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牡丹亭》令人情眩之处正在于其“相寻梦里路,飞雨落花中”的“生死可还”之境:一对陌生的青年男女于梦中相识,于梦中相爱。女方因情而病,由病而死,一缕香魂继续在梦中与恋人相会;男方冒死开棺,让恋人死而复生。爱情的理想,在萌生中就遭致死亡的打击,却又在死亡中得到升华,在复活中得到实现。真情可以出生入死,这是何等超凡脱俗的境界。
《牡丹亭》以文词典丽著称,宾白饶有机趣,曲词兼具北曲泼辣粗犷及南词宛转清丽的长处。剧中生旦诉情多用南词,而描写战争或鬼怪,如《虏谍》、《冥判》等出则间用北曲,正是各取所长。《牡丹亭》之横空出世,轰动当时,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不愧为我国戏曲史上浪漫主义的杰作。
通行本有人民出版社1963年出版的《牡丹亭》。今据《六十种曲》本整理。
用字量:3281个
审定者:汪龙麟(首都师范大学副教授)
76.《三字经》提要
《三字经》,一卷,是中国古代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一种儿童启蒙教材,与《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合称“三百千千”,相传为南宋著名学者王应麟所作。
王应麟(1223~1296),字伯厚,号深宁居士,庆元路(今属浙江鄞县)人,宋理宗淳祐年间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兼给事中。知识渊博,长于考证,治学宗承吕祖谦,对经史百家、天文地理等都有研究,熟悉掌故制度。
《三字经》清初的通行本共三百八十句,结构严谨,文字简练,三字一句,隔句用韵,深入浅出,琅琅上口。内容分为六个部分,每一部分有一个中心,涵盖面极广,涉及教育伦理、日用常识、基本名物、典章制度、历史知识、勤学故事等。
《三字经》问世不久便家喻户晓,流传至今。许多语句,如“养不教,父之过”、“勤有功,戏无益”等等成为世代传诵、脍炙人口的名言警句,被誉为“千古一奇书”。 特别是其中对历史知识的叙述,尤为精炼,仅用了三百字就概括了五千年中华历史,真乃“袖里通鉴纲目”。
《三字经》版本很多,南宋以来代有人为之补注,其中历史知识之有关元明清部分即为后人所加。最为著名的是民国时大学者章太炎的重订本,比清初本增添了近三分之的篇幅,使之内容更加丰富全面。
用字量:1124个
审定者:罗宁(西南交通大学教授)
77.《百家姓》提要
《百家姓》是中国古代有关姓氏的蒙学读本,一卷,著者佚名,旧题钱塘老儒所作,成书于北宋初期。
《百家姓》将常见的姓氏编成四字韵文,虽乏文理,但编排巧妙,读来顺口,便于记诵,因此流传至今,影响极深。《百家姓》共收录姓氏四百九十八个,其中单姓四百三十六个,复姓六十二个。中国古代宗族观念很重,了解本宗族的姓氏谱系是加强宗族认同的重要手段,《百家姓》出现正适应了人们的此种心理需要,这是《百家姓》得以广泛流传的重要原因。
《百家姓》最流行的版本是以“赵钱孙李”开头的这一种。据南宋学者王明清考证,该书前几个姓氏的排列是有讲究的:赵是指赵宋,既然是国君的姓理应为首;其次是钱姓,钱是五代十国中吴越国王的姓氏;孙为当时国王钱俶的正妃之姓;李为南唐国王李氏,他判断《百家姓》“似是两浙钱氏有国时小民所著”。
《百家姓》问世以后,不断有改编本、增订本出现,如明代编有《皇明千家姓》,清代编有《御制百家姓》,但都没能取代旧本。
用字量:1361个
审定者:党明德(济南大学教授)
78.《千字文》提要
《千字文》,原名《次韵王羲之书千字》,童蒙读物,一卷,南朝梁周兴嗣撰,约成书于梁大同年间。辑录书法家王羲之笔迹不同字一千个,因此而得名。
周兴嗣(?~521),南朝梁陈郡项(今洒南沈丘)人,字思纂,在梁武帝时曾任员外散骑侍郎、给事中等职,所撰《皇帝实录》、《皇德记》、《起居注》等都已失传,唯有这篇《千字文》流传至今。
据唐人李绰《尚书故实》记载,梁武帝为了教他的儿子识字,派殷铁石从王羲之所书碑文中拓出一千个不重复的字,并让周兴嗣组织调贯,编成韵文。周兴嗣奉诏后,苦思冥想,头发都白了,用了一个晚上终于竣工,一千个杂乱的字被他组织成了构思精巧、对仗工整、婉转有致的“绝妙文章”。梁武帝看了后,大为叹赏,厚赐周兴嗣。
《千字文》俱为四言韵语,共二百五十句,气势磅礴,涵义深刻,行文流畅,条理清晰,几乎找不出牵强硬凑的痕迹,且辞藻华丽,文采飞扬,韵律妥贴,琅琅上口,令人拍案称奇。其内容亦相当丰富,举凡自然、历史、地理、人物、典章、哲学、道德、饮食、居住、稼穑、祭祀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无不浓缩其中,可谓一部袖珍小百科。
《千字文》自隋开始广泛流行,以致文书编卷,常采用“天地玄黄”来代替数字。兄弟民族地区也出现了满汉、蒙汉文的对照本。由于历代不少大书法家都曾书写,更使《千字文》至今仍是学习各种书法的范本。较通行的版本有明万历十年(1582)汪以成经义斋刻本等。注本有《千字文考略》、《叙千文》、《训蒙千文》等。今即据经义斋刻本整理。
用字量:1000个
审定者:叶培贵(首都师范大学教授)
79.《千家诗》提要
《千家诗》是中国古代最具代表性的一种童蒙诗选读物,最初由南宋诗人刘克庄(1187~1269,字潜夫,号后村,莆田人)纂集唐五代及宋人的有关诗作,编为《分门纂类唐宋时贤千家诗选》,又称《后村千家诗》。全书二十二卷,分为时令、节候、气候、昼夜、百花、竹木、天文、地理、宫室、器用、音乐、禽兽、昆虫、人品共十四类。此书在清朝时被著名学者阮元抄录献给皇帝,作为《四库全书》未收书编入“宛委别藏”。
但刘选部头太大,不便儿童学习,后人便在此基础上编选供儿童启蒙用的《千家诗》,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署名谢枋得选、王相注的七言《增补重订千家诗》和署名王相选注的《新镌五言千家诗》两种。后来书坊又把这两种五言诗和七言诗选本合刊在起,总称《千家诗》。
谢枋得(1226~1289),字君直,号叠山,信州弋阳(今江西弋阳县)人,南宋爱国诗人。王相,生卒不详,字晋升,明清间江西临川人,编有《女四书》、《三字经训诂》、《尺牍嘤鸣集》等。
《千家诗》共收二百二十四首诗,皆为五七言绝句和律诗,取材广泛,不偏门户,两百馀首诗中,包括了一百二十四位作者,上至皇帝、宰相、名人学士,下逮和尚、牧童、无名氏,不论门第高低,只以内容为选录标准。绝大部分是唐宋两代著名诗人的名作,历来脍炙人口,传诵不衰。一编在手,儿童幼而习之,可初步领略中国古典诗歌的宏富多采,激发其读诗的兴趣;一般读者亦可鼎尝一脔,其味无穷。
用字量:1788个
审定者:王利民(赣南师范学院教授)
80.《增广贤文》提要
《增广贤文》,训诫类童蒙读物,清康熙年间车万育撰。全书以韵文的形式,将格言排列在一起。其中有的辑自雅句,有的采自俗语,有的是圣哲语录,惟其如此,全书也就有文言、有俗言、有直言、有婉言、有劝善言、有戒勉言、有世宦治世言、有隐逸出世言,士农工商,无一不备。由于采录广泛,因而纯驳不齐,儒家学说、佛教思想、道教思想的内容在其中也均有体现,时而积极进取,时而感慨自伤,也因此大致反映了古人之人生态度和处世原则,涉及为人处世的谚语很有哲理性,耐人寻味,值得借鉴。
该书体现了普通民众对各家理论的理解,兼收并蓄,唯一的目的就是平安富足地生存下去。相信有些字句非孩童所能理解,是对成人于繁杂世事之启蒙。如“养子不教如养驴,养女不教如养猪”,再如“莫吃卯时酒,昏昏醉到酉。莫骂酉时妻,一夜受孤凄”,有没有相同的感受?姑且会心一笑。
在通行本之外,还有各种重编本,如周希陶的《重订增广》、硕果山人的《训蒙增广改本》等。
用字量:921个
审定者:雷恩海(西北大学教授)
81.《声律启蒙》提要
《声律启蒙》,童蒙读物,清代车万育编选,全称《声律启蒙撮要》,又称《训蒙骈句》、《笠翁对韵》。
车万育(1632-1705),字双亭,号鹤田,湖南邵阳人,清康熙三年(1664)进士,官至兵部给事中,曾任谏官二十馀年,揭发积弊,弹劾贪官,有很高的声望。他还担任过著名的岳麓书院山长,为书院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声律启蒙》是专门教导儿童对偶技巧,掌握声韵格律的启蒙读物。全书按韵分编,上卷十五韵属上平声,下卷十五韵属下平声,每韵各有对文三段,每段各有对语十对,从单字对、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声韵和协,节奏明快,琅琅上口,美不胜收,较之其它全用三言、四言句式更见韵味。如“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又如,“春对夏,秋对冬,暮鼓对晨钟,观山对玩水,绿竹对苍松。”从中可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其内容则涵盖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各个方面,多以便于理解的自然现象或历史典故作为范例,文字典雅,意境深厚,明白晓畅,引人入胜。
乾隆年间,湘潭人夏大观对《声律启蒙》加以笺释,使之更加流行。嘉庆十年(1805),聂铣敏又对其有所增订。今即据聂氏本整理。
用字量:1972个
审定者:冯胜利(美国哈佛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