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台主要汉学杂志近期目录(四)

1、《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73期

出版日期:2011年9月

出版单位: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内容简介:

【论文】
中央大学的国民党组织与国共斗争(1927-1949)(蒋宝麟)
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英日海运在亚洲国际海域的竞争(1936-1939)(李宇平)
公债下的社会冲突——1950年广州人民胜利折实公债研究(黎汉基)
中华民国与国际奥委会的法理主张与事实论述──墨西哥奥运会的正名交涉(1965-1968)(张启雄)

【书评】
王奇生,《革命与反革命:社会文化视野下的民国政治》(王超然)
Danke Li, Echoes of Chongqing:Women in Wartime China(连玲玲)
李国芳,《初进大城市:中共在石家庄建政与管理的尝试(1947-1949)》(夏松涛)

2、《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82本第3分册

出版日期:2011年9月

出版单位: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

内容简介:

上古宇宙观的考古学研究——安徽蚌埠双墩春秋锺离君柏墓解读(冯时)
地方政府的行政实践与国家制度之间的冲突及重塑──以晚清吉林将军双城堡民界的出现为例(任玉雪、李中清、康文林)
英法联军之役中的英国军事医疗(李尚仁)

3、《台湾大学美术史集刊》第31期

出版日期:2011年9月

出版单位:台北:台湾大学艺术史研究所

内容简介:

【复古专号】
南宋金石收藏与中兴情结(许雅惠)
「与三代同风」:朱熹对东亚文化意象的形塑初探(陈芳妹)
Bronzes from Afar Ch’ien-lung’s “His-ch’ing Hsu-chien Chia pien Fu-lu”(Yu, Hui-chun)
碑与帖的交会──钱泳《攀云阁帖》在清代史书中的意义(卢慧纹)
罗振玉的收藏与出版:「器物」、「器物学」在民国初年的成立(王正华)

4、《中正大学中文学术年刊》2011年第1期

出版日期:2011年6月

出版单位:嘉义:中正大学中国文学系

内容简介:

明清之际,遗民经说:贺贻孙《诗经触义》评析(锺志伟)
从佛经看汉语双音化的过渡现象(竺家宁)
被遗忘的汉学者:近代日本崎门朱子学者内田周平学思探析(藤井伦明)
杜诗「红鲜终日有」、「红鲜任霞散」之「红鲜」新释(简锦松)
从元代诗法著作论李商隐诗在元代的接受情形(李宜学)
英雄遗恨与历史哀歌:「元曲悲剧」初探与《西蜀梦》(汪诗佩)
日本内阁文库所藏《熊龙峰四种小说》考论(黄冬柏)
李昂与卡夫卡存在主义小说比较论(蔡振念)

【本期专题:民俗与俗文学】
打一用物:中国古典小说中物体形象的象征与非象征作用(浦安迪)
饼与匮乏:从节日饮食到英雄传说的考察(杨玉君)
当代华北庙宇组织及民间宗教活动:陕北及晋西为例(叶可嘉)
上海二十世纪十至二十年代石印出版业的发展与宝卷文学形式的变迁:出版业与中国俗文学发展的关系初探(白若思)

5、《辅仁国文学报》第31期

出版日期:2011年10月

出版单位:台北:辅仁大学中国文学系

内容简介:

《经典释文》与《广韵》「来」母反切上字之比较研究(金周生)
论《诗经.国风》中「服饰」之象征意涵及其艺术形式(钟文伶)
道契重玄,智境双绝──成玄英「重玄」思想的创造诠释(赵中伟)
朱熹理学与庄学(王志楣)
奇陗精洁──《楚辞.九歌》语法特质析论(刘雅芬)
曹丕散文风格研究(陈恬仪)
王国维「有我之境」、「无我之境」之物我关系析论(姜龙翔)
台湾先贤曹敬赋作析论(刘德玲)

6、《政治科学季评》第31期

出版日期:2011年9月

出版单位:台北:台湾大学政治学系暨研究所

内容简介:

【短篇书评】
评Zhu Zhiqun:21世纪的美中关系:权力转移与和平(李思娴)
评Handel Jones:Chinamerica——看中美竞合关系如何改变世界(李赐贤)
评Elinor Ostrom:Understanding Institutional Diversity(庄文瑄)
评Pierre Bourdien:The Rules of Art:Genesis and Structure of the Literary Field(张茵惠)
评康晓光、冯利:中国第三部门观察报告2011(蔡宛儒)
评Chris Brown:Sovereignty, Rights and Justice:International Political Theory Today(邓凯元)

7、《近世台湾鹿皮贸易考:青年曹永和的学术启航》

出版日期:2011年11月

作者:曹永和 著

出版单位:台北:远流出版公司

内容简介:

  〈台湾近世鹿皮贸易考〉这篇论文,距离今天已经有六十年之久了!我当初是因为在《科学的台湾》杂志上,读到日本学者崛川安市的文章,而引发进一步研究的兴趣。

  战后初期的台湾史研究,大多仍停留在连横《台湾通史》的传统,或以编译伊能嘉矩的《台湾文化志》为主。研究者只重视清代台湾的移民开发,并未能够从整体和长 期的观点,来处理台湾史上不同阶段的发展过程。我则认为我们应该要了解早期台湾的经济,在汉人移民和农业开发之前,曾经历了乌鱼渔业和鹿皮贸易的重要阶段。我也注意到要研究早期台湾史,就必须接触古荷兰文的档案。我当时是先用日文写成这篇论文的初稿,再自己翻译成中文。

  本文的内容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台湾和日本的贸易关系,另一部份是台湾岛内的拓垦开发。那时中村孝志教授也曾发表鹿皮贸易的相关论文,但中村的焦点主要在于研究台日的贸易关系,我则更重视从台湾史的观点,来分析岛内的农业开发。这篇论文的英文版,后来曾收录在John Wills Jr.主编的论文集。

8、《台湾新文学史》

出版日期:2011年11月

作者:陈芳明 著

出版单位:台北:联经出版公司

本书目录:

序言:新台湾·新文学·新历史/陈芳明

第一章 台湾新文学史的建构与分期
后殖民史观的成立
台湾新文学史的分期
重新建构台湾文学史

第二章 初期新文学观念的形成
殖民体制的建立
新兴知识分子的角色
台湾文化协会:大觉醒时代的到来
文学观念的奠基
语文改革的发端

第三章 启蒙实验时期的文学
政治运动的蓬勃发展
张我军:批判旧文学的先锋
赖和:台湾新文学之父

第四章 文学左倾与乡土文学的确立
《台湾民报》的文学成就
乡土文学论战及其影响
文学运动中联合阵线的构成

第五章 一九三○年代的文学社团与作家风格
文学结盟风气的兴盛
台湾文艺联盟的成立及其意义

第六章 写实文学与批判精神的抬头
杨逵与一九三○年代的左翼作家
王诗琅、朱点人与都市文学的发展
一九三○年代的新诗传统

第七章 皇民化运动下的一九四○年代文学
战云下的文学社团:《文艺台湾》与《台湾文学》
吕赫若:以家族史对抗国族史
龙瑛宗:虚无的自然主义者

第八章 殖民地伤痕及其终结
台湾文学奉公会与台湾作家
张文环:台湾作家的苦闷象征
西川满:皇民文学的指导者
皇民文学考验下的新生代作家

第九章 战后初期台湾文学的重建与顿挫
再殖民时期:霸权论述与台湾特殊化
日据时期作家与文学活动的展开
来台左翼作家与鲁迅文学的传播
二二八事件对台湾文学的冲击

第十章 二二八事件后的台湾文学认同与论战
吴浊流孤儿文学与认同议题的开启
战后第一代作家的诞生
认同焦虑:台湾文学定义与定位的论战

第十一章 反共文学的形成及其发展
戒严体制下的反共文艺政策
战斗文艺与一九五○年代台湾文学环境
反共文学的发展及其转折

第十二章 一九五○年代的台湾文学局限与突破
锺理和与《文友通讯》的台籍作家
陈纪滢与反共文学的发展
林海音与五○年代台湾文坛

第十三章 横的移植与现代主义之滥觞
聂华苓与《自由中国》文艺栏
夏济安与《文学杂志》

第十四章 现代主义文学的扩张与深化
现代主义路线的确立:「蓝星」与「创世纪」诗社
《现代文学》的崛起
从《笔汇》到《文季》:现代主义的动力与反省
张爱玲小说中的现代主义
新批评在现代主义运动中的实践

第十五章 一九六○年代台湾现代小说的艺术成就
流亡小说的两个典型
内心世界的探索
现代小说的转型
留学生小说蔚为风气

第十六章 现代诗艺的追求与成熟
诗的高速现代
现代诗的抒情传统

第十七章 台湾女性诗人与散文家的现代转折
女性诗学的营造
女性散文书写的开创
女性散文的现代主义转折

第十八章 乡土文学运动的觉醒与再出发
《台湾文艺》:日据时代与战后世代的传承
锺肇政:台湾历史小说的创建与擘画
叶石涛:本土文学理论的建构
《笠》诗社的集结:从现代主义到写实主义
挖掘政治潜意识

第十九章 乡土文学运动中的论战与批判
乡土文学之汇流成为运动
新世代诗社与新诗论战
新诗论战的延续:《秋叶》与《家变》受到批判
苹果与玫瑰:帝国主义的批判
季季的意义:乡土与现代的结合
一九七○年代台湾小说的前行代

第二十章 一九七○年代台湾文学的延伸与转化
宋泽莱小说艺术的成就
战后世代本地作家的本土书写
乡土文学运动中的诗与散文
七○年代朱西宁、胡兰成与三三集刊

第二十一章 一九八○年代台湾边缘声音的崛起
台湾文学正名论的展开
一九八三:性别议题正式登场的一年
台湾同志文学版图的扩张
台湾政治小说崛起的意义
原住民意识的觉醒及其文学
散文创作与自然书写的艺术

第二十二章 众神喧哗:台湾文学的多重奏
一九八○年代后现代诗的丰收
后现代小说的浮出地表
一九八○年代回归台湾的海外文学
马华文学的中国性与台湾性

第二十三章 台湾女性文学的意义
施叔青小说的历史巨构
台湾女性小说的崛起及其特色
一九八○年代女性诗的特质
从漂泊旅行到自我定位的台湾女性散文

第二十四章 下一轮台湾文学的盛世备忘录
齐邦媛与王德威的文学工程
一九九○年代至新世纪的文学造诣
迎接新世纪的文学盛世

台湾新文学史大事年表

9、《探寻胡适的精神世界》

出版日期:2011年11月

作者:欧阳哲生 著

出版单位:台北:秀威信息

内容简介:

  胡适研究是近二、三十年来海峡两岸学术界相互交流的「热点」,对胡适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从重新评价到重新发现的过程。本书是近二十年来作者研究胡适及其思想的选粹之作。所选论文涉及胡适与北京大学、哥伦比亚大学、中研院史语所的历史关系,胡适与传统文化的关系,胡适的哲学成就,胡适的英文作品解析,胡适的档案文献整理等问题,作者以新发掘的历史材料对胡适的历史形象作了新的建构,再现了胡适作品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化巨人的精神风貌和文化成就,是胡适研究一部不可多得的力作。

10、《五四运动的历史诠释》

出版日期:2011年10月

作者:欧阳哲生 著

出版单位:台北:秀威信息

内容简介:

自序

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传统起源
一、清代朴学与新文化人的治学路径
二、以「复古解放」为先导的「价值重估」
三、传统下层文化的兴起
四、新文化人实现传统的创造性转换中的历史局限

在传统与现代性之间——以「五四」新文化运动与儒学关系为中心
一、儒家、儒学、儒教
二、新文化运动反抗重建儒学意识形态——孔教
三、对儒家伦理的吸收与排拒
四、「五四」新文化人对儒学的学术评估
五、余论:关于传统与现代性的思考

蔡元培与中国现代教育体制的建立
一、对传统教育的评估
二、「教育独立」的理念
三、建立现代大学制度
四、教育制度转型:一个未完成的话题

胡适与陈独秀思想之比较研究
一、胡、陈连手合作的思想基础
二、胡、陈之间的思想歧异
三、胡、陈思想的殊途同归
四、胡、陈思想与时代的关系

自由主义与五四传统——胡适对五四运动的历史诠释
一、五四话语与五四传统
二、与革命对话:胡适看五四运动
三、从胡适的叙事方式看自由主义的话语特点

被解释的传统——五四话语在现代中国
一、自由主义视野下的五四运动
二、中国马克思主义视域中的五四运动
三、文化保守主义对新文化运动的反省
四、五四传统:民族主义、民主、革命

《新青年》编辑演变的历史考辨——以1920至1921年《新青年》同人来往书信为中心的探讨
一、见证《新青年》转折的历史文献:同人来往书信
二、《新青年》前六卷之编辑、发行
三、陈独秀赴沪后《新青年》编辑办法之初议
四、陈独秀南下后与周氏兄弟的密切合作关系
五、《新青年》从第八卷第一号开始为中共上海发起组所主控
六、过渡中的矛盾爆发:陈独秀离沪后《新青年》编辑之再议
七、一个插曲:怀疑胡适与研究系的关系
八、《新青年》的归宿:成为中共的纯理论机关刊物
九、结语

北京大学与五四运动
一、北京大学的历史是从戊戌变法这一年开始
二、蔡元培的整顿使北大真正成为一所现代意义的大学
三、五四运动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11、《滨田弥兵卫事件及十七世纪东亚海上商贸》

出版日期:2011年10月

作者:林景渊 著

出版单位:台北:南天书局

内容简介:荷兰人于1624年占领大员(台湾),四年后的1628年,在大员发生了一次日本、荷兰两国之间的严重贸易冲突。荷方绑架日本船长滨田弥兵卫;接着滨田弥兵卫绑架台湾长官奴易兹,此即历史所谓之「滨田弥兵卫事件」。肇因于商业利益及台湾土地主权之纠纷,幸无扩大事态;若干年后亦以和平收场。事件背后透露荷兰东亚贸易及日本海外扩张形势,限于史料严重不足,「滨田弥兵卫事件」一直未能知悉事件全貌。随着近年来荷兰官方史料的不断整理、出版,使这次历史事件趋于明朗。本书乃是这些史料公布后的具体成果。

12、《杨复再修仪礼经传通解续卷祭礼》(一套3册)

出版日期:2011年9月

作者:(宋)杨复 撰,林庆彰 校订,叶纯芳、桥本秀美 编辑

出版单位: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

内容简介:本书由杨复所撰:朱熹《仪礼经传通解》,生前并未完成,由其弟子黄干续撰《丧礼》、《祭礼》。然黄干撰《祭礼》仅成草稿,杨复先是整理草稿为十三卷,后经十数年努力,重新撰成《祭礼》十四卷。杨复以朱熹礼学思想贯穿全书,理论体系之精密超过朱熹本人,因此在宋末元初影响甚大。可惜后来失传,明清两代学者几无人得见。至清末陆心源得此书,始悟两种《祭礼》截然不同。陆氏藏本后归静嘉堂,静嘉堂非秘不示人,而一百年来未尝有前往阅读者。本书编者费时三月,赴静嘉堂阅览微卷抄写全书,经两年整理,公布这份埋没五百年的重要著作,以供学林共同研究。

13、《龚煌城西夏语文研究论文集》

出版日期:2011年9月

作者:龚煌城 著

出版单位:台北:中央研究院语言学研究所

内容简介:

序(郑秋豫)
前言(何大安)
自序

西夏语概论
1. Tangut
2. 西夏语概况

关于西夏音韵的研究
3. Voiced Obstruents in the Tangut Language
4. 西夏韵书《同音》第九类声母的拟测
5. Phonological Alternations in Tangut
6. The Phonological Reconstruction of Tangut through Examination of Phonological Alternations
7. 西夏语的音韵转换与构词法
8. A Hypothesis of Three Grades and Vowel Length Distinction in Tangut
9. 西夏语若干韵母转换的起源──重迭复合词
10. 西夏语的紧元音及其起源
11. 西夏语动词的人称呼应与音韵转换

关于西夏文字的研究
12. 西夏文字的结构
13. Chinese Elements in the Tangut Script
14. 西夏文字衍生过程的重建
15. 西夏文的意符与声符及其衍生过程

关于汉夏对译及借词的研究
16. 西夏语中的汉语借词
17. 《类林》西夏文译本汉夏对音字研究

14、《龚煌城汉藏语比较研究论文集》

出版日期:2011年9月

作者:龚煌城 著

出版单位:台北:中央研究院语言学研究所

内容简介:序(郑秋豫)
前言(何大安)
自序

关于汉藏语的比较研究
1.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Chinese, Tibetan, and Burmese Vowel Systems
2.从汉藏语的比较看上古汉语若干声母的拟测
3.从汉、藏语的比较看汉语上古音流音韵尾的拟测
4.The First Palatalization of Velars in Late Old Chinese
5.The System of Finals in Proto-Sino-Tibetan
6.从汉藏语的比较看重纽问题(兼论上古*-rj-介音对中古韵母演变的影响)
7.从汉藏语的比较看上古汉语的词头问题
8.上古汉语与原始汉藏语带r与l复声母的构拟
9.从原始汉藏语到上古汉语以及原始藏缅语的韵母演变
10.李方桂先生的上古音系统
11.上古汉语前置辅音对韵母演变的影响
12.汉语与苗瑶语同源关系的检讨
13.汉藏语比较语言学的回顾与前瞻
14.西夏语在汉藏语言比较研究中的地位
15.西方的历史比较语言学与汉藏语的比较研究
16.汉藏比较语言学中的几个问题

关于十二世纪末汉语西北方音的研究
17.十二世纪末汉语的西北方音(声母部分)
18.十二世纪末汉语的西北方音(韵尾问题)
19.十二世纪末汉语西北方音韵母系统的构拟

关于藏缅语的研究
20.古藏文的y及其相关问题
21.阿科话的音韵系统及其来源
22.Case Postpositions in Tibeto-Burman Languages

15、《邵族传说歌谣集》

出版日期:2011年9月

作者:李壬癸 编著

出版单位:台北:中央研究院语言学研究所

内容简介:

  现在日月潭的邵族是西部各种平埔族唯一仍然存活的语言,但是族语真正还说得好的人,只剩下不到十人,还会畅所欲言地讲传说故事的人,更是寥寥无几。有关邵语的研究资料并不多,过去已发表的文本(texts)资料更是有限。本书的出版,希望能稍稍弥补这一方面的不足。

  本书共收42篇邵语文本跟19首传统歌谣。除了原文之外,都有中文和英文的翻译,包括单字和句子,而且每个实词都有语位的分析。这些文本是作者在两个不同时期采集的:1975年跟1996-2003年,前者的主要报导人是毛秋香女士,后者的主要报导人是石阿松先生。他们的母语能力都是一流的,所讲的题目或许相同或相近,但是所讲的内容却大异其趣,表达的方式也有很大的差异,非常有趣。文本有长有短,短的不到十句,长的却二百句以上,总共约有二千句之多。内容涵盖的范围很广,包括荡秋千、过年、大船、追白鹿、娶媳妇、先生妈、猫头鹰、台湾蓝鹊、日月潭等等。本书的原始数据可供语言学跟人类学者进一步研究之用。

16、《黄宗羲与明末清初学术》

出版日期:2011年9月

作者:杨祖汉、杨自平 主编

出版单位:台北:Airiti Press

内容简介:


第一章 论黄宗羲对「四句教」的诠释(黄敏浩)
第二章 黄梨洲对刘蕺山思想的承继与发展(杨祖汉)
第三章 论甘泉心与理的关系――从梨洲观点说起(许惠敏)
第四章 晚明与晚清的回归原典运动(曹美秀)
第五章 黄宗羲之孟学解释:从刘蕺山到王船山(陈荣灼)
第六章 黄宗羲「理气同体」的心性论(黄莹暖)
第七章 告子与先儒及其「知觉」:读黄宗羲《孟子师说》所见(沈享民)
第八章 《孟子师说》作者归属之判定(蔡家和)
第九章 试论黄宗羲《孟子师说》之文本理解及诠释方法(齐婉先)
第十章 李见罗的止修思想(锺彩钧)
第十一章 论刘蕺山的功过格说(谢居宪)
第十二章 论林兆恩之成德工夫――兼论黄宗羲对林兆恩之批评(唐经钦)
第十三章 钱澄之《田间易学》的治《易》立场与作法析论(杨自平)

17、《性别、政治与京剧表演文化》

出版日期:2011年9月

作者:王安祈 著

出版单位:台北:国立台湾大学出版中心

内容简介:

自序

第一章 干旦梅兰芳——完美女性,雅正典型
一、干旦传统:男身塑女形
二、她╱他的雅正:梅兰芳的性别阴影
三、他╱她的雅正:梅兰芳的使命

第二章 坤伶登场——从性别表演到雌雄莫辨
一、猫儿班女伶的性别表演
二、雌雄莫辨的女老生小兰英与恩晓峰
三、坤旦:模拟干旦的女角
四、女观众进场

第三章 坤生孟小冬——脱尽雌音,承继流派
一、「我是来看余叔岩的」
二、另一个人生舞台
三、余派文人气韵
四、生命风格的复制
五、流派艺术的人文意涵
六、两位杜夫人的不同艺术道路:脱却雌音与生旦兼跨

第四章 京剧剧本的女性意识
一、传统老戏的女性塑造
二、女性意识出自当代剧作家
三、台湾新编京剧的女性意识

第五章 台湾京剧导演的二度创作与女性塑造
一、京剧的表演传统:一桌二椅、虚拟写意
二、台湾京剧创新之初舞台「景观」的新意涵
三、大陆戏曲导演与舞台美术的影响
四、台湾戏曲导演的努力:由写意到象征

第六章 戏曲小剧场的独特性
一、戏曲小剧场:以实验为策略
二、戏曲小剧场的创作与观赏经验
三、戏曲小剧场的独特性

第七章 两岸京剧禁戏
一、禁戏政令下台湾京剧的叙事策略
二、禁戏政令下大陆京剧的叙事策略及其影响

第八章 版本比较——踩着修改的足迹:探寻编剧之道
一、同一剧本自身的修改:以《曹操与杨修》各版本为例
二、同一剧本不同编剧的修改:以《阎罗梦》各版本为例
三、不同剧种间由移植到修改的过程:以《春草闯堂》为例
四、同一剧本的两代修编:以《绣襦记》为例

附录:豫剧在台湾的政治与艺术
引用书目

18、《港澳档案中的辛亥革命》

出版日期:2011年8月

作者:霍启昌 著

出版单位:香港:商务印书馆

内容简介:本书利用香港和澳门的源文件和报章数据,深入探究香港、澳门与辛亥革命运动的关系,说明香港和澳门是了解早期辛亥革命思想的产生和发展的重要环节,是了解和研究孙中山早期思想来源的必要环节。这些档案数据有可以补充革命文献史料的不足,使读者更深切了解辛亥革命的过程。

作者简介:霍启昌,广东番禺人,1942年生于澳门,青少年时代赴香港生活和读书。1965年毕业于香港大学,两年后获得夏威夷东西文化中心奖学金,赴夏威夷大学修读硕士课程,专攻港澳历史。1969年获得硕士学位后,留校任教,1977年获得夏威夷大学博士学位。其间于 1973年回港,出任香港大学副教授,任教香港大学长达20年。1984年至1994年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香港史编写小组成员。1996年应聘到澳门大学出任教授。曾任澳门博物馆专门技术顾问,为博物馆策划人之一。2001年澳门中西创新学院/大学创办人之一,现为澳门中华拉丁基金会董事、澳门「一国两制」研究中心副会长、澳门中华文化艺术协会顾问、澳门中西创新学院副院长,香港大学历史系荣誉教授。

19、《語言暨語言學》第12卷第4期

出版日期:2011年10月

出版单位:臺北: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

内容简介:

【Articles】
閩南語情態和「得」構式的互動:明清時代早期閩南語到現代台灣閩南語的演變(連金發)
漢語Wh-條件式在別的語言中可否有(從句)親屬?(羅瓊鵬、Stephen Crain)
鄒語三元述語的論元體現(張永利)
臺灣南島語與菲律賓南島語在形態句法上的一些差異(廖秀娟)
法律語言中之對抗隱喻:未說出的故事?(邱盛秀、江文瑜)
華人英語讚美行為之探討(陳媛珊、何德華)

20、《新史學》第22卷第3期

出版日期:2011年9月

出版单位:臺北:新史學雜誌社

内容简介:

【長時期看國家體系專號:專號導言】
從「列國並立」的角度再看東亞歷史上的國家體系(甘懷真)

【論著】
第三世紀辰王政權與東亞冊封體制(甘懷真)
「神州」、「中國」、「帝國」——會澤正志齋的國家想像與十九世紀日本之亞洲論述(藍弘岳)
晚清中國士人與西方政體類型知識「概念工程」的創造與轉化——以蔣敦復與王轁為中心(潘光哲)

【研究討論】
晚商政體型態的研究——空間模型的考察(黃銘崇)
不羈之忠——評介Naomi Standen, Unbound Loyalty:Frontier Crossings in Liao China(吳國聖)

21、《民俗曲藝》第173期

出版日期:2011年9月

出版单位:臺北:施合鄭民俗文化基金會

内容简介:

【救世團體與現代中國的新興宗教運動專輯(II)】
導言:關於「救世團體」:「鄉村宗教」或「邪教」?(王見川、康豹、宗樹人)
先天道嶺南道脈的思想與實踐:以廣東清遠飛霞洞為例(志賀市子)
先天道的尊孔崇道:香港道德會福慶堂、善慶洞的源流與變遷(游子安、危丁明)
Anchoring Guanyin:Appropriative Strategies in a New Phoenix Hall Scripture(Philip Clart)
法輪功的歷史何在?(王大為)

【其他論文】
甘肅省會寧縣丁溝鄉南門村一次喪葬活動的考察及闡釋(徐海波)
淡水靈寶道壇的功德儀式:以混玄壇為核心的探討(蕭進銘)

22、《臺大歷史學報》第46期

出版日期:2010年12月

出版单位: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

内容简介:

【專題論文】
動態的制度史──《文獻通考》之史學方法(李宗翰)
唐至北宋時期太廟祭祀中私家因素的成長(朱溢)
伊藤仁齋功利思想新探──以晚年《童子問》的相關詮釋為中心(童常義)
布克哈特與中古城市史研究──從《科隆大主教孔拉德》談起(花亦芬)

【研究討論】
再論南宋國家財政的幾個問題──答劉光臨君(包偉民)

【書評】
評李松濤,《唐代前期政治文化研究》(傅揚)

23、《臺大歷史學報》第47期

出版日期:2011年6月

出版单位: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

内容简介:

【專題論文】
南宋溫艚考——海盜活動、私鹽運販與沿海航運的發展(梁庚堯)
民初美國企業對黃河鐵橋和南方大港的投資——企業、政府與外交關係的考察(吳翎君)
土地與叛亂——十三世紀中期英格蘭貴族改革運動的一個面向(劉慧)
想像的字體——布萊斯·馬登的《王紅公蝕刻》圖冊(劉巧楣)

【書評】
故紙堆裡覓新知——平張先清、趙蕊娟編,《中國地方志基督教史料輯要》(肖清和)
引介尤根·歐斯特哈默著,劉星華譯,《亞洲去魔化:十八世紀的歐洲與亞洲帝國》(韓承樺)
評介達索彬《地緣民族主義在中國——歷史地理學思潮,1900-1949》(艾立德)

24、《明代宦官》

出版日期:2011年11月

作者:蔡石山 著,黃中憲 譯

出版单位: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内容简介:

  《明代宦官》全面而詳盡介紹了宦官在明朝期間(1368-1644)扮演的角色。作者從一手、二手資料取材,說明明朝的宮廷政治、特務活動與內部安全、軍事與外交事務、徵稅與上貢、皇家專賣事業、司法審查、紫禁城布局、大運河等多個方面,內容饒富趣味。

  書中告訴我們,宦官不只是文武官政府的次要附屬品,還是明朝行政體系裡建制完備的第三個行政分支,參與明朝治理上所有最根本的事務。本書揭掉官史編修者加諸宦官的譴責、嫉妒面紗,露出質地豐富如織錦的宦官樣貌。作者以持平的立場描寫宦官,對他們的能幹、忠誠和無能、駭人、邪惡,給予同樣程度的關照。

作者簡介:

  蔡石山,臺灣人,在臺灣大學、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和柏克萊分校、阿肯色大學執過教鞭,曾以傅爾布萊特訪問學者身分任教俄羅斯的聖彼得堡國立大學,曾在中央研究院擔任客座資深研究員,目前是國立交通大學的講座教授兼人文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主任。除了寫過多篇以明朝海上探險和華僑為題的文章,還著有《李登輝與台灣的主體性追求》、《明代的女人》、《永樂皇帝》、《海洋臺灣》等書。

譯者簡介:

  黃中憲,政治大學外交系畢業。專職翻譯。譯有《1683維也納:哈布斯堡王朝與土耳其人的對決》、《歷史上的大暖化》、《成吉思汗》、《貿易打造的世界》、《破解古埃及》、《蒙娜麗莎五百年》、《法老王朝》、《大探險家》等書

25、《中國建築革命:民國早期的禮制建築》

出版日期:2011年11月

作者:賴德霖

出版单位:臺北:博雅書屋

内容简介:本書探討辛亥革命之後至抗日戰爭爆發期間中國禮制建築的發展。禮制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文化信仰、價值觀念和行為規範的綜合體現。服務於它的建築物也是一個社會最重要和最具文化象徵意義的物質與空間表現。伴隨社會變革、信仰體系及傳統習俗的改變,影響中國社會長達三千餘年的禮制建築傳統命運如何?新的國家政權下新的禮制建築是什麼?新的禮制如何影響了新的禮制建築的設計?又如何從中外傳統中尋求借鑑?本書建立在大量歷史文獻的搜集與整理,以及廣泛的實地考察上,適合歷史、建築和美術以及對民國建築有興趣的讀者。

作者簡介:賴德霖,清華大學建築歷史博士、芝加哥大學中國藝術史博士。以中國美術史與建築史為學術研究重點。曾任清華大學建築學院講師、美國歐柏林學院(Oberlin College),現任教於路易斯維爾大學(University of Louisville)美術系。著作有:《中國近代建築史研究》、《解讀建築》、《近代哲匠錄:中國近代重要建築師、建築事務所名錄》。

26、《臺灣法學會四十年史:自由民主法治的推手》

出版日期:2011年11月

作者:王泰升 曾文亮 合著

出版单位:臺北:元照出版公司

内容简介:

第一章 緒言:學會史緣起及其書寫
第二章 為自由民主法治而生的學會
第三章 威權統治下的法律人團體
第四章 國家體制變動中的批判者
第五章 法治正常化的領航者
第六章 自由民主法治的守護者
第七章 結論:自由民主法治的推手

附錄一 臺灣法學會歷年組織名單
附錄二 臺灣法學會大事記
附錄三 2010~2011年度捐款芳名錄

27、《中華民國發展史》(一套12冊)

出版日期:王汎森等 合著

作者:2011年11月

出版单位: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内容简介:中華民國作為東亞第一個民主共和國,已經走過一個世紀。值此深具歷史意義的時刻,本套書的問世,足以呈現百年來中華民國在「學術發展」、「政治與法制」、「經濟發展」、「社會發展」、「文學與藝術」與「教育與文化」六大主軸上的發展,各主軸各分上下冊,全套共12冊,總字數近35萬字,總頁數4552頁。

各冊目次及作者:

【學術發展(上)】

總論(王汎森)
語文與形式的新變──民國百年文學學術發展(陳昌明)
經學百年的發展(林慶彰)
百年歷史學發展(許倬雲)
哲學百年發展──現代性的探索、形成與超越(沈清松)
百年來的考古學:傳承與轉型(臧振華)
人類學與民族學百年學術發展(黃樹民)
一百年來的語言學(李壬癸)
宗教研究百年發展(李豐楙、謝世維)
中華民國政治學發展史(朱雲漢、林碧炤、蕭高彥)
中華民國百年法學發展史(王泰升)
百年來的經濟學(于宗先)
百年來的社會學:斷裂、移植與深耕(謝國雄)

【學術發展(下)】
心理學:由學術依賴邁向科學革命(黃光國)
民國百年教育學發展(周愚文)
圖書資訊與檔案學百年來發展(薛理桂)
新聞傳播學(朱立、羅文輝、蘇蘅)
中華民國百年體育學術發展(徐元民)
與傳統斷裂後的百年數學(李國偉)
百年來天文學的發展(孫維新)
中華民國百年來物理學的發展(錢致榕、劉源俊)
百年來的化學(劉廣定)
百年來地球科學的發展(羅清華)
百年來的生物學(蘇仲卿)
百年基礎醫學發展史(黃伯超)
臨床醫學:癌症與心血管疾病的診療研究(陳定信)
慢性感染病與「文明病」的診療與研究 (陳定信)

【政治與法制(上)】

總論(趙永茂)
國家結構(高永光)
憲政發展(薛化元)
中華民國建國百年的行政體制發展(顧慕晴)
百年來中華民國國會體制及其後設理念之探討(謝政諭)
中華民國司法體制之發展(姜世明)
考銓制度(詹中原)
監察制度之回顧與前瞻(黃錦堂、何展旭)
中華民國百年選舉(劉義周)
地方自治百年成長與發展(呂育誠)

【政治與法制(下)】
均權主義的理念與實踐:府際關係百年歷史演變概述(江大樹)
我國警政模式的變遷與發展(孟維德)
中華民國建國以來的國防軍事發展(傅應川)
中華民國百年軍制發展──走向現代化(陳勁甫)
突破逆境的百年民國外交(張力)
中華民國與世界體系(唐啟華)
非政府組織:建構臺灣公民社會的礎石(江明修)
中華民國僑務發展史(陳鴻瑜)
法律繼受百年──歷史觀點下的「六法全書」(黃源盛)
人權的腳步(廖元豪)
社會福利與社會保險(郭明政)

【經濟發展(上)】
總論(劉翠溶、周濟)
民國38年以前的經濟發展(施敏雄)
民國38年後的經濟發展(周濟)
農業發展(廖培安、陳希煌)
土地改革(殷章甫)
產業結構調整與政策(王健全)
國公營事業發展(潘偉華、吳學良)
服務業發展(龔明鑫)
中央銀行與貨幣政策(許嘉棟、廖志峰)
金融體制之演變(楊雅惠)

【經濟發展(下)】
公共建設之演變(白仁德)
運輸通信之演變(賈凱傑)
科技發展:從賽先生到東方的矽谷(洪世章、李傳楷)
人力資本投資與勞動市場發展(王怡修)
對外貿易之發展(陳坤銘、鄭鴻章)
海外投資與外資(黃登興)
財政收支之演變(陳菁瑤)
租稅體制之演變(孫克難)
環境保護之演變(劉翠溶)
所得成長、能源環態、知識經濟與生活品質之相關探討──中華民國台灣經驗簡析(劉本傑)

【社會發展(上)】
總論(章英華)
三階段的人口變遷(陳肇男)
民國百年來的家庭變遷(伊慶春)
企業組織與產業發展(陳介玄)
跨區域遷徙(林季平)
都市與區域發展(章英華)
社會意識(林端)
教育發展、升學與社會流動(劉 正)
流動的社會:人力資本、社會結構與資源分配(蔡瑞明、葉秀珍)
走出自我:民國百年婦女四部曲(游鑑明)
族群關係的演變(孫治本)
原住民族百年發展:族群關係觀點(高德義)

【社會發展(下)】
社會運動(邱榮舉)
民間組織(張維安)
地方社會與社會發展(王振寰)
走過百年──中華民國的媒體與社會(彭芸)
國家的技藝與身體治理(黃金麟)
公共衛生與健康──從學習、融合到自主(劉士永)
國家、醫學專業與社會互動(張淑卿)
消費與日常生活(李玉瑛)
休閒、運動與觀光(蘇碩斌)
邁向全民福祉之路:從傳統濟貧到現代化社會福利制度(古允文)

【文學與藝術展(上)】
總論(陳芳明)
百年來文學批評的開展與轉折(陳芳明)
百年女性文學(范銘如)
原住民族文學發展史(浦忠成)
文獻紀錄下的臺灣原住民音樂百年發展史(吳榮順)
百年現代詩發展與自我身分的探求(簡政珍)
故事萬花筒──百年小說圖誌(楊翠)
美學與時代的交鋒:中華民國散文史的視野(鍾怡雯)
百年翻譯文學史(賴慈芸)
福爾摩沙戲曲百年風華(林鶴宜)
從啟蒙救亡開始──中華民國現代戲劇百年發展史(陳芳英)

【文學與藝術展(下)】
身體的歷史──表演性舞蹈(陳雅萍)
臺灣現代音樂發展史(顏綠芬)
世變中的傳統音樂(沈冬)
世紀之音──歌謠發展史(陳郁秀)
攝影文化的百年瞬間(郭力昕)
臺灣電影的演變(陳儒修)
美術發展概略(林惺嶽)
水墨與書法的回顧與展望(吳超然)
新時代的版畫、雕塑與建築(蕭瓊瑞、傅朝卿)
故宮文物展示百年發展史(朱惠良)

【教育與文化(上)】
總論(呂芳上)
復古與變革──近代佛教史(闞正宗)
傳承與應變──道教的衍變及其現代化(李豐楙)
黎庶禮天庥──交融於時代與變遷中的漢人民間信仰(張珣)
民間教派興衰史(王志宇)
近代一貫道的發展及其影響(鍾雲鶯)
內省與延續──天主教在海峽兩岸的發展(陳方中)
從移植到紮根──民國基督教(曾慶豹)
中華民國伊斯蘭簡史(林長寬)
百年來中小學教育之發展(吳文星)
時代變局中的不滅燈火──高等教育近代歷程(呂芳上)
從啟蒙到賦權──我國社會教育發展與現代公民培育(董秀蘭、鄧毓浩)
近代技職教育發展史(馮丹白)
語言政策、語言教育的回顧與前瞻(曹逢甫)

【教育與文化(下)】
總論 (漢寶德、曾信傑)
出版與閱讀:圖書出版與文化發展(林載爵)
老幹新枝生生不息的百年報刊歲月(習賢德)
百年媒體事件:廣電發展的集體記憶(陳清河)
中華民國圖書館發展史(王梅玲)
生活文化(劉維公)
古蹟保存(林會承)
文物維護史:立法保存與追求真實(林春美)
傳承過去、延續未來──博物館近代史(耿鳳英)
文化設計與設計文化(林磐聳)
中華民國與建築:百年發展歷程(王俊雄)
中華民國工藝史(翁徐得)

28、《二十世紀中國的明史研究》

出版日期:2011年11月

作者:徐泓 著

出版单位: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内容简介:

  明代是一個「多重性格」的時代和「多元結構」的社會,在中國歷史上是一個評價很不好的王朝,過去的歷史學家在評論明代歷史時,都指出這個王朝的許多缺點;然細究明代在中國歷史的長河中,卻也留下不少輝煌的成果,唯有堅守歷史學工作者的職業倫理,才能在評價明代的歷史地位時,得到和而不同的共識。

  近年來,各大學與中央研究院大力推動明史研究,明史遂為中國史教學與研究的重心,而明史的教學與研究也日漸多樣化,理論與方法取向愈趨新穎,並以社會史、文化史、生態史、醫療史、性別史研究為主流趨勢。未來臺灣明史學界必須擴大與境外學者的交流合作;不斷接受新論題、新方法與解釋理論的挑戰,是非常必要的。

  本書作者徐泓教授學養深厚,其明史造詣尤稱獨步,是華語世界明史研究的領軍人物,他於書中詳盡地描繪當代明史研究的學術史脈絡,以民國初年至民國六十年間的明史研究為基礎,兼及臺灣明史研究領域的發展,以及二十世紀以來兩岸三地明史研究學者及其作品的概況。全書體大思精,是一窺明史堂奧的指引,值得研究者細讀。

  此書分為三篇十七章:第一篇為第一至第七章,綜論明代歷史地位、史籍編印及整個朝代的重大事件;第二篇為第八章至第十二章,評述羅香林、鄭樑生、韋慶遠、何炳棣等明史研究前輩學者的研究成果與貢獻,以及在學術史上的地位;第三篇為第十三章至第十七章,論述經濟、政治、學術等面向的重要明史研究著作及研究入門要籍。

29、《革命、啟蒙、抒情——中國近現代文學與文化研究學思錄》

出版日期:2011年10月

作者:鄭文惠、顏健富 合編

出版单位:臺北:允晨文化

内容简介:

  這本選集是由臺灣的學者、編者總其成,也更凸顯了臺灣學界在近、現代中國文學研究方面所展現的龐大視野和企圖心。多年以來,以五四運動為坐標的現代文學獨領風騷。其中尤以「革命」、「啓蒙」兩大主題成為論述典範,影響至今不息。現代文學的分期每以一九一九的五四運動為起點,而以一九四九新中國的建立為高潮。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立,四九年以後的文學被歸類為當代,而晚清到五四前夕的文學被定位為近代。這樣的近、現、當代是有高度政治性的分期法。時至今日,當代的時間表被不斷延伸,而所謂的現代反而被局限在短短的三十年裏。如果現代性承諾了大破與大立,這樣僵化的分期法無疑阻礙了我們思考中國文學現代化的複雜脈絡。近年來有心的學者已經不斷對這兩項問題提出疑義。不僅「革命」、「啓蒙」的定義和結果成爲重新問難的對象,「革命」、「啓蒙」之外,主體情性的抒發更成爲新的探討方向。近、現代的界限一旦打通,我們對於中國文學近兩百年的流變於是有了峰回路轉的看法。選集内受訪的學者包括了美國、德國、法國、英國、捷克、日本、韓國、新加坡、香港、大陸等各地的資深學者。他們的治學方式多半呼應以上兩點觀察,不再受限於簡單的、一以貫之的文學史教條,而是跨越時期,領域,文類,議題,形成此起彼落的多聲部論述。而他們念玆在玆的,正是文學如何形塑了一代中國人的想像、情性、以及付諸實踐的方式。

30、《大清帝國的衰亡》

出版日期:2011年10月

作者:魏斐德(Frederic Wakeman, Jr. )著,廖彥博 譯

出版单位:臺北:時報文化公司

内容简介:

  本書成書於一九七五年,為魏斐德早年的作品,同時是近代中國史研究的經典代表作。出版至今一直被美國多所大學作為中國歷史課程的基本教材,其研究成果不僅公允地提示出大清帝國必走向衰亡的社會脈絡,也超越了當時西方漢學界中盛行之「衝擊——反應」的西方中心論觀點。

  作者認為在鴉片戰爭之前的中國,絕不是停滯不變的。西方列強的船堅炮利,固然對中國帶來刺激,然而中國本身的各股社會力量,才是促成辛亥革命成功、清廷傾覆、帝制結束的主要因素。因此,本書一開場,先以農民、仕紳、商人在明清社會的生活型態和社群發展,來定調當時民間普遍存在的矛盾和活力的來源;接著逐步從王朝興衰、民族更迭的角度推到清盛世的來臨;之後再交錯注入清代民間社會運動發展和外力入侵的動因,來觀察帝國由盛而衰的轉折,及逐至崩潰的過程,對帝制中國的衰亡作了全方位的剖析。

作者簡介:

  魏斐德(Frederic Wakeman, Jr., 1937-2006) 一九五九年畢業於哈佛大學,主修歐洲史及文學;大學畢業後,轉作中國研究,先後於劍橋大學及巴黎高等政治學院進修,並曾到台灣進行研究工作。返美後投入知名漢學家列文森門下,於一九六五年取得柏克萊大學遠東史博士學位。曾任加州柏克萊大學歷史系教授、東亞研究院院長,上海研究中心創始人,美國社會科學研究理事會會長等職。他通曉多國語言,熟悉歐洲年鑑學派、社會史觀,研究中國史時致力觀察世界脈絡,強調著史要有全局性、全球性的大視野,與史景遷、孔復禮並稱「中國史三傑」。主要著作有:《大門口的陌生人》、《洪業:滿清外來政權如何君臨中國》、《歷史與意志》、《特攻教父》等書。

譯者簡介:

  廖彥博,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系碩士,美國維吉尼亞大學歷史系博士班,著有《我肥大的茉莉香味哀傷》、《三國和你想的不一樣》、《蔣氏家族生活秘史》(合著)、《個人旅行:西雅圖》等書。

31、《傅斯年遺札》

出版日期:2011年10月

作者:王汎森、潘光哲、吳政上 主編

出版单位: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内容简介:本書收錄傅斯年1919-50年間寫給親屬、師友及政治、外交、教育、學術各界人士的書信。由於傅斯年身份多樣(北大、台大校長,中研院史語所所長、中研院總幹事,國民參政會參政員、立法委員等要職),並參與或主持中英款庚會、中基會文史科學術審查工作。這批書信是觀察中國近代政治、外交、教育、學術研究的發展,以及研究傅斯年的重要史料。

32、《東瀛紀事校注》

出版日期:2011年10月

作者:(清)林豪 原著,顧敏耀 校釋

出版单位:臺北:臺灣書房

内容简介:

  東瀛紀事為清代林豪所著,是關於台灣「戴潮春事變」的重要文獻,透過閱讀這部著作,除了可以了解戴潮春事變事件本身,更可從中知悉台灣在清領末期的社會權力結構、秘密會社在台灣的發展、官員的互相拮抗。

  內文注釋部份,採多視角的多重解碼,藉此還原作者原意,對照相關文獻等加以補充,使讀者對當時事件有更完整的了解。

作者簡介:

  林豪,本名節,字卓人。清末民初出生於金門有名望家族,從小受父親薰陶得以養成優良涵養,但一生奔波科名未果,於是在台灣、澎湖、新加坡等地謀生與遊歷,留下《淡水廳志》、《澎湖廳志》、《東瀛紀事》等地方紀事,為今日留下許多重要的參考資料。

校釋者簡介:

  顧敏耀,平埔族與漢族後裔,臺中霧峰人。臺中一中畢業之後,考入中央大學中文系就讀,先後獲得學士、碩士以及博士學位,曾任中央大學中文系兼任助理教授,現任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博士後研究員。著有專書《陳肇興及其《陶村詩稿》》(臺中:晨星出版公司)、《臺灣古典文學系譜的多元考掘與脈絡重構》(博士論文)等,並有研討會與期刊論文數十篇。曾獲中央大學研究傑出研究生獎學金、張李德和女士獎助學金、演培長老佛教論文獎學金等。學術興趣主要為臺灣史、臺灣文學、國文教學、辭書學、佛教研究等,電子信箱為:KoBinYau@gmail.com

33、《臺海采風圖考》

出版日期:2011年10月

作者:(清)六十七 著,張之傑 點註

出版单位:臺北:中華科技史學會

内容简介:1744年來臺任巡臺御史之六十七,著有《番社采風圖考》及請畫工繪有《番社采風圖》及《臺海采風圖》,同官范咸為之作序云:「同事黃門六公,博學洽聞,留意於絕俗殊風;既作臺海采風圖考,復就見聞所及,命工繪為圖若干冊,亦各有題詞,以為之考。」但刊刻時,未將圖附上。1986年,臺灣省文獻委員會刊行《番社采風圖考》時,除了找到番社圖縮小影印《六十七兩采風圖合卷》之外,也將中研院歷史語言所藏《臺番圖說》、翻印故宮《臺灣內山番地風俗圖》附上。另外還加上了六十七自撰的《臺海采風圖序》、莊年《記采風圖後》二文,及省立臺北圖書館藏《黃叔璥臺灣番社圖》縮影為附錄一、二,附錄三為范咸所撰《海東選蒐圖序》。附錄三是「按例:每年冬天巡臺御史要檢閱臺灣駐軍一次,選蒐圖便是描繪六十七和范咸兩位巡方侍御在臺舉行閱兵大典情形的。」原圖現在不見了。文獻會出版的《番社采風圖考》,可以說是六十七著作的輯佚及延伸的統合。六氏圖考是考察番社的條列式記錄,計有:歸化、社師、開圳、耕田、插秧、刈禾、瞭望、收倉、舂米、織布、製酒、築基、乘屋、送花、口琴、議昏、贅婿、沐兒、乳兒、布牀、穿耳、箍腹、文身、鑿齒、戲毬、鼻簫、鬪走、射魚、種芋、抽籐、獵禽、服牛、完餉、公廨、採實、會飲、番戲、渡溪、遊車、艋舺、鞦韆、浴川、淘金、藤橋、雞距、讓路、巡社等48則,可以說是18世紀的臺灣先住民文化事典。(本文引自國立臺灣文學館文學知識小事典)

作者簡介:六十七,字居魯,滿洲鑲紅旗人,出生於書香門第,1744(乾隆9)年農曆3月以戶科給事中接任滿籍巡視臺灣監察御史(簡稱「巡臺御史」),負責稽察糾舉臺灣之地方官,於1745(乾隆10)年農曆11月任滿兩年後,又留任兩年。1747(乾隆12)年農曆3月因稻穀採購弊案遭致革職,總計留臺3年多,為任期最久的一位巡臺御史。

34、《宋代史事易學之義理風華》

出版日期:2011年10月

作者:劉秀蘭 著

出版单位:高雄:麗文文化事業公司

内容简介: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義理易」的大本營——宋代史事易學之義理風華提要

第三章 「乾健坤順」的理想與典範——君臣型態的關注與發揮

第四章 「陽正陰邪」的消長與對決——治亂興衰的彰顯與示戒

第五章 「陽剛陰柔」的互補與調和——風俗政策的形成與運用

第六章 「陽尊陰卑」的錯亂與還原——道德價值的開展與崩解

第七章 宋儒援史證《易》的目的特色與侷限

第八章 宋儒援史證《易》的轉變貢獻及影響

第九章 宋儒援史證《易》在中國經學史上的意義及地位第十章 結論附錄 中國歷史人物與《易經》卦爻辭的比附對應

35、《明清帝國及其近現代轉型》

出版日期:2011年9月

作者:陳永發 主編

出版单位:臺北:允晨文化

内容简介:何炳棣先生(1917-)是中央研究院1966年的人文組院士,也是美國亞洲學會成立三十幾年後的首位華裔會長。他原本研究明清帝國的社會經濟史,因為選題為世界史所關注,而又屢屢提出突破性的研究成果,被國際學界公認為史學泰斗。一九七○年代以來,何院士傾全力為中國文化尋根,力闢風行學界的外來說,強調本土根源。一九九○年代,美國亞洲學會的第一位日裔會長Evelyn Rawski(羅友枝)發表就職演說,意圖以「新清史」取代何院士關於滿族華化的「舊清史」。何院士接受挑戰,雄辯滔滔,證明「新清史」雖有新資料和新方法以為憑藉,但其「舊清史」的解釋觀點仍然屹立不搖,而其學術地位也仍然穩如泰山,難以超越。本書只是幾位從事明清以來中國歷史研究的歷史學同仁,以何院士早年關懷的明清帝國和向現代中國的轉型為題,彙文成帙,聊表對何院士的感謝與敬意。

36、《臺灣史研究文獻類目》2010年度

出版日期:2011年9月

作者:林玉茹等 合編

出版单位: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内容简介:面對近年來臺灣史研究出版物質量的迅速增長,如何適時提供正確的出版資訊與完整的文獻書目,進而建立兼具累積性和前瞻性的學術批評傳統,實為深化二十一世紀臺灣史研究的重要課題和基礎工作。有鑑於此,本所於2004年7月正式成立後,便積極規劃《臺灣史研究文獻類目》的編輯出版,期能提供學界較完整的臺灣史研究資訊。《臺灣史研究文獻類目》,以年度為範圍,蒐集具有歷史研究取向與學術規範的專書與論文書目。每年七月出版前一年度的研究成果,2010年度為本書第七集。為便於讀者檢索利用,本書目分為總類、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史料等六大類。每個類別,再依據所研究的時期分為通論、史前與早期、清代、日治、戰後等五個時期。本年度收錄書目包含專書303筆,論文641篇,學位論文247篇,合計1,191筆。

资料来源:台北《汉学研究通讯》等 陈友冰辑

  

Comments are clos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