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读雷池(四)——马头山、马头河

  马头山,山如马头;马头河,因山而得名,并且河上又有码头。让我们越过雷池西北岸之马头山、马头河,去寻找三国时代的爱情经典,哪怕是大乔的一汪秋波,小乔的一声长叹;让我们沿着雷池西北岸之马头山、马头河,去寻找晋代的金戈铁马、战争硝烟,哪怕是一柄残剑,一枚蹄印。

  香茗山位于安徽省望江县西北,跨望江、太湖两县,在望江县鸦滩镇绵延10余公里。乾隆三十三年《望江县志》“马头河”条载:“邑北五十里,其水汇大茗山、石灰、鹧鸪诸山,趋马头老鸦滩中赤湖入武昌,水涨则时公桥一带田亩多为所浸。”马头河流域涵盖大茗山、石灰山、鹧鸪山,在赤湖处河水流入武昌湖,说明乾隆年间的赤湖比今天赤湖所指的范围要大得多。

  乾隆三十三年《望江县志》“连塘城”条载:“连塘城者即晋时之马头山也,城周围委土为堑,横直约二里许,四门旧迹犹存,地近马头河。河因山名,而山失故名第称为连塘古戌,而或以刘卢战地当之,不知刘盖舟师水战未尝陆逐。载《宋武本纪》甚详。考《晋书·桓宣传》:‘宣不与祖约同歹,欲南投温峤于寻阳,营于马头山。祖焕攻宣,毛宝来救,击焕,破之。’《祖约传》则云:‘遣兄子涣攻桓宣于皖城。’《毛宝传》亦云:‘桓宣背约南屯马头山。’按马头有数处,见《何无忌传》与《水经注》,皆非山名,而宣所营之马头山则在此无疑也。此地晋属皖县,其析新冶在义熙中。传或称皖城,或称马头,互文也。大抵马头,当南北朝时为自皖往寻阳之通涂(途)。”

  连塘城在今香茗山上,按照乾隆三十三年《望江县志》的观点:香茗山(连塘城),先前就叫马头山。也就是说马头山后来才称香茗山。《太湖县志》记载:“香茗山古代盛产香茶而得名。”唐诗人茶神陆羽(733-804)所著的《茶经》是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其云:“一曰茶,二曰槚,三曰蔎,四曰茗,五曰荈。”香茗即茶,茶即香茗。马头山因盛产茶叶而改称香茗山。这一改名时间应该在《茶经》问世之前。鲍照之妹鲍令晖著有《香茗山赋》,如果可信,这一改名时间可前移到南北朝之宋以前。

  乾隆三十三年《望江县志》“马头桥”条载:“邑西北六十里,系泉塘寺马头河通衢。乾隆丁巳秋,居民建造。叶卫士售田一石二斗助竣桥工,盖承其祖父建立舟渡素心也。”马头桥在泉塘寺附近的马头河上,从乾隆县志地图看,该桥在马头河上游。

  童国川主编的《安徽省望江县地名录》记载:码头乡“境内原有一来源于茗山之水的码头河,建国前,江、河、湖水通连,常有来于安庆的商船及当地农民的运肥船,在离现乡址南三里处停泊,停泊处有座桥,建于清道光四年(1824年),名码头桥,后人称本地为‘码头’。码头桥过去常泊贩卖竹、木的大船,桥头开有饭店、小店铺。”这里的“码头桥”在乡址(即祖师殿)附近的码头河的入湖处。“马头河”改称“码头河”,或者说“马头”改为“码头”地名是清道光年间的事情。

  马头河、马头乡(1992年改为马头村)又写作码头河、码头乡,尽管行政区划变化不断,但码头(马头)作为河名、乡村地名依然保留着。

一、孙策、周瑜越雷池拔皖

  孙策,字伯符,孙坚之子。孙坚刚开始兴义兵的时候,孙策就将母亲迁至舒(今安徽庐江西部)居住。孙策与周瑜成为好朋友,江淮大地上人人都羡慕他们。《三国志·孙策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曰:“有周瑜者,与策同年,亦英达夙成,闻策声闻,自舒来造焉。便推结分好,义同断金,劝策徙居舒,策从之。”孙策是地地道道的美男子,性情开朗,喜欢说笑,善于用人,年纪轻轻就拥有众多的崇拜者,将士与百姓都乐于为他去战斗,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策年少时,虽有位号,而士民皆呼为孙郎。百姓闻孙郎至,皆失魂魄。”(同上)孙策的帅哥魅力可见一斑,他的“粉丝”对他的狂热崇拜不亚于今天刘德华之“粉丝”对华仔的狂热崇拜。孙策是三国时代的超级男生。孙策来了,大家都失魂落魄。

  《三国志·周瑜传》曰:“周瑜字公瑾,庐江舒人也。从祖父景,景子忠,皆为汉太尉。父异,洛阳令。”周瑜是高干子弟,从祖父周景、从父周忠当过汉朝的太尉(军事首脑—三公之一)。父亲周异,曾任洛阳令(相当于今天的北京市长)。周瑜是美男子,是典型的大帅哥,正如《三国志·周瑜传》云:“瑜长壮有姿貌。”孙坚兴义兵讨董卓,把一家老小迁到了周瑜的老家——舒,孙坚的儿子孙策与周瑜同年,更是英雄美少年。《三国志·孙策传》说孙策“美姿颜、好笑语、性阔达”,周瑜把家里最大的房子让给孙策居住,《三国志·周瑜传》说他们“升堂拜母,有无通共”,成为不分彼此的好兄弟。周瑜的从父周尚为丹杨(今南京)太守,周瑜前往看望,正碰到孙策将东渡到历阳,驰书报周瑜。周瑜率兵迎接孙策。孙策大喜:“我得卿,谐也。”(同上)他们互为补充、和谐合作、得心应手,是最理想的搭档。“遂从攻横江、当利,皆拔之。乃渡江击秣陵……转下湖孰、江乘,进入曲阿……而策之众已数万矣。”(同上)攻城掠地,处处得手,队伍不断壮大,孙策的人马发展到好几万人。

  孙策让周瑜镇守丹杨,但袁术派遣从弟袁胤代周尚为丹杨太守,周瑜与周尚都回到寿春(今安徽寿县)。周瑜向袁术请求出任居巢(今安徽桐城南)长,袁术批准了周瑜的请求。建安三年(公元198年)周瑜从居巢回到吴(今苏州),孙策亲自迎接周瑜的到来,授予他建威中郎将,统帅步兵二千人,骑兵五十人。从人数来看,周瑜统帅的兵马相当于今天独立团的人马。

  《三国志·周瑜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曰:“策又给瑜鼓吹,为治馆舍,赠赐莫与为比。策令曰:‘周公瑾英俊异才,与孤有总角之好,骨肉之分。如前在丹杨,发众及船粮以济大事,论德酬功,此未足以报者也。’”孙策对周瑜在丹杨期间在征兵、筹粮和造船等方面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论功行赏,为周瑜兴建馆舍,给予相应的礼仪待遇,诸如安排乐队。他得到的赏赐没有哪一个能比得上。周瑜24岁那年,吴中的百姓都亲昵称他为周郎(即今天的帅哥)。同时周瑜在庐江一带有很高的威信,后来当了春谷(今天安徽南陵县)最高行政长官。不久孙策想夺取荆州,任命周瑜为中护军,兼任江夏太守。

  这时孙策的势力还没有到达荆州地盘,对于周瑜的任命,是遥远任命,是将来时。相当于抗战期间,人还没有去就任命敌占区的共产党的县委书记一样。这时孙策、周瑜甚至还没有拿下皖国——春秋时期的皖伯之封地。建安三年(公元198年),孙策从吴地出发,在春谷与周瑜会合,他们沿长江西进,首先占领雷池,然后越过马头山、马头河攻占了皖国的中心——皖城。皖城即今安徽潜山之梅城,皖国相当于今天的安庆地区。雷池是古皖国的一部分,晋义熙元年(405年)雷池才析出为新冶县。《旧唐书》曰:“望江,汉皖县地,晋置新冶县,陈于县置大雷郡。隋改新冶为义乡,寻改为望江。”而马头山、马头河直线距离皖城在60公里左右,孙策、周瑜“从攻皖,拔之。”(《三国志·周瑜传》)这里的“皖”,既指皖国,又指皖城。孙策、周瑜攻下了皖城,占领了皖国的广阔疆域。

  《三国志·孙策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描写拔皖之战更为详细,其曰:“时策西讨黄祖,行及石城,闻勋轻身诣海昏,便分遣从兄贲、辅率八千人于彭泽待勋,自与周瑜率二万人步袭皖城,即克之,得术百工及鼓吹部曲三万余人,并术、勋妻子。表用汝南李术为庐江太守,给兵三千人以守皖,皆徙所得人东诣吴。贲、辅又于彭泽破勋。”当时黄祖在夏口(今汉口),孙策从吴地出发,行至石城(今安徽贵池)得知庐江太守刘勋到了海昏(今江西奉新县西),便派遣堂兄孙贲、孙辅率八千人在彭泽县拦截刘勋,防止刘勋回师皖城。孙贲、孙辅准备打阻击战,为孙策、周瑜争取时间。孙策与周瑜率领水军二万人,越过雷池,越过马头山、马头河,水军陆战队步袭皖城。他们很快攻下了城池,俘虏了袁术、刘勋手下军民三万多人,包括士兵、百工、乐队人员、袁术之妻、刘勋之妻,战果辉煌。任命李术为庐江太守,派三千人守皖城。《三国志·周瑜传》曰:“从攻皖,拔之。时得乔公两女,皆国色也。策自纳大乔,瑜纳小乔。”孙策、周瑜以胜利者的姿态获得国色天香的战利品乔公二女即大乔、小乔。史家就是惜墨如金,就是吝啬小器,不愿多写一字,她们真正的名字叫什么,不得而知。我们只从她们的父亲乔公处知道她俩姓乔,姑且姐姐就叫大乔,妹妹就叫小乔。两个年轻的将领春风得意,孙策揭开了大乔的红盖头,周瑜揭开了小乔的红盖头。我没有考证,是正老婆还是副老婆?是妻还是妾?两个女婿对岳丈也不客气,甚至蔑视。孙策得意地对周瑜说,乔老爷两个流浪女有我们两个作夫婿,也应该感到高兴啊!《三国志·周瑜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曰:“策从容戏瑜曰:‘乔公二女虽流离,得吾二人作婿,亦足为欢’。”

  随后他们攻占寻阳,破刘勋,俘获水军二千多人,船只千艘。他们继续西进讨江夏,还定豫章、庐陵,留镇巴丘。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孙策遇刺身亡,大乔仅仅过了两年的夫妻生活,就孤孤单单居深宫守寡,当怨妇。周瑜与小乔共同生活了十二年,周瑜就死了。关于周瑜之死,《三国演义》和民间传说都说是被诸葛亮气死的。但毛泽东主席对此却有新的观点。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一天,毛主席放下手里的《三国志》问田家英、李银桥们:“你们知道周瑜是怎么死的吗?”他们答曰:“周瑜是被诸葛亮气死的”。这个答案是千百年来民间的传统答案。“非也!”毛主席说:“那都是周瑜越雷池惹的祸。”毛主席看线装书看得多,自然有他的新的见地。他说出了自己的理由。

  建安三年,孙策与大乔、周瑜与小乔结婚,孙周都是24岁,大乔19岁,小乔17岁;建安五年孙策被刺身亡,孙策26岁,大乔21岁。在此后的岁月里,大乔寡居深宫,寂寞啊寂寞!苦楚啊苦楚!她虽衣食无忧,但度日如年。小乔也居深宫,但周瑜常常被孙权从前线召回商量军国大事,夫妻每每小聚。周瑜出入王宫便利。周瑜、小乔自然顺便去看看姐姐大乔。周瑜的到来,令大乔想起了孙郎,忧伤之情油然而生;同时给大乔带来了欢乐,带来了大乔难有的欢声笑语。周瑜的到来带来深宫的欢乐,孙权这下受不了。他对兄长的感情,就想对待父亲的感情一样。周瑜经常去见孙权的嫂子,笑声不断,声震宫宇。孙权想,这成何体统。他越想越生气:大敌当前,我不是军事上还要靠你,早把你拿下了。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赤壁之战,周瑜出尽了风头。三国鼎立形成,魏、蜀、吴三种势力相对处于平衡。孙权腾出手来,对周瑜时时设防,处处找麻烦,事事找茬子,无名之火熊熊燃烧,烧向周瑜,越烧越旺,致使周郎忧郁成疾,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病逝于巴丘(今湖南岳阳)。主席说,周瑜如果不是当年越雷池攻皖得乔公之女,如果不是娶了小乔,成为孙策的姨妹夫;如果不是孙策早亡;如果不是周瑜常去深宫探望大乔,有说有笑;如果不是孙权小肚鸡肠,那么周瑜也就不会去世这么早。但历史是不能假设的,周瑜终究被孙权气死了。那都是周瑜越雷池惹的祸端!毛泽东如是说。

  《三国志·周瑜传》记载,赤壁之战后,“权拜瑜为偏将军,领南郡太守。以下隽、汉昌、刘阳、州陵为奉邑,屯据江陵。刘备以左将军领荆州牧,治公安。备诣京见权,瑜上疏曰:‘刘备以枭雄之姿,而有关羽、张飞熊虎之将,必非久屈为人用者。愚谓大计宜徙备置吴,盛为筑宫室,多其美女玩好,以娱其耳目,分此二人,各置一方,使如瑜者得挟与攻战,大事可定也。今猥割土地以资业之,聚此三人,俱在疆场,恐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也。’权以曹公在北方,当广揽英雄,又恐备难卒制,故不纳。”这里得到以下几条重要信息:1、镇守边关。孙权只给了周瑜一个“偏将军”的军衔,远离吴都城,在魏、蜀、吴的交界处之南郡当太守(地级市长)。荆州包括南阳、南郡、江夏、零陵、桂阳、长沙、武陵。南郡只是荆州的一个郡。周瑜的官职、军衔与他的军功不相称,有明显受贬之嫌。2、对周瑜的合理建议不予采纳。刘备是左将军、领荆州牧。刘备到京城见孙权时,周瑜建议孙权将刘留在吴,用美人消磨他的意志,使刘、关、张分开,因为他们决非池中之物。但孙权没有采纳。3、周瑜眼中只有桃园三兄弟。周瑜只把这三人看作枭雄和熊虎之将,看作敌手,而没有说诸葛亮。不把诸葛亮放在眼里的人是不会被诸葛亮气死的。赤壁之战后,诸葛亮在后方搞后勤工作,没有在前线与周瑜相见。俗话说,眼不见心不烦。所以孔明是不会气死周瑜的。关于周瑜之死,孔明一直背黑锅,这一背就背了一千八百年。

  美女总被风吹雨打去,大乔被湮没在历史的长河里不知所终。小乔享年47岁,死后与周瑜合葬在岳阳的坟墓(一说衣冠冢),向世人诉说着曾经有过的辉煌。

  望江县歌谣《湖泊谣》:“漳湖府,泊湖县;武昌湖里都督院。”据说周瑜曾在古雷池设水军都督府。乾隆三十三年《望江县志》“周何山”条记载,此山是周瑜、何无忌建功立业之处。周何山即今天望江县气象局气象观测台所在之山。《湖泊谣》和周何山是周大都督留给雷池的文化遗产。

二、雷池在平定祖约、苏峻叛乱中的作用

  公元280年,吴国灭亡,历史进入了晋一统的时代。咸和年间,东晋发生了一件与雷池有关的重要历史事件。

  1、咸和初年风云人物简历

  庾亮,字元规,明穆皇后之兄。他仪表堂堂,能言善辩,喜爱庄老哲学,16岁就被东海王越辟为掾(注:古代属官的统称),但没有去上任,而是跟随父亲到了会稽。晋元帝对庾亮的聪明才情、高雅气质、帅美外表,格外喜爱、欣赏和器重。“由是聘亮妹为皇太子妃,亮固让,不许。”(《晋书·庾亮传》)由此看来妹妹当皇太子妃是沾了哥哥的光,而不是相反。庾亮是真有两把刷子。中兴初,庾亮拜中书郎,领著作,侍讲东宫。庾亮、温峤与太子是好朋友。庾亮“与温峤俱为太子布衣之好。”(《晋书·庾亮传》)皇太子即位,史称晋明帝。庾亮为中书监,及王敦举兵,加亮左卫将军,又因功封永昌县开国公,转护军将军。

  温峤,字太真,伯父温羡官至司徒,父亲温憺曾任河东太守。温峤从小聪明,有胆识,学识渊博,写得一手好文章,年少就以孝悌著称于邦族。“风仪秀整,美于谈论,见者皆爱悦之。”(《晋书·温峤传》)他帅气,健谈,人见人爱。平北大将军刘琨之妻是温峤的从母(姨娘),刘琨看温峤是个人才,请他在自己手下当参军。刘琨迁升为大将军,温峤为从事中郎、上党太守,加建威将军,督护前锋军事。刘琨迁升司空,温峤随之迁升右司马,稍后又升任散骑侍郎。明帝即位,温峤拜侍中,不久升为中书令。因平定王敦叛乱有功,封建宁县开国公,进号前将军。咸和初,为江州刺史、持节、都督、平南将军,镇武昌。

  陶侃,字士行,本来是鄱阳人,吴国灭亡后,家迁徙庐江之寻阳。父亲陶丹,吴国的杨武将军。陶侃早年家道中落,在寻阳县里做小官。一次鄱阳孝廉范逵到陶家做客,因仓促陶家里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招待客人。陶侃的母亲剪下自己的头发制成假发,变买以换取酒肴,招待范逵。陶范痛饮狂欢。陶侃好客豪爽送客百余里,给范逵留下良好的印象。因此,范逵路过庐江太守张夔时,对陶侃大加赞赏。于是“夔召为督邮,领枞阳令。”(《晋书·陶侃传》)一顿酒致使陶侃当上了离雷池不远的枞阳县令,酒的能量确实不可小看,陶母家酒的能量确实发挥到了极致。后来因军功陶侃被封东乡侯,邑千户。刘弘当荆州刺史时,调陶侃为江夏太守,加鹰扬将军。后迁龙骧将军、武昌太守。因功封柴桑侯,食邑四千户。再后来任江州刺史、湘州刺使、交州刺史。王敦谋反平定后,陶侃迁都督荆、雍、益、梁诸军事,领护南蛮校尉、征西大将军、荆州刺史,手握重兵。陶侃与雷池真有缘分。寻阳与雷池同属江水(长江),直线距离100公里左右,陶侃年少时曾在雷池打过鱼。《晋书·陶侃传》曰:“侃少时渔于雷泽,网得一织梭,以挂于壁。有顷雷雨,自化为龙而去。”“侃早孤贫”。其中神话的部分,我们姑且不论。对打鱼的地点说几句。从陶侃年少孤贫看,雷泽就是离寻阳不远的雷池,并非在山西或山东之雷泽。陶侃不可以到千余公里至数千公里外的地方去捕鱼。因为经济实力和社会阅历不许可。雷泽就是雷池,这既是晋朝史家的观点,也是唐代宰相房玄龄——《晋书》主编为代表的唐朝史家的观点。拙作《初读雷池(二)——舜与雷池》作了阐述——雷泽雷池说即雷泽望江说,这里不再赘述。

  祖约,字士少,豫州刺史祖逖的弟弟。祖逖(266年—321年)东晋名将,字士雅,范阳遒县(今河北涞水县北)人。西晋末率亲党数百家南移,建兴元年(313年),要求北伐,晋元帝任命他为豫州刺史;率部渡江,中流击楫,发誓收复中原,得到各地人民的响应,进屯雍丘(今河南杞县),收复黄河以南地区。因受东晋朝廷内部排挤,忧愤而死。《晋书·祖约传》曰:“逖卒,自侍中代逖为平西将军、豫州刺史,领逖之众。”因为哥哥的原因,祖约很快官居刺史。王敦叛乱,祖约率领军队驻扎寿阳(山西省中东部),攻打王敦所署淮南太守任台,因功封五等侯,进号镇西将军。

  苏峻,字子高,长广掖(今山东东部)人,父苏模,安乐相。苏峻年少有才学,十八岁,就取得“孝廉”的资格,相当于今天的公务员,可以做官了。《晋书·苏峻传》曰:“永嘉之乱,百姓流亡,所在屯聚,峻纠合得数千家,结垒于本县。于时豪杰所在屯聚,而峻最强。”苏峻建立了自己的军队,“元帝闻之,假峻安集将军。”(同上)苏峻军队合法化。后加奋威将军,随庾亮追破沈充。再后来苏峻进使持节、冠军将军、历阳(今安徽和县)内史、太守,加散骑常侍,封邵陵公,食邑一千八百户。

  桓宣,谯国(今安徽亳州)人,南中郎将王含的参军,曾受王含的派遣帮祖逖抗击石勒,后成祖逖部将,谯国内史,再后来成为祖约的部将。

  毛宝,字硕真,荥阳阳武(河南原阳)人,王敦任命他为临湘(今长沙)令,王敦死后,他为温峤平南参军。

  2、祖约、苏峻叛乱的时代背景

  曹丕死后,司马懿控制了魏国的大权,三国中蜀国最先被魏国灭亡。266年,司马懿之孙司马炎篡夺了皇位,建立了晋朝,定都洛阳,史称“西晋”。280年西晋军队灭掉了吴国,结束了分裂的局面。316年,内迁匈奴人的一支武装灭亡了西晋。317年皇族司马睿重建晋,定都建康,史称“东晋”。东晋元帝司马睿在位(317-322)五年,晋明帝司马绍在位(322-325)三年,晋成帝司马衍在位(325-342)十七年。想长寿的万岁爷,常常是短命的。史学家研究得出结论,我国历史上正统的正规皇帝共有212位,平均寿命不足32岁。晋元、明、成三帝的年龄为此作了很好的注脚。晋成帝司马衍于325年继位,第二年改年号咸和元年,成帝继位并非风平浪静,而是宫廷暗流涌动,斗争激烈异常。纵观历史看,任何次皇帝的交接班,都需要足够的人血作为润滑剂的。这次也不例外。

  《晋书·庾亮传》曰:“及帝疾笃,不欲见人,群臣无得进者。抚军将军、南顿王宗,右卫将军虞胤等,素被亲爱,与西阳王羕将有异谋。亮直入卧内见帝,流涕不自胜。既而正色陈羕与宗等谋废大臣,规共辅政,社稷安否,将在今日,辞旨切至。帝深感悟,引亮升御座,遂与司徒王导受遗诏辅幼主。加亮给事中,徙中书令。太后临朝,政事一决于亮。”庾亮闯深宫见到病危的明帝,拿到了晋明帝的遗诏,挫败了南顿王、西阳王的阴谋,与司徒王导辅佐幼主,大权在握。

  《晋书·温峤传》曰:“帝疾笃,峤与王导、郗鉴、庾亮、陆晔、卞壸等同受顾命。”晋明帝病危之时,托孤大臣、顾命大臣史书留名的共有六人,温峤、庾亮位列其中。晋成帝即位后,以皇上名义发布的诏书:法令、人事任免、重大政策等实质上是六大臣商讨的意见,皇权在于六大臣。太后(即庾亮的妹妹)临朝垂帘听政,六大臣实权又集中在庾亮的手里。

  晋成帝司马衍登基伊始,东晋朝廷不稳,政局动荡。司徒王导辅政,以“宽和”赢得人心,众人信服。但是庾亮“任法裁物,颇以此失人心。”(《晋书·庾亮传》)荆州刺史陶侃、豫州刺史祖约不在顾命大臣之列,他们怀疑庾亮删改了遗诏。因此他们对庾亮强烈不满,“并流怨言”(同上)。庾亮清楚地意识到手握重兵的陶侃、祖约、苏峻不满以自己为代表的朝中大臣之所作所为,不满的情绪流露在言行之中。皇族宗室也蠢蠢欲动。庾亮为稳定中央政权,稳定全国的局势,采取了相应的措施。首先,调温峤任江州刺史,守好京都的西大门。第二,加修石头(今南京)城墙,为一触即发的战争积极准备。第三,南顿王宗磨刀霍霍,又密谋废除庾亮为代表的执政。庾亮先法制人,拿王爷开刀。“亮杀宗而废宗兄羕。宗,帝室近属,羕,国族元老,又先帝保傅,天下咸以为亮剪削宗室。”(同上)庾亮毫不手软,杀掉一个王爷,废除了一个王爷,挫败了皇族宗室颠覆新生中央政权的企图。第四,解除苏峻的兵权。琅邪人卞咸,南顿王宗的党羽,与宗俱诛。卞咸的哥哥卞阐逃到苏峻处请求避难,庾亮下发公文命令苏峻把卞阐送交朝廷。但苏峻把卞阐藏匿起来,拒不交人。这就等于向朝廷宣战。不仅如此,苏峻还广纳亡命之徒。庾亮认为,长此以往,国将不国。庾亮认定苏峻必然成为祸害,于是以朝廷的名义征调苏峻任朝廷大臣——大司农(相当于今天的农业部长),利用升官调任的办法来削去苏峻的兵权。满朝文武大臣都认为不可以这样安排。平南将军、江州刺史温峤也多次上书阻止,担心这样会刺激苏峻反叛。但庾亮都不予采纳,仍一意孤行,坚持调苏峻任大司农。对于庾亮的举动,苏峻是怎么看?《晋书·苏峻传》记载:“峻闻将征,遣司马何仍诣亮曰:‘讨贼外任,远近从命,至于内辅,实非所堪。’不从,遂下优诏征峻为大司农,加散骑常侍,位特进,以弟逸代领部曲。”苏峻以自己在外讨贼和能力有限为由不愿当大司农,派司马何仍到庾亮处说情。但庾亮没有同意,并随后下发了任命诏书。苏峻一向怀疑庾亮加害自己,请求在青州地界一个荒郡任职,以便为朝廷展鹰犬之用、效犬马之劳。庾亮对此请求也没有批准。苏峻在这种情况下,对是否赴任大司农一职犹豫不决,曾一度打算去赴任。但他的参军任让对苏峻曰:“事势如此,恐无生路,不如勒兵自守。”(同上)苏峻于是举兵而反,并及时派遣参军徐会拜会祖约以讨伐庾亮为名,一同背反朝廷。祖约派遣祖涣、许柳率大军帮助苏峻。苏峻派遣部将韩晃、张健等袭击姑孰(今安徽当涂)。

  祖约这么容易参加谋反也是有原因的。《晋书·祖约传》曰:“自以名辈不后郗、卞,而不豫明帝顾命,又望开府,及诸所表请多不见许,遂怀怨望。石聪尝以众逼之,约屡表请救,而官军不至。聪既退,朝议又欲作涂塘以遏胡寇,约谓为弃己,弥怀愤恚。”原因之一,祖约不在顾命大臣之列;原因之二,祖约请求开府办公,没有得到朝廷准许;原因之三,石勒部将石聪攻打豫州,祖约多次上表请求朝廷增援,但就是不见官兵的到来。不仅如此,朝廷还策划设“涂塘”来遏制石勒。祖约认为自己被朝廷抛弃了,所以更加对庾亮怀恨在心,而与苏峻一拍即合。“及苏峻举兵,遂推崇约而罪执政,约闻而大喜。”(同上)

  3、庾亮报温峤书的前因后果

  温峤是有远见卓识的,对于咸和初年动荡不稳的形势,看得很透、很准。在严峻的政治形势下,他临危受命出任江州刺史,发自内心地想帮庾亮一把。但他不同意庾亮调苏峻任大司农。当得知苏峻没有服从朝廷关于他大司农的安排,温峤预感问题的严重性。《晋书·庾亮传》云:“温峤闻峻不受诏,便欲下卫京都,三吴又欲起义兵,亮并不听,而报峤书(史称《报温峤书》——笔者)曰:‘吾忧西陲过于历阳,足下无过雷池一步也。’既而峻将韩晃寇宣城,亮遣拒之,不能制,峻乘胜至于京都。”

  庾亮不同意温峤率兵东下保卫京都的军事行动,也不是没有道理。因为陶侃对于自己不在顾命大臣之列一直耿耿于怀,并且迁怒到庾亮头上。

  从当时的情况看,陶侃的实力比祖约、苏峻更加强大。后来有的史学家认为就是《报温峤书》误了大事,致使朝廷的中央军在祖约、苏峻地方武装的打击下溃不成军。其实,持这一论点者,有失公允,论点与史实不符。笔者认为《报温峤书》在当时的情况下是对的,因为庾亮修书时,局势并不明朗。《报温峤书》造就了成语“不敢越雷池一步”。它的军事意义不及文学意义,这是庾亮修书时万万没有想到的。

  4、陶侃先亲祖约、苏峻后倒戈平叛的缘由

  《晋书·庾亮传》曰:“又先帝遗诏褒进大臣,而陶侃、祖约不在其例(列),侃、约疑亮删除遗诏,并流怨言。”陶侃、祖约在看待晋明帝遗诏问题上意见是一致的,都怀疑庾亮篡改了遗诏,对他们不在顾命大臣、或褒进大臣、辅佐大臣之列而强烈不满。《晋书·温峤传》曰:“遣王愆期等要陶侃同赴国难,侃恨不受顾命,不许。”陶侃对自己不在顾命大臣之列一事非常气愤,一开始并没有同意共赴国难平叛,相反同祖约的言论相呼应。他们在舆论宣传上还相当合拍。《晋书·陶侃传》曰:“初,明帝崩,侃不在顾命之列,深以为恨。”陶侃想当顾命大臣的强烈愿望可想而知,他太看重顾命大臣的名份了,对庾亮由怨气上升到恨,程度不断加深。

  祖约、苏峻反叛之后,朝廷上下都认为陶侃会加入反叛同盟。苏峻叛军攻打京都,势不可挡,势如破竹,摧枯拉朽,很快攻下了建康。在这个过程中,发生了重大的事件:陶侃的亲生儿子陶瞻被苏峻所杀。陶瞻,字道真,并非等闲之辈,历任广陵相,庐江、建昌二郡太守,迁散骑常侍、都亭侯。苏峻杀的不仅是陶侃的儿子,同时杀的也是一位高官——地区级市长,一位相爷、侯爷。《晋书·陶侃传》曰:“暨苏峻作逆,京都不守,侃子瞻为贼所害,平南将军温峤要侃同赴朝廷。”温峤不愧为政治家、军事家,及时抓住这件事,力劝陶侃共赴国难,迅速加入到义军的行列。《晋书·温峤传》说得更明白,直截了当,其曰:“峻时杀侃子瞻”。《晋书·陶侃传》曰:“苏峻将冯铁杀侃子奔于石勒,勒以为戌将。侃告勒以故,勒召而杀之。”苏峻部将冯铁杀陶瞻,在陶侃看来,就是苏峻杀了陶瞻。石勒也很明智,杀了冯铁,以免引火烧身。苏峻为什么杀陶侃之子陶瞻,仅仅前面数语,也可以说是房玄龄主编《晋书》马虎了事,让后人对其中的缘由是一头雾水。难道是苏峻政治上的弱智,而杀同盟者的至亲?肯定不是。那是另有隐情,另有原因,我们不得而知。

  不要以为,陶侃与庾亮、温峤联盟就会顺理成章、水到渠成、一帆风顺了。其实还有不少波折。战事刚刚开始,庾亮、温峤互相推为盟主,但他们的参军认为,大家应该推陶侃为盟主。庾、温二人采纳了参军们的建议。但陶侃对“顾命大臣”之事还在记恨,断然拒绝。《晋书·陶侃传》云:“答峤曰:‘吾疆场外将,不敢越局。’”在温峤再三坚持下,陶侃才勉强当盟主,并派遣都护龚登率兵与温峤会合。龚登率兵都出发了,陶侃出尔反尔,中途又将龚登追回。温峤以苏峻杀了陶侃儿子为由,重写书信激怒陶侃。陶侃的妻子也劝丈夫当盟主为儿子陶瞻报仇。陶侃“于是便戎服登舟,星言兼迈,瞻丧至不临。五月,与温峤、庾亮等俱会石头。”(《晋书·陶侃传》)陶侃身着戎装登上了战船,日夜兼程,以国事为重,未能参加儿子的丧礼。陶侃率领戎兵六万,旌旗七百余里,战鼓之声震于百里,浩浩荡荡直指石头。咸和三年(328年)夏,三巨头在石头会师。他们采纳监军部将李根的建议,立白石垒(或称白石,今南京附近)固守。

  《晋书·庾亮传》记载,苏峻的地方武装能征善战,战石勒,平王敦,屡建战功;而庾亮的中央军肠肥脑满,不堪一击。“峻乘胜至于京都……战于建阳门外。军未及阵,士众弃甲而走。亮乘小船西奔……亮携其三弟怿、条、翼南奔温峤”。庾亮在京城战败后投奔温峤,在江州温峤、庾亮与陶侃相遇。他们的相见是尴尬的。大家以为陶侃会杀庾亮以谢天下,庾亮自己也非常害怕,一见面就作自我批评,赔不是。“亮甚惧,及见侃,引咎自责,风止可观。”(《晋书·庾亮传》)陶侃对庾亮说:“君侯修石头以拟老子,今日反见求耶!”(同上)庾亮你不是修石头城对付老子吗?今日怎么反倒要求我呢!可见陶侃对庾亮到这个时候意见还是很大。

  5、雷池在平定祖约、苏峻叛乱中的作用

  义军——陶侃、温峤、庾亮盟军在京都一带鏖战,江州之寻阳、皖之马头山与叛军也展开了激战。但义军并没有马上扭转被动挨打的局面。苏峻得知温峤将至京都,逼迫皇上驾幸石头。苏峻军多骑兵,南军即义军依杖舟楫水师。义军不敢轻意与苏峻交锋,据白石垒固守,由庾亮统帅。叛军步兵和骑兵一万余人前来进攻,久攻不下退去。庾亮追杀叛军二百多人。当义军粮草告罄、军情紧急之时,陶侃发怒又不想干了,要回荆州另图良策。“使君前云不忧无将士,惟得老仆为主耳。今数战皆北,良将安在?荆州接胡蜀二虏,仓廪当备不虞,若复无食,仆便欲西归,更思良算。”(《晋书·温峤传》)温峤向陶侃做思想工作,好说歹说,总算把陶侃留下继续当盟主。庾亮、温峤率领一万精兵从白石向苏峻发动进攻。陶侃、庾亮、温峤联军以反攻来扭转战局。

  皖之马头山的战事,也非常惨烈。桓宣是祖约的部将,为什么离开祖约而成为祖约的敌人呢?

  祖约当豫州刺史后,放弃了谯城。事前桓宣谏言不要放弃谯城,但这一建议没有被祖约采纳。于是石勒占有陈留(谯国的一部分)。祖约跟随苏峻背叛朝廷,桓宣对祖智(祖约的从子即侄子)劝说:“今强胡未灭,将戮力以讨之,而与峻俱反,此安得久乎!使君若欲为雄霸,何不助国讨峻,威名自举。”(《晋书·桓宣传》)祖智没有听从桓宣的劝告。桓宣只好向祖约直接谏言,派遣自己的儿子桓戎禀告祖约求见。祖约知道桓宣必谏,因此不愿接见桓宣。于是桓宣与祖约分道扬镳,不愿与他一道反叛朝廷。《晋书·桓宣传》曰:“约还历阳,宣将数千家欲南投寻阳,营于马头山。值祖焕欲袭湓口,陶侃使毛宝救之。焕遣众攻宣,宣使戎求救于宝。宝击焕,破之,宣因投温峤。”寻阳、湓口都在今天的江西省九江市。“数千家”应该在两三千家以上,才这么称呼。那时每家不是三口之家,因没有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每家平均在五人以上。因此桓宣手下在万人以上。桓宣率领数千家万余军民要投奔寻阳,在马头山扎下营寨。此时,祖约的部将祖焕攻打湓口,陶侃派部将毛宝增援湓口,祖焕指挥军队攻打马头山的桓宣,桓宣派儿子桓戎向毛宝求救,毛宝、桓宣共同打败了祖焕。桓宣于是投奔了温峤之寻阳——江州。

  《晋书·毛宝传》记叙马头山战斗更为详细、曲折、惨烈,其曰:“桓宣背约,南屯马头山,为焕、抚所攻,求救于宝。宝众以宣本是约党,疑之。宣遣子戎重请,宝即随戎赴之。未至,而贼已与宣战。宝军悬兵少,器杖滥恶,大为焕、抚所破。宝中箭,贯髀彻鞍,使人蹋鞍拔箭,血流满靴,夜奔船所百余里,望星而行。到,先哭战亡将士,洗疮讫,夜还救宣。宝至宣营,而焕、抚亦退。宝进攻祖约,军次东关,破合肥,寻召归石头。”马头山之战是重大的历史战事,在那场平叛战争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桓宣背叛祖约后,南屯马头山,被祖约的部将祖焕、桓抚所攻击。于是桓宣向毛宝求救。毛宝一伙认为桓宣本是祖约的同党,对于桓宣的请求表示怀疑。桓宣派遣儿子桓戎再次请求支援,毛宝于是随桓戎直达马头山。未到之前,马头山的战斗已经开始。毛宝深入敌后的援兵较少,并且武器装备差,初战不利,被祖焕、桓抚打败。毛宝本人被箭所伤,伤得很重,箭穿透了大腿、穿透了马鞍,将大腿与马鞍连为一体。叛军中确有大力神射手,而且是近距离开弓的,否则箭不会有这样的穿透威力。2009年4月,我们沿着马头河、马头山去寻找当年的那枚箭,未能如愿。如能找到,它将是国家一级文物,价值连城。毛宝乃真英雄也,令人蹋鞍拔箭,箭是拔出来,鲜血流满靴子。清洗伤口、包扎完毕后,毛宝连夜又回来援救桓宣。而祖焕、桓抚亦退去。援军主帅都伤成那个样子,普通战士伤亡惨重可想而知。否则毛宝在身负重伤的情况下,就不会先哭祭阵亡将士。马头山之战胜利后,乘胜追击,毛宝进攻祖约,攻破合肥,不久被召回到了石头,参加收复京城的战斗。

  《晋书·祖约传》也记载着马头山及其附近的战事。祖约“遣兄子涣攻桓宣于皖城,会毛宝援宣,击涣,败之。”细心的读者会发现这里的记载与前面有出入。我们仔细分析一下并不矛盾,其实前后是一致的,只是侧重点不一样。皖城、马头山、雷池都是皖国的领地。桓宣率领的是拖儿带女的军队,有数千家之多,也可以说军民有万人。马头山、皖城同时驻扎有桓宣的人马或桓宣的人马先后在两地驻扎。祖涣与祖焕是同一个人。马头山之战的胜利,是在义军节节败退的情况下取得的,其政治意义和军事意义十分重大。它鼓舞了义军的士气,粉碎了祖约、苏峻欲将豫州、江州、京都连成一片进而统一全国的图谋,奠定了平定祖约、苏峻叛乱的基础。

  回过头来,再说京都战事。叛军攻占京都、吴郡,焚烧吴县、海临、嘉兴、余杭,攻占宣城并杀死太守桓彝。义军屡战不捷,军心开始动摇。但苏峻的暴行失去民心、失去民众的支持,帮了义军的大忙。《晋书·苏峻传》曰:“遂陷宫城,纵兵大掠,侵逼六宫,穷凶极暴,残酷无道。驱役百官……裸剥士女,皆以坏席苫草自鄣,无草者坐地以土自覆,哀号之声震动内外。”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刘海粟在上海带领学生写生时面前是祼体女模,刘大师拿着画笔欣赏着女性裸体美,勾画着女性裸体美的线条。而苏峻比刘大师早了将近1600年,也审视裸女。所不同的是:刘教授面前的是自愿献身艺术的女模,苏峻面前的是强迫剥光衣服的士女;刘教授手中拿的是画笔,苏峻手里拿的是屠刀;刘海粟与女模富有诗情画意,享受着审美和被审美的愉悦。裸剥士女就没有这样的意境、这样的心情。她们羞愧恐慌,用坏席盖身,用苫草遮身,没有草席的就用土覆盖于身。

  《晋书·苏峻传》记载,温峤与赵胤率领步兵万人,从白石南上攻打叛军,苏峻与匡孝率八千人迎战。苏峻派遣儿子苏硕与匡孝以数十名骑兵大败赵胤。苏峻望见赵胤败走,忘乎所以、得意忘形曰:“孝能破贼,我更不如乎!”于是苏峻离开大部队、离开卫队,与数骑北下突阵。义军牙门彭世、李千等将长矛投向苏峻,他中长矛而坠马,彭、李斩下苏峻的头颅,肢解其尸体,焚烧其骨骸,三军高呼万岁。《晋书·温峤传》曰:“侃督水军向石头,亮、峤等率精勇一万从白石以挑战。时峻劳其将士,因醉,突阵马踬,为侃将所斩。”苏峻是因劳军而喝醉突阵坠马被杀的。苏峻是中长矛坠马,还是因喝酒而醉坠马,还是兼而有之,其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苏峻坠马被杀。随后苏峻叛军迅速瓦解、投降。祖约在派部将祖焕、桓抚及祖涣攻打马头山和皖城失利后,坚守历阳,赵胤派遣甘苗将军攻历阳,祖约惧怕而在夜色掩护下带着数百人投奔石勒,后被石勒所杀。陶侃在平定叛乱后,拜大将军,76岁去世。温峤在平叛后不久,因齿疾拔之中风而死于武昌,年仅42岁,这可能是世界历史上因拔牙而死亡的最年轻最高将领。庾亮出为持节、都督豫州、扬州之江西诸军事、平西将军、豫州刺史、领宣城内史,镇芜湖,52岁去世。毛宝在平叛之后,封州陵县开国侯,千六百户,后又升为豫州刺史、监扬州之江西诸军事,在邾城保卫战中寡不敌众,被迫突围,途中赴江溺水而死。桓宣任平北将军、司州刺史、梁州刺史、封竟陵县男。

  马头山之战的鼓角争鸣早已远去;马头河的战争硝烟早已散尽;古雷池的艘艘战船杳无踪影。英雄也罢,美女也罢,统统都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中,俱往矣!只有成语“不敢越雷池一步”留传至今,并将不朽!(作者单位:安徽省望江县文联)

  

Comments are clos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