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首都师范大学国学传播中心”成立大会上的讲话
非常高兴参加今天这样一个盛典。刚才汤一介先生说,他为成为“国学传播中心”的名誉主任而感到荣幸。我要换两个字:惭愧。大家都知道,汤一介先生的学术造诣,不仅仅有家学渊源,而且他能始终跟踪现代学术的发展。虽然年过八十,但是他的思路、思维方法一直是最前沿的。近十年来,我主要从事政务,学术荒疏,作为顾问,该如何地顾、如何地问,没有勇气。但自己的确有对国学几乎是与生俱来的偏好。刚才尹小林一再说是这些顾问先生一致赞成我当主任,我既无法一一核实,也就不能驳倒他的说法,只能惭愧地接受。在这里我想首先表达这样一个心情:请各位顾问和学术委员会的委员不仅给传播中心以支持,也给我以多多的指教。
现在社会上有一种说法,说当前出现了国学热。我只有一次提到国学热,一般我不说国学热。因为这个“热”字,需要给予适当的界定。什么叫国学热?我认为,如果一种事物是正常发展的,在我们的生活各个方面是一种常态,是一个必然,就无所谓热不热。今天的热,反映的是过去的冷,冷到了冰点,相对于那个冰点,现在是热了。但是我们比较一下,有材料说,现在读国学经典或学习国学、关心国学,读普及读本的人全国有800万。这个我相信,因为敝门生于丹的书就发行了1000万册。但是现在中国学英语的人,是1亿2千万。哪个热?我认为今天的国学还没真正的热起来,还没成为社会生活必不可分的一部分。因此,我非常赞成刚才汤先生所说的国学复兴,或者振兴。复兴之路还需要我们在座的各位,以及全社会做更多的努力。
要想达到像汤一介先生所说的,让更多的人全面了解中华传统文化,了解从轴心时代到现在的来龙去脉,了解传统文化与现实生活密不可分的关系,从而让文化传统的基础更多地发挥作用,与今天的时代相结合,构成我们今天和明天的做人做事、构成社会,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准则,就需要多方的支持,多方的援助。大体可以分为软硬两方面。软方面就是人才。我们不要轻估了培养人才的难度。我们用自己的手割断自己的“脐带”,到现在为止已经有八十八年了,自己挖掉自己的“心”,至少也有四十年了。我记得汤先生在一篇谈佛教的文章里,好像是给印顺大师写的序吧,谈到汤用彤先生。他谦虚地说自己在佛学上造诣不高,和他先严比起来,差得很远。但大家都知道,在太虚大师之后,印顺在佛学界的声望和地位,他能够隔着海峡请汤一介先生写序,我想这不是偶然,说明了汤先生的学术造诣。可是像汤先生这样既有家学,又经过自己刻苦努力达到如此高度的,在今天在国学界还在工作的有几人?
刚才尹小林宣读了任继愈先生和季羡林先生的贺信,这些前辈都还健在,但很难在第一线工作了。想想几十年前,多少当时风华正茂的学者所写的东西,至今还是很有生命力的。而作为后人的我们,现在只能仰视他们,给了他们一个称号叫大师,他们是当之无愧的。而我们今天能有几人?现在我们培养学生,学生再培养学生,要恢复到百年前的学术界的平均水平很难。这就是人才培养之难。何况在今天,五光十色的社会诱惑,冷板凳不好坐呀!一个名、一个利,怎样去克服?我想,作为社会良知的知识分子,只有默默地、坚持不懈的做下去。我们相信一代一代又一代,按照文化发展规律,按照中华民族历史发展规律,中华传统文化——我们的国学,一定会复兴,而且一定会弘扬,一定会创新,创造一个新的时代高峰。所以,人才培养是第一位的。
不但要有软的东西,还要有硬的。在过去首要的就是书,可是让所有研究国学的人或对国学感兴趣的人,都准备两三间房子专门放书,在今天是不太现实的。我的老师刘盼遂先生,爱书、买书是出了名的,当年我到他家去,他和师母住一间小屋,剩下所有的房子,我忘了一排是几间,全是林立的书架。刘先生的命运不在这里说了,就是今天有这个需求、有这个欲望、有这个经济财力,你哪里去买那样的书?买来书你放在哪里?100多平米一套房子,放书也不够呀!
随着科技的进步,时代的发展,先进的技术拿来为我所用,把典籍电子化就方便了。近一二十年,计算机界、中文信息处理界的同仁们为此做出了很多努力,献出了很多成果。我想这信息技术的确是我们国学工作不可少的。在这种形势下,国学网,进而“国学传播中心”应运而生了。今天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是一个给更多人越来越多机会的社会。但是机会有了,创业谈何容易呀!我眼见着许多创业者铩羽而归,遍体鳞伤,当然也有坚持下去,逐步成功的。信息处理界也是如此。尹小林在十多年前就开始着力于此。十年了,我并没有详细了解他们的酸甜苦辣。会前我问他:你们国学网经营得怎么样?他说:“还能勉强维持,发展谈不到。”就在这简单的一句话里,说明了很多很多问题。我想他最缺最缺的仍然是软硬两方面。
首先,国学不能不讲版本,但是作为电子版,不可能把所有的版本都电子化。我曾经鼓励过他,说你可以精选精校,最后,你的电子本可以让学者放心地引用,而不必引用了以后再去复查第一手资料。但是做到这一点,他手下应该有多少人作默默无闻的工作?版本的选择谈何容易呢?
第二,可能更为急切的是资金。至今,我们还没有给创新的事业提供很好的社会环境。只要成功了,众多的商业杂志都要连篇累牍地歌颂、介绍经验。一旦成为首富,就成了世界名人;一旦失败,就成为市场上的垃圾。尹小林的团队有什么呀?他们有的就是知识和热情,但知识和热情不能到银行去抵押,得不到金融的支持。另外,研制一个产品,也许要投资几百万,最后做出来的可能只是一个小小的U盘。但是一旦被解密,盗版者可以100块钱卖出去。于是,你的几百万就付之东流了,多少企业就是因此而倒闭的。更何况国学的复兴,还基本停留在少数知识分子的圈里,有多大的需求量?需求量大,既可降低成本,又能增加盈利,但国学产品不成,至少现在不成。所以刚才我说,你的加密工作还要改进。他用的还不是最好的加密技术,计算机高手很可能几个小时就给破解了。但是他领导的团队,在校党委、校领导的支持下,所走过的这条路是一条创新之路。这个创新主要体现在把研究、学习和产业结合在一起。同时,正如刘新成校长所说,他把最现代的科技和最古老的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结合到一起。因而,在经过他多年奋斗之后,“国学网”已经显出它自己的特色了。
这特色可以概括为三个字:第一是“多”。现在挂在网上和做成U盘的古籍数字已经超过10亿字,没有第二家网站赶得上这个量。第二是“便”。我两次跟他说,《四库全书》你要继续做。在我家,《四库全书》的光盘是一大排,150多张。如果我要找一部书,先要到第一本找目录,然后查到在第几张盘上,拿来再看。《四部丛刊》是我的创意,做成了拷在我的笔记本电脑里,也是几十张光盘,它是文本文件和图像文件两种。因为是我的创意,所以给我免费安装到的笔记本电脑里,这台电脑我已经淘汰,但还舍不得扔,为什么?因为一扔,就把4万多块钱扔掉了。现在好了,尹小林的移动硬盘在刚才白化文先生进来时提的电脑包里一放,走到天涯海角,插上就用。便捷,这是领一代风骚的一个亮点。第三是“佳”。我没有通读《》,更不能通读四库系列,一个人不可能通读。但就我的需要,我查了一些。不放心,又找来原本查,还没有发现错误。就这一点,我想让其他学者也来检验。从目前来看,我认为是校勘比较好的电子版本。所以我把“佳”放到最后一点。多第一,便第二,佳第三,这是他们的特色。有了这三点,再吸取其他专家、顾问提出的建议,坚持去做,特色就越来越明显,就能在众多的同行里领先,永远领先。
最后,我提几点希望,供首师大和“国学传播中心”参考。
第一,希望国学网和传播中心跟踪科技的最新成果。产品小型化是方向之一。一个《》,只有两个指节大的U盘就可以存放,但它的容量毕竟有限,2G。我也不赞成太小型化,将来存储器一旦用了180纳米的刻度来刻,一个U盘就可以10G,能把数据都放进去。但小有小的坏处,容易丢,丢了就找不着。一个笔记本一眼就看见了,一个U盘,找不到了,你得翻箱倒柜,还容易损坏。刻度越精密越容易损坏,这是科技发展的一个负面。第二,多功能。古籍数据库不仅仅是“只读文件”,最好能让学者在文件上自由地加批语、加标注,等等。第三,加密技术必须迅速改进。这是保命的护身符,为加密程序花些钱是值得的。最好是移动硬盘不需要按照序列号单给一个密码。我给你一个密码,根据用户指定的笔记本,允许安装到一台或两台笔记本上,只要你插到第三台上,硬盘马上自毁,这个技术已经有了,是最新的科技成果。
第二,希望跟踪国学的最新动向。首先,必须精益求精,我们读书人最怕读有错误的书。要尽量用学术界信赖的本子,尽管作注明引文出处时现在还不能写明用的是首师大“国学传播中心”的电子本,但要精益求精。其次,要面对多元的需求。比如,逐渐建一个互动的虚拟社区,或组成俱乐部,凡是注册会员,必须是到社区来研讨国学的人;在那儿混的、胡说八道的一律禁入,帖子删掉。现在的学者都很忙,研讨会很多,在会上认识的朋友要写信往来,不如有一个平台,大家在一起讨论,就一个字的考证、一部书的研究心得都可以。再有,国外的需求以及国外成果(不一定是研究《论语》、《易经》等专书的),有关反射国学的重要、国学的价值,比如像汤一介先生所说的,关于轴心时代的一些论文,以及再一个轴心时代的出现的一个预测;比如西方人对自己传统的反思,从德国斯宾格到英国汤因比,一直到现在的安乐哲等人,他们的著作,你录入没有必要,因为有版权问题,但是可以链接,让更多的人知道。最后,无论是国学网,还是U盘智能书库,都是电子技术,但并不排除你作平面介质,有这样一个互动的虚拟社区,有这样一个新的成果,就可以把网络变成平面。再说,“国学传播中心”怎么就不能研讨呢?不要捆住自己的手脚。有汤先生领导的这么大的顾问委员会,还有学术委员会中这么多名家、大家在这里,举办研讨会,得益的不仅仅是“国学传播中心”,而是首师大,是学术界、是社会呀!所以我说要跟踪国学的种种需求,要不断改进工作。
第三,希望加强横向合作。这一点,从你今天请来的这么多名家,连我们长城学会的也没有遗漏,可见你的横向工作做得很好。但我想这种横向不应只是握握手、吃吃饭,而是要坐下来研究。在中文信息领域,也要加强横向联系。刘新成教授的话我是赞成的,北大有北大的特点和优势,人大有人大的特点和优势,首师大有首师大的优点和优势,但是这三者本来是不该分的。因而,首师大“国学传播中心”的成立,能不能在学校的支持下,在研究方面、教学方面、人才培养方面也逐步地开拓,最后就可能集三家特点于一身,而国学网、电子化又是另外两家所不具备的。这样,尽管首师大是市属学校,也可以和教育部直属的学校比肩。如果只局限于传播,不过是传输学术大家的研究成果,不过是又一个“百家论坛”发出电子信号就是了,不过是用用你的U盘、硬盘就是了。今天的开局给我很大的鼓舞,由此想开去,我认为只要努力是可以做到这一点的。你们的顾问和学术委员不就是没有给聘书、没有衔的国学中心的兼职教授吗,要充分利用这个资源。
第四点,希望“国学传播中心”的成立、国学网的兴旺能够给其他大学以启发。产、学、研的结合,中央喊了很多年了,但就全国而言,产、学、研的结合远远落后于中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我们能不能在这个方面做出个样子来?我也在努力地做。在北师大成立了一个中文信息处理研究所,联合了大正研究院,带学生、研究、产品化一条龙。但是举步维艰,困难呀!还没有创出一条路来。我希望这样的试点多一点,大家共同创出一条路。我在不同的地方说过这样的话: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新一轮的浪潮即将到来。这个改革围绕着两个问题:一是学生的德育问题,一是学生的创新问题。让我们都做好准备,迎接这个浪潮,再做一次弄潮儿。“国学传播中心”就是一个好的开始。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希望社会,包括在座的各位,也包括税务、工商、金融、知识产权等领域,给予衷心的关爱,也希望市里和校方多给他们一些支持。像这种民营的科研机构和民营公司,起步之后常常遇到一个坎儿,这时只要推一把就过去了。就像以前在黄浦江大桥拉车,吃力,一个讨饭的小娃娃,他有多大的力气?但是他帮着一推,车就上去了,他要是不推,车就上不去。我想,我们财政再困难,也不在乎这点钱!
在祝贺中心成立的同时,也希望这个中心在众多学者、在北京市领导和学校的大力关心下,不负大家所望,再过一年、两年、五年,十八大之前,你们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已经成了国学研究者不可须臾离开的伙伴。
谢谢!
2007年10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