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彷徨呐喊两悠悠—纪念鲁迅140周年诞辰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大学召开

  为了纪念鲁迅先生诞辰140周年、逝世85周年,进一步整理总结百余年来鲁迅及鲁迅研究的丰厚精神遗泽,在新的历史时期重新认识鲁迅的跨时代价值,继承和发扬以鲁迅为旗手的民族精神,推动鲁迅学和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深化与创新,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主办的“彷徨呐喊两悠悠——纪念鲁迅140周年诞辰学术研讨会”于2021年11月13-15日在南京大学仙林校区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90余位鲁迅研究专家与学者参加了此次学术盛会。会议采取主题报告、小组发言、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取得了丰硕成果。

  开幕式由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张光芒教授主持。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阎晶明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孙郁教授,《当代文坛》主编杨青编审,江苏省作家协会主席、南京大学毕飞宇教授,主办方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王彬彬教授分别致辞。《扬子晚报》资深记者蔡震先生向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捐赠了自己的画作《鲁迅与青年木刻家座谈》。致辞嘉宾充分肯定了本次学术会议主题的高屋建瓴和议题的深远意义及时代必要性,有理由相信本次大会必将在鲁迅研究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同时指出,在新的历史语境及纪念节点下的鲁迅研究,不能拘泥于“文学鲁迅”或“革命鲁迅”的单一面向而忽略了鲁迅之于20世纪中国社会复杂历史结构的多重镜像意义。

  开幕式后进行了两场主题发言。第一场由杨洪承教授主持,阎晶明、毕飞宇、孙郁、贺仲明、宋剑华、王锡荣等6位教授引领听众展开了深刻的思想之旅,他们或钩沉《鲁迅全集》出版史的红色背景,或解辨鲁迅与梅兰芳所代表的旧剧传统之间的微妙关系,或从本体论角度出发审视鲁迅思想的流动性与自我批判面向,或从学术史意义上重新定义真正的“鲁迅传统”,或理性反思“汉字不灭,中国必亡”的激进论断。张全之、温潘亚教授对上述观点分别进行了深刻评议。第二场主题发言由李静教授主持,王彬彬、陈国恩、谭桂林、高远东、张闳、刘川鄂、李继凯等7位教授围绕鲁迅对中医药的“废医存药”态度、鲁迅研究的基本模式及研究方法、《我的第一个师父》的佛事考释及其所蕴含的文化人格,以及鲁迅小说的“绅权”叙事、《彷徨》中的“灵魂”问题、鲁迅与张爱玲的“异中之同”、“大现代”语境下鲁迅的文化修辞及精神资源等论题展开了丰富的论述阐释。黄健教授、葛涛研究员给予了精当的评议。以上研究既包含了对鲁迅及其相关的20世纪中国若干社会、文化问题的关切,也向内丰富完善了鲁迅美学的立体建构。

  下午的专题研讨妙论迭出,30余位专家学者做了精彩的报告,李玮、刘俊、姜建、王文胜分别主持会议,8位学者进行了深度评议。第一场讨论以鲁迅作为方法,呈现出学术路径的多种可能性,张业松、符杰祥、张先飞、赵普光、初清华、席建彬、卓光平、颜炼军等8位学者取道鲁迅、深入开掘现代文学研究的复杂面向,既有从鲁迅及“同时代人”的交互关系出发探讨其思想来源及精神遗产,又有从传播学研究出发、立足“抒情传统”视阈和“人性革命”、话语伦理等多重维度作出的深刻阐释。

  第二场研讨侧重于鲁迅个体经历、文学创作的本体研究,郜元宝、葛涛、张洁宇、徐仲佳、李松睿、李浩等7位专家以新颖别致的角度切入鲁迅研究,或借助书信考据、形象流变、文本分析等传统方法阐发的新知灼见,或考辩思潮嬗变中鲁迅的心路历程及文化实践,开辟了鲁迅研究的崭新空间。

  第三场讨论主要聚焦于鲁迅经典作品的再解读。杨洪承、黄健、吕周聚、张全之、程小强、李林荣、郭帅等8位学者的发言,既有从跨学科视角对《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经典文本进行的深度阐发,也有从左翼杂志等外部话语空间再次切入鲁迅转向这一经典话题的路径拓展。

  在第四场讨论中,王洪岳、袁盛勇、葛飞、林敏洁、庞秀慧、李海鹏等8位学者则将视野聚焦于鲁迅在传播、接受等层面的研究新动向与新视点,并展开对话。其中,既有对当代作家接受鲁迅影响的深度剖析,又有关于鲁迅译介《竖琴》、鲁迅在东亚国家传播个案的细致梳理。这种从外部进入文学鲁迅的研究范式在开拓研究空间及多重路径的同时,也有助于人们更加全面地理解和认识鲁迅之于世界文学发展的重要意义。

  2021年作为鲁迅研究界的重要年份,全国各界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纪念活动,而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主办的此次会议颇具总结性和前瞻性,学者们不仅纵深探讨了鲁迅研究之于中国未来走向的可能性及方法论意义,引发了广大研究者及听众的思考共鸣,而且拓展了鲁迅研究和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话语空间,极大地推动了学科史的建设与学术史的发展。

  

Comments are clos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