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汉学类学术会议信息2011年10—11月
16、第十二届闽语国际学术研讨会
时间:2011年11月5至7日(周六至周一)
地点:中央研究院人文社会科学馆3楼第2会议室、远距会议室(台北市南港区研究院路二段128号)
主办单位:中央研究院语言学研究所
议程:
11月5日(周六)
本研讨会分A、B两组同时进行,惟组别与场地之分配尚待最后确定。
10:00-11:40
A组
论闽语的特征
闽东古田杉洋方言的归属
台湾语言之分布及语言区之划分
闽南方言助动词「通」在当代闽台地区的发展
B组
On Adverbs and Modal Constructions in Taiwan Southern Min
泉州腔闽南语的中性问名
论闽中三明方言the5 的语法功能、来源及相关问题
闽中沙县方言中的助词「li33」
14:00-15:40
A组
台北社子方言的语音变异与变化(陈淑娟)
潮阳(峡山)方言的单字调及连读变调(严修鸿、周昭云)
漳平(溪南)方言数词结构的连读变调(陈宝贤)
赣东北闽南方言的代词及其内部差异(胡松柏)
B组
也谈闽北方言的弱化声母——兼论原始语构拟的排除借用原则及原始语可容允的借用(王洪君、王福堂)
试论闽南语漳泉腔古韵母的重构——以四、五百年前的闽南语介音为讨论中心(董忠司)
山羊隔畲族「山客话」与闽南话客家话的关系(林清书)
半东客的语音演变(陈云龙)
16:00-17:40
A组
A Linguistic and Sociolinguistic Study of the Emerging General Minnan(曹逢甫)
从结构看闽南语「(又)阁…(又)阁…」的词类与用法(郑萦、黄雯君)
闽南语、赛夏语、阿美语「差比句」的比较分析:以「语序类型学」的观点出发(张淑敏)
台闽语「e7 tit4」的构式及语义互动研究(苏建唐)
B组
从三百首漳州童谣分析闽南语音系之基本韵母(姚荣松)
十六世纪及现代闽南语视觉动词「看」khoann3的语法化(张羣)
汉语方言指示词的语法化(赵静雅)
A Synchronic and Diachronic Investigation of the Multifunctional hoo7 in Southern Min(胡佳音)
11月6日(周日)
9:10-10:25
A组
On the Syntactic Projection of Two Question Particles: Kam (敢) in Taiwanese Southern Min and Ke (可) in Mandarin Chinese(黄瑞恒)
Revisiting the Ka-construction in Taiwanese Southern Min(杨中玉)
Types of Postverbal Secondary Predicates in Taiwan Southern Min(林惠玲)
B组
从语言融合剖析闽南语的文白异读系统(刘镇发)
从比较音韵论北部吴语与闽语的历史联系(郑伟)
闽语古全浊声类的层次分析(杜佳伦)
10:45-12:00
A组
闽南语情态词的否定类型探索(连金发)
台湾闽南语欲求情态词「卜爱」和否定答词「无爱」之研究(郑义嵩)
论闽南语情态词「爱」及其相关词汇(杨素梅)
B组
闽中方言中古知组字今读的类型和性质(庄初升)
连城四堡方言类似闽语的特点(郑晓峰)
闽西地区闽客方言的接触与韵母链动(陈筱琪)
11月6日(周日)
14:00-15:15
A组
从三部台湾闽南语新约圣经看百年来台湾闽南语的词汇变化(杨允言)
从《厦英大词典》语料看泉州方言100多年来的演变(王建设、杜晓萍)
潮州话文献所反映的潮州话历时音变现象解析(张屏生)
B组
Word Order of Objects and Verb Compounding in Taiwanese Southern Min(谢妙玲)
The Sentence-internal Particle in Taiwan Southern Min(林怡安)
ON TOPIC MARKER KÓNGS IN TAIWANESE HOKKIEN(刘承贤)
15:35-16:50
A组
A Comparative Study of kim.a “gold” and kim-ma “place name”(林秉宥)
四县客语语者产出台湾闽语的声调对比和音高范围之研究(余秀敏、刘秀雪、杨智合、江振宇、陈信宏)
An acoustic quantification of the citation tones in Fuzhou(Cathryn Donohue)
B组
闽语中的鼻音「儿化」残迹(郑张尚芳)
台闽语音段语误的分析(刘慧娟)
从厦门话、潮州话中阴声韵读成鼻化韵现象谈起(龚于芬)
17、多元化经典诠释:第三届「人文化成之视野与策略」国际学术研讨会
时间:2011年11月5至6日(周六至周日)
地点:国立东华大学寿丰校区原民院国际会议厅(花莲市华西路123号)
主办单位:东华大学中国语文学系
议程:
主题:多元化经典诠释
子题:1.各领域的经典诠释
2.多元视角的经典诠释
3.经典诠释的多重性现象
4.经典诠释的方法与策略
5.其它
18、「儒道佛三家的哲学论辩」国际学术研讨会
时间:2011年11月12至13日(周六至周日)
地点:台湾大学水源校区哲学系馆(台北市中正区思源街18号)
主办单位:国立台湾大学哲学系
议程:
会议宗旨:深化传统中国哲学的现代诠释之研究成果、推展中国哲学真理观的研究、提倡儒道佛三对话的研究新视野、解析儒道佛三家论辩的意旨、追求学术卓越的深刻成就。
主题说明:当前国际学术界对中国哲学的研究与日俱增,且由过去以传统西方哲学的视野诠释中国哲学的文本的研究方式,转向至以当代哲学研究的视野,从伦理学议题、从语言分析进路、从论证形式的推演方向等等多元进路,深入中国哲学文本研究的工作中。然而,传统中国哲学义理研究的学术阵营,亦在过去百年的现代学术洗礼下,发展出更为精实的研究方法,或为个别学派传统的钻研与累积,或为三教对话而非对立的视野翻新,对于传统中国哲学文本的研究,更有不让西方学术风气的成就在。因此,不论西方学术的影响为何,回归中国哲学的宗旨,发掘其中的真理观辩证问题,仍是中国哲学研究的核心价值。只有将三教真理观辨析清楚,才有传统儒道佛三家的现代研究意义与学派存在价值。当然,今日的研究视野,应着眼于理解与对话而非坚持与对立,应注重方法的自觉而非意识型态的重复,因此今天来谈中国哲学的真理观问题,将不再是着眼于过去三家之内或之间的争执与批判,而应该是运用新的研究方法,深入各家的预设系统,诠释意见表述的脉络,针对学派之内或之间的冲突,指出差异的缘由,提出互为尊重的思路,而成功为「儒道佛三家的哲学论辩」。
台湾大学哲学系,在过去三、四年来,不断提倡传统中国哲学的现代诠释议题,从形上学、知识论、伦理学的哲学基本问题的研究进路,倡议中国哲学的现代诠释视野,连续举办了三、四场的国际学术会议,以此为基础,将研究成果与最新动力注入儒道佛三家的哲学论辩议题中,正是高举议题、倡导研究的最佳时机。
会议规划:本次会议仍将依循过去国际学术研讨会的规模,邀集亚洲各地及欧美相关领域的学者与会,结合国内中国哲学领域的学者,举办为期两天的学术会议,并欢迎研究生同学参与发表。会议日期预定为2011年11月12日至13日(周六、周日)。
19、抒情与叙事的多音交响——中国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时间:2011年11月12至13日(周六至周日)
地点:辅仁大学谷欣厅(新北市新庄区中正路510号)
主办单位:辅仁大学中国文学系
议程:
会议主题:通与变
「变则可久,通则不乏」。文学的创作、诠释、批评固有其体常,然时运迁异、人士殊方,又不免交奏出斑斓多音之交响。请以「通变」为精神旋律,举凡「文变染乎世情」之观察、流派更迭之梳理、时代感觉结构之重塑、中西文艺理论之照应,「择其善鸣者而假之鸣」,庶几可得「骋无穷之路,饮不竭之泉」的通变之方。敬请大雅君子不拘古今文类,以下列为书写范畴,撰成玉篇:
(一)文学析论
(二)文学批评
(三)文学史
(四)互文比较
20、2011年台湾政治年会暨辛亥百年与两岸政治发展学术研讨会
时间:2011年11月11至13日(周五至周日)
地点:国立政治大学综合院馆(台北市文山区指南路二段64号)
主办单位:台湾政治学会、政治大学政治学系
议程:《缘起与目的》
辛亥革命至今,适逢一百周年。辛亥革命的宗旨「推翻专制帝制、建立民主共和体制」,以及国父孙中山之遗嘱「求中国之自由平等」,尔后成为两岸政治当局与人民共同努力的目标。然而由于国共内战,导致两岸政权分立的事实,长达六十多年。在这期间,台湾内部经历了二二八事件、白色恐怖、经济转型、解严、以及政权轮替等巨大政治冲击。中国大陆内部也经历各种经济与政治动荡。而两岸关系的起伏不定,更与两岸内部的政治发展,息息相关。辛亥百年正好提供一个关键时机,让两岸政治学界共同检视过去政治发展上成功与失败的经验,作为现在与未来政治发展之借镜,以及持续改善两岸关系之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