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作品中对皇帝“三呼万岁”浅析
摘 要:现在在银屏上,宫廷题材电视剧令人目不暇接,姑且不论插科打诨,歪曲历史的戏说,其剧作中的典章制度,住行服饰,特别是称谓言谈,也都是随心所欲,大多与历史不符。在高呼求同存异的时代口号中,一些知名的资深编剧导演面对那些有待商榷的影视细节问题,也都“姑且之”“有待之”人云亦云,奉行着“见了皇帝喊万岁——老规矩”敷衍观众,一句“若有雷同,纯属虚构”,好聪明!在信息传媒大行其道的时代,影视作品承担着传播知识,构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历史使命,这要求在影视作品中尽量做到合史、合实。
关键词:称谓;皇帝;万岁;语音流变
作者单位: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古人曰“名不正,则言不顺。”可见古人对“名”之重视与讲究。称谓即称呼。在言语交际中,发话者把双方的关系以及在关系中所处的位置用语言表达出来,这就叫作称谓。称谓的依据是人际关系,因此有时称谓与被称谓者之间的对应是不固定的,由于说话者的角度不同,对话双方的身份地位不同,以及交际场合的影响,同一对象可能有多种不同的称呼。
“皇帝”这一称谓,在中国几千年封建专制时代相沿不变,但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皇帝还有特定的称谓。当下,有关宫廷题材电视剧令人目不暇接,姑且不论插科打诨,歪曲历史的戏说,其剧作中的典章制度,住行服饰,特别是称谓言谈,也都是随心所欲,大多与历史不符。考虑到影视传媒对大众精神文化的冲击和影响,对影视作品中出现的常识讹误,必须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单以古代君王的称谓为例,虽然种类很多,但在大多宫廷题材的影视剧作中仍是讹误不断,以讹传讹,时间久了竟至三人成虎了。“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仅此一语,大凡相关影视剧作无不套用,竟是妇孺皆知,但其中的来龙去脉我们都有必要来探讨一下。
一、古代君王称谓举隅
作为掌管军国大权的君王,其称谓合乎历史的正式称谓有许多种,根据不同场合使用对皇帝的不同称谓大致可分为三类:一类是自称;一类是臣称或民称;一类是书或诗文中称。每种称谓又有其来历。
首先是自称,人们熟知的有“朕”“寡人”“孤”等几种:
朕:在古代,原为大家通用的第一人称代词,相当于“我”。如爱国诗人屈原在《离骚》首句中云:“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朕”便成为帝王自称的专用词,不准别人再用,以后的历代皇帝也就承袭下来。
孤、寡人:亦为君王用于自称。意思是自己不能得众;“寡人”即“寡(少)德之人”。显然,在“自谦”的背后,隐藏着笼络人心,以求统治的目的。
其次是臣称或民称,习惯上臣称皇帝为“陛下”的多。
陛下:“陛”是丹陛,即宫殿的台阶。“陛下”本指侍卫在宫殿台阶下的君王的近臣或侍卫人员。群臣与皇帝说话不敢直呼其名,恐有渎圣颜,所以呼其身旁侍卫转达。“陛下”遂成为对君王的尊称。还有“皇上”“万岁”等,也有以年号作为皇帝的别称,如“康熙”“同治”等。
再次是书、诗、文中对皇帝的称谓:
天子:“天子”一词的出现,早于皇帝制度的产生,君天下者以天子自居,故称天子。皇帝制度产生后,皇帝也称天子,但为他称。董仲舒《春秋繁露》云:“德侔天地者称皇帝,天佑而子之,号称天子。”
人牧:牧,放养牲畜,古代把统治百姓的君王称为人牧。《孟子·梁惠王》:“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
此外,还有“天家”“县官”“国家”“大行”等等,足见古代对皇帝的正式称谓十分丰富。
二、“三呼万岁”考辨
何谓“三呼万岁”?就是在舞台上我们常听到的“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在众多的影视剧作中,上起秦皇汉武,下至同治宣统,凡是与皇帝相关的影视剧中大臣上朝觐见动辄称“万岁,万岁,万万岁”。稍微具备文学常识的同志都会发现其中是有欠商榷的。
据《汉书》记载,汉元封元年春正月(公元前110年)武帝行幸缑氏,诏曰:“朕用事华山,至于中岳……翌日亲登嵩高,御史乘属,在庙堂吏卒咸闻呼万岁者三,登礼罔不管。”荀悦注说:“万岁,山神称之也。”就是说神灵也向皇帝高呼“万岁”。后来人们向皇帝“三呼(山呼)万岁”。
1、“万岁”历朝历代不通用
其实,“万岁”一词出现较早,一开始也并非是皇帝的专用词,宋人高承就曾指出:“万岁,考古逮周,未有此礼,战国以降。”“万岁”一词本是人们与喜庆时的欢呼语。如《战国策·齐策》记冯谖替孟尝君烧掉债券,“民称万岁”。然则此后,伴随着专制皇权的确立与进一步加强,这样一个普通的名词却逐渐成为最高统治者的代名词。
那么“万岁”一词何时被赋予神圣的尊严,成为皇帝的代称而归帝王专用呢?考之史实,迟至在北宋前,“万岁”虽“已属君上之称”并有了“礼无人臣称万岁之制”的约束。据《寇准传》载:一日,寇准骑马出行,“道逢狂人迎马呼万岁”,结果此事为寇准政敌张逊所知而告发,寇准被罢相,降至青州任职。但它还不完全是皇帝的专利,在皇帝之外使用“万岁”的情况还屡见史书。
由此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在有关汉唐宫廷题材的历史剧中,使用“万岁”是不准确的,更不用说“三呼万岁”了。不能一以贯之。
2、从语音流变角度,“三呼万岁”不能为历代通用
我们知道,汉语的语音不是一成不变的,在音韵学中,就有上古音,中古音,普通话的区别。在汉语发展演变中,词语的读音绝非机械拼读,而是依音变而读。
有人认为“万万岁”此称号始于唐代。相传武则天称帝后,喜欢别人吹捧她,借以抬高自己的地位,但她又不好意思直言。一天,她在金銮殿召集翰林院众学士出题答对。她出了上题:“玉女河边敲叭梆,叭梆!叭梆!叭叭梆!”众学士搜肠刮肚,对答了十几句,武则天都不满意,甚觉扫兴。这时,一位学士看出她的心思,忙吟答道:“金銮殿前呼万岁,万岁!万岁!万万岁!”武则天听了十分高兴,推为佳作。从此,“万万岁”一词就流传于朝野,被用来称呼皇帝。
但这毕竟是传说,而且是在对对游戏中的戏语,多是为符合对仗的语言规则而强为之,不可以此就断言在正式的觐见仪式上就一定是这么说的。
在旗的满人有时称皇帝为“主子”,但也不会称“万岁”。大臣的口中是根本不会这样称呼皇帝的。在雍正朝,不要说口头称“万岁”,就是在奏折中出现“万寿无疆”、“万岁”字样,也会受到痛斥,因为雍正是最讨厌这种阿谀奉承的虚文。清中期以后,皇帝的近侍太监、宫女开始称“万岁爷”,对死去的皇帝在“爷”字前加年号,如“康熙爷”“乾隆爷”。太监和内务府记录的有关皇帝的档案也标以《万岁爷档》之类。但这也仅是局限于一小部分太监,大臣们是不会这样称呼的。
“万岁,万岁,万万岁”之类应该是戏剧舞台上的称呼,即运用语言的“回环美”营造戏剧的艺术效果。
此外,运用语境分析法也可以断定此说不能为历朝历代沿用。古代都有一段时期通行的官话,即我们现在说的普通话。与此同时不同地方还有自己的方言存在。例如,据有关学者考证,在北宋,通行的官话与今天开封地区的方言接近,我们比较一下,用我们今天的普通话和开封话或河南方言来“三呼万岁”,会是什么效果?再用其他地方的方言依次呼读,想必是要闹笑话的。试想,在朝堂庄严之地,“三呼万岁”历代沿用,将会是怎样的情景?
所以说,在影视剧作中,如此冠冕堂皇将“三呼万岁”搬至朝堂之上,实在是贻笑大方,不伦不类了。
另外,还应指出的是,在古装历史剧作中很多服饰,礼仪等也有许多值得我们去商榷,斟酌的。比如,清代题材影视剧中召见场面,皇帝与大臣往往便服、光头,这在清代是绝对不允许的。衣冠而进,大臣觐见须着常服补褂朝珠,逮红缨官帽。皇帝也是常服袍褂着冠。因此,无论是行住礼仪,“三呼万岁”都应据史据实而谈。
参考文献:
[1]《历代帝王庙谥年讳谱》
[2]南山:正说清代宫廷称谓与礼仪,《海内与海外》
[3]王雏:中国古代君主称谓研究,《兰台世界》2009/07
[4]闫廷亮:古代人名中的“万岁”,《文史天地》2009/02
[5]薛锋,郭鹏群:清帝王影视的历史叙述策略及其意义[J].《电影评介》2008,(17)
[6]李真瑜:明永乐朝的宫廷戏剧,《紫禁城》2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