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大典》引《国语》斠正(上)
【内容摘要】今存輯本《永樂大典》直接或間接引《國語》23條,這些條目有的轉引自前代類書,有的爲《永樂大典》引自《國語》傳世本。這些引例和今傳《國語》有些異同,今以存世《國語》之宋刻宋元遞修本、金李本、張一鯤本、穆文熙《國語評苑》、閔齊伋《國語裁注》、秦鼎《國語定本》等公序本各本以及黃刊明道本等明道本各本與《永樂大典》引《國語》前16例進行對校,對其異文所牽涉到的文字以及語義進行辨析,以有益於《國語》之研究。
【關鍵詞】《永樂大典》;《國語》;明道本;公序本
【作者簡介】郭萬青(1975-),山東寧津人,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中國古典文獻學博士生,唐山師範學院中文系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爲先秦文獻暨文法訓詁。
《永樂大典》是中國古代編纂的一部大型類書。全書正文22877卷,目錄60卷,裝成11095冊,總字數約3.7億字。書中保存了中國自先秦以至宋元以後的佚文秘典,下迄明初的各種典籍資料達8000餘種,是中國古代最大的百科全書。《永樂大典》初名《文獻大成》。明永樂元年(1403年)七月,明成祖朱棣命解縉、姚廣孝、王景、鄒輯等人纂修大型類書,永樂二年(1404年)十一月編成《文獻大成》。明清以來,內憂外患,至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則劫後之餘,尚不足800卷,而此吉光片羽,更廣散布於海內外各公私藏家,1960年北京中華書局影印780卷,使此文化大典之劫餘得以廣布,瀚堂典藏所收錄之《永樂大典》即是此本,並在此基礎上收錄了近年出版之《海外新發現永樂大典十七卷》等各本。筆者根據瀚堂典藏網站提供之智能搜索,輸入“國語”,得43條;輸入“周語”,得5條;輸入“魯語”,得3條;輸入“晉語”,得2條;輸入“鄭語”,得1條;輸入“楚語”,得1條;除去重復,共得23條《國語》資料。今依照檢索次序,逐條與今傳《國語》對勘。本篇對前16條進行辨析。
1.【經子法語】《國語》:御人婦人。(卷二千九百七十二,頁一二)
[按]《經子法語》爲宋洪邁(1123-1202)所輯,《叢書集成續編》收入清吳興張氏擇是居叢書影宋鈔本。中收《國語》一卷。今本《國語》“婦人”凡3見,然不見“御人婦人”之語,“御人”結構1見,在《晉語五》,黃刊明道本句云:“寡君使克也,不腆弊邑之禮,爲君之辱,敢歸諸下執政,以整御人。”韋昭注:“御人,婦人。願以此報君御人之笑己者。”黃丕烈云:“別本作‘憖’,《補音》出‘以憖’,段云:‘別本是。’”汪逺孫云:“‘整’字誤,公序本作‘憖’,後同。”“整”無“願”義,當是與“憖”形近訛誤。《冊府元龜》卷七四七亦引此條而歸“御人婦人”於註,則是《大典》誤以《國語》注文爲正文,審《經子法語》卷十九,“御人”大字,“婦人”小字雙行,正引《國語》注。
2.【元和姓纂】《左傳》:齊有徒人費。《國語》,又齊有徒人囬。(卷之三千七,頁一一)
[按]此見《元和姓纂》卷三,作“《左傳》齊有徒人費,又《國語》,齊有徒人囘”[1],岑仲勉校本字亦作“囘”。“徒人費”出《左傳》莊公八年“誅屨於徒人費”,《國語》無“徒人囘”,亦無“徒人”結構。岑仲勉引《經義述聞·左傳上》云:“‘徒’當爲‘侍’字之誤也,‘侍人’即‘寺人’,……《漢書古今人表》作‘寺人費’,是其明證也。……且徧考書傳,豈有徒人之官乎。……釋文出‘徒人費’三字,顏師古注《漢書》‘寺人費’曰,即徒人費也,《廣韻》‘人’字注曰,亦複姓,齊有徒人費,《元和姓纂》同,皆據誤本《左傳》也。《管子·大匡篇》作‘徒人費’,亦後人據《左傳》改之。”[2]依王引之,則“徒人”當爲“寺人”。《國語》“寺人”唯《晉語四》1見,爲“初,獻公使寺人勃鞮伐公於蒲城”,韋注云:“勃鞮,寺人披。”[3]“寺人披”亦見《左傳》僖公二十四年,是韋昭引《左傳》以釋《國語》。按“勃”上古音在並紐物部,“鞮”上古音在端紐支部、《廣韻》在端紐齊韻開口四等,“披”上古音在滂紐歌部,《廣韻》在滂紐支韻開口三等[4],周法高引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隨部》云:“披者,勃鞮之合音。”又引陶方琦云:“勃鞮和聲即爲披也。”[5]《大典》所引《元和姓纂》“齊有徒人囘”則未知所出。
3.【國語】榖洛鬪,將毀王宮,王欲壅之。太子晉諫曰:古之長民者,不墮山,不崇藪,不防川,不竇澤。太山,土之聚也;藪,物之歸也。(卷之一萬二千一百四十八,頁四)
[按]本條出《周語下》,此段文字《太平御覽》卷七二引之,《大典》引與《御覽》內容字數同,唯《大典》引“太山”之“太”爲“夫”字之誤,《御覽》引“墮”作“隳”。遞修本、黃刊明道本、金李本、秦鼎本等“古”前有“晉聞”二字,轉引脫去,於義無乖。汪遠孫云:“案‘洛’當爲‘雒’。《太平禦覽》皇王部十、人事部九十七引《國語》作‘雒’,當是古本。”《大典》引《國語》文或襲自《御覽》,作“墮”字者從今傳《國語》而改,因今傳《國語》字俱作“墮”。“隳”、“墮”二字俱不見《說文》,《說文·阜部》字作“隓”,云:“敗城阜曰隓。,篆文。”[6]段注云:“隸變作墮,俗作隳。”[7]《禮記·月令》“毋有壞墮”陸德明《經典釋文》云:“墮,又作隳。”[8]《資治通鑒·周紀四》“墮先王之名”胡三省注云:“墮與隳同。”[9]是“墮”、“隳”皆可通。
4.【國語】越滅吳。范蠡遂乘輕舟而浮於五湖,莫知其終極。越王命工以良金寫范蠡之狀,朝禮之,環會稽三百里以為范蠡地。(卷之一萬八千二百二十三,頁一)
[按]本條出《越語下》,《御覽》卷三九六引同,或《大典》轉引自《御覽》。“越滅吳”當是轉述起始之語。今傳《國語》“其”後有“所”字,“朝禮之”前有“而”字、後有“浹日而令大夫朝之”句。
5.【國語】觀射父曰:天子禘郊之事,必自射其牲。王后必自舂其粢。諸侯宗廟之事,必自射其牛,刲羊擊豕,夫人必自舂其盛。況其下之人,其誰敢不戰戰兢兢以事百神!(卷之二千九百四十八,頁一四)
[按]本條出《楚語下》,《御覽》卷八二九亦引此段,唯無“況”以後文字且無“自射其牛”之“其”字,黃刊明道本“牛”前無“其”字,是《大典》引從公序本而《御覽》引與明道本同。遞修本、金李本、張一鯤本與《大典》引同,黃刊明道本本除無“其”字外亦同。又《楚語下》“郊禘不過繭栗”,《舊唐書》卷二九引作“郊禘”,汪逺孫云:“郊禘,《御覽》作‘禘郊’,《通典·禮九》引《國語》同。”《文獻通考》卷一○一引亦作“禘郊”並引王肅《聖證論》曰,昭王問觀射父祀牲何及,對曰禘郊不過繭栗。射父自謂天子之禘,特用繭栗之牲,不以禘為祀天也。馬國翰《玉函山房輯佚書》輯《聖證論》未見此條。審整部《國語》,“禘郊”結構3見,“郊禘”結構唯此1見。在漢籍全文檢索系統(二)先秦部分64種文獻中輸入“禘郊”,得6篇10次;輸入“郊禘”,得3篇4次。或亦隨文定序,未可遽斷是非。
6.【國語】長勺之役,曹劌問所以戰於莊公。公曰:余不愛衣食於民,不愛牲玉於神。對曰:夫惠本而後民歸之志,民亂而後神降之福。今將惠以小賜,祀以獨恭。小賜不咸,民弗歸也;獨恭不優,神弗福也。(卷之二千九百四十九,頁二五)
[按]本條出《魯語上》,“亂”當爲“和”字之誤,《太平御覽》卷八八一引與《大典》引同,正作“和”字,今傳《國語》各本亦作“和”。遞修本“莊”作“嚴”,“小賜不咸,民弗歸也;獨恭不優,神弗福也”作“小賜不咸,獨恭不優,不咸,民弗歸也;不優,神弗福也”。黃刊明道本作“莊”,“民弗”之“弗”作“不”,次序同遞修本。汪遠孫云:“公序本‘不’作‘弗’,《太平御覽·神鬼部一》引《國語》作‘弗’。”金李、張一鯤本、秦鼎本與遞修本同。又秦鼎《春秋內傳定本》引林西仲云:“問平日所行之事何者可恃與齊戰。”[10]秦鼎《國語定本》云:“按惠、祀二字,或做用語讀,非也。一身謂君獨祀之也。或云:依臨戰解,則林說似非。”[11]或云不爲無據。
7.【國語】里克殺奚齊及卓子,呂甥亦使蒲城午告公子夷吾於梁。公子夷吾出見使者,乃使梁由靡告於秦穆公曰:天降禍于晉國,讒言繁興,延及寡君。以君之靈,罪人克伏。君若惠顧社稷,不忘先君之好,辱收其逋而建立之,則晉國其誰非君之群隸臣也?穆公許諾,反使者。(卷之二萬四百二十五,頁九)
[按]本條出《晉語二》。“里克殺奚齊及卓子”爲《大典》轉述之辭,遞修本作“既殺奚齊卓子,里克及丕鄭使屠岸夷告公子重耳於翟……呂甥及郤稱亦使蒲城午告公子夷吾于梁”,則遞修本字作“于”,“告於”之“於”亦作“于”,“克伏”後有“其辜”二字,“逋”後有“遷裔胄”三字,無“則”字,“群”作“羣”,“穆公”前有“秦”字。
黃刊明道本字作“狄”、作“”,遞修本在“延及寡君”之後有“使寡君之紹續昆裔”等,黃刊明道本無“使寡君”三字。他與遞修本同。金李本“克”作“”,他與遞修本同 。張一鯤本作“於梁”、“告於”、“降禍於”,“衷”作“”,他與金李本同。穆文熙《評苑》本、閔《裁注》本、秦鼎本、綠蔭堂本竝與張一鯤本同。
既屬於轉引,則所引用的一個語段爲一自足相對完整篇章,從文本上言,《大典》脫“其辜”二字,語義上亦通。“遷裔胄”固屬於脫文,然“其逋”本亦可通,《說文·辵部》:“逋,亡也。”公子重耳、夷吾莫非流亡者也。
黃侃先生云:“‘於’即‘于’也。本字爲‘于’。”[12]何樂士先生根據《左傳》“于”、“於”的用法研究認爲,引進專名地名以“于”爲主,非專名處所名詞則以“於”爲主[13]。實際上這只是一種理論區分,先秦傳世文獻中“于”、“於”之間區別已經不明顯,可以混用。
《晉語》中言他國之君,皆於諡號前加國名以示非該國者,如在《晉語》中,言及秦國之君則在其諡號前加國名如“秦穆公”,言本國之君則否,此是嚴守其各語記事之法。而《大典》引用,是就整個歷史語境而言,“穆公”則耳熟能詳者即爲秦穆公,不加“秦”字讀者也不致產生混淆疑惑,故不加。
8.【國語】晋范文子謂其宗祝:君驕泰而有烈,夫以德勝者猶懼失之,而況驕泰乎!君多私,今以勝歸,私必昭,昭私,難必作,吾恐及焉。凡吾宗祝為我祈死,先難為免。七年夏,文子卒。(卷之一萬三百一十,頁五)
[按]本條出《晉語六》,“晉”字當爲《大典》引時所加,今傳《國語》各本“宗祝”後有“曰”字,“文子”前有“范”字。張以仁云:“《永樂大典》一○三一○引此脫‘曰’字。”[14]
9.【容齋四筆】黄魯直《和王定國詩聞蘇子由病卧續溪》云:“湔柭瘴霧姿,朝趨去天咫。”蜀士任淵注引“天威不違顔咫尺”。予案《國語》楚靈王築三城,使子晢問范無宇,無宇不可。王曰:是知天咫,安知民則?韋昭曰:咫者,少也。言少知天道耳。(卷之一萬一百十二,海外頁二九二)
[按]此見於《容齋四筆》卷七。“天威不違顔咫尺”出《齊語》,今傳《國語》同。洪邁案語引出《楚語上》,遞修本原文云:“靈王城陳、蔡、不羹,使僕夫子皙問於范無宇……對曰:其在志也,國爲大城,未有利者。……子晳復命,王曰:‘是知天咫,安知民則?是言誕也。’”韋注“者”作“言”。金李本、張一鯤本、綠蔭堂本、秦鼎本、穆文熙《國語評苑》、黃刊明道本竝同,是洪邁“無宇不可”爲約略之辭,引加“楚”字,省去“僕夫”、“於”字。
10.【坦齋通編】列子述孔子曰:西方有聖人。佞佛者以為指釋氏而言,蓋妄也。《國語》姜氏曰:西方之書有之曰:懷與安,實疚大事。註云:周詩:誰將西方,西歸之人,皆謂周也。予謂孔子果有是言,謂昔文王也。於佛何與?至王通直指佛西方聖人,則其學可知矣。(卷之二千九百七十三,頁一八)
[按]此見於《坦齋通編》,今本《坦齋通編》爲從《大典》中輯錄出者。所引《國語》出《晉語四》,遞修本韋注云:“西方謂周也。詩云:誰將西歸?又曰西方之人,皆謂周也。”黃刊明道本韋注“詩”前無“也”字,他同。《大典》引《坦齋通編》所引韋注與傳本不同。所引“誰將西歸”句出《檜風·匪風》,“西方之人”句出《邶風·簡兮》,作“彼美人兮,西方之人兮”,無“誰將西方”、“西歸之人”句,或《坦齋通編》引誤,《大典》沿襲之。
11.【國語】《晋語》:獻公二十二年,公子重耳出亡,及柏谷,卜適齊楚。狐偃曰:無卜焉,夫齊楚道遠而望大,不可以困往,道遠難通,望大難走。困往多悔,困且多悔,不可以走望。若以偃之慮,其翟乎?夫翟近晉而不通,愚陋而多怨,走之易達。不通,可以竄惡;多怨,可以共憂。今若休憂於翟,以觀晉國。且以監諸侯之為,其無不成,乃遂之翟。處一年,公子夷吾亦出奔,曰:盍從吾兄竄於翟乎?翼芮曰:不可,後出同走,不免於罪,且夫偕出偕入難,聚居異情惡,不若走梁,梁近於秦,秦親吾君,吾君老矣。子往,驪姬懼,必援於秦,以吾存也。且必告悔,告悔,是吾免也。乃遂之梁。(卷之一萬二千一百四十八,頁一七)
[按]本條出《晉語二》。“獻公”爲《大典》引用所加,以明語義,非《晉語二》本文。遞修本“望”作“”,“走”、“走之”、“同走”、“走梁”之“走”作“”,“乃遂之翟”之“翟”作“狄”,“盍”作“盇”。
黃刊明道本“柏”作“栢”,“通”字缺末筆,“翟”作“狄”,“陋”作“”,“可以”之“以”作“與”,無後“告悔”字,他與《大典》引同。崇文本字作“通”,他與黃刊明道本同。錦章書局本與黃刊明道本同。
金李本字皆作“”、“翟”,他與遞修本同。張一鯤本“適”作“”,“狐”作“”,“偃”作“”,字作皆“望”,他與金李本同。閔本字作“走”、“望”、“盍”,他與金李本同。穆文熙本字作“走”、“望”、“盇”,他與金李本同,秦鼎本與穆本同。綠蔭堂本字作“栢”、作“盇”,他與穆文熙本同。董增齡《國語正義》“亡”作“亾”,他與閔本同。《百家類纂》本“適”作“通”,“偃”作“”,他與閔本同。
汪逺孫云:“公序本‘與’作‘以’,古‘與’、‘以’通。”[15]明道本不重“告悔”,汪氏已揭出,秦鼎襲之。就整體而言,《大典》引《國語》與公序本近。
“望”、“”之異在於“亡”、“亾”形體之別,“亡”、“亾”異體。“適”、“”之異在於“啇”、“商”之別,作“商”者實“啇”字之譌,如同《國語》他處作“啇”者本“商”字之譌同。“柏”與“栢”、“盍”與“盇”皆異體字。“”爲“陋”之譌寫,拙稿《國語補音三種版本校異(序與目錄部分)》[16]已述及之,“陋”之譌寫作“”實由於從“匚”之字與構字部件爲“”且“”中之字最上端爲橫者極相似,故易譌“”作“匚”。“狐”、“”字
“望大”陳偉云:“《解》:‘望大,望諸侯朝貢不恤亡公子也。’按望大謂聞望大也,故亦云望國。如《解》,則下‘不可以走望’句殊礙,彼解望望其力也似强。”[17]秦鼎引陶云:“望大猶言望重。”[18]“走望”秦鼎云:“走望謂瞻望歸赴也。昭十八年《傳》:‘望走在晉。’”[19]“多怨”王懋竑云:“注‘多怨於戎翟’,未然。多怨槩言之,言其性多所怨恨也。”[20]陳偉云:“謂多怨於鄰國。”[21]秦鼎云:“多怨謂敵國之多也。春薹云:‘多怨於晉。’是以‘多’爲‘有’,非也。”[22]“後出同走不免於罪”王懋竑云:“言先在者既與翟相結,而我後至,恐爲所閒,不免於罪也。”[23]秦鼎引《史記》云冀芮曰:“重耳已在矣,今往,晉必移兵伐翟,翟畏晉,禍且及矣。”[24]李元吉云:“驪姬懼十一字爲句,言姬怕懼子之求援於秦以自存,秦將助子爲奚齊患,故且告悔,告悔,則是己無罪也。”[25]秦鼎云:“姬懼討,故求援於秦,又以吾在梁,必告以悔逐公子。”[26]“以吾存也”韋注云:“以吾存者,以吾在梁依秦也。”俞樾云:“‘以吾存也’四字當連下‘且必告悔’爲義。‘以’猶‘及’也。《周易·小畜·九五》‘當以其鄰’虞翻曰:‘以,及也。’此言子若往梁,驪姬懼吾至秦乞援,必及吾在梁之時而先告悔也。韋不知‘以’字之義,故說此不了。”[27]張以仁云:“如《平議》之說,非特上文‘驪姬懼必援於秦’七字須一氣連讀,且須認爲‘懼’下省略代詞‘我’字方可。說嫌迂曲。疑仍當以韋解爲是。‘援’謂‘繫援’,‘繫援’若今語‘拉關係’。《晉語九》:‘求繫,既繫矣;求援,既援矣。’‘援’即‘繫援’,是其例。‘以’猶‘因’也,介詞也,表動作之所因。謂驪姬因吾依秦之故,必繫援於秦,且必告其悔意也。”[28]
12.【周禮】《職方氏》:楊州其浸五湖。註:在吳南。《正義》謂太湖東岸五灣為五湖。又云彭蠡、洞庭、太湖、鑒湖。【史記】:太史公曰:上姑蘇,望五湖。《正義》:五湖者,連太湖在蘇州西四十里。又曰:游莫貢艸陵胥為五湖,并太原東岸五灣。《索隱》曰:五湖者,具區、洮、彭蠡、青草、洞庭。案張勃《吳錄》:五湖者,太湖之別名,以其周行五百余里,故曰五湖。或說以太湖、射湖、貴湖、上湖、洮湖、湖為五湖。案:《國語》:“吳越戰扵五湖。”直在笠澤一湖中耳,或說非也。【水經註】:江南東註扵具區,謂之五湖口。五湖謂長塘湖、太湖、射湖、貴湖、湖也。郭景純《江賦》曰:“註五湖以漫漭。”言江水經緯五湖,苞註太湖也。《國語》曰:越伐吳,戰扵五湖。范蠡返至五湖而辭越。虞翻曰:是湖有五道。韋昭曰:今太湖也。《尚書》謂之震澤,《爾雅》以為具區,方圓五百里。《山海經》曰:“浮玉之山,北望具區。茗水出扵其陰,北流註扵具區。”湖中有大雷,小雷三山,亦謂三山湖,又謂洞庭湖。楊修《五湖賦》曰:“頭首無錫,足蹄松江,負烏程扵背上,懷大吳以當胸。雒崔嵬,穹隆紆曲,大雷小雷,湍波相逐。”言湖之苞極也。庾仲初《楊都註》曰:今太湖東註為松江。下七十里有水口,分流東北入海。為婁江。東南之海為東江,與松江而三。(卷之二千二百六十,頁一、二)
[按]所引《國語》出《越語下》。徐鍇云:“湖猶都也。五湖一名區,其派有五,故曰五湖。或云:以其周行五百里,故曰五潮。此失之甚。夫雲夢澤方五百里,可言五澤乎?或引《國語》吳越戰于五湖直在一湖中戰,故曰太湖自名五湖。蓋五湖其都數,若言兩京、五都、三秦、百越,但擧南都亦可言五都,豈便謂其緫擧太湖哉?”[29]《後漢書·馮衍傳》“沈孫武於五湖兮,斬白起於長平”章懷太子注引虞翻並云:“隔湖、洮湖、射湖、貴湖及太湖為五湖,並太湖之小支,俱連太湖,故太湖兼得五湖之名,在今湖州東也。”又錢穆《師友雜憶》云:“蠡湖俗稱五里湖,與太湖相連。”[30]或可爲此以一湖爲五湖之說提供一佐證。另見拙稿《〈說文解字繋傳〉引〈國語〉例辨正》[31]。
13.【國語】昭王問於觀射父曰:周書所謂重黎實使天地不通者,何也?若無然,民將能登天乎?對曰:非此之謂也。古者民神不雜,民之精爽不携貳者,而又能齋肅衷正。其知能上下比義,其聖能光遠宣朗,其明能光照之,其聦能聴徹之。如是則明神降之。在男曰覡,在女曰巫。是使制神之處位次主而爲之牲器時服,而後使先聖之後之有光烈,而能知山川之號、高祖之主、宗廟之事、昭穆之世、齋敬之勤、禮節之宜、威儀之則、容貌之崇、忠信之質、禋潔之服,而敬恭神明者,以威之祝。使名姓之後能知四時之牲、犧牲之物、玉帛之類、采服之儀、彝器之量、次主之度、屏攝之位、壇塲之所、上下之神、氏姓之書,而心率舊典者爲之宗。於是乎有天地神民類物之官,謂之五官。各司共序,不相亂也。(卷之二千九百四十九,頁二四)
[按]本條出《楚語下》。“實”字與公序本同,明道本作“寔”字。“携”字與明道本近似,因明道本作“攜”,而遞修本作“”。遞修本、黃刊明道本“齋”字皆作“齊”。遞修本作“知”字,明道本作“智”。“聴”字,遞修本、黃刊明道本作“聽”。“容貌”之“貌”與黃刊明道本同,遞修本作“皃”。“威”字,遞修本、明道本竝作“爲”。“四時之牲”之“牲”,遞修本、黃刊明道本作“生”。遞修本、黃刊明道本“塲”字作“場”,“氏姓之書”中“書”字作“出”。“宜”字與公序本同,黃刊明道本作“冝”。“潔”字與遞修本同,明道本則作“絜”。“謂之”與遞修本同,黃刊明道本則作“是謂”。
“威”、“牲”、“書”屬字譌,音同之故。其他幾個字中,與公序本同者爲“實”、“知”、“宜”、“潔”,“謂之”的表達法與公序本亦同;與明道本同者衹有“貌”字,另“携”字與明道本近似。與兩本皆不同者爲“齋”、“塲”二字。從相似比率上看,本段更接近於公序本。
14.【國語】范蠡曰:死生因天地之刑。注:死,殺也。刑,法也。殺生必因天地四時之法,推亡固存是也。天因人,因人善惡而福禍之。聖人因天,天垂象,聖人則之。人自生之,天地形之,形,見也。見其凶之象。聖人因而成之。因吉凶以誅賞。(卷之二千九百七十三,頁七)
[按]本條出《越語下》。遞修本、黃刊明道本注“存”後有“亦”字、“見其”後有“吉”字。黃刊明道本“福禍”作“禍福”,“賞”後有“也”字。
15.故《國語》曰:圣人之制祀也,功施於人則祀之,以死勤事則祀之。契爲司徒而人輯睦,稷勤百穀而死。(卷之二萬四百二十五,頁二○)
[按]本段出《魯語上》,是《永樂大典》引自舊、新《唐書》之禮志者,竝云:“《新禮樂志》同《舊禮志》。”《舊唐書》卷二一《禮儀志》云:“故《國語》曰:‘聖人之制祀也,功施於人則祀之,以死勤事則祀之,契為司徒而人輯睦,稷勤百穀而死。’皆居前代祀典,子孫有天下,得不尊而祖之乎?”中華書局點校本引號在“祀之”下,[32]誤,當在“而死”下,因前舉契、稷亦《魯語上》文也。《新唐書》卷一四五《黎幹傳》引《傳》曰:“功施於人則祀之,以死勤事則祀之,契為司徒而人輯睦,稷勤百穀而山死。”中華書局點校本標點與《舊唐書》同,皆誤。《歷代名臣奏議》卷一七與《新唐書》同。《永樂大典》引與《舊唐書》同,唯“尊”、“遵”字異。審今本《新唐書·禮樂志》,竝無引《魯語上》本段文字。《冊府元龜》卷五九○引云:“聖人之制祀,徳施於人則祀之,以死勤事則祀之,契為司徒而人輯睦,稷勤百榖,皆居前代祀典,子孫有天下,得不尊而祖之乎?”《文獻通考》卷七○引與《冊府元龜》同,唯“皆”字作“則”。“功施”之“功”,與宋本《太平御覽》引同。今本《國語》作“法施於民”,“人”皆作“民”,“輯”後無“睦”字,“百穀而”後有“山”字。
16.【國語】:欒共子曰:“民生扵三,事之如一。父生之,師教之,君食之。非父不生,非食不長,非教不知,生之族也,故一事之。唯其所在,則致死焉。報生以死,報賜以力,人之道也。”(卷之九百二十一,頁二四)
[按]本條出《晉語一》。“民生扵三,事之如一”爲欒共子所引前人之語,因《國語》“民”字前有“成聞之”三字,《永樂大典》引略。“一”字,黃刊明道本作“壹”,汪遠孫云:“公序本‘壹’作‘一’,《注》同,《文選·王儉·褚淵碑文》注引《國語》作‘一’。”則《永樂大典》所引與公序本近。
注释:
[1](唐)林寶撰:《元和姓纂》,金陵書局光緒六年重刊本,本卷頁七。
[2](唐)林寶撰、岑仲勉校記:《元和姓纂》,北京:中華書局1994年版,頁309、310。
[3]上海師範大學古籍所點校:《國語》,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頁368。
[4]郭錫良:《漢字古音手冊》(增訂版),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年版,頁37、124、140。
[5]周法高:《周秦名字解詁匯釋》,臺北: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1964年10月印行,頁106。
[6](漢)許慎:《說文解字》,北京:中華書局1963,頁305下。
[7](清]段玉裁:《說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影經韻樓本,頁733下。
[8](唐)陸德明:《經典釋文》,北京:中華書局1985影通志堂經解本,頁176下。
[9](宋)司馬光撰、(元)胡三省注:《資治通鑒》,北京:中華書局1976年版點校本,頁141。
[10](日)秦鼎:《春秋左氏傳校本》,早稻田大學圖書館藏嘉永三年(1850)庚戌重刊本,卷三,頁一○。
[11](日)秦鼎:《春秋外傳國語定本》,頁一。
[12](清)王引之撰、黃侃/楊樹達批校:《經傳釋詞》,長沙:岳麓書社1984年點校本《經傳釋詞》,頁20。
[13]何樂士:《〈左傳〉虛詞研究》(增訂本),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年版,頁81-頁122。
[14]張以仁:《國語斠證》,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9年版,頁258。
[15](清)汪逺孫:《國語明道本攷異》卷三,上海:商務印書館1959年版《國學基本叢書》本《國語》後附,頁301。
[16]拙稿《國語補音三種版本校異(序與目錄部分)》,《澳門文獻信息學刊》第4期。
[17](清)陳偉:《愚慮錄》卷一,《續修四庫全書》1165冊影華東師大藏清光緒二十二年耐安類稿本,頁686下左。
[18](日)秦鼎:《春秋外傳國語定本》卷八,早稻田大學圖書館藏文化七年刊本,本卷頁五。
[19](日)秦鼎:《春秋外傳國語定本》卷八,早稻田大學圖書館藏文化七年刊本,本卷頁五。
[20](清)王懋竑:《讀書記疑》卷一一,《續修四庫全書》1146冊影復旦大學藏清同治十一年福建撫署刻本,頁343下左。
[21](清)陳偉:《愚慮錄》卷一,《續修四庫全書》1165冊影華東師大藏清光緒二十二年耐安類稿本,頁686下左。
[22](日)秦鼎:《春秋外傳國語定本》卷八,早稻田大學圖書館藏文化七年刊本,本卷頁五。
[23](清)王懋竑:《讀書記疑》卷一一,《續修四庫全書》1146冊影復旦大學藏清同治十一年福建撫署刻本,頁343下左。
[24](日)秦鼎:《春秋外傳國語定本》卷八,早稻田大學圖書館藏文化七年刊本,本卷頁六。
[25](明)李元吉:《讀書囈語》卷八,《續修四庫全書》1143冊影科圖藏明崇禎十六年刻本,頁508右下。
[26](日)秦鼎:《春秋外傳國語定本》卷八,早稻田大學圖書館藏文化七年刊本,本卷頁六。
[27](清)俞樾:《羣經平議》卷二九,《續修四庫全書》178冊影光緒二十五年《春在堂全書》本,頁471上左。
[28]張以仁:《國語斠證》,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9年版,頁210。
[29](南唐)徐鍇:《說文繋傳》卷二一,《四部叢刊》本,頁219。
[30]錢穆:《師友雜憶》,北京:三聯書店2004年版,頁267。
[31]見拙稿《〈說文解字繋傳〉引〈國語〉例辨正》第54條,《漢語史學報》第8輯,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32]《舊唐書》中華書局點校本,頁840。《新唐書》中華書局點校本,頁4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