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爱敬”是“仁”的核心

  【摘 要】因为对亲人的爱敬是仁的根基,爱敬是仁的内容,爱敬是仁的表达方式,人人相互爱敬又是仁的最高目标,所以我们说爱敬是仁的核心。

  【关键词】仁;爱敬

  【Title】To the “love” is the core of “benevolence”

  【Author】Xiao Mu feng  【Tutor】Professor Ruan Zhong

  【Abstract】Because of the love and family is benevolence,love is the kernel of worship,love is the worship of expression,everybody mutually love and is the highest aim of benevolence,so we say love is the core of benevolence.

  【Key words】Benevolence;Love

  儒家说我们做人要做志士仁人,治理国家要实行仁政,待人接物要仁慈温厚。这些主张很令人向往,也许有人要问,仁到底是什么?或说二人为仁,或说忠恕距仁不远,而我根据自己所接触的资料及自己的一些认识,深感“爱敬”是“仁”的核心。

一、对亲人的“爱敬”是“仁”的根基

  “仁”字按《说文解字》的意思是:亲也。从二人。即两人的关系应该像亲人一样。那么我们先看亲人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亲人之间的关系主要包括夫妇、父子、兄弟等关系。首看夫妇关系。《礼记》上说,婚姻是礼的根本,“敬慎,重正而后亲之……大昏既至,冕而亲迎……壻亲御授绥,亲之也。亲之也者,亲之也……妻也者,亲之主也,可不敬与?”【1】可见婚礼已经表明男女结婚以后,夫妻之间当以爱敬之道来维系彼此之间的关系。次看父子关系。《大学》中说,“为人父,止于慈,为人子,止于孝。慈,爱也。人父爱其子,至‘莫知其子之恶’,而不敬,可乎?”【2】相传孔子说:“人子也者,亲之后也,可不敬与?”善事父母者……所谓孝,所谓慈爱忘劳,【3】所谓养其口体,亦养其心志,所谓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所谓不遗父母恶名……【4】非敬而何,非爱而何?这强调传统的父慈子孝,贯穿其中的也是敬爱。再看兄弟关系。孟子说,“仁人之於弟也,不藏怒焉,不宿怨焉……孩提之童……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5】兄爱弟,弟敬兄,兄良,弟弟,兄弟之间很和气,可见兄弟之间也是以相互爱敬来维系彼此之间的关系的。这样,我们可以发现,夫妻、父子、兄弟彼此之间的关系都是以爱敬为核心的,所以我们说爱敬是亲人关系的核心。

  沿着这一核心向外散发,就是爱我们周围的人,敬我们周围的人。《孝经》说,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是谓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是谓悖礼。而爱其亲者不敢侮于人,敬其亲者不敢慢于人。亲生之膝下,以养父母日严。圣人因严以教敬,因亲以教爱。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也;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为为人兄者也;教以臣,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君者也,所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6】这也就是说我们爱敬别人,首先从爱敬自己的亲人开始,然后推及敬爱他人,于是社会就充满了敬爱,人与人之间自然和谐。

  从这里我们能够知道,仁字表示两个人的关系应该像亲人一样,而亲人之间的关系又是以爱敬为核心的,而一个人对别人的爱敬是从自己对亲人的爱敬中向外散发出去的,所以说对亲人的爱敬是仁的根基。

二、“爱敬”是“仁”的内容

  《论语》中仁字出现了很多次,孔子根据不同人的提问有不同的回答。如“君子笃于亲而民兴于仁”,“仁者先难而后获”,“能行五者(恭宽信敏惠)于天下可以为仁矣”,“刚毅木讷近仁”,“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克己复礼为仁”。凡此等等,可见“仁”的意蕴相当丰富。无论是说君子之行,还是己之所为,这里关于“仁”的种种回答,其实可以用孔子两次回答樊迟问仁来解释。

  在《论语》第十二章里,樊迟问仁。孔子说,“愛人”;在第十三章中,樊迟问仁。孔子说,“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前者,心受为爱,很好理解;【7】后者之恭,《说文解字》释为,肃也,从心。忠,《说文解字》释为“敬也。从心中聲。” 敬,《说文解字》释为“肃也。从攴、茍。”肃,《说文解字》释为“持事振敬也。从聿在渊上。”可见恭即忠、忠即敬,恭、忠、敬均是敬的意思。同时可知的是,前者说爱,后者说敬。这爱人与敬人又可以用来解释孔子在其他地方对仁的回答。

  比如君子笃于亲而民兴于仁,笃亲是因,兴仁是果,而亲者爱与敬是也。仁者先难而后获,先难即是先有辛勤劳作,然后再想到自己的回报,即先想到别人,后想到自己,这属于爱人。能行恭、宽、信、敏、惠五者于天下可以为仁矣。简言之,恭者敬也,待人接物恭敬;宽者即心要宽厚广大,不与人斤斤计较;信者诚也,从人言即言行一致,不欺骗别人,爱人者不欺人,敬人者亦不欺人,可见信的根是爱和敬;敏者疾也,孔子曾说:“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四书章句集注》中说力行难故欲敏【8】,这也就是说人们对于某些正面的道理说起来是比较容易的,但落到实处却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言行一致不欺骗人这属于信也属于爱人和敬人。惠在《四书章句集注》中释为爱利,即给人以利。给人以利,这也是爱人。这五者为仁,关键还是在爱人、敬人。

  同时,刚毅木讷近仁。孔子说:“吾未见刚者,棖也欲,焉得刚?”可见这里的刚是指少私寡欲如果一个人能够少私寡欲。做物的主人,那么他不会沦为守财奴,也不会沦为物的客体,多余的财物就会分享给他人,这就是爱人。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可见这里的“毅”指人在负仁行仁的路上坚强,刚毅,不动摇,不退缩。而木者,《说文解字》释木为冒也。冒地而生。東方之行。从屮,下象其根。徐鍇说:“屮者,木始甲拆,萬物皆始於微。故木从屮。”《中庸》中说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可见木用于比德是指诚指生,生物成物,爱人是也。讷者,从孔子论为“巧言令色,鲜矣仁”,可见它指一个人诚实守信有行动力,不花言巧语,这需要爱人也需要敬人。

  孟子说;“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食而弗爱,豕交之也;爱而不敬,兽畜之也……爱人不亲反其仁,礼人不答反其敬。”他谈仁与礼、人与兽,思想的落点仍然是爱人与敬人,孟子在其他地方对仁的阐释都没有超出这一范畴。如孟子说:“恻隐之心,仁也。”恻隐之心,是指不忍人之心,是人常有的同情心。这属于爱人。孟子说:“亲亲,仁也。”而亲亲是指践行亲人之伦理关系,亲人之伦理关系又是以爱敬为核心。孟子说:“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仁就是指人应该有的东西,【9】也是人们应该行走的道路。如果人饱衣暖食逸居而无教,【10】则近於禽兽。

  从上述看来,我们发现:爱敬正是仁的基本内容。

三、“爱敬”是“仁”的的表达方式

  爱、敬这两个词,做动词时,表心理活动,它与名词搭配,构成动宾短语,表,达爱于某,达敬于某。孔子说爱人为仁,‘敬人’为仁,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可见这里的仁是指一种心理状态,而这种心理状态用数学式表达近似为仁≈爱人的状态+敬人的状态。即一个人正在爱人或者是正在敬人他才是在行仁。那我们看既然他老人家用这种近似关系来表达他的仁,那么我们就用他爱人的活动和敬人的活动来为他的仁做注解最恰当不过了。

  关于爱人的活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志于爱人。孔子的个人理想是想通过对道业的不懈追求来达到一种至善至美的人生境界。他说:“士志于道。”又说“《武》尽美矣,未尽善也;《韶》尽美矣,又尽善也。”《武》中周武王之乐,《韶》是舜之乐。武王伐纣救民,舜绍尧而治,其功本一。然舜以揖逊而有天下,武王以征诛而有天下,故其实有所不同。可见孔子认为天子当以不伤民而治为上,不伤民在某种程度上说是爱人。进而言之,孔子想通过节用、养民、教民、德政、礼治等措施来实现他老者安之、少者怀之、朋友信之的社会理想。所以他说君主应该节用而爱人,泛爱众而亲仁。那么,其养民也惠。而孔子的家庭理想是通过宣扬孝道建立父子有亲、长幼有序、男女有别的、充满爱和欢乐的家庭。所以他重父慈,子孝,兄良,弟弟,夫义妇听,充满了浓浓的人情味。

  其二,仕以达仁。孔子为了实现他的这一理想而入仕,在鲁国做过季氏史、司职吏、司空等官。他在鲁国做官时,曾索“齐侯所侵鲁之郓、汶阳、龟阴之田”曾“诛鲁大夫乱政者少正卯。”《史记》说他“与闻国政三月,粥羔豚者弗饰贾;男女行者别于途;途不拾遗;四方之客至于邑者,不求有司,皆予之以归。”【11】鲁国的强大引起了齐人的恐惧,齐人用美人计迫使孔子离开鲁国。为以仕达仁,孔子先后去过齐国、宋国、卫国,且往来于陈、蔡之间,最后到楚国,终不见用。尽管他说“苟有用我者,几月可也,三年有成”,亦无济于事。郑人或曰累累若丧家之犬,鲁晨门说他知其不可而为之,孔子却说君子行义以达其道。子路也说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其三,学以致仁。孔子周游列国没有什么结果,便回到了家乡去整理文献和兴办教育,继续推行他的仁。他曾说,“吾自卫反鲁,然后《雅》《颂》各得其所”;“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亦可以无大过矣”。“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孔子晚年致力于文献和教育,一方面是自己毕竟进入人生的晚年,对仕以达仁深感失望;另一方面又希望通过这两种方式传播自己的思想,所以他可以发愤忘食,时时反思自己的人生行为,并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有不善而不能改,是吾忧也,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不如丘之好学者也。”他正是以这样一种精神锲而不舍的走完了他志仁行仁的一生。

  关于敬人的活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闲居恭敬。闲居恭敬是以敬天地为前提的,孔子认为人们的精神活动与天地万物息息相关,如果大自然有了异常的变化,那么作为天地万物中的人就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省,看自己的行为是否与天理相符合,如果与天理不符,那就赶紧加以改正,因为如果人们违背了天理,即便是祈祷也不会得福。而作为一个君子应该积极学习天理懂得天理顺从天理。《论语》中记载他的话,迅雷风烈必变。他说,畏天命,获罪于天,无所祷也。不知命无以为君子,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亦可以无大过也。相应地,孔子认为如果一个人吃饱了精神无所寄托,那么他就会产生一些邪僻的想法,所以一个人应该守礼行礼来控制自己的意念,让自己的意念保持一种庄敬的状态。按他的说法,礼者,所以防民也,君子必佩玉,邪僻无自入。所以他教育自己的弟子时说,貌思恭,行笃敬,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人即使在闲居的时候,也是应当恭敬的。所以他的弟子对他有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的评价。

  其二、敬父母与师长。从史书上的记载中,我们很难直接找到孔子是如何孝敬父母的,但从他殡其母于五夫之衢,以求其父之墓,而欲使之合葬,及其教育弟子如何孝顺的话来看,所谓“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让我们知道孔子对父母是很有孝敬之心的,只是他的父亲死得太早。同时,孔子认为一个有志于道的人应该时常亲近圣人、仁人、贤人和有道的人,孔子曾说畏圣人之言,友其士之仁者,事其大夫之贤者,……就有道而正焉。他于周严事老子,于卫严事蘧伯玉,于齐严事晏平仲,于楚严事老莱子,于郑严事子产等等,孔子认为经常亲近这类人,并对他们表示恭敬,可以从他们那里学得到一些人生经验,加强自己对一些真理的认识。

  其三、敬朋友与学生。孔子称赞晏平仲说,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他教育自己的弟子说,弟子出则悌。他的朋友死了没有人为他下葬,孔子就把他葬了,可见他对朋友的感情。同时,他说朋友之馈,非祭肉不拜。《四书章句集注》中说,拜祭肉,敬其祖考,(其祖考)同于己之亲也,自然也是出自对朋友的敬意。对于学生,孔子认为学生经过学习和训练是可以赶得上老师的。他说,后生可畏,虽然他们可能有某些缺点,但只要积极向上,就应该对他表示肯定。互乡这个地方的人很难与之言善,童子要接见孔子,弟子们都认为不应该接见。孔子说,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他的学生子路,初次见孔子时,曾陵暴孔子,孔子就设礼慢慢地诱导他,使子路儒服且因门人请求做孔子的弟子。他的学生冉求在孔子称赞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时说,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孔子就婉言训戒他说,力不足会半途而废,这是不可取的。

  其四、敬君王与百姓。孔子认为掌权的大人代表的是人民的利益,臣子和庶人应该对大人表示恭敬,为大人谋事时应该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子曰,畏大人。事君尽礼,事君尽其事而后其食,所以他见到不同等级的大人,均向他们表示恭敬。《论语》中说他君在则敬畏不安,态度很严肃;和上大夫讲话,则表现得温和恭顺,与下大夫讲话则会侃侃而谈。如果有官职在身,君命召,那么不等车子驾好就出发了。与敬君王相辅而行则是敬百姓。孔子曾说,修己以敬,修己以安百姓,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即孔子主张以谦敬之德来敬让百姓,而他自己在乡里却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这也就是说孔子与百姓相处时,与百姓和光同尘,不表现自己,通过卑己来尊人。

  其五、敬残疾人与失去亲人的人。孔子在接见盲人乐师师冕时,到了阶沿就告诉他说到了阶沿,到了席坐就告诉他说到了席坐。大家都坐好了,孔子又告诉他说某个人在哪里某个人在哪里。而在平时见到一般的盲人虽然他年龄较小或者是很常见孔子也一定要站起身来表示同情和恭敬。而人们失去亲人是值得同情的,人们在为亲人服丧时,心情又是比较沉重的,所以他在路上遇见穿丧服的人,不随便开玩笑,;在车上见到穿丧服的人就俯下身去向他们行伏轼礼。

  除了上述之外,孔子还有对鬼神的尊敬,对物的尊敬。他说,敬鬼神而远之。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即孔子认为,鬼神虽然不能主宰人们的命运,但人们不应该招惹它,忤逆它。而是应该对它们表示恭敬。所以他,斋,必有明衣,居必迁坐;虽蔬食,菜羹,瓜祭,必斋如也。除了敬鬼神外,孔子对物也很恭敬。他说,节用,君子惠而不费。论语中记载说他,有盛馔则变色而作。即孔子认为物品中凝结着人们的劳动和某种满足人们需要的价值,所以人们在享用物品时,应该起恭敬心,生珍惜感。

  从这里我们能够看出孔子他不分尊卑,不分贫富,不分少长,不分男女,无大小,无众寡,他均无不恭敬。贤者,他敬而从之;不贤者,他嘉而勉之;仁者,他敬而亲之;不仁者,他敬而远之;刚者,他敬而化之;不足者,他婉而戒之。用他自己的话来概括他敬人的活动,那就是:无大小,无众寡,无敢慢。

四、人人相互爱敬是仁的最高目标

  儒家的社会理想是整个社会最终实现大同,《礼记》中对大同社会是这样描述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户外而不闭,是谓大同。”【12】这里的选贤与能,壮有所用,是人尽其才;货恶其弃于地,力恶其不出于身,是物尽其用;天下为公,讲信修睦,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是各行其是;男有分,女有归,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是各得其所;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户外而不闭。是人人背利向义,以义为指归。这些是前人早有的见解,所以“大同”被视为人们的理想社会。

  而在一个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相互爱敬指的是,每个人都能够想到别人的需要,时刻准备着要为别人服务,而在为别人服务的时候,又很谦虚,很恭敬。我们看如果一个人能够这样要求自己,那他要为别人服务,就得不断地学习,要想为别人服务,无过、无不及,处处得体,那他就不能不学礼。即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敦厚以崇礼,博学之,审问之,明辨之,慎思之,笃行之,一日三省其身,苟日新,又日新……直至止于至善。(此是以义为指归)如果一个家庭中,家庭成员都能奉行爱敬之道,那么这个家庭内:夫义,妇听,父慈,子孝,兄良,弟弟。如果一个社会中人们能以爱敬之道来对待他人,那么人们已经从小的家庭中走出来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舜何人也,我亦大丈夫;人有能,不轻訾,己有能,不自私,贤者在位,能者任职,亦是人尽其才;如果人们从小的家庭中走出来,思天下不被尧舜之泽者,犹彼陷溺之也,故欲博施于民而济众,货恶其弃于地,力恶其不出于身,是物尽其用;如果人们从小的家庭中走出来,君行君道,臣行臣道,百姓各有其常产,有司各修其常职,君子兴其孝悌忠信,而百姓日益迁善……则老者安,少者怀,男不旷,女不怨,也是各行其是各得其所。那么此时我们看,大同社会已经实现了。

  总之,儒家从个人的修身立道到家庭的欢乐和谐再到社会的长治久安,仁字贯穿其始终,而仁的根基、内容、表达方式及其最高目标都是以爱敬这一内容进行展开的,所以我们说爱敬是仁的核心。

注释:

【1】(清)孙希旦.《礼记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9.2,第1418页、第1260页、第1262页。

【2】(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10,第5页、第8页。

【3】【4】(清)孙希旦.《礼记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9.2,第1227页、第1226页。

【5】【6】杨伯峻.《孟子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60.1,第213页、第16页。

【7】即处处用心感受别人的需要。

【8】(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10,第74页。

【9】【10】爱人与敬人。

【11】(汉)司马迁.《史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8,第1502页。

【12】(清)孙希旦.《礼记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9.2,第581—582页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9.10

[2]杨伯峻.《孟子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60.1

[3](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10

[4](清)孙希旦.《礼记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9.2

[5](汉)司马迁.《史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8

  

Comments are clos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