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子卜与鸡崇拜
《月令粹编》四引隋杜台卿《玉烛宝典》说:“蜀中乡市,士女以人日击小鼓,唱《竹枝歌》,作鸡子卜。”何谓“鸡子卜”?《史记•孝武本纪》张守节正义:“用鸡一狗一,生,祝愿讫,即杀鸡狗,煮熟又祭,独取鸡两眼骨,上有孔裂,似人物形则吉,不足则凶”。三星堆出土的众多眼睛器物及其造型,当是这种“鸡子卜”的源头之一,属于一种原始巫风,反映出古蜀人的鸡崇拜观念。三星堆带有眼睛刻纹的I型高柄豆和封口部分捏出眼睛形状的封口,经碳—14 测定其年代约在公元前19 世纪;而在公元前20 世纪的二里头类型的封口上,也发现有捏出的眼睛。对此,邹衡先生提出,这是“夏后氏以鸡夷”之鸡彝,乃仿自鸡或鸟。由此,或许可以推测:黄河流域其实更早流行鸡崇拜—鸡占卜之风。在这一方面,包括古蜀地在内的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之间应该有着某种沟通甚至继承、传递的关系。
佚书《玄中记》说:“蓬莱之东,岱岳之间,有扶桑之树。树高万丈,树岭常有天鸡,为巢栖于树上,每夜半时则天鸡鸣,而日中阳乌则应之。阳乌鸣,则天下之鸡皆鸣。”东方朔《神异经》则说:“巨洋海中,升载海日。盖扶桑山上有玉鸡,玉鸡鸣则金鸡鸣,金鸡鸣则石鸡鸣,石鸡鸣则天下鸡皆鸣。”《艺文类聚》卷九十一引《玄中记》的一段又说:“东南有桃都山,上有大树,名曰桃都,枝相去三千里,上有天鸡,日初出照此木,天鸡即鸣,天下鸡皆随之。”联系到《山海经》扶木(桑)上有日有鸟的记载,原来,在远古先民的意识里,鸡、鸟(乌)、太阳竟是相通的,都是一回事。(在今天的苗族传说中,则认为公鸡是太阳的外甥。)在中国各民族的太阳神话中,被射后剩下的太阳(有时也有月亮),总是躲在某处,人间一片黑暗,各种动物均去叫唤太阳,但惟一成功者是公鸡。因为鸡与太阳———生命———具有相关性,因此鸡也被视为灵魂的载体,故而远古先民们也崇拜鸡(主要是公鸡);以鸡作为占卜的神判。(某些地区,直迄近代仍有“鸡招”———以鸡召唤魂魄的巫风。)所以,我们今天才会在三星堆遗址发现大量的鸡眼造型、带有鸡喙特征(上嘴弯曲)的“鸟头把勺”、陶塑鸡冠以及青铜神树上那一只“昂首垂尾”的铜公鸡。
三星堆出土青铜公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