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學在臺灣
三、有教無類:讓中國文學走入民間生活
要深入了解中國文學在臺灣,就要追溯到有「海東文獻初祖」之稱的沈光文先生(1612-1688),字文開,號斯菴,浙江鄞縣(寧波)人,陸九淵門人沈煥後裔。舟山失陷,沈光文所乘船隻遇颶風,於辛卯(1651)飄泊至臺灣,寓居目加溜灣社(今善化一帶),設帳教學,倡導全臺第一個詩社「東吟社」。臺灣第一任諸羅知縣季麒光稱他:「從來臺灣無人也,斯菴來而始有人矣;臺灣無文也,斯菴來而始有文矣。」(9)可以想見當時教學的對象必然是有教無類的,如連橫《臺灣通史》就指出:「當是時,太僕寺卿沈光文居羅漢門,亦以漢文教授番黎。」(10)做為臺灣漢文化傳播的第一人,沈光文除了教授生徒、倡設詩社,更留下豐富的詩文著作。
影響所及,除了書院發展頗為蓬勃,詩社更是林立,入清有唐景崧首開牡丹、斐亭詩社,日本統治時期更高達三百多個詩社,乃至全島擊缽吟的漢詩人大會,充分展現傳統文化的活力(11)。擴及到民間,以寺廟為例:創建於明永曆19年(1665)的北極殿,現存有明寧靖王朱術桂(1617-1683)於永曆23年(1689)敬獻的「威靈赫奕」,後人彩繪有「武侯奉表」、「歷山耕田」、「前漢三傑」、「風塵三俠」,分別代表忠、孝、節、義。而原為寧靖王府邸的臺南大天后宮,歷經修建,在正殿兩側牆壁上,有臨摹朱熹字體書寫的「忠、孝、節、義」四個的大字,更有彩繪壁畫三十多幅,除了宗教故事與花鳥圖,尚有「紫氣東來」、「適周問禮」、「商山四皓」、「蘇武牧羊」、「木蘭從軍」、「東山捷報」、「虎溪三笑」、「羲之弄孫」(12)、「竹溪六逸」、「春夜宴桃李園」、「小兒擊甕圖」、「武穆精忠」等。創建於明末清初的鹿港天后宮,藻井繪有「四愛」,分別為「茂叔愛蓮」、「羲之愛鵝」、「淵明愛菊」、「和靖詠梅」。見於其他寺廟的「四愛」,另有東坡嗜硯、唐明皇愛牡丹等不同的組合。另有由「歷山聘舜」、「渭水聘賢」、「商湯聘伊尹」、「劉備聘孔明」組成的「四聘」。這些寺廟綵繪,活潑生動,讓豐富多采的經典故事與文學作品走入民間。
值得一提的還有乙事:「臺灣文獻叢刊」的編纂與出版,係由臺灣銀行金融研究室(後改名「經濟研究室」)主任周憲文邀集相關學者參與彙輯,始於1957年,至1972年底,輯錄唐、 宋、元、明、清、日據時期有關臺灣的文獻資料,有方志、檔案、史籍、詩文輯錄,並赴美、日、港、英、荷等國蒐錄公私館藏史料,其中不乏「抄本」 與「孤本」,歷時15年的抄錄、整理、翻譯、校閱與標點,共計出版309種、595冊。周憲文先生在第一種「臺灣割據志」的「卷頭語」中說:「我們十多年來的工作方針,嚴格說來,就在儘量發掘並提供有關臺灣經濟的研究資料。因為有了充分的資料,社會上自然會有高明之士運用其正確的史觀深入研究,有所造就。我們願意為多數的學人服務,而絕不關心到小我(私人或機關)的成績。說明白些,我們固亦從事個別研究,但願與大家在同樣的資料基礎上進行。我們堅信,個人的能力畢竟有限,資料的公開是學術進步的前提條件。」由研究臺灣經濟而擴展到包括詩文集在內的所有文獻,並且以無私與共享的態度開放給所有人,學術研究能否蔚為風氣並且不斷進步,這是關鍵。
四、發憤忘食,樂以忘憂:典型在夙昔
記憶我求學的年代,是時事艱難的年代(13),對知識分子而言,乃如杜甫〈空囊〉的「吾道屬艱難」,如何關懷蒼生?又如何蕭然自得?特別耐人尋味。那個年代,物質自然不會充裕,除了學校提供的工讀,同學很少有打工的情形。印象中,有一次朋友談到:帶了二個饅頭進圖書館,一個當午餐,一個當晚餐,到閉館時走出圖書館大門,才發現二個饅頭還在書包裡。感覺上,那時「讀書」就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而這樣的「幸福感」,來自於師長們的身教與言教。
我大學就讀東海大學,依「百度百科」對「國學熱」的說明,研究儒學主要是在香港的新亞書院與臺灣的東海大學。特別是新儒學的興起,從五四新文化運動以來,梁漱溟、張君勵、熊十力開啟了現代新儒學的論述,此後的名家碩儒輩出,蔚為風潮。東海大學於1955年創校,首先設立中國文學系,學風自由,名師雲集,徐復觀(14)、牟宗三、梁容若、戴君仁、李孝定、孔德成、孫克寬、高葆光、巴壺天、蕭繼宗、魯實先、方師鐸、李田意、周法高、江舉謙、龍宇純、柳作梅等諸先生先後在此授課。我雖未能躬逢其盛,入學之初即經常聽聞師長、學長傳述東海學風盛況。印象中最深刻的是杜維明先生進入東海中文系就讀,是徐復觀先生親自拜訪杜先生的父親,以杜先生「不讀中文系太可惜」說服了杜老先生,這種愛才之殷切與對中國文學之自信,一直是我深嚮往之的。
應曾約農校長、戴君仁主任之邀的創系元老,還有孫克寬先生(1905——1993)。孫先生以法律、政治的背景,雅好古典詩詞。在學長們的記憶裡,孫先生除了善飲酒、作詩、撰述與講學,對妻子、朋友與學生尤多體貼愛護之情,以孫先生女兒名義捐贈的清寒獎學金,解決許多學生註冊時的燃眉之急。1971年11月孫師母往生後的二個月,孫先生即辦理退休前往加拿大。孫先生是孫立人將軍的姪兒,我的恩師柳作梅先是孫將軍的隨行祕書,我接觸孫先生,是從閱讀《繭廬叢稿》開始,聽著柳先生講述孫將軍的故事,也聽著孫先生以「作繭自縛」名齋的故事。孫先生世事飽諳多,與徐復觀、戴君仁、彭醇士、孔德成諸先生為莫逆,難得對人生苦樂的見解,以「天下最苦者,莫過於哀樂非真,隨人啼笑」、「人之最苦,莫如標榜名義」,以此性情治學,堅持追求生命中的真自由。研究範疇涵蓋元史、宋元道教、詩學,選擇元史研究,「是以在大亂時漢人士大夫的生存與漢學延續為中心」,1953年出版《元代儒學》,有絕句云:「孤心課史意良難,欲會天人學力單。偶向金元羅放失,數行清淚為儒冠!」許建崑學長特別舉《蒙古初期之軍略與金之崩潰》(1955)、《蒙古漢軍與漢文化》(1958)兩書為例,指孫先生乃「不斷地討論漢人處於異族統治之下,文化領導人如何宏揚漢文化,續存漢民族?」(15)孫先生赴美加後,陸續完成了《元代南儒與南道》、《元代金華學述》、《寒原道論》、《繭廬詩續》等著作,處處可見孫先生對傳統文化之深心。也就更能體會到春蠶不死,繭中有著更強韌的生命力,預示著化蝶的栩栩然。
周法高先生(1915-1994)治學甚勤,專攻語言文字學,卓然名家。周先生以治語言學餘暇完成《顏氏家訓匯注》、《牧齋詩注校箋》、《足本錢曾牧齋詩注》、《錢牧齋吳梅村研究論文集》、《錢牧齋柳如是佚詩及柳如是有關資料》、《柳如是事考》、《董妃與董小宛新考》等。筆者有幸,因研究錢牧齋之故,特蒙業師柳作梅、張敬兩先生推薦,於三十幾年前赴中央研究院拜見周先生,除慨然贈與珍貴研究資料,幾度拜訪,更得聆聽教誨,深刻感受到周先生於學術研究與文獻資料之醉心與熱情,有得善本祕籍而欣悅者,有運用資料提出突破性見解而自得者,每感於資料之獲得不易,自費出版、公開,尤樂見資料被更多研究者運用,其豪爽靄然,宛如在目。
特別一提的是周先生撰寫《柳如是事考》,自序表明乃在彌補當時陳寅恪《柳如是別傳》未能出版的缺憾,特別標舉陳寅恪「有自由之思想,方有優美之文學」的深衷,謙稱「希望陳先生的大作早日出現,使本文能夠早日作廢」,為作廢而寫書,自有其別出心裁處。依書前自序,很重要的一個動機是對學校語文教育盡一番責任,預期以此書「作為大專、高中學生文史科的課外讀物」,還特別以請研究生以手寫本示範「學生的字是可能寫得娟秀而端整的」。周先生把學術性「無一字無來歷」的嚴謹考據工夫,寫成具有可讀性的普及性讀本,擴大讀者群並發揮更大的影響力,「要寫得深入淺出,使專家學者認為確有心得,一般讀者認為明白有趣,而又主題正確」,自是一種工夫。尤以柳如是處在社會倫理體制中缺位的「妓」身分,又遭逢異族入主中原的地毀天崩局勢,如何從社會的邊緣、士人生命中的配角,極力奮起而成為自己生命中的主角?誠如周先生在序言所自道的「成如容易卻艱辛」。我曾為此撰文,認為周法高與陳寅恪兩位先生共同選擇為柳如是作傳,其異曲而同工之處,厥為「自由思想」與「文化使命」兩端,此兩端本為士人所應具備的覺知,而特藉女性加以著力闡揚者,其深衷乃在不畏議論的自由思想,以及處易代變遷之際的文化使命感(16)。又憶及潘重規先生(1908-2003)於《錢謙益投筆集校本.題辭》自述從「四十年前」一見,「結想逾深,時縈魂夢」,乃有「每一長吟,輙覺聲情激越,摩戛蒼芎,大地山河,一時震動,百世之下,有餘哀焉。」學術研究固有如孔子所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惟有高度的學術熱情,關注人的生存處境與社會發展,才能樂在其中而不疲。筆者孤陋寡聞,謹以諸先生為例,說明師長們以學術著作為創作的深心,字裡行間所流露「潛心學問」的安頓感,於今日學術環境尤可發吾人之深省。
———————————————————————————————————————————————————————————
9.季麒光,李祖基點校:《蓉洲詩文稿選集.東寧政事集.跋沈斯菴襍記詩》(香港:香港人民出版社,2006,頁98。)又,沈光文於丁卯(1687)作〈題梁溪季蓉洲先生海外詩文序〉亦云:「憶余飄泊臺灣三十餘載」(《蓉洲詩文稿選輯》,頁2)。全祖望〈沈太僕傳〉:「時鄭成功尚未至,而臺灣為荷蘭所據,公從之;受一廛以居,極旅人之困,不恤也。遂與中土隔絕音耗,海上亦無知公之生死者。」(全祖望:《鮚埼亭集》,臺北:文海出版社,1988,頁1139-1141)。
10.連橫《臺灣通史》卷11〈教育志〉(臺灣文獻叢刊128)
11.從2001年開始編校整理的《全臺詩》,目前已出版至40冊,編校工作仍在進行中。並有「智慧型全臺詩知識庫」網站(http://nmtlxdcm.nmtl.gov.tw/Twp/)
12.臺灣寺廟綵繪與王羲之有關者三,除了大家熟悉的「羲之愛鵝」、「坦腹東床」,比較特殊的是「羲之弄孫」,畫了王羲之揹負一童子,兩邊各有童子嬉戲,呈現子孫滿堂的喜樂,右上方落款:「王羲之弄孫而自樂 正月丙申時春 玉峰盥寫」。
13.我曾和施懿琳教授帶領年輕朋友編纂《臺灣古典文學大事年表.明清編》(臺北:里仁書局,2008,頁1-810),其中一闌是「清朝大事」,整理到後期不斷湧現的是連年戰爭,常是噓唏不已。民國創建後仍是烽火連天,1945年臺灣進入戰後時期,1966年大陸開始文化大革命,資訊與物質都屬艱難。
14.徐復觀先生應首任校長曾約農先生之邀,成為創系元老。在徐先生捐贈給東海大學的手稿等資料中,有曾校長於七月十二日以東海大學籌備處函徐先先,對徐先生的同意應聘「感慰曷已」,並附有草聘。
15.參見許建崑〈孫克寬先生行誼考述〉(《東海中文學報》第18期,2006.7),頁79-112。
16.詳見筆者〈為女性作傳-周法高《柳如是事考》對陳寅恪《柳如是別傳》的召喚與心裁〉(《東海中文學報》第28期,2015.10),頁105-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