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台国学类学术讲座展览(十五)
2016·7——2016·9
1、君临天下——历代帝王的雄才大略系列讲座
地 点:国家图书馆B1演讲厅(台北市中正区中山南路20号)
主办单位:国家图书馆,合办单位:科林研发
联 络 人:孙秀玲,Tel: (02)2361-9132#316;E-mail: sun@ncl.edu.tw
连结网址:http://105read.ncl.edu.tw/summer_01.html
内容简介:
中国政治传统大都以天子为中心,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开创王朝基业的帝王,其问鼎天下的历程与手法,领导统御哲学,为王朝制定之种种兴利除弊之制度,不仅影响万民、当朝,更深深值得现代人学习探究。而其学思风范、人生经历、处世哲学也值得现代人学习、借镜。
本馆于2016年夏季6月至8月,规划办理六场专题讲座,以中国历代著名帝王为主题,邀请国内大学或研究机构知名教授演讲,期望藉由阅读六位帝王的事功及立国之宏规,让民众了解中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并从中学习经世济民的胸怀与智能。
主讲人:王鸿泰(中央研究院史语所副研究员)
讲题:农民皇帝朱元璋
7月30日
14:00-16:30
主讲人:陈国栋(中央研究院史语所研究员)
讲题:虽曰守成,实同开创──浅谈康熙皇帝的一生
8月6日
14:00-16:30
主讲人:吕世浩(台湾大学历史系助理教授)
讲题:历史巨变的终结者──秦始皇
报名网址:http://activity.ncl.edu.tw
洽询电话:国家图书馆(02)23619132转316
网址: http://105read.ncl.edu.tw/summer_01.html
2、众神最敬礼——交趾陶赏析
时 间:2016年7月2日(周六)14:00-16:00
主 讲 人:曾肃良(国立台湾师范大学艺术史研究所教授)
地 点:国史馆4楼大礼堂(台北市长沙街1段2号,总统府正后方)
主办单位:国史馆
联 络 人:国史馆采集处推广科,Tel: 02-2316-1055
连结网址:http://www.drnh.gov.tw/Default_Chinese.aspx
内容简介:
※教师及公务人员全程参与者,可核发研习时数2小时
3、 诠释台湾南岛语族居住文化——以卑南族为例
主 讲 人:关华山(东海大学建筑学系教授)
地 点:中央研究院民族所新大楼2319会议室(台北市南港区研究院路二段128号)
主办单位:中央研究院民族所
联 络 人:陶晓萱,e-mail: hsiaotao@gate.sinica.edu.tw
连结网址:http://www.ioe.sinica.edu.tw/
内容简介:
对谈人:黄兰翔(国立台湾大学艺术史研究所教授)、陈文德(中研院民族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本场演讲毋须报名,欢迎踊跃参加。
4、台湾农业科学化的推手:以农业推广体系为中心(1945-1965)
时 间:2016年7月4日(周一)14:00-16:00
主 讲 人:曾献纬(本书作者)
地 点:国史馆3楼多媒体简报室(台北市长沙街1段2号)
主办单位:国史馆
联 络 人:国史馆采集处推广科,Tel: 02-2316-1055
连结网址:http://www.drnh.gov.tw/Default_Chinese.aspx
内容简介:
【「爱·悦读」国史导读会(二十七)】
本书以战后台湾的「农业推广体系」为考察对象,探讨在农业复兴与发展的过程中,农业推广体系如何建立及推行农业科学化,并进而说明推广体系所推广的新技术对农民经济产生何等影响。台湾农业推广体系的建立过程,承接了各时期不同的推广组织,包括纵向继承于日治时期的农会与农事小组、横向移植中国农会的经费管理、随美援而引进的四健会,以及自我创造与转化的农事研究班。这四个方面绝非独立的因素,而是在互相交互作用下,令台湾农业推广体系呈现「多源」而「多元」的样态。
※教师及公务人员全程参与者,可核发研习时数2小时
5、辨与朝鲜事大政策的变化——从光海君「两端外交」到「北学派」的兴起
主 讲 人:尤淑君(浙江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
地 点:中研院近史所研究大楼一楼会议室(台北市南港区研究院路二段128号)
主办单位:中研院近史所东亚区域研究群
连结网址:http://www.mh.sinica.edu.tw/Activities.aspx
6、topher Lupke)演讲台湾电影
主 讲 人:Prof. Christopher Lupke(陆敬思,Foreign Languages and Cultures at Washington State University)
地 点:College Buildings, SOAS, University of London
主办单位:国家图书馆、汉学研究中心、伦敦大学
联 络 人:吴柏岳,Tel: 02-2361-9132#319;E-mail: twacademy@ncl.edu.tw
连结网址:http://ccs.ncl.edu.tw/ccs_detail.aspx?sn=227
内容简介:
「台湾汉学讲座」系国家图书馆汉学研究中心配合政府推动「台湾书院」在海外举办之学术活动,以呈现台湾与汉学研究成果,并宣扬具有台湾特色的中华文化。自2011年起每年皆在海外举办六至七场「台湾汉学讲座」。本年度前三场讲座陆续于美国华盛顿大学、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及比利时根特大学举办。第四场配合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SOAS)之暑期研习班办理,邀请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外国语言与文化学系陆敬思(Christopher Lupke)教授主讲两场,陆教授系汉学研究中心2002年度奖助学人。
【第一场】
讲题:解碼崔愫欣《贡寮,你好吗?》:台湾的后写实主义纪录片和环保运动(Cui Suxin’s Gongliao, How Are You?: Post-verité Documentary and Environmental Activism from Taiwan)
讲者:陆敬思(Christopher Lupke)教授
时间:2016年7月6日(周三)11:30–13:00
地点:DLT in College Building, SOAS Russell Square Campus, (Thornhaugh Street, Russell Square, London WC1H 0XG, U.K.)
摘要:
本演讲主要在探讨一部讲述反对核四电厂建厂行动的纪录片。核四电厂的地点在台湾北海岸的渔村贡寮。这是一部激进的环保运动的影片,同样有趣的是导演所采用的第二人称旁白形式:旁白中的「你」的身分直到影片中途才被揭露。陆敬思(Christopher Lupke)教授检视这个不寻常的表述方式,并探讨这个方式对观众可能造成的戏剧效果。这部影片完成于2000年,今日的观众由于多了对于日本福岛核灾的认知,观影时可能会认为使用核能的赌注更高于以往。
Abstract:
One of the most critical targets of environmental activism is the opposition to nuclear power: ultimately an inexpensive form of energy whose profoundly deadly power makes it an environmental gambit in the modern world for those seeking less immediately pollutant forms of energy such as coal or profligate forms such as oil. This presentation looks at a documentary presentation of the resistance to Taiwan’s highly controversial Fourth Nuclear Power Plant, built in the northern fishing village of Gongliao. While certainly an “activist” production, equally intriguing is the style in which it was produced. Filmmaker Cui Suxin uses a “second-person” voiceover to narrate her work, addressing a “you” whose identity is only ascertained midway through the film. Christopher Lupke examines this unusual form of narrative structure and speculates on the dramatic effect it has for the viewers. The film, produced in the mid-2000s, can now be viewed with the mediating event of the Fukushima Nuclear Disaster in mind, thus raising the stakes for this risky form of energy production.
【第二场】
讲题:侯孝贤电影中的目的论错觉(The Illusion of Teleology in the Cinema of Hou Hsiao-hsien)
讲者:陆敬思(Christopher Lupke)教授
时间:2016年7月8日(周五)14:00–16:00
地点:KLT in College Building, SOAS Russell Square Campus, (Thornhaugh Street, Russell Square, London WC1H 0XG, U.K.)
摘要:
贯穿台湾导演侯孝贤的影片的一个重要线索是动作的视觉呈现:旅行、飞行、追索、逗留、短程旅行等等。许多学者研究过侯孝贤早期的静态摄影和后期缓慢摇镜的摄影手法,但是镜头中框现的都是去往他处的尝试。然而,在侯孝贤的影片中,也充满不能达成目标,或不能透过在空间上的移动,达到原本设定的终点的无力感。在本次演讲中,《侯孝贤的华语电影》(The Sinophone Cinema of Hou Hsiao-hsien: Culture, Style, Voice, and Motion)的作者陆敬思(Christopher Lupke),将透过对侯孝贤电影生涯中的多部作品的讨论,提出一个观察:尽管这些影片在题材和设定上有相当多样化的差异性,一个不变的常数是他的电影是目的论的错觉。在侯孝贤的影片中,往往及早便设定出一种对目标的渴望,即便这个目标很少达成。
Abstract:
One thread that runs through most of Taiwanese auteur filmmaker Hou Hsiao-hsien’s films from beginning to end is the visual display of motion: travel, flight, quest, sojourn, jaunt. Much is made of Hou’s static camera in his early films and the slow pan of his later cinematographic style. But what is enframed in the shot is often some effort to get somewhere. Despite, that what one finds pervading his films is an inability to achieve one’s goals, an inability to get where one wishes to go, or an inability of the movement through space to effect the ends that one had intended. In this presentation, Christopher Lupke, author of The Sinophone Cinema of Hou Hsiao-hsien, will discuss a range of Hou’s films from throughout his career, suggesting that despite a wide variety of subject matter, settings, and themes, one constant in his film is the illusion of teleology. His films often early on posit a desire to get somewhere but seldom accomplish it.
讲者简介:
陆敬思教授系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Washington State University)中国和电影研究教授,主持亚洲语文计划16年,以及人文规划中心的主任。他是现代中国文化的专家,曾受过古文、现代中文,以及文化理论和电影的训练,并于1993年取得康乃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的博士学位。陆敬思教授早期的研究多在台湾文学,并持续保持对于台湾文化和社会的强烈兴趣,以及对于华语语系研究的关注。他最近出版《侯孝贤的华语电影:文化、风格、声音与动作》一书,并主编《命的幅度:中国文化中的命令、生命和命运》和《现代中文诗的新观点》两部著作。同时他也进行翻译工作,并主编或参与了四份不同主题学术期刊的编辑。陆敬思教授的研究刊登于《台湾文学研究》、《台湾文学》等期刊,以及其它刊物。
Speaker Bio:
Christopher Lupke(陆敬思)is Professor of Chinese and Cinema Studies at Washington State University where he has coordinated Asian languages for the past sixteen years and chairs the Center for the Humanities Planning Group. A specialist in modern Chinese culture, Lupke was trained in classical and modern Chinese as well as cultural theory and film at Cornell University, obtaining his Ph. D. in 1993. Much of his early scholarship was dedicated to literary studies of Taiwanese authors. He continues to have a strong interest in the culture and society of Taiwan and Sinophone Studies in general. His most recent publication is the book The Sinophone Cinema of Hou Hsiao-hsien: Culture, Style, Voice, and Motion. Lupke has edited two books, The Magnitude of Ming: Command, Life and Fate in Chinese Culture and New Perspectives on Contemporary Chinese Poetry, and edited or co-edited four special theme issues of journals. He also translates. His publications have appeared in Journal of Taiwan Literary Studies, Taiwan Literature, and other journals and edited volumes.
7、十九世纪台湾原住民文物
主 讲 人:王嵩山(逢甲大学历史与文物研究所教授)
地 点:国史馆4楼大礼堂(台北市长沙街1段2号,总统府正后方)
主办单位:国史馆
联 络 人:国史馆采集处推广科,Tel: 02-2316-1055
连结网址:http://www.drnh.gov.tw/Default_Chinese.aspx
8、帝国编舞——身体,主体性与帝国舞者(跨国台湾研究之案例)
主 讲 人:阮斐娜(Faye Yuan Kleeman,美国科罗拉多大学亚洲语言文化系教授)
地 点:中研院台史所802室(台北市南港区研究院路二段128号)
主办单位:中央研究院台史所文化史研究群
连结网址:http://www.ith.sinica.edu.tw/academic_01_look.php?no=572&page=1
内容简介:
讲题:Choreographing the Empire: Body, Subject, and Imperial Dancers﹝A Case Study for Transnational Taiwan Studies﹞(帝国编舞--身体,主体性与帝国舞者﹝跨国台湾研究之案例﹞)
主持人:谢国兴(中央研究院台史所所长)
9、先秦至汉文献中藉蛮夷展开的论争
主 讲 人:李惠仪(Li Wai-yee,中央研究院院士,哈佛大学东亚语言与文明系教授)
地 点:国家图书馆行政区一楼188会议室(台北市中山南路20号)
主办单位:汉学研究中心
联 络 人:吴柏岳,Tel: 23619132#319;E-mail: twacademy@ncl.edu.tw
连结网址:http://ccs.ncl.edu.tw/ccs_detail.aspx?sn=228
内容简介:
汉学研究中心「外籍学人来台研究汉学奖助」自1989年7月开始实施已逾20年,奖助研究之对象为国外大学相关系所之外籍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博士候选人,以及学术机构之研究人员,已补助过来自40个国家的外籍学人360余人。「世界汉学学友会」即为汉学研究中心为了凝聚历年中心获奖访问学人情谊,及协助学人间联系管道而成立之社团。汉学研究中心特邀请世界汉学学友在访台期间,于本中心举办「寰宇汉学学友讲座」专题演讲暨学术讨论会。
【寰宇汉学学友讲座】
2016年7月8日(周五)
14:00-16:00
讲题:先秦至汉文献中藉蛮夷展开的论争(The Uses of Barbarians in Early Chinese Texts)
主讲人:李惠仪(Li Wai-yee,中央研究院院士/哈佛大学东亚语言与文明系教授)
主持人:杜正胜(中央研究院院士/长荣大学台湾研究所讲座教授)
有意参加此讲座者,请径至国家图书馆活动报名系统在线报名(http://activity.ncl.edu.tw/)
10、“台湾奖助金”2016年第2次学人研究成果发表会
地 点:国家图书馆一楼简报室(台北市中山南路20号)
主办单位:汉学研究中心、外交部
联 络 人:洪文君,Tel: 23619132#318;E-mail: twjob@ncl.edu.tw
内容简介:
亚太地区的中间势力:被动的旁观者或是主动的利害相关者?(Prof. Tanguy Struye de Swielande,比利时天主教鲁汶大学教授)
中国处理朝鲜半岛核弹冲突日增的两难处境(Dr. Steven Kim(金锺完),美国DKI亚太安全研究中心(DKI Asia-Pacific Center for Security Studies)副教授)
台湾高等教育的七个挑战(Dr. Jesus M. de Meguel,西班牙巴塞隆纳大学教授)
如何与台湾建立自由贸易关系:一些暂定的结论(Prof. Patrick Ziltener,瑞士苏黎世大学教授)
外交部「台湾奖助金」自2010年开办,一直委由国家图书馆汉学研究中心办理行政业务与接待事宜。2014年度起在国家图书馆公开举办学人成果发表会,本(2016)年预定举办4次,有意参加者请至国家图书馆对外活动报名系统(http://activity.ncl.edu.tw/)报名。
11、文学研究中的「女性」与「中国」:定位孙康宜
主 讲 人:黄星桦(专栏作家)
地 点:台湾大学社会科学院814讨论室(台北市徐州路21号综合大楼一楼)
主办单位:国立台湾大学政治系
连结网址:http://politics.ntu.edu.tw/?p=16005
内容简介:
主持人:李奭学(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研究员)
评论人:衣若兰(国立台湾大学历史系副教授)、石之瑜(国立台湾大学政治系教授)
12、台湾竹枝词是不是当代民族书写的先驱?
Stephen J. Roddy,美国旧金山大学现代与古典语言系教授)
讲题:台湾竹枝词是不是当代民族书写的先驱?
主持人:黄美娥(国立台湾大学台湾文学研究所教授)
我的演讲针对台湾竹枝词的所谓采风问俗的一面,探讨其是否可以视为当代人类学与社会学的先驱。近年来,某些社会科学家提出了一种新颖的见解,认为至今盛行于社会科学领域的民族描绘手法未免陷于窠臼。有鉴于此,他们开始提倡以富有想象力的抒情文体来补充民族书写的不足之处。早在明、清两代,中国诗人便以竹枝词的四句二十八个字去模拟下里巴人的口吻,他们的目标与民族书写相当类似,乃是刻画一时一地的风土人情。不仅如此,清朝中叶以后由于受到了考订学风的影响,诗人往往不厌其烦地为作品添加详细批注,结果使得竹枝词学术性质渐浓。尽管如此,竹枝词始终没有失去其来自民歌的情趣,并且对于台湾、新疆等边界地区的异族文化也偶尔起了普及知识的正面作用。本人也参考台湾日据时代的几首日文俳句,以印证古今中外的抒情文体具有启发人心的潜力,人文科学学者们不可忽视,更应作为借鉴。
※本演讲以中文进行,有意参加本讲座者,请至国家图书馆活动报名系统(http://activity.ncl.edu.tw/)在线报名
主讲人:Stephen J. Roddy(斯定文,美国旧金山大学现代与古典语言系教授)
地点:国家图书馆行政区一楼188会议室(台北市中山南路20号)
主办单位:汉学研究中心
联络人:洪先生,Tel: 23619132#353;E-mail: ccsenews@ncl.edu.tw
13、my YU:承先启后的正统汉传佛教──圣严法师的中华禅法鼓宗
主 讲 人:Jimmy YU(俞永峯,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宗教系副教授)
地 点:国家图书馆行政区一楼188会议室(台北市中山南路20号)
主办单位:汉学研究中心
联 络 人:洪先生,Tel: 23619132#353;E-mail: ccsenews@ncl.edu.tw
内容简介:
【寰宇汉学讲座】
7月20日(周三)
15:50-17:30
主讲人:俞永峯(Jimmy YU,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宗教系副教授)
讲题:承先启后的正统汉传佛教──圣严法师的中华禅法鼓宗
主持人:待邀请
2006年圣严法师创立中华禅法鼓宗。为了呈现出汉传佛教的整体与丰富性,圣严在1998年写出了「判教图」,作为一个汉传佛教的教观架构。汉传佛教判教图虽然具有包容性,但也有高度的拣择及目的性的意义存在。圣严的「汉传佛教」之定义是有什么样的历史语境,为什么法鼓宗是汉传佛教的集成,而他的中华禅又与近代流行的和历史上的「禅宗」有何异同?我的演讲将尝试探讨为何圣严法师要创立中华禅法鼓宗,而「汉传」佛教(英文通常以Chinese表示)这范畴中是否隐含了二十世纪初期政治和佛教思想家国族概念与民族文化的意识型态。
※本演讲以中文进行,有意参加本讲座者,请至国家图书馆活动报名系统(http://activity.ncl.edu.tw/)在线报名。
14、inlay:观画:亨利·贝尔坦与十八世纪法国的中国图像
主 讲 人:Dr. John Finlay(近代与当代中国研究中心(CECMC)
地 点:中研院近史所档案馆中型会议室(台北市南港区研究院路二段128号)
主办单位:中研院近史所
连结网址:http://www.mh.sinica.edu.tw/Activities.aspx
15、明清研究国际学术交流工作坊
地 点:中研院近史所档案馆第2会议室(台北市南港区研究院路2段128号)
主办单位: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明清研究推动委员会
连结网址:http://www.mh.sinica.edu.tw/Activities.aspx
内容简介:
7月21日
9:10-10:40
【寻找地方声音:明清时期帝国法律秩序在地方社会的适用】
主持人:姜永琳(Associate Professor, East Asian Languages and Cultures, Bryn Mawr College)
谈判的秩序:明朝西南边疆地区的中央——地方法律互动关系(姜永琳)
晚明时期中华帝国在地方校规中对「祖制」的适用(吴艳红,浙江大学历史系教授)
平衡商业与政治间的风险:十八至十九世纪间苏州和重庆地区的商务纠纷(邱澎生,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教授)
评论人:尤陈俊(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11:00-12:30
【旧章回,新媒介:明清小说与当代媒体文化】
主持人:胡晓真(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研究员兼所长)
非人之人性:白蛇的三重越界(罗靓,Associate Professor, Modern and Classical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s and Cultures Department, Kentucky University)
从雕版绣像到音乐视频:跨媒体制作中的林黛玉(吴逸仙,Assistant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Foreign Languages & Literatures, The City University of New York)
石碑游戏:《水浒传》及《幻想水浒传》比较研究初探(Paize Keulemans, Assistant Professor, East Asian Studies Department, Princeton University)
评论人:Teri Silvio (Associate Research Fellow,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14:00-15:40
【文士儒者的著述世界】
「明清的思想世界与东亚」研究工作坊之缘起、活动与展望(沈享民,东吴大学哲学系副教授)
「近世儒学与社会研究工作坊」介绍(杨正显,国立台湾海洋大学人文社会教学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
古文辞派于民歌:无名的作者身份(高野実,Ph.D. Student, the Department of Asian Studies,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大海一味:明末清初渡日华僧著述的初步考察(刘家幸,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博士后研究人员)
16:00-17:40
【明清的小说与性别】
主持人:黄克武(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特聘研究员)
「英雄」重写为「败雄」:《水浒传》与《金瓶梅》中武松角色描写新探(林子龙,Ph.D. Student, Department of East Asian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rvine)
《西游记》中孙悟空情欲之再审视(郝稷,Assistant Professor, the Modern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s Department, College of the Holy Cross)
拙情华梦(谭彦冰,Ph.D. Candidate in Chinese and Comparative Literature, East Asian Languages and Cultures Department, 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 Louis)
「以谁之名」?清代台湾妇女与家族认同(衣若兰,国立台湾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
7月22日
9:10-10:40
【清代社会史研究新探】
主持人:谢国兴(中央研究院台湾史研究所研究员兼所长)
家选兵与八旗身份在十八世纪中叶的变化(David Porter,Ph.D. Candidate in East Asian Languages and Civilizations, the Graduate School of Arts and Sciences, Harvard University)
社会控制与民间力量之间:清代民间枪支的流通与管控之演变,1781-1911(段磊,Ph.D. Candidate, Department of History, Maxwell School, Syracuse University)
如何论证清代的社会行为:以打胎问题为中心(Matthew H. Sommer, Professor of Chinese History, Stanford University)
清代台湾的族群政治:与新清史和华南学派的初步对话(林文凯,中央研究院台湾史研究所副研究员)
11:00-12:30
【回收与再制:明代末叶文本的生产与再生产】
主持人:巫仁恕(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谁杀了《御世仁风》的校订?试解读一部十七世纪图文并茂的皇家读物(Scarlett Jang,Professor of Art History, Art Department, Williams College)
息讼歌的出版和传播(Joseph Dennis,Associate Professor, History Department,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at Madison)
改写历史:陈建《皇明通纪》的出版与再版(Peter Ditmanson,Senior Research Fellow, Pembroke College, University of Oxford)
14:00-15:40
【中外文化交流与宗教实践】
主持人:王正华(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员)
图绘长崎:从南蛮屏风到唐兰馆图(林丽江,国立台湾师范大学教授兼所长)
奕譞与梁时泰:一本1888年相册中的王府与园林照片(徐婷婷,Ph.D. Student, Department of Art History, University of Chicago)
基督徒与中国于晚明和中晚清的相会(Murray A. Rubinstein, Senior Research Scholar, the Weatherhead East Asian Institute, Columbia University)
陈道士的书箱:阅读实践与文本知识在乡村的传播(李仁渊,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助研究员)
16:00-17:00
【数据库介绍】
主持人:赖毓芝(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员)
中研院史语所藏内阁大库明清档案数据库(王健美,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明清档案工作室编纂组组长)
简介中研院近史所藏清代数据库(王士铭,国立清华大学历史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文章分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