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语典育化名士情怀故事二则
《尚书》是最早的儒家经典,又称《书》或《书经》,是关于上古的史书。它一直被视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哲学经典,既是帝王的教科书,又是贵族子弟及士大夫必修的“大经大法”。《尚书》中有一个重要人物是周公,一生功绩被概括为: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乐,七年致政成王。周公的思想人格成为后世的楷模,比如说会稽名士中的王羲之和陆游。
书圣王羲之为何字曰“逸少”
《无逸》是《尚书》中的一篇,逸,是安乐享受。周公把王位彻底交给了成王,还是不断向成王提出告诫,最有名的是《无逸》,集中表达了禁止荒淫的思想。开宗明义提出:“君子所其无逸。知稼樯之艰难?”这是全文的主题和论述的核心。周公告诫后代:不许放纵“于观、于逸、于游、于田(田猎)”,不能宽容自己姑且现在享乐一下,不要象夏桀与商纣那样迷乱于酒色之中。他还警示:如果不听,就会变乱先王正法,招致民众的怨恨与诅咒。有人告诉说:“小人恨你、骂你。”要说自己有错误,深自省察,不许含怒,不许乱杀无辜,乱罚无罪。不然,相同的怨忿集中到你一个人身上,那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周公所说的深入底层,关心民间疾苦,以“无逸”自警或用来教育后代当然是对的。而历朝历代的历史已经证明:王室成员“生则逸”是必然的,由“逸”而失国也是必然的。后来的《孟子》就明确提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书圣王羲之以“逸少”为字,自然是知书明理的,其实就是《无逸》的翻版。他是在自警:不要贪图安逸,必须艰苦磨练。出身于两晋的名门望族的王羲之,有自述为证:“羲之少学卫夫人书,将谓大能;及渡江北游名山,比见李斯、曹喜等书;又之许下,见钟爵、梁鹄书;又之洛下,见蔡邕《石经》三体书;又于从兄洽处,见张昶《华岳碑》,始知学卫夫人书,徒费年月耳。……遂改本师,仍于众碑学习焉。”从这段话可以看到王羲之不断开拓视野、广闻博取、探源明理的经历和用心。王羲之不曾在前人脚下盘泥,依样画着葫芦,而是要运用自己的心手,使古人为我服务,不泥于古,不背乎今。他把平生从博览所得秦汉篆隶的各种不同笔法妙用,悉数融入于真行草体中去,遂形成了他那个时代最佳体势,推陈出新,更为后代开辟了新的天地。这是王羲之“兼撮众法,备成一家”而受人推崇的缘故。磨练是催化剂,激励人们攀向一座座高峰;安乐是迷魂汤,诱惑人们坠入万丈深渊,万劫不复。我们要时刻警惕意志衰退、贪图享受、不求进取的不良思想,始终保持精神状态,迎难而上,奋发有为。
诗魂陆游为何咏叹“黄縢”
《尚书》中的《金縢》是一个传奇故事,縢,是用来包扎的绳索。周武王在灭商后的第二年患了重病,周公专门建了一座祭坛,向历代先王祷告:“先王在天之灵,如果你们需要侍奉的话,一定不要让长孙姬发来,因为他在人世间还承担着安定四方的重大责任。让我来吧,我比他多才多艺,能够把你们侍奉得更好。”言下之意,自己愿意代武王去死。周公就把祷告的文书放在一只用金丝绳封札的匣子中。孰料第二天,武王的病就好了。后来年幼的成王继位,周公亲自摄政,成了事实上的主政者。管叔等人就散布谣言,说周公将“不利于”成王,并在东部发动了骚乱。周公带兵东征,两年之间就把管叔及其叛乱者抓获了。因为流言蜚语,成王对周公有一些误解,虽未尽释对周公的怀疑,但也没敢责备周公。直到打开金縢见匣中之书,才彻底悔悟,明白了周公往日“勤劳王家”的良苦用心,认为天象大变也是“动威以彰周公之德”。“金縢”一语,象征着圣人周公的仁爱忠诚是深藏不露、矢志不渝的。
诗魂陆游的《钗头凤》词里有:“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其中的“黄縢”一语正是化用了《金縢》的典故。陆游和唐琬结婚,过上了令人羡慕的幸福生活。可是两年后,便在陆游母亲的强烈要求下离婚了。唐琬是陆游母亲的亲侄女,却偏偏不被喜欢。可是,他们是真心相爱的,陆游放不下过去和唐琬的一切,忘不掉两个人曾经的海誓山盟。陆游对爱情的忠贞也是深藏不露的,他在效仿周公的“金縢”,用“黄縢”包扎封存的酒也是一种诚挚的象征。陆游27岁写下《钗头凤》词,一直到84岁所吟《春游》诗,其中几度重游沈园,念念不忘亲人,一生执著爱恋。且看这些诗句:“林亭感旧空回首,泉路凭谁说断肠”;“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沈园》)。试问谁能不动情,乃至催人泪下吗?《诗经》曰:“心乎爱矣,遐不谓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周公对武王也好,陆游对唐琬也好,这种用金縢(黄縢)来“中心藏之”的隐忍之爱,是不需要表白的。虽无数次在心中徘徊往复,却不能形之于色,宣之于口,于是百转千折,至死不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