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中文系成功举办田野调查与记音规范学术研讨会
国际音标自1888 年诞生起,迄今将近130年。时至今天,中国语言学界已经成为国际音标的最大用户。尽管国际音标不断修订,而且坚持遵循“一音一符”的严格标准,但是国际音标制定的时候,东亚语言的一些特有的语音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如舌尖元音、舌叶元音、松紧元音、假声、嘎裂声等,有必要对国际音标表作出修正与补充。此外,在数据库中使用国际音标,还需要特殊的记音规范,对此国际语音学会也还没有作出明确的规定。近年来,全国各地纷纷建立语音数据库,如果没有面向数据库的严格记音规范,数字材料的开放共享,将会碰到严重的问题。基于以上形势,2016年6月11日至12日,中山大学中文系和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在广州联合举办了田野调查与记音规范学术研讨会。来自北京、上海、天津、南京、厦门、长沙、香港及本市近二十所著名高校及研究机构的三十几名语言学者聚集中山大学中文堂,针对田野调查及记音规范的现实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两天的会议分别由中文系庄初升教授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麦耘研究员主持。
首先,潘悟云教授提出了一个面向计算机处理的记音规范方案供会议讨论,涉及到上标式样的音标、浊送气符号、音姿性符号、作介音的近音符号、清化符号的位置、长短元音符号、松紧元音符号等十几个问题,讨论过程中有的问题取得了一致的意见,有的问题则争论不休,只能暂时搁置。其次,就潘悟云教授的方案没有专门涉及的问题,如舌叶元音的类型、前滑音和后滑音、唇化软腭音的类型、假声和嘎裂声的类型、鼻化元音的类型、急降调和缓降调等,以及语音学、音系学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如元音和辅音的分界、调位标音的多可能性、音节的内涵等,都逐一展开热烈的讨论,有的问题甚至引发激烈的辩论。最后,潘悟云教授和庄初升教授分别对这次会议所取得的成果进行总结,也听取了各位专家提出的不足,以便下次会议改进。(丁沾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