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台主要汉学出版物近期目录(三十二)
23、道德除害传:清末基督徒时新小说选
时 间:2015年12月
作 者:李景山等 着,黎子鹏 编注
出版单位:台北:橄榄华宣出版社
内容简介:
一八九五年四月,清廷于中日甲午战争惨败后,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当时国内的愤怒情绪沸腾,富国救亡之声四起。同年六月,传教士傅兰雅(John Fryer, 1839-1928)于《万国公报》刊登征文启事,以「三弊」为题:即鸦片、时文和缠足,企望广征文人意见为中国的社会问题寻求良方。征文比赛结束后,从中国各地收到稿件共一六二份,但当时这些文章并没有出版,稿件被傅兰雅带往美国柏克莱大学……
一个世纪过后,这批稿件偶然再见光明,本书由香港中文大学黎子鹏教授进行编注,从中挑选几篇基于基督教救世思想而创作的小说,带领各位读者一同对这些弥足珍贵的遗世之作详尽剖析,有关其历史地位、文学意义,以及当时中国基督徒的思想反映。
在一百多年后的今天,将当时文人对时弊的怒吼,以全新的眼光重新编着,并将内文加上注解释义,藉此,我们得以对中国近代小说的兴起和发展,以及基督教与中国近代文学的关系得到进一步理解,也能呈现中国基督教文学在晚清时期的面貌和贡献,对照当时俗体文学,融合基督教思想并发之小说创意。
编注者简介:
黎子鹏,英国牛津大学哲学博士,现任香港中文大学文化及宗教研究系副教授、哈佛燕京学社访问学人(2015~2016)。研究领域包括汉语基督教文学、中国小说与宗教文化、宗教文学翻译等。
专著有 Negotiating Religious Gaps: The Enterprise of Translating Christian Tracts by Protestant Missionaries in Nineteenth-century China (2012)、《经典的转生——晚清〈天路历程〉汉译研究》(2012);编着有《晚清基督教叙事文学选粹》(2012)、《赎罪之道传——郭实猎基督教小说集》(2013)、《中国基督教文字事业编年史(1860-1911)》(2015);论文发表于多份国际期刊。曾获香港中文大学「卓越研究奬」(2011)及「文学院杰出教学奬」(2010、2011、2013、2014)。
报导者:张玮哲(橄榄华宣出版社)
24、殖民地台湾近代教育的镜像:一九三○年代台湾的教育与社会
时 间:2015年12月
作 者:许佩贤 着
出版单位:台北:卫城出版
内容简介:
第一部台湾民众的教育想望
第1章 公学校教师的发达之路及其限制
第2章 公学校毕业生的社会史意义
第3章 实业补习学校的成立与台湾社会的教育欲求
第4章 「爱乡心」与「爱国心」的交错
第二部殖民政府的教育总动员
第5章 战争时期的台湾教育会
第6章 做为机关装置的收音机体操
第7章 战争时期的身体动员与健民运动
第8章 日治末期义务教育与国民学校制度的展开
25、民国三十四年之蒋介石先生(一套2册)
时 间:2015年11月
作 者:国立政治大学人文中心 编
出版单位:台北:政大出版社
内容简介:
本丛书系根据国史馆出版之《蒋中正总统档案—事略稿本》第一至八十二册,重新缮打、标号、校正与排版,并经专家学者审定,以便阅读、查考。《事略稿本》除摘录蒋中正个人日记、反省录与讲演词外,更大量节录函电、公文、重要外交会谈及条约内容等,数据内容丰富翔实,诚为了解中国现代史之一手档案史料。本册为民国三十四年之《事略稿本》,这一年正是同盟国战胜轴心国关键性的一年,收录之史料有助于吾人理解抗战胜利前后蒋中正的反攻军事部署、国共问题、中美英苏等国的外交折冲和国内外情势的演变。
26、改变中国宗教的五十年,1898-1948
时 间:2015年11月
作 者:康豹、高万桑
出版单位: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内容简介:
导论(康豹、高万桑)
【地方民间信仰的转型】
近代中国之寺庙破坏运动:以江浙地区为讨论中心(康豹)
清季温州地区的庙产办学(祁刚)
晚清及民国时期江南地区的迎神赛会(高万桑)
城隍神与近代温州地方政治——以1949 年黄式苏当城隍为讨论中心(罗士杰)
论道院在香港建立之契机及其与港、星天清草堂之关系(游子安)
【宗教知识的产生】
由1900–1937 年间《花名宝卷》的刊刻看中国二十世纪初出版文化与民间信仰及俗文学之关系(白若思)
平衡功德与利益——上海佛学书局股份有限公司的经历(史瑞戈)
八德:近代中国救世团体的道德类目与实践(范纯武)
清末民国时期上海的宗教出版概观:以佛道教为中心(吴亚魁)
【近代菁英的宗教生活】
打造现代都市的佛教身分认同——以1920年代上海的世界佛教居士林为例(江建明)
在菁英弟子与念佛大众之间——民国时期印光法师净土运动的社会紧张(杨凯里)
「护生」与「禁屠」:1930年代上海的动物保护与佛教运动(潘淑华)
近代湖社与寺院的互动:以上海寿圣庵事件为中心(刘文星)
佛教、政治与都市社会:以民国静安寺汉奸和尚案为中心的探讨(付海晏)
27、从民权到威权:孙中山的训政思想与转折,兼论党人继志述事
时 间:2015年11月
作 者:张朋园 着
出版单位: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内容简介:
中研院近史所退休研究员张朋园着《从民权到威权:孙中山的训政思想与转折,兼论党人继志述事》已出版。这是一本政治史及思想史的力作。长时间以来,此类研究在近代史学界已不多见,作者逆风而行,提出新颖观点,极为难能可贵。
这篇专作有几个引人的特色:第一,作者对中国近代政治民主化的过程与历史经验,极为关怀。作者对西方议会政治、精英主义十分娴熟,认定中国走上民主政治才是正途,这条路要走顺畅得靠议会、靠地方自治、靠政党、靠怀有热情成熟的知识分子努力才能见其功。第二,近代中国与西方接触,当然无可避免,包括清末民初的革命党人,很难没有欧风、美雨、日晒的影响。作者对中文材料的掌握,英文著作及西方民主政治历史发展、理论,多能融会贯通,左右逢源,对中外历史发展作出的比较因而十分精彩。第三,讨论思想发展,一定得放在长时段中进行观察,作者将孙中山及其追随者连成一气,进行考察,用意在此,也的确使读者读过全文后,很快掌握国民党人的政治理念、政治措施及民主政治相关发展困境之来龙与去脉。第四,作者对晚清与民国政治、思想史造诣不凡,因此分析、评论历史问题,多中肯棨,说前人所未说,新义迭出,文字流畅优美,令人佩服。
28、台湾海洋文化的吸取、转承与发展
时 间:2015年11月
作 者:蔡石山 主编
出版单位:新竹:国立交通大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
序(蔡石山)
后进发展国家的科技硅岛迷思(潘美玲)
Carl Schmitt的民主病理学与台湾解严后政治的反思(胡正光)
活在例外状态之中:论50年代台湾政治犯的社会排除(柯朝钦)
从《人间》到底层、到民间:论关晓荣《八尺门手札》与张咏捷《食物恋》(彭明伟)
台湾建筑发展趋势:以台湾建筑奖2005年至2010年为例(谢淳钰、张基义)
1990前台湾女子足球的国际交流(张生平)
潘皇龙与钱南章1980年代至今的跨文化音乐创作初探(宋育任)
台湾原住民作家的山海文学做为「第四世界」的发声(洪铭水)
人类学学识、影像展演/介入与公共策略:民族志影展在台湾(林文玲)
跨文化接触:天主教耶稣会士的新竹经验(林文玲)
台中市街道的空间布局与命名的政治(黄雯娟)
Taiganban(台干班)Life Stories and Entangled Colonialities: The Corps of Chines Police Cadres, 1945-1949(蔡慧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