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人小令鉴赏之三

【双调】拨不断·咏大鱼 王和卿

  胜神鳌,夯风涛,脊梁上轻负着蓬莱岛。
  万里夕阳锦背高,翻身犹恨东洋小。太公怎钓?

  王和卿,生卒年字号不详,大名(今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人。元人钟嗣成《录鬼簿》将其列为“前辈名公”。但各本称呼不同,天一阁本称为“王和卿学士”,孟称舜本却称他为“散人”。从现存资料来看,为关汉卿同时代人,比关汉卿早卒。病因可能是鼻腔脓肿。据元人陶宗仪《南村辍耕录》,与关汉卿相友善,卒时关汉卿曾往吊。为人诙谐佻达,经常讥谑关汉卿而关无法应对取胜。《南村辍耕录》记载说:王和卿突然“坐逝,而鼻垂双涕尺余。人皆欤骇”。关汉卿前来吊唁,询问为何此状?周围人说,这就是佛家说的“坐化”。又问为何鼻涕拖下尺余,回答说这是“玉筋”。关汉卿说:“你们不知道,这不是玉筋,是‘嗓’”。“嗓”是元人口语:“凡六畜劳伤,则鼻中常流脓水,谓之嗓病”;又将“爱讦人之短者,亦谓之‘嗓’”。所以众人听后笑着说:“你被王和卿轻侮半世,死后方才还得一筹”

  王和卿现存散曲作品现存小令二十多首,套数一套,以及两个残套,见于《太平乐府》、《阳春白雪》、《词林摘艳》等集中。

20160501_003

王和卿 大鱼:胜神鳌,夯风涛

  王和卿是个非常富有特色的散曲作家,善于吸取民间生动口语,有比浓厚的俗谣俚曲色彩,而且非常富有想象力。如其代表作【仙吕·醉中天·咏大蝴蝶】,以超人意表的想象,描绘一只把“三百座名园一采一个空”,而且只要“轻轻飞动,把卖花人扇过桥东”的大蝴蝶,作为元代书会才人的风流写照。这种想象力也给王和卿的散曲带来极大荣誉,被元人陶宗仪的《南村辍耕录》,明代蒋一葵《尧山堂外纪》、王骥德《曲律》和胡应麟《庄岳委谭》等多处称引,称其“由是其名益著”

  但王和卿滑稽佻达以及玩世不恭的生活态度在其散曲作品中也多有显露,尤其像【天净纱·咏秃】、【拨不断·妓浴房中被打】以及【仙吕·醉扶归】嫖妓的情形,带有浓厚的俳优习气、低俗格调

  这里选的【双调·拨不断·咏大鱼】和【仙吕·醉中天·咏大蝴蝶】一样,都是王和卿的代表作,充分表露出他的浪漫才华和丰富想象力。只不过在“咏大蝴蝶”中,作者既没有写蝴蝶绚烂多彩的丽质,也没有写它翩翩迎风的舞姿,而是紧扣一个“大”字,透过一些细节,多角度地进行夸张。而这首“咏大鱼”则相反,作者通过烘托、渲染,极力夸张大鱼的风采神韵,既夸其形又摹其神。从这个角度来说,“咏大鱼”并不比“咏大蝴蝶”逊色。下面对其艺术成就作一简析:

  关于大鱼的想象,始作俑者应推庄子。他在《逍遥游》中为我们虚构了一个硕大无朋的北海之鲲。王和卿笔下的大鱼,显然是受了庄子《逍遥游》的启发。但仅仅是启发而不是因袭,因为两者的表现手法并不一样:庄子是对大鱼进行直接描绘:“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王和卿则是用“神鳌”、“蓬莱岛”、“东洋”来进行侧面的烘托和陪衬,是间接的夸饰。据《列子·汤问》篇:渤海之东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神山,随着波涛上下往还。天帝担心它们流没,遂命十五只巨鳌轮流背负三山去搏击风涛。《列子·汤问》篇是十五只神鳌背负三岛,王和卿笔下的大鱼只需一只,而且还是“轻负”,其力之大,其体之庞,当然超过了先秦神话中的巨鳌,所以曲中说它是“胜神鳌”。这只大鱼比起庄子《逍遥游》的中的鲲鹏,也似乎更大一些。因为鲲之大,虽“不知其几千里也”,但毕竟还有个具体的限数——几千里。而王和卿曲中的大鱼,背上却载着蓬莱仙岛,它有多大就要发挥读者的想象力了。当然,曲中的大鱼似乎也有个限数:鱼在万里夕阳下,纳身于东洋之中。但唯其有限数,却将鱼无限地夸大了。因为大鱼在万里夕阳下高耸锦背,夕阳照到哪里,哪里就可见大鱼庞大的身躯。夕阳之大,何止万里?大鱼当然也就不止万里。再者,大鱼虽纳身东洋却不能翻身——“翻身犹恨东洋小”!而《逍遥游》中的鲲却可以在北海中自由游泳,而且从北溟游到南溟,孰大孰小,自在不言之中。前人论诗,有实写虚写之别。所谓实写就是具体描述,即使夸大、缩小也有个具体限数。所谓虚写就是侧面烘托和映衬,让人们在比衬中觉其大小媸妍。前人论诗,多认为虚写更有余地、更富余味。从王和卿这种描写大鱼的手法来看,此说也不无道理!

  另外,“万里夕阳锦背高”与上句“夯风涛”其作用也不仅仅是为了烘托和陪衬大鱼之庞大,也渲染了大鱼的风采和神韵。试想一下:万里夕阳下,大鱼的锦背高耸于东洋之上,鱼鳞在夕阳下五彩斑斓。风涛撞击其上,砰然訇响,朵朵雪浪花开放在红光闪闪的锦背周围。动与静,白与红、细碎与硕大,构成一幅何等壮观的画图。大鱼的风采和神韵,从中也就自然流露出来。

  最后一句“太公怎钓?”也很出彩。中国古代神话中,兽与神的关系总是神降服兽,兽受制于神。如南海观音莲台下的大鱼,太上老君座下的青牛,文殊菩萨坐骑青毛狮子,普贤菩萨的坐骑白象无不如此。但此曲中却是神奈何不得兽——“太公怎钓?”。更何况,姜太公还是众神之神。在《封神演义》中他斩将封神,简直是神的缔造者,但面对大鱼却束手无策。从表现角度看又是从大鱼的角度,有几分揶揄;对太公来说,则有几分无奈。风格幽默而俏皮。如果说曲的前几句主要是体现王和卿想象奇特、富于夸张特色的话,那么这句则体现了他笔调幽默、造语诙谐的特色。我们知道,元曲最大的特色就是它幽默调侃的风格和尖新俚俗的语言,即历代曲论家津津乐道的“蛤蜊味”和“蒜酪味”。从王和卿的代表作【拨不断·咏大鱼】和【仙吕·醉中天·咏大蝴蝶】的创作风格和语言特色来看,元曲经过元好问、杨果等人的奠基和由词到曲的过渡,到了王和卿等人的笔下,元曲的主体特色已经成型,在经过关汉卿、马致远、王实甫、白朴等元曲大家的不断开拓创新、完备,元曲已从涓涓细流变成滔滔江河,元曲终于以它特有的风格和语言,与诗、词鼎足而三,成为中国古代韵文主要的表现形式和民族的骄傲!

  最后一个问题是:王和卿为什么要虚构这么一条硕大无朋的大鱼呢?换句话说,这条大鱼的具体内涵和象征意义是什么呢?如果说,一千多年前的庄子虚构这条大鱼是要证明“万物皆有所待”,,只有摆脱一切拘囚,才能达到逍遥游之境。那么,一千多年后的王和卿肯定也有他的创作旨归。我以为作者笔下这条硕大无朋、又不受拘管(包括诸神之神太公望)的大鱼,很可能是包括作者在内的元初文人放浪形骸又无拘无束生活状况的写照。或者说,是他们要求摆脱拘束、要求自由挥洒的主观愿望和精神追求。就像王和卿的友人关汉卿在【南吕·一枝花·不服老】中所做的表白:“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恁子弟每谁教你钻入他锄不断、斫不下、解不开、顿不脱、慢腾腾千层锦套头?我玩的是梁园月,饮的是东京酒,赏的是洛阳花,攀的是章台柳。我也会围棋、会蹴踘、会打围、会插科、会歌舞、会吹弹、会咽作、会吟诗、会双陆。你便是落了我牙、歪了我嘴、瘸了我腿、折了我手,天赐与我这几般儿歹症候,尚兀自不肯休!则除是阎王亲自唤,神鬼自来勾。三魂归地府,七魄丧冥幽。天哪!那其间才不向烟花路儿上走!”这种情绪的宣泄和愿望的产生,自然与元初的社会政治有关:由于元初统治者对儒学的轻蔑和科举的废止,一批有才华也有志向的文人找不到进身之阶也无法施展自己的才华。他们只能浪迹江湖,杂处市井甚至烟花柳巷之中,“面傅粉墨,躬践排场,偶倡优而不辞”(钟嗣成《录鬼簿》),关汉卿的【南吕·一枝花·不服老】,盍西村的【小桃红】以及王和卿的【双调·拨不断·咏大鱼】和【仙吕·醉中天·咏大蝴蝶】,皆是以“调笑陶写”为武器,向那个压抑人才、毁灭人才的社会发出一声呐喊,投去悲壮的一击。尽管投掷的姿态也许不那么刚劲和正确;呐喊声中也带有夸饰和调笑,但其内心世界,应当是很焦灼、很悲愤的。

  附

《南村辍耕录》卷二十三 元·陶宗仪

  大名王和卿、滑稽挑达,传播四方。中统初,燕市有一蝴蝶,其大异常,王赋醉中天小令云“挣破庄周梦,两翅驾东风。三百处名园,一采一个空。难道风流种,唬杀寻芳密蜂。轻轻的飞动,卖花人扇过桥东”由是其名益著。时有关汉卿者,亦…虽极意还答,终不能胜。王忽坐逝,而鼻垂双涕尺余。人皆欤骇。关来吊唁,询其由,或对云“此释家所谓坐化也”复问鼻悬何物,又对云“此玉筋也”关云“我道你不识,不是玉筋,是嗓”咸发一笑。或戏关云“你被王和卿轻侮半世,死后方才还得一筹”凡六畜劳伤,则鼻中常流脓水,谓之嗓病。又爱讦人之短者,亦谓之嗓,故云尔。

《尧山堂外纪》卷六十八 明·蒋一葵

  王和卿,大都人,关汉卿同时。和卿数讥谑关,关虽极意还答,终不能胜。王忽坐逝,而鼻垂双涕尺余,人皆叹骇。关来吊唁,询其由。或对云:“此释家所谓坐化也”。复问“鼻悬何物?”又对云:“此玉箸也”。关云:“我道你不识。不是玉箸是嗓”。咸发一笑。或戏关云:“你被王和卿轻侮半世,死后方才还得一筹”。凡六畜劳伤,则鼻中常流脓水,谓之嗓病。又,爱讦人之短者,亦谓之嗓。故云。

  王和卿滑稽挑达,传播四方。中统初,燕市有一蝴蝶,其大异常,王赋《醉中天》小令云:“挣破庄周梦,两翅驾东风。三百处名园,一采一个空。难道风流种,吓杀寻芳密蜂。轻轻的飞动,卖花人,扇过桥东”。由是其名益著。

《庄岳委谭》卷下 明·胡应麟

  陶氏《辍耕录》云:大名王和卿,滑稽挑达播四方。中统初,燕市有一蝴蝶,其大异常,王赋《醉中天》云“挣破庄周梦,两翅驾东风。三百处名园一采一个空,难道风流种,諕杀寻芳蜜蜂。轻轻的飞动,卖花人搧过桥东”由是名益著。

《曲律》卷三 明·王骥德

  咏物毋得骂题,却要开口便见是何物。不贵说体,只贵说用。佛家所谓不即不离,是相非相,只于牝牡骊黄之外,约略写其风韵,令人仿佛中如灯镜传影,了然目中,却摸捉不得,方是妙手。元人王和卿《咏大蝴蝶》“挣破庄周梦,两翅驾东风。三百座名园一采一个空。谁道风流种。唬杀寻芳的蜜蜂,轻轻飞动,把卖花人搧过桥东”只起一句,便知是大蝴蝶,下文势如破竹,却无一句不是俊语。

  王和卿散曲作品:

  天净纱·咏秃:“笠儿深掩过双肩,头巾牢抹到眉边。疑款的把笠檐儿试掀。连荒道一句:君子人,不见头面”;

  天净纱·咏秃拨不断·妓浴房中被打:“假胡伶骋聪明。你本待洗腌臜,到惹得不干净。精尻上,匀排七道青。扇圈大膏药刚糊定,早难道外宣无病”;

  仙吕·醉扶归:“我嘴揾着他狄髻,他背靠着我胸皮。早难道香腮左右偎,则索项窝里长吁气。一夜何曾见他面皮?则是看一宿牙梳背;

  仙吕·醉中天·别情:“瘦了重加瘦,愁上更添愁。沈瘦潘愁何日休,削

  减风流旧。一自巫娥去后,云平楚岫,玉箫声断南楼”。

  中吕·阳春曲·题情:“情粘骨髓难揩洗,病在膏肓怎疗治?相思何日会佳期?我共你,相见一般医。

  商调·百字知秋令:“绛蜡残半明不灭寒灰看时看节落,沉烟烬细里末,里微分间即里渐里消。碧纱窗外风弄雨昔留昔零打芭蕉,恼碎芳心近砌下啾啾唧唧寒蛩闹,惊回幽梦丁丁当当檐间铁马敲。半欹单枕乞留乞良捱彻今宵,只被这一弄儿凄凉断送的愁人登时间病了”。

  

Comments are clos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