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淮盐商的富雅兴衰
只有到扬州,才能触摸到两淮盐业的业脉,才能真实地感受到两淮盐商的富与雅、兴与衰。
那里有一座个园,一座汪氏小苑;前者早有名气,占地34亩;后者近年名气很旺,有三千平方米。前者是盐总黄至筠的家宅,与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和苏州拙政园一起,被称为中国四大名园;后者是盐商汪竹铭的宅第,有屋九十有七,如山西乔家大院一般古朴典雅。有这么好的清代建筑承载着两淮盐业的故事,你不能不心动。
两淮盐业兴
两淮盐场指长江口北岸起,沿海岸线而北至山东交界沿海一带的广褒八百里的盐场。两淮地区盐业从西汉吴王刘濞“诱天下亡人煮海水为盐”起,鼎盛于清代康、乾两朝(康熙三年,全国盐税就达274万余两),到民初没落,有两千年的历史,还造就了一句民谚:“两淮盐,天下咸。”
扬州,是大运河的发源地,也是得利于大运河而发达的城市之一。她地处长江、淮河与运河的交汇点,便成为两淮盐的管理和最大的集运中心。在扬州汪氏小苑里,有《清代两淮盐政与盐商》展览。从展览中可以看到,清代两淮共有23个盐场,其中淮南20个,淮北3个。从制盐方法上分,淮南盐为锅煎盐,而淮北盐为池滩晒盐。两淮盐行销规定区域为六省,即江苏、安徽、河南、江西、湖北和湖南。盐行销时分“纲引”和“食引”两种,“纲引”是将盐卖到远离产地的地方,“每引斤轻课重”;“食引”是将盐卖到产盐地附近的地方,“每引斤重课轻”。其中淮北“纲引盐”主要供应六府:即凤阳、庐州、颖州、六安、泗州、滁州。“食引盐”主要供应二府一州,即淮安府、徐州府和海州。清代在扬州设立两淮巡盐察院署和两淮都转盐运使司。两淮都转盐运使司的长官称两淮都转盐运使,或运司使,从三品,盐运使具体掌管食盐运销、征税、钱粮支兑拨解以及缉私等,下设通州、泰州、淮安三个分司,淮安分司管理淮北盐。淮北盐,由新浦、板浦、燕尾港、陈家港等处盐场,通过盐河将盐运到淮安。明代盐运分司和批验所设在淮安涟水,明代中期转淮安河下,河下便成了淮北盐集散地和盐商居住地,也产生了一批大盐商,建筑了新安、江西、湖南等会馆。可惜的是,明代盐商建筑能保留下来的已不多了。清朝道光年间,从淮阴西坝到淮安河下这段盐河河道淤塞,淮北盐集散地就改在了淮阴西坝。
富与雅
扬州盐商是很富的。史载,扬州盐商个人的财富最高达千万两,最少的也有一二百万两,总资本有七八千万两,相比乾隆三十七年中央库存银为七千八百余万两,中央一年财政收入四千余万两,扬州盐商之富可见一斑。康熙时,治河经费不足,扬州盐商一次就捐出300万两,得康熙帝垂青;乾隆首次南巡,扬州盐商捐银100万两为其修行宫,乾隆当即给多名盐商封官加爵。嘉庆年间,扬州盐商鲍淑芳捐出大笔银子作为镇压白莲教起义的军费,因而得到盐运使头衔。
富而有义,富而优雅,可以说是扬州盐商的特点。扬州文人有病无钱,可住在盐商家中养病;不少盐商自己都有书集传世;盐商中有捐钱重修梅花书院、扬州府学的,有捐银购买一千五百亩学田助学的,有捐资在扬州12门各设义学一所的,还有开办书院培育人才的。而个园和汪氏小苑则是现存28座盐商建筑的文化学养的印证。
“个”是竹的意思。个园的主人黄至筠喜竹。34亩的个园,三分之一是竹,三分之一是石,还有三分之一是屋。园中竹的品种极多,龟甲竹、斑竹、金镶玉竹、玉镶金竹、慈孝竹、佛肚竹、方竹、辣韭竹、高节竹、紫竹、黄皮刚竹、小琴丝竹、毛花竹、金明竹等共有60多个品种,占地达一万两千平方米。加上花园小径,丑石天桥,把竹子的“正直、虚心、气节”的品格发挥到极致。“高节人相重,虚心世所知”,从竹林中走过,人便像得到一次沐浴。
汪氏小苑则以“小船”为特色。贩盐必有船,汪家利用一条一头宽一头尖的小巷把它做成了一只船。船上有厅,供文化活动之用。船边用砖和卵石砌出水波,小船就在旱地里漂了起来。四个花园拱卫宅子的四角,宅子分东、中、西三纵建起,一个大宅就成了远航的巨轮,将人生的立意建筑得十分高远。
衰落的思考
盐商暴富,富于垄断。人人天天都离不开盐,国家便垄断了盐业的经营——实行纲盐制。国家每年定出可销售的指标(纲),招标认购。这种做法一方面保证了国家的收入,一方面也造成了垄断“企业”——盐总。清顺治年间,盐政衙门于盐商中选数十人为总商,他们负责将应交国家的盐税及管理费等缴齐,这样他们就得到了各路盐的总经销权利,开始行运包销食盐的业务,并借垄断获得高额利润,暴富起来。
道光年间,国家想再增加税收,两江总督兼管两淮盐政陶澍便打破垄断体制,改掉纲盐制,实行票盐制,即人人交税就可得票,有票即可贩盐,行销地点也不予以限定。一时间,人人有权贩盐,有小本即可贩盐,国家税收增加了,小民也得到实惠,而没有了垄断权的大小盐总们,走向了衰败。
同样是富国,是让一小部分人暴富还是让大多数人共同小康,看着汪氏小苑里的展览,我思索着,久久不愿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