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台近期国学类学术讲座(九)

23、【展覽】貴似晨星——清宮傳世12至14世紀青瓷特展

20160313_052

時  間:2015年12月25日至2017年4月18日
地  點:國立故宮博物院203陳列室(臺北市士林區至善路二段221號)
主辦單位:國立故宮博物院
聯 絡 人:Tel: 886-(2)-28812021
連結網址:http://www.npm.gov.tw/zh-TW/Article.aspx?sNo=04006774

內容簡介:

乾隆皇帝的御製詩中,常以「少貴似晨星」、「晨星真可貴」等,形容文物的珍貴稀有。尤其有「趙宋官窯晨星看」一句,可知乾隆皇帝珍視如寶貝的文物正是宋朝官窯瓷器。

所謂宋朝官窯,藉由文獻的記載,可知是指北宋官窯,南宋修內司和郊壇下官窯。近人對於南宋官窯的探索與研究,可以溯至1930年代中、日學者的採集與調查。雖然當時還未能分辨南宋官窯的真正內涵,但是從中醞釀而出的青瓷鑑賞趣味,以及想要解開謎團的意圖,一直持續至今。尤其是浙江省杭州市老虎洞窯址發現之後,多數學者因此接受郊壇下和老虎洞正是文獻記載中的兩個南宋官窯。至於北宋官窯,除了根據文獻的記載之外,亦有學者參考了乾隆皇帝的御製詩和河南省寶豐縣清涼寺窯址的出土狀況,思考汝窯作為北宋官窯的可能性。

國立故宮博物院收藏的清宮傳世青瓷,數量甚夥,不僅件件可以追溯出原來存放的處所;而且透過鐫刻其上的御製詩,亦呈現乾隆皇帝爬梳文獻的心得,以及十八世紀的官窯概念與分類。以古鑑今,當下的我們究竟應該如何看待這批傳世珍藏呢?此一展覽一方面回溯清宮收藏的脈絡,另一方面也整合當今陶瓷史研究的觀點,重新檢視個別作品的產地、燒製時間與問題所在。展覽分成「汝窯與北宋官窯」、「南宋官窯」、「青瓷碎器」和「鑑賞與發現」四個單元,期望通過傳世實物、文獻記載與考古材料的連結,展現十二至十四世紀青瓷的燒製背景、鑑賞風情與作品特徵。

本展覽全年開放,8:30-18:30,夜間延長開放時段:每週五、週六18:30-21:00,國人憑身分證件可免費參觀。

24、【展覽】「學動.運生:臺灣戰後學運回顧」特展

20160313_053

時  間:2015年12月16日至2016年3月20日
地  點: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展示教育大樓第3特展室(臺南市安南區長和路一段250號 )
主辦單位: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聯 絡 人:Tel: (06)3568889#8103
連結網址:http://www.nmth.gov.tw/

內容簡介:

沒有任何機構,嘗試展出臺灣學運史,我們決定籌備這個展覽,不只因為時間趨向成熟,更基於責任感;雖自知視野有限,也不願讓時機流逝。我們願意承擔此微渺、而艱鉅的歷史責任,跟隨歷史人物的激情,與聆賞此展覽人們的躊躇目光,共享我們島國的政治時間。

藉此展覽,我們雕塑了時間,展示了歷史,因而不得不解釋了歷史。我們盡有限的學術能力與美感素養,籌劃這個展覽。從1945,走到2015,七十年的學生抗爭,我們期待你來參與、糾錯、補白,讓我們共同策劃下一輪反抗盛世的臺灣學運展。

【戰後初期的抗爭】
1947年「二二八事件」,青年學子組織學生隊,武裝抗爭,扮演要角。1949年,國民黨政權入臺,「四六事件」、「省工委案」爆發,地下黨陸續曝光,師生多人遭逮捕槍殺,染紅的腳踏車與潔白的牆面、警棍,訴說著犧牲的鮮血與白色恐怖的降臨,自此學運進入相對沉寂的十年。

【保釣、鎮壓與社會事件】
1970年代「保釣運動」突起,關心國政、言論自由與校園民主的風氣盛行,隨後「臺大哲學系」整肅行動展開,學生動能也隨之一窒。70年代末,從「中壢事件」到「美麗島」,歷經中央民代增額補選、「臺美斷交」,此起彼落的「抗爭與鎮壓」,承轉了臺灣學運的歷史斷裂與連續。

【狂飆的八零年代】
1980年代,受社會氛圍影響,學生重新思索校園改革的可能,「校園反叛湧現」,學生從地下到地上,掀起數波學運浪潮,以「傳單與刊物」,作為傳遞理念、突破校園威權體制的重要手段之一。「反杜邦」、「520農運」等社會運動,學生試圖走出校園,投入社會實踐。隨後,鄭南榕為言論自由自焚,學生在政治民主化的關鍵時刻,串聯起1990年3月的「野百合學運」。

【九零年代百花齊放】
1990年代,校園的自由化,促使學生參與更為廣泛與深入的社運與政運,這是萬花筒的年代,也是自由開放的年代。學運與社運、政運交纏共構,難以理清邊界,轉而以分散的方式,從十個議題,試圖呈現出90年代的繽紛與綻放。

【新世紀的學運發展】
2000年政黨輪替,為臺灣社會與政治帶來衝擊,激發新的公共議題。2004年的「樂生反迫遷」,為此時期最重要的事件之一。2008年,國民黨重新執政,過度的傾中政策引發疑慮,陸續爆發「野草莓學運」、「反媒體壟斷」與「佔領國會行動」等事件,其影響迄今仍在發酵。

本展覽開放時間為每週二至週日上午9時至下午5時(入館時間至下午4時30分)。春節期間開館日另有公布,請參見官網(http://www.nmth.gov.tw/)

25、【展覽】董作賓書法捐贈展

20160313_054

時  間:2015年10月29日至2016年2月27日
地  點:中央研究院史語所文物陳列館2樓205室(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
主辦單位:中央研究院史語所
聯 絡 人:Tel: 02-2652-3180
連結網址:http://museum.sinica.edu.tw/exhibition_detail.php?id=42

內容簡介:

董作賓先生(1895-1963)是一代甲骨學大師,主持安陽殷墟甲骨文的出土、研究,成就斐然。其甲骨書法亦獨樹一幟,為世所重。董先生在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工作,並曾任第二任所長,為甲骨及考古事業努力不懈。唯史語所竟無董先生書作收藏,誠為憾事。

臺靜農教授(1902-1990)為當代著名學者及傑出書法家,與董作賓先生為畢生知己。董作賓先生書贈臺靜農教授書法,不僅展現董先生之書藝,同時也見證兩位重要文化人的情誼。其價值與意義不言可喻。

董、臺二先生都已故世多年,原藏家不希望這些饒有價值的作品,隨時間之推移,成為市場追逐的目標而分散,願意出讓由公家永久典藏。

米堤大飯店企業集團總經理李麗裕先生、夫人何秀貞女士,獲悉本案背景,為宏揚中華文化,並使珍貴文物能由史語所永久典藏,特捐款予本所作為購藏之經費。

本捐贈特展展出購藏之全部作品,使國人得以欣賞,且以昭公信。同時感謝李先生及夫人為文化的付出。

展期:2015年10月29日至2016年2月27日
每週三、六,9:30-16:30(國定假日及選舉日不開放)

26、【展覽】再見天人菊——澎湖文學特展

20160313_055

時  間:2015年7月22日至2016年2月17日
地  點:國立臺灣文學館一樓展覽室C(臺南市中西區中正路1號)
主辦單位:國立臺灣文學館
聯 絡 人:Tel: (06)221-7201
連結網址:http://www.nmtl.gov.tw/activitysoonlist_130.html

內容簡介:

漢人對澎湖的接觸遠早於臺灣本島,漢文化輸入也是先經過澎湖,再前往臺灣。作為中國到臺灣的必經之地,澎湖在歷史、交通、文化傳播上,都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本展以「再現天人菊」為主題,除扣合「菊島」這一別名外,作為澎湖的縣花,「天人菊」展現出堅毅不拔、強韌的生命力,恰與澎湖人民、生活甚至文學相互輝映。澎湖文學發展正如天人菊一般,在惡劣的環境下仍不屈不撓與生生不息,因此藉由展覽的「再現」,從「地理環境」、「歷史」與「八景」角度切入,嘗試了解與臺灣同為海島地形的澎湖,究竟具有哪些特色?這些特色造就怎樣的文化與文學?並以「文學」作為主軸,分別呈現「常民生活的書寫」中,澎湖人靠山與面海的不同生活與文學。在「海島教育的札根與傳播」下,文石書院與西瀛吟社承載怎樣的古典教化作用與成果,從而在島外開枝散業,除此之外,現代文學也藉由文學獎得獎而開始大放異彩。「海島的歌聲」主要呈現澎湖在地褒歌、傳說與俗諺的民間文學特色。而「再見天人菊」則是透過澎湖在地作家的多元書寫、外地作家的澎湖書寫,引領觀者從更為宏觀的視角閱讀澎湖文學的豐厚多元。

27、【展覽】二戰下的臺灣人

20160313_056

時  間:2015年7月21日至2016年2月28日
地  點: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展示教育大樓1樓大廳(臺南市安南區長和路一段250號 )
主辦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聯 絡 人:Tel: (06)3568889#8103
連結網址:http://www.nmth.gov.tw/

內容簡介:

臺灣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是日本帝國的殖民地,當時的戰爭為總體戰形態,各國都積極地為了戰爭需要,動員國民及資源。時局下的臺灣被賦予了南進基地的角色,為了使臺灣人能支援戰爭,日本殖民者透過精神、人力、物資等動員方式,使臺灣人捲入了這場戰爭。本展覽除展示戰時動員外,更關心當時臺灣人的戰時生活,二戰當時臺灣人因為到各地戰場,形成大規模跨區的人口移動,這些事情又對臺灣人造成什麼影響?在戰爭結束時,臺灣人的想法又是如何?在戰爭結束後的70年,且讓我們回到二戰的時空,理解烽火下的臺灣人。

【第二次世界大戰,總動員體制與世界戰爭】
日本在九一八事變後,逐步向中國擴張勢力,1937年在中國發生了七七事變後,中、日兩國全面開戰;另一方面在歐洲,先是1924年義大利由法西斯黨人莫索里尼執政,1933年後德國由希特勒的納粹黨掌權,積極向外擴張,先後併吞奧地利及捷克,最終入侵波蘭,導致二次大戰的歐洲戰場開戰。1940年德、義、日三國成立軸心國,英國、美國、中國則先後加入同盟國抵抗軸心國,交戰各國都積極透過總動員的方式,進行總體戰(Total War),以求戰爭的順利進行與獲取勝利。相較第一次世界大戰戰場以歐洲為主,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場幾乎席捲當時的主要國家及其殖民地。

【日本帝國下的臺灣,大東亞共榮圈與南進基地】
1937年七七事變後,日本國內開始推行國民精神總動員運動,試圖形成輿論使國民支持總體戰,接著在1938年後,推出了日本帝國、東亞及東南亞「共存共榮的新秩序」的想法;1940年近衛內閣則進一步正式提出「大東亞共榮圈」的概念,依據日人的想法,大東亞共榮圈中,日本、「滿洲國」及汪精衛政權下的中國為經濟共同體,東南亞則為資源供給區,南太平洋為國防圈。1939年時日本殖民時期的臺灣總督小林躋造依循日本本國的政策,總結了治臺的三原則為「皇民化運動」、「工業化」以及「臺灣作為向中國南方與南洋經濟擴張的據點」,使臺灣成為當時日本向東南亞擴張的南進基地。

【成為日本人,皇民化運動下的臺灣人】
日本殖民下的臺灣有相當長的時間,殖民政策被定位在獲取臺灣資源。因此在戰爭時期,為達成戰爭策略順利實施與民族主義的需求,在精神上動員臺灣人,使其成為「皇民」則成為重要的戰略目標。皇民化運動在此脈絡下出現,除了普及日語外,也鼓勵臺灣人在文化(取消漢文欄等)、宗教(神道教信仰及寺廟整理運動)、改日式姓名等各層面日本化。臺灣總督府透過各種社教團體,1941年後更設立皇民奉公會,試圖推展、激起臺灣人成為日本人的熱情。但在戰後臺灣人的回憶中,許多人只是消極應對皇民化的措施,也有人是由於預期「改姓名」在就學或配給上將取得較多優惠而配合。

【一切為戰爭,物資動員與臺灣人生活】
二戰下除了精神動員之外,臺灣總督府也積極動員臺灣的物資與金錢,透過各種組織進行獎勵與宣傳,相關的物資動員主要有糧食增產、金屬回收、獎勵國民儲蓄、購買債券等方式。臺灣人被迫提供生產所餘及身邊所有物資以支援戰爭,這些行為也可得到官方公開表揚。另一方面,隨著戰爭的發展,許多物資受到管制,糧食也開始採行配給制度。日人鼓勵「生活經濟學」,例如鼓勵在家中種菜或養雞鴨,或以有限的物資取得適當的營養。臺灣人為了求生則開始發展黑市(日文稱闇YAMI),透過農村的人脈關係,臺灣人多少能取得較多的生活物資。在戰爭動員體制下,臺灣人發展出一套戰時求生的技能。

【櫻花墜落,人力動員與海外參戰經驗】
中日戰爭爆發後,殖民者開始徵調臺灣人擔任軍夫、軍屬,1942年後開始推行志願兵制度,並且利用大幅報導「血書志願」,塑造臺灣年輕人志願從軍的志願兵熱潮。雖然其中有人是被動員及被迫從軍,但有許多戰爭世代的臺灣年輕人,或是參加青年團等組織,或是受到軍國主義的宣傳影響而從軍。當時的戰爭被美化成一種「戰爭美學」,戰死被宣傳為如櫻花般墜落,以浪漫化戰爭來感動年輕人。有人為了與日本人平起平坐,或是在「愛國心」的驅使下志願從軍,也有許多女性作為從軍看護婦(即護士)的身份前往戰場。出征前,上戰場的人們都會與家人共同合照作為紀念,這有可能是生平最後一張合照,這樣的照片幾乎是當時出征家庭的共同儀式。

【走空襲與疏開,臺灣本島的戰爭體驗】
戰爭末期自1943年起,臺灣開始受到美軍等同盟國的空襲,1944年以後空襲次數更為頻繁。空襲一開始是以軍事設施為主,最後則連一般民宅也成為空襲的對象。為了降低人口較稠密的都市區域居民的傷害,官方開始進行將都市人往鄉村疏散(日文稱疏開)。當時經歷過的臺灣人,都對空襲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空襲警報、挖防空洞避難與頭戴防空頭巾等,都成為當時臺灣人的集體記憶。空襲造成臺灣損失慘重,許多人的親友或住家也都在戰火中傷亡或毀損。

【戰爭結束之後】
二戰以日本無條件投降告終,臺灣由中華民國政府接收,此時的臺灣人面臨著戰後的重建及復員等種種問題。不久後因國共內戰失利,中華民國政府撤退來臺,世界局勢形成以民主與共產兩大陣營對峙的冷戰體系,臺灣人自此又加入了另一場新型態的戰爭。

本展覽開放時間為每週二至週日上午9時至下午5時(入館時間至下午4時30分)。春節期間開館日另有公布,請參見官網(http://www.nmth.gov.tw/)

  

Comments are clos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