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台主要汉学出版物近期目录(二十九)

27、王叔岷先生百岁冥诞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时  间:2015年5月
作  者:国立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系 编
出版单位:台北:国立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系

内容简介:

校雠与义理――王叔岷教授《庄子校诠》读后记(胡楚生)

王叔岷先生「说情十一品」(黄启方)

王叔岷先生有关《说文》引经问题之创见――以《左传考校》为例(黄沛荣)

有温度的学问――王叔岷先生论学书札管窥(沈宝春)

引导与典范:王叔岷先生论著在台湾学位论文的引述及意义探论(杨晋龙)

王叔岷先生《斠雠学》述略(赵飞鹏)

庄周心斋与宝玉悟情之历程比较研究――以王叔岷教授之道家论述为观照起点(欧阳宜璋)

读新见〈宋公铺〉二器札迻(张光裕)

论甲骨缀合的方法――以十二组甲骨缀合为例(蔡哲茂)

从汉简本《老子》异文及篇制谈古籍之校勘(徐富昌)

平安朝文学的中国语译(林文月)

风景的诞生(川合康三)

善戏谑兮,不为虐兮――陶渊明〈止酒〉诗析疑(齐益寿)

《古今诗话探奇》研究〉(张健)

《玉台新咏》赵氏覆宋本系统诸版本略说(傅刚)

《太平广记》引书考辨――以《戎幕闲谈》、《甘泽谣》、《本事诗》为主要对象(王国良)

台湾大学所存高凌霨旧藏中文善本古籍初探(张宝三)

汉长孙氏《孝经》有闺门章说辨惑(陈鸿森)

姚永朴《尚书谊略》研探(蒋秋华)

浦镗《十三经注疏正字》论略(刘玉才)

俞樾《古书疑义举例》释例商兑(卷一之部)(洪国梁)

王龙溪《大学》首章解义考释(锺彩钧)

《尚书·尧典》「纳于大麓」试诠〉(黄启书)

先秦汉初文献中的「孔子形象」(李隆献)

28、全球化时空、身体、记忆:台湾新电影及其影响

20160206_050

时  间:2015年5月
作  者:张霭珠 着
出版单位:新竹:国立交通大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

本书聚焦于几位最具影响力的台湾新电影导演如侯孝贤、杨德昌、蔡明亮,以及新一代导演如魏德圣、周美玲、张作骥、锺孟宏,以犀利无畏的评析呼应了台湾电影对于当代社会所提出的挑战,探讨他们的二十三部作品如何反映世纪转折全球化过程中,台湾城乡的社会变迁、价值递嬗与文化想象。

书中并搜集多张精采剧照及电影画面,结合电影分析与理论,阐析这些作品如何呈现个人记忆、历史、人生与戏之间的辩证。

作者简介:

张霭珠教授,纽约大学戏剧博士,现为交通大学外国语文学系教授。曾任该校电影中心主任、副教务长、主任秘书。主要研究领域为性别研究、全球化理论、电影及戏剧。曾出版英文学术专书Queer Performativity and Performance以及Remapping Memories and Public Space: Taiwan‘s Theater of Action in the Opposition Movement and Social Movements, from 1986 to 1997.另有中英文期刊论文多篇,见于国内外重要期刊。作者亦是一位作家,曾获多项全国重要文学奖项,并出版长、中、短篇小说、剧本、诗及散文。

29、日本流行文化与香港:历史.在地阅读.文化想象.互动

20160206_051

时  间:2015年8月
作  者:吴伟明 着
出版单位:香港:商务印书馆

内容简介:

首本谈论日本与香港两地流行文化互动的专书。

香港是东方一个文化全球化的重镇,东西文化交汇,日本文化的影响尤大,生活各层面随处可见日本的影子。

本书以日本流行文化在香港的在地消费及文化想象为两大切入点,梳理近半世纪日本流行文化包括漫画、动画、游戏、电影、电视剧及小说等,传入香港的历史及其与本土文化的互动。同时阐述日本人眼中的香港文化特色和城市形象。

作者认为香港的流行文化没有趋向日本化,反而是透过挪用、在地化及混种化的策略,将新生命带入本地的流行文化事业,表达香港的情怀。

作者简介:

吴伟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研究博士,现任香港中文大学日本研究学系教授,专攻中日思想文化交流史,旁及港日关系史及日本流行文化。近年研究以德川时代的中国人传说、明治易学及港日文化交流为重点。著作包括:《易学对德川日本的影响》、《在日本寻找中国》、《东京暴走搜查线》及《知日部屋》等。

30、香港女警六十年

20160206_052

时  间:2015年7月
作  者:陈效能、何家骐 着
出版单位:香港:商务印书馆

内容简介:

香港警队已成立170年,女性警务人员的出现则始于50年代,短短60年的发展,女警们在警队中的角色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调查妹仔帮办稽查员」到出现首位女警务处助理处长;从警队中享受「嫁妆费」的secondary earner到与男警「同酬并进」;从不佩枪、不值夜班、入职三年内不能结婚的「特殊待遇」到强制佩枪、接受防暴训练,接受「归一管理」,女性在60年间于警务发展中担当职责的变迁,是警队次文化转化、社会大环境和警政策略变化,以及不同时代的女性对自身职业生活认知转变的共同结果。

本书从社会和历史两条线索入手,通过历史档案、官方文件、报章报导以及50多位在不同年代入职的女警的「现身说法」,展现香港女警们不平凡的60年。检视女警的历史,也是在回顾香港近代的历史大事,书中将呈现如战后难民从内地涌入香港所引起的社会问题、政府收回新界土地发展新市镇、70年代越南船民问题、大型的示威游行事件及社会运动、普及教育的推行以及平等机会法例的通过等,如何直接或间接影响香港警队的工作方向及带来女警使命的转变。。

作者简介:

陈效能,毕业于香港大学社会学系,在牛津大学取得博士学位。现为岭南大学社会学及社会政策系副教授,同时任社会科学院(本科生课程)副院长。研究范畴包括性别研究、家庭及亲密关系、女性就业和香港社会研究等。

何家骐,毕业于香港大学历史系,并于2001年及2010年于香港大学考获政治及公共行政学哲学硕士及社会学哲学博士学位。现为香港教育学院社会科学系助理教授及香港大学犯罪学中心名誉研究员。研究范畴包括香港及澳门历史、比较亚洲地区社会及警政制度的发展,及各地当前警务议题的论述。

31、晚清白话文与启蒙读物

20160206_053

时  间:2015年6月
作  者:夏晓虹 着
出版单位:香港:香港三联书店

内容简介:

白话文及启蒙读物是晚清通俗教育的一部分,都是把精英知识转化成国民常识的重要工具。本书收录的五篇论文,是夏晓虹教授针对晚清白话文及启蒙读物的研究成果。书中提出了不少新颖的见解:本书先论证了官方资源在白话运动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以及官话与方言在白话书写发展过程中的复杂结合;再从西式食谱、蒙学课本、人名辞典等启蒙读物入手,观察出晚清时期中西文化调适的过程。

作者简介:

夏晓虹,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先后赴日本、美国、德国、捷克、韩国、英国、马来西亚、以色列、新加坡、法国以及台湾、香港地区从事研究与参加学术会议,并曾在德国海德堡大学(一九九八)、日本东京大学(一九九九—二〇〇一)、香港岭南大学(二〇〇九、二〇一四)客座讲学。主要关注近代中国的文学思潮、女性生活及社会文化。

  

Comments are closed.

Baidu
map